一、胸部主动脉病变的外科治疗(论文文献综述)
陈立如[1](2021)在《局部晚期胸腺肿瘤的全胸腔镜外科治疗 ——单中心回顾性研究》文中指出局部晚期胸腺肿瘤(locally advanced thymic malignancy,LATM)一般是指Masaoka III期及以上、但没有出现远处转移的胸腺肿瘤,是一种相对少见且疑难的疾病,其全胸腔镜下(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的手术治疗仍然存在诸多挑战和争议,主要争议点在于手术的肿瘤学效果和手术安全问题。近年来剑突下入路胸腔镜(subxiphoid VATS,SX-VATS)发展迅速,临床证明其在胸腺肿瘤的外科治疗中极有优势。然而,目前基于VATS入路的LATM治疗的报道均局限于病例报道,缺少临床病例对照或队列研究,特别是前瞻性的随机对照研究,而且临床上对于如何“严格”选择适宜的LATM病例使用VATS治疗仍然没有明确的标准,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等合并症对LATM的围手术期以及预后的影响仍不十分明确。本研究拟纳入近年来某省级胸腺肿瘤领先学科所在科室经治的LATM病例,进行单中心的回顾性队列研究及围手术期研究,以评价VATS治疗LATM的优势,探讨LATM进行VATS治疗的适应症、围手术期评估和合并症管理,为提高VATS治疗LATM的安全性、围手术期效果和远期效果提供参考。第一部分症状学评估和CT轮廓分析在LATM术前评估中的应用目的:探讨症状学评估和CT轮廓分析在LATM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术前在我院曾行胸部CT检查的40例LATM病例的临床资料、术前CT和手术/病理资料,对不同就诊症状和CT特征与手术/病理资料对比分析。结果:就诊时主诉包括非MG症状、MG症状和检查发现三类,三者的大血管侵犯率依次为62.5%、23.1%和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两两比较,非MG症状就诊者大血管侵犯多于MG症状就诊者和检查发现者(非MG症状vs MG症状P=0.034,非MG症状vs检查发现P=0.008),检查发现者心包侵犯少于非MG症状就诊者(P=0.049)、其他周边组织结构侵犯情况在三者或两两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扫描对肺侵犯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6.9%、62.5%和90%,CT扫描对心包侵犯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为:88.5%、57.1%和77.5%;CT增强扫描对大血管侵犯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2.9%、75%和82.4%;CT扫描对膈神经侵犯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75%、62.5%和65%;CT扫描对种植转移结节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5.7%、100%和97.5%。结论:症状学评估和CT轮廓分析对LATM的侵袭性评估、可切除性评估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有重要参考价值。第二部分SX-VATS治疗LATM的临床研究目的:1.探讨SX-VATS治疗LATM的手术可行性、安全性及肿瘤学效果,并总结相关手术经验和技巧;2.分析胸骨下角(substernal angle,SA)、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和手术经验等对SA-VATS治疗LATM围手术期结果的影响。方法:分析2016年6月至2021年1月在我院经SA-VATS治疗的20例LATM病例的临床资料。主要分析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合并切除的周围组织结构、术中淋巴结切除数、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和随访结果等。同时根据胸骨下角(SA)的大小,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小角组(SA<77°)和大角组(SA>77°),以及根据BMI大小,将两组患者均分为低体重组(BMI<22.7kg/m2)和高体重组(BMI>22.7kg/m2),通过分别对比两组手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切除数、术后住院天数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研究分析SA和BMI对SX-VATS治疗LATM近期结果的影响。此外,还依据患者手术日期分为前期组和后期组,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切除数、术后住院天数和术后并发症情况,探讨手术经验对近期结果的影响。结果:本组20例患者均在SX-VATS下完成手术,均达到R0切除状态。术中结果:手术时间120-360min,平均190±64min,术中出血量10-650m L,平均130±160m L;术中切除的周围组织结构包括肺楔形切除15例,心包部分切除10例,左侧无名静脉切除3例(包括1例合并切除了上腔静脉侧壁切除),左侧无名静脉侧壁切除2例,左侧受侵犯膈神经切除3例,升主动脉外膜部分切除1例。术后结果:无手术相关死亡;6例出现了并发症,分别为:1例术后肌无力危象(postoperative myasthenia crisis,POMC),经血浆置换治疗等MG综合治疗,于术后19天康复出院;1例术后2周发生POMC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家属放弃治疗自动出院;1例出现左上肢及左侧颈部、颜面部肿胀,术后1周内逐渐缓解消退;3例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经加强抗感染治疗后好转;除自动出院的患者,其余19例患者术后住院时间6-20天,平均12.1±4.2天。术后随访1-48个月,平均15.7±13.0个月。死亡2例,均因MG危象及相关并发症死亡;复发1例,为肺内及胸腔转移复发,再次手术治疗后存活至今。分组研究结果显示患者的SA和BMI大小对手术操作及术后近期结果无显着影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除了BMI大小与手术时间有正相关外(r=0.458,P=0.043),患者的SA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切除数目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无相关性,BMI与术中出血量、淋巴结切除数目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无相关性。手术经验对SX-VATS治疗LATM的影响表现为手术时间缩短、术中出血量减少和住院时间缩短,但两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SX-VATS治疗经过选择的LATM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并且具有良好的近期治疗结果;2.患者的SA和BMI对近期手术结果无明显影响,但BMI与手术时间有正相关关系。第三部分MG对胸腺肿瘤VATS治疗的围手术期的影响目的:分析MG对胸腺肿瘤患者VATS手术治疗的围手术期的影响,并探讨LATM患者围手术期MG相关风险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2021年1月在我院就诊并行VATS手术治疗的91例胸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患者术前病史和诊断分为三组。A组:不伴任何类型MG(n=35);B组:伴轻症MG的患者,即伴单纯眼肌型MG(Osserman I型)或轻度全身性MG(Osserman IIA型)的患者(n=24);C组:伴有中度全身性MG以上类型的患者,包含Osserman IIB型、III型或IV型(n=32)。对比分析各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分析MG对胸腺肿瘤VATS围手术期的影响,及其对LATM患者围手术期的影响,并按并发症分组分析发生并发症的影响因素。结果:三组患者在Masaoka分期、WHO病理分型及术后并发症、呼吸机使用时间、ICU滞留时间、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方面均存在显着差异(P<0.05),合并Osserman IIB以上类型的MG使患者术后并发症风险增加,术后呼吸机治疗时间、ICU滞留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等均明显增加(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外科临床分期在发作/进展期、术前肌无力危象史、ASA分级III级以上和Osserman IIB以上类型MG是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Osserman IIB型以上MG是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30天时B组与C组MG症状有效率情况无显着差异(P>0.05)。单独对LATM病例术后指标分析,发现合并MG使LATM患者术后呼吸机支持时间、ICU治疗天数和住院费用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并发症和总住院天数在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合并MG使胸腺肿瘤患者术后并发症风险增加;2.合并Osserman IIB型以上类型MG是胸腺肿瘤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3.积极呼吸支持和监护治疗或有利于降低MG对LATM患者术后的不利影响。第四部分VATS与开放术式治疗LATM的回顾性队列研究目的:1.进一步评价VATS治疗LATM的安全性和肿瘤学效果;2.探讨LATM进行VATS治疗的适应症选择标准。方法:入选我院2016年6月1日至2021年1月31日入院并进行手术治疗的45例LATM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完整,随访至2021年3月1日。依据患者手术治疗的方式分为全胸腔镜手术组(VATS组,n=25)和开胸手术组(open thymectomy,OT组,n=20),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和结局的差异。结果:VATS组与OT组对比,VATS组术前接受穿刺或腔镜活检、新辅助化疗的比例明显少于OT组,肿瘤大小(CT测量最大直径)比OT组小(P<0.05)。两组患者术中指标对比,VATS组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P<0.05),其中手术时间差异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1);VATS在处理心包、肺、单侧膈神经等导致的外科性困难方面与OT组类似(P>0.05),在处理胸腔种植结节方面也相仿(P>0.05),但VATS在处理大血管相关的外科性困难方面劣于OT组,而且当外科性困难超过3处时VATS也处于劣势(P<0.05)。术后相关指标对比:两组的术后引流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ATS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OT组低,VATS组术后呼吸机支持时间、ICU滞留天数、术后住院天数以及总住院费用均少于OT组(P<0.05)。两组病例在淋巴结阳性/切除例数比、WHO分型、切缘状态、Masaoka分期和TNM分期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全部患者随访1-57个月,平均19±16.9个月,随访中VATS组死亡3例,复发1例,OT组死亡4例,复发1例;VATS组与OT组的生存曲线提示两组间的生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 test,X 2=0.216,P=0.642)。单因素分析结果:新辅助化疗史、肿瘤大小(>5cm)、左无名静脉外科性困难、左无名静脉以外大血管外科性困难和外科性困难数超过3处(含3处)以上是选择开放手术的考虑因素(P<0.05);进一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术式选择的因素包括肿瘤大小(OR=2.207,95%CI:1.152-3.567,P=0.014)、左无名静脉以外的大血管外科性困难(OR=0.130,95%CI:0.020-0.860,P=0.034)和术中外科性困难≥3处(OR=8.778,95%CI:1.105-69.731,P=0.040)。结论:1.对于经过严格选择的LATM病例,VATS治疗的围手术期效果优于传统手术,同时远期肿瘤学效果与开胸术式相当。2.VATS治疗LATM需要严格选择适应症,符合以下条件的LATM可考虑选择VATS治疗:(1)肿瘤大小(CT测量最大直径)≤5cm,(2)无左无名静脉以外的大血管导致的外科性困难,(3)外科性困难<3处,(4)无新辅助化疗史。
倪启智[2](2021)在《胸腔镜辅助下经右胸小切口二尖瓣置换术与传统正中开胸二尖瓣置换术临床疗效对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手术和传统正中开胸手术在二尖瓣置换治疗上的优劣势,并评价其二者的安全性、有效性,从而为患者选用更为合理且安全有效的手术操作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心脏大血管外科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于我科住院治疗确诊为二尖瓣瓣膜疾病的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5例实施胸腔镜辅助下右胸小切口二尖瓣置换术的病例作为胸腔镜组;另29例施行传统正中开胸二尖瓣置换术的病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病例的各项临床资料。结果:腔镜组无术中转开胸病例,两组术后均顺利康复出院,无死亡病例。两组相比:(1)术前观察指标:术前一般资料(身高、体重、年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术中观察指标:胸腔镜组的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术中输血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观察指标:胸腔镜组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心脏ICU停留时间、24h胸腔引流量、住院时间方面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镜组与对照组在总输血量、住院总费用、术后左室射血分数和左室舒张末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方面:腔镜组窦性停搏发生1例,胸腔积液发生1例,总不良发生率为5.7%,传统组术后切口愈合不良1例,总不良发生率3.4%。结论:胸腔镜辅助下二尖瓣置换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无增加,与传统手术一样安全可靠;且并未延长手术时间,费用与传统相比也无明显差异,切口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在选择合适患者的前提下,如能解决好体外循环时间延长问题,较传统正中手术更有应用优势。
冯俊翔[3](2021)在《术前相关体动脉栓塞术对减少肺移植术中出血量的价值》文中认为第一部分肺移植术前胸膜增厚的CT评估目的:探讨肺移植术前胸部CT评估胸膜增厚的作用。材料与方法:回顾接受肺移植术的连续病例164例,筛选出术前首次胸部CT提示多发“胸膜增厚影”(最厚处大于3mm)者80例,其中经过2周积极抗炎治疗后复查胸部CT的病例40例,设为A组,仅作病情随访复查胸部CT的病例40例,设为B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比较两组病例经过2周随访CT所示胸膜增厚的变化。结果:A组:经积极抗炎治疗后有18例复查胸部CT显示“胸膜增厚影”较前改善或基本消失,胸膜最厚处小于3mm,余22例复查胸部CT显示“胸膜增厚影”较前维持不变,最厚处大于3mm;B组:单纯随访者亦有3例复查胸部CT所示“胸膜增厚影”较前改善或基本消失,胸膜最厚处小于3mm,余37例复查胸部CT显示“胸膜增厚影”较前变化不大,最厚处大于3mm;两组间复查胸部CT所示“胸膜增厚影”改善的病例数存在明显差异。结论:胸部CT提示的“胸膜增厚影”需结合临床进行鉴别;胸膜增厚影不完全代表真实的胸膜增厚粘连,部分病例为脏层胸膜下区病变或肺不张,或胸腔积液,CT随访评估胸膜增厚粘连的真实性有临床意义。第二部分胸膜增厚粘连程度与胸部增生体动脉及肺移植术中出血量的相关性分析目的:探讨胸膜增厚粘连程度与胸部增生体动脉及肺移植术中出血量的关系。材料与方法:回顾接受肺移植术的连续病例164例,筛选出肺移植术前未进行动脉栓塞术的患者111例。根据术前胸部CT及肺移植术中证实手术侧胸膜是否广泛粘连将病例分为A(广泛粘连)、B(无/少许粘连)两组:A组49例;B组62例。再根据单侧肺移植术或者双侧肺移植术将A、B两组再细分为A1(单肺移植)组、A2(双肺移植)组、B1(单肺移植)组及B2(双肺移植)组:A1组19例;A2组30例;B1组26例;B2组36例。分析A、B两组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肺移植手术记录,比较两组病例肺移植术前胸部CT检出异常增生增粗动脉的数目及肺移植术中的出血量。结果:A、B两组病例术前胸部CT所见术侧胸膜腔胸膜增厚粘连情况,与手术记录的术侧胸膜腔胸膜粘连程度相一致;A1组检出异常动脉82支,A2组检出异常动脉300支,B1组检出异常动脉15支,B2组检出异常动脉60支,A1与B1、A2与B2组间异常动脉检出数目差异有显着性;肺移植术中出血量中位数A1组为1200.000ml、A2组为3000.000ml、B1组为500.000ml、B2组为850.000ml,A1与B1、A2与B2组间出血量差异有显着性。结论:无论接受单侧肺移植术还是双侧肺移植术,在相同基线资料下,胸膜腔胸膜增厚、粘连越严重,相应区域增生增粗异常动脉则越多,此为肺移植术中切除病肺时胸膜剥离导致出血量增多的重要因素。第三部分术前胸膜增厚粘连相关体动脉栓塞对减少肺移植术中出血量的作用目的:探讨肺移植术前,合并胸膜增厚粘连的患者接受超选择性相关体循环供血动脉栓塞术,对减少肺移植术中出血量的效果和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接受肺移植术的连续病例164例,筛选出胸部CTA及肺移植术中证实术区胸膜腔胸膜广泛粘连的单侧肺移植术患者43例。按移植术前是否接受过胸部体动脉栓塞术将病例分为A(栓塞组)、B(未栓塞组)两组:A组24例;B组19例。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动脉栓塞术记录、肺移植手术记录,比较两组病例肺移植术中的出血量。结果:A、B两组病例术前胸部CT均见受体移植术侧胸膜腔多发胸膜增厚、粘连(以后胸壁为着),与肺移植术中所见术区胸膜腔胸膜广泛粘连相符,检出胸膜增厚相关的异常体动脉A组为108支、B组为82支,两组差异无显着性;肺移植术中出血量中位数A组为400.000ml、B组中位数为1200.000ml,两组差异有显着性,A组出血量较B组明显减少。结论:伴有显着胸膜增厚粘连的肺部病变,接受肺移植术前进行超选择胸膜增厚粘连相关体动脉栓塞术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对提高术中安全性及术后患者的健康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张嘉文[4](2021)在《裸眼3D胸腔镜在肺部占位性病变手术中应用优势的研究》文中认为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胸腔镜系统及其相关配套的手术器械也得以发展迅速。胸腔镜走过了一个由普清到高清,从高清到3D,从3D到裸眼3D的进程,截止至今裸眼3D胸腔镜技术已经应用到临床中。本论文对应用裸眼3D胸腔镜术式与常规胸腔镜术式进行肺占位性病变切除的对比研究旨在找到裸眼3D胸腔镜的优势,针对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中钉仓使用数量、复发率、肺段切除范围、引流时间、引流量、术后在院所需时间等关键指标来进行对比研究分析。方法:选取自2018年9月至2020年10月,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总医院的胸外科的肺部占位性病变患者,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研究组60例,对照组60例。由于两个组别的手术术式相同,只存在着胸腔镜仪器不同的问题,所以两组患者均执行非插管麻醉,手术中实施健肺通气,其中研究组使用裸眼3D胸腔镜,对照组使用普通胸腔镜,两组患者均在同一个麻醉师,同一个术者配合下进行手术。在术中记录观察患者的术中出血量、钉仓使用情况、肺段切除情况,记录手术时间,患者引流时间、胸腔引流量,组织病理学结果,患者术后在院所需时间,用于对比研究。结果:手术过程顺利,裸眼3D胸腔镜技术对比常规胸腔镜手术它有效的减少了术中出血量、节省了术中钉仓的使用、缓解了患者术后胸腔引流量,降低了术后在院所需时间,术后恢复顺利,无重大术后并发症,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FEV1(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即最大深吸气后做最大呼气,最大呼气第一秒呼出的气量的容积)/术前FEV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顺利出院。术后及随访3个月期间均无出血、肺不张、胸腔包裹性积液、支气管胸膜瘘和乳糜胸等并发症,患者影像学复查无复发、转移情况。结论:裸眼3D胸腔镜技术对比常规胸腔镜手术其在术中出血量、术中钉仓的使用、术后在院所需时间、术后胸腔引流量、术后FEV1/术前FEV1(%)比较等方面均有着一定的优势。
王领[5](2021)在《单操作孔胸腔镜、右胸小切口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疗效分析》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对比分析单操作孔胸腔镜心脏不停跳、右胸前外侧小切口心脏不停跳及传统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数据,探讨单操作孔胸腔镜心脏不停跳及右胸前外侧小切口心脏不停跳两种微创手术方式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安全性、可行性及优缺点,并进一步探讨其外科微创价值。方法:收集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外科在2015年09月~2019年12月期间89例CHD患者的手术资料,按术式单操作孔胸腔镜心脏不停跳、右胸前外侧小切口心脏不停跳及传统手术方式分为三组。常规组33例,右胸组30例,胸腔镜组26例。三组统计的指标包括:术中需观察的指标: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上下腔静脉阻断时间、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术后需观察的指标:呼吸机辅助时间、ICU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24h引流量,术后并发症。将采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三组无死亡病例,患者均痊愈出院。在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上下腔静脉阻断时间方面,右胸组有着明显优势(P值分别为0.022、0.029、0.030);在输血量方面,胸腔镜组有明显优势(P值为:0.001);在呼吸机辅助时间方面,右胸组和胸腔镜组明显优于常规组(P值分别为:0.003、0.023);在术后24小时引流量、ICU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方面,胸腔镜组具有明显优势(P值分别为0.000、0.000、0.000)。随访1~5年,三组均未见有残余分流及明显的瓣膜关闭不全及晚期死亡病例。结论:单操作孔胸腔镜心脏不停跳和右胸前外侧小切口心脏不停跳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在获得与传统手术相似疗效的同时,减少了手术创伤并带来了美容效果,是安全、可行的两种微创手术方法,与右胸前外侧小切口心脏不停跳手术相比,单操作孔胸腔镜心脏不停跳手术具有更好的微创及美容效果。
赵玉玺[6](2021)在《升主动脉扩张合并瓣膜疾病腔内微创治疗的新器具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由于人口老龄化日益加重,以退行性病变为主要原因的升主动脉扩张(Ascending aortic dilation,AAD)合并瓣膜功能不全复合病变在人群中的患病率越来越高。AAD和瓣膜疾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促使病程进一步恶化,最终造成心功能失代偿、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破裂甚至死亡等严重后果的发生。随着微创技术研究和应用的不断深入,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TAVR)已成为主动脉及主动脉瓣(Aortic valve,AV)疾病微创治疗的主要方法,也为外科高危手术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但针对AAD合并瓣膜疾病一体化腔内治疗的研究数据仍然不足,也尚无腔内治疗的指南建议。因此,针对此复合病变人群的腔内治疗需求就尤为迫切。如何采用微创的治疗方法一体化解决AAD合并AV疾病,以及如何采用微创的治疗方法同期解决AAD合并多瓣膜疾病等问题已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和方向。研究目的:(1)获取AAD合并瓣膜疾病患者的临床分布特点及手术治疗结果;(2)探究AAD合并AV疾病的血流动力学特点;(3)分析AAD合并AV疾病的影像学形态特点,提出新型移植物及输送系统的设计方案;(4)通过体外与体内实验,探究新型主动脉瓣窗型腔内移植物系统的早期可行性及安全性;(5)通过体外实验,初步探索经导管同期治疗升主动脉瘤(Ascending thoracic aortic aneurysm,ATAA)合并主动脉瓣返流(Aortic regurgitation,AR)及二尖瓣返流(Mitral regurgitation,MR)的可行性。研究方法:(1)临床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因AAD入院接受外科手术患者的治疗情况,分析不同病变类型的分布特点和手术预后情况。(2)血流动力学研究:基于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数据建立AAD模型,通过流固耦合的数值仿真方法,对相关参数进行分析,探讨其血流动力学特点。(3)基于影像学分析的移植物研发:对AAD合并AV疾病的38例患者与按照年龄、性别匹配同期行CTA检查且升主动脉形态正常的患者进行影像学解剖形态对比。依据解剖学数据设计并研发符合病变形态并达到同期腔内治疗目的移植物装置。(4)移植物体外及体内实验:通过20例猪心-主动脉标本体外模拟实验,经心尖导入新型主动脉瓣窗型腔内移植物系统,进一步规范移植物系统的操作流程,探索该新型移植物系统的效能和可操作性;在6头成年健康家猪中完成新型移植物系统的体内释放,并通过CTA、心脏彩超、心电图、大体标本以及病理学检查,评估该新型移植物系统的早期安全性和可行性。(5)经导管同期腔内修复ATAA合并AR及MR疾病模型的体外研究:在10例猪心-主动脉标本中建立ATAA合并AR及MR疾病模型,通过体外模拟系统经心尖导入主动脉瓣窗型腔内移植物和二尖瓣(Mitral valve,MV)腔内移植物,探索同期治疗ATAA合并AR及MR理念的可行性。结果:(1)在纳入的342例患者中,退行性病变(162/342,48.8%)仍然为主要发病原因。在疾病分布方面,单纯AAD的占比最小(12/342,3.5%)。AAD合并AV疾病占比最高(129/342,37.7%),其中AR最为常见(51/342,14.9%)。AAD合并双瓣膜疾病中,AR合并MR的占比最高(67/342,19.6%)。围手术期死亡率为2.1%(7/342)。单因素分析显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HD)(P=0.012),术前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40%(P=0.007)和手术治疗(P=0.040)三个因素与手术死亡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CHD和术前EF值<40%是手术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CHD,(OR=8.657,95CI=1.73-43.09,P=0.008);EF值<40%(OR=0.075,95CI=0.01-0.04,P=0.002)】。术后并发症较为常见(115/342,33.6%)。有17例晚期死亡。术后2、4、6年生存率分别为93.9%、93.0%、93.0%。随访期共有40例并发症发生,术后2、4、6年无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58.8%、58.2%、58.2%。(2)在血流动力学参数方面,正常组、AAD+AS+AR组和ATAA+AR组模型AV的有效开口面积(Effective orifice areas,EOA)为2.67 cm2、2.17 cm2和4.13 cm2,最大跨瓣压差为14.65 mm Hg、18.63 mm Hg和13.82 mm Hg。正常组和AAD+AS+AR组模型的峰值流速均出现在AV处。ATAA+AR组模型中峰值流速出现在升主动脉末端处。在舒张期流场分布方面,AAD+AS+AR组模型AV处存在小片高流速区域,提示轻度至中度反流。ATAA+AR组模型AV处发现了大片高流速区域,提示存在严重反流。对于AV形态而言,正常组模型AV的开口边缘在收缩期呈近似圆形,舒张期无反流。在AAD+AS+AR组模型中,AV的开口边缘在收缩期呈三角形,EOA偏小,舒张期表现为明显返流。对于ATAA+AR组模型,AV的开口边缘在收缩期呈三角形,EOA增大,舒张期表现为严重反流。三组模型的峰值应力均出现在舒张期。高应力区域分别集中在瓣膜的联合边缘、瓣膜自由边钙化区域与联合边缘和无冠状动脉瓣上。(3)AAD组相比正常组在主动脉瓣环平面、瓦氏窦平面、窦管交界(Sinotubular junction,STJ)平面、升主动脉中段平面、升主动脉远心端平面、左颈总动脉(Left common carotid artery,LCCA)近心端主动脉平面以及左锁骨下动脉(Left subclavian artery,LSA)近心端主动脉平面扩张明显(P<0.05)。双侧冠状动脉开口的直径无统计学差异(P=0.239;P=0.066)。双侧冠状动脉开口在周向角度的测量中,AAD组大于正常组(127.3±26.8°vs 115.8±13.5°,P=0.031)。在左冠状动脉(Left coronary artery,LCA)开口、右冠状动脉(Right coronary artery,RCA)开口和STJ至瓣环中心线距离的测量中,两组无统计学差异(12.8±4.5mm vs 13.4±3.1mm,P=0.663;20.0±4.2mm vs 19.5±2.0mm,P=0.501;26.9±5.0mm vs 27.8±3.3mm,P=0.492)。而在升主动脉长度的测量中,AAD组在STJ至升主动脉远心端大弯侧、小弯侧以及中心线距离均大于正常组(P<0.05)。根据解剖学测量结果完成了新型移植物和输送系统的研制。(4)在20例猪心-主动脉标本,通过经心尖入路模拟了新型主动脉瓣窗型腔内移植物系统的体外释放。技术成功率为100%,平均释放时间为37.3±8.2 min(25-59min)。开窗高度和直径均为1.25 cm时,双侧冠状动脉的流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其中RCA流量的减少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4),而开窗高度1.25 cm+直径1.5 cm,开窗高度1.5 cm+直径1.25 cm,以及开窗高度1.5 cm+直径1.5 cm三组中,双侧冠状动脉的流量均无明显减少。内窥镜观察提示人工AV启闭正常,MV前叶活动无明显受限。大体解剖结果显示移植物均释放完全且形态良好,冠状动脉开窗对位准确。在6头动物体内成功植入腔内移植物,术中造影显示双侧冠状动脉显影良好,人工AV功能正常。通过动物实验进一步验证了体外实验所得到的开窗最适参数。5头动物在随访期存活,1头因感染在术后第12天死亡。超声心动图显示人工瓣膜启闭功能正常,未见明显狭窄、返流及瓣周漏(Perivalvular leakage,PVL)。CTA及心电图未见异常。大体解剖结果提示:移植物在位,无冠状动脉梗阻及组织损伤。(5)在10例猪心-主动脉标本中成功建立了ATAA+AR+MR疾病模型,并成功模拟了主动瓣窗型腔内移植物和MV腔内移植物经心尖入路释放,技术成功率为100%(10/10)。术后造影提示瘤体隔绝完全,移植物位置及形态良好。术后双侧冠状动脉血流均无明显减少(LCA:289.4±10.2 ml/min vs 330.4±12.1 ml/min,P<0.001;RCA:350.0±14.5 ml/min vs 376.8±10.5 ml/min,P<0.001)。内窥镜显示人工瓣膜启闭功能良好。超声心动图未见明显返流及瓣周漏。AV和MV的跨瓣压差无明显增加(6.0±0.6 mm Hg vs 5.5±0.9 mm Hg,P=0.076;5.4±1.0 mm Hg vs 4.9±1.0 mm Hg,P=0.094)。左心室流出道(Lef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LOVT)的梯度压差也无明显增加(2.0±0.5 mm Hg vs 1.9±0.5 mm Hg,P=0.154)。术后大体解剖结果提示移植物均在位良好,冠状动脉开口位置对位准确,无梗阻现象。结论:AAD合并瓣膜疾病人群已成为AAD患者中的主要人群。经过体外实验和动物实验的探索,初步验证了新型主动脉瓣窗型腔内移植物系统的可行性及安全性。通过体外实验初步探索了经导管同期治疗ATAA合并AR及MR的可行性。以上研究将为AAD合并瓣膜疾病提供新的微创治疗思路和科学数据。
颜磊[7](2021)在《经右侧胸部第三肋间小切口与胸骨正中切口行单纯主动脉瓣置换术的对比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对比分析经右侧胸部第三肋间小切口与胸骨正中切口行单纯主动脉瓣置换术,进一步证明经右侧胸部第三肋间小切口行主动脉瓣置换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资料:回顾性分析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脏外科2013年6月至2020年5月,因主动脉瓣病变行首次单纯主动脉瓣置换的123例患者,其中,微创组(经右侧胸部第三肋间小切口行主动脉瓣置换)40例,常规组(经胸骨正中切口行主动脉瓣置换术)83例,将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微创组40例,其中:女性11例(27.5%)、男性29例(72.5%),年龄:54.60±9.98岁,BMI:23.16±2.48kg/m2,术前诊断:主动脉瓣狭窄:15例(37.5%)、主动脉瓣关闭不全:17例(42.5%)、主动脉瓣狭窄并关闭不全:8例(20.0%),心功能等级(NYHA)II级:16例(40.00%)、III级:24例(60.00%)。常规组83例,其中:女性27例(32.5%)、男性56例(67.5%);年龄:58.77±9.71岁,BMI:24.13±3.13kg/m2,术前诊断:主动脉瓣狭窄25例(30.1%)、主动脉瓣关闭不全:30例(36.2%)、主动脉瓣狭窄并关闭不全:28例(33.7%),心功能等级(NYHA)II级:27例(32.93%)、III级:55例(67.07%)。微创组在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手术时间较常规组较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在术中出血量较常规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在术后24h引流量较常规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在气管插管时间较常规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在住院总费用较常规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在ICU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较常规组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与经胸骨正中切口对比研究,微创经右侧胸部第三肋间小切口行主动脉瓣置换手术是安全可靠的,术中出血量少,术后24h引流量少,气管插管时间少,创伤小,具有一定优势。
陈苏伟,陈宏,钟永亮,乔志钰,里程楠,葛翼鹏,于海,朱俊明,孙立忠[8](2020)在《药物治疗与预防马方综合征主动脉扩张-基于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的进展》文中提出马方综合征(Marfan syndrome,MFS)是常染色显性遗传的结缔组织病,同时累及心血管、肺、眼、骨骼肌肉等多个系统[1]。90%的MFS患者在10~12年内发生主动脉事件。主动脉扩张形成动脉瘤或夹层导致破裂成为MFS患者的最常见死因。如果未接受有效治疗,平均寿命不超过45岁。有效的外科干预改善了MFS患者的预后[2]。随着研究的深入,应用药物预防MFS主动脉扩张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
李金平[9](2020)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主动脉重构的CTA评价》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分不同分型急性主动脉夹层临床及CTA特征分析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150例诊断为急性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病例详细资料,对比分析了Stanford A型和Stanford B型两种不同分型急性AD的临床特征和CTA(CT angiography,CTA)影像学特征,以期进一步提髙对该病的诊断和识别能力。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20年6月诊断急性AD病人共150例。收集临床资料,包括胸痛、背痛、腹痛、疼痛性质(突发疼痛、转移性疼痛)、意识障碍、肢体障碍等。详细了解病人既往的病史,主要包括有无高血压史并记录CTA检查前收缩压与舒张压,了解有无心脏瓣膜病史、是否有马凡综合症等遗传病史。记录起病时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心包积液、胸腔积液,并评估是否发生急性心脏功能不全和急性肾功能不全。CTA评估项目:(1)是否能够显示内膜破口;(2)真假腔的识别;(3)假腔出口显示情况;(4)假腔内血栓形成情况;(5)主动脉主要分支受累情况。结果1.本组共入组急性AD病人150例,总体发病年龄55.70±14.36岁;其中男性110例(73.3%),女性40例(26.7%),男女比例为2.75:1;男性病人的平均年龄为53.94±14.21岁,较女性病人的平均年龄(60.55±13.80)略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anford A型和Stanford B型AD的男女构成比不同,Stanford A型AD中女性发病率高于Stanford B型AD(P<0.05)。在这组急性AD病人中,有114例(76.0%)伴有高血压,但对于Stanford A型和Stanford B型这两种不同分型之间的高血压患病率没有显着差异(P>0.05)。Stanford A型AD病人具有心脏瓣膜病史多于Stanford B型病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急性AD的临床主要以疼痛为首发症状,其中突发疼痛88.7%,转移性疼痛18.0%,疼痛的部位多位于胸部(70.7%)和背部(56.0%)。Stanford A型病人胸部疼痛发生率80.6%高于StanfordB型病人(61.5%),而背部疼痛发生率38.9%低于Stanford B型病人(7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tanford A型病人发生急性心功能不全(23.6%)和心包积液(26.4%)明显高于StanfordB型病人(5.1%,6.4%)(P<0.05)。3.Stanford A型AD的内膜破口显示率93.1%,略低于StanfordB型病人(96.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tanford A型AD的假腔出口显示率58.3%和假腔血栓形成率79.2%,均高于Stanford B型病人(33.3%,4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Stanford A型病人发现累及分支血管的受累率为45.8%、共计115支,高于Stanford B型病人(21.8%,共计54支)(P<0.05)。结论1)Stanford A型病人多见于胸部疼痛,StanfordB型多见于背部疼痛。2)Stanford A型病人与Stanford B型相比,更有可能发生急性心脏功能不全和心包积液。3)Stanford A型AD有较高的的假腔出口显示率和假腔血栓形成率,并且易累及分支血管发生脏器灌注减低。第二部分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主动脉重构的CTA评价目的探讨急性Stanford A型AD术后主动脉管腔重构的变化,即真、假腔的变化特征,以及其与主动脉弹性参数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以期提髙对该病术后影像学转归变化的认识,为提高急性AD的预后提供有力的支持。方法选取2011年01月~2020年06月经手术治疗的Stanford A型AD、并有术前心电门控CTA检查以及术后规律随访CTA的病人39例。收集临床及手术资料,手术资料包括手术时间、手术方式、详细孙氏细化分型、术中及术后有无并发症。CTA评估项目:(1)术前Stanford A型AD的详细影像学表现,包括内膜的位置、假腔的范围和影响到的主动脉分支;(2)术前CTA重建以评估升主动脉的弹性指标;(3)根据假腔内是否有血栓形成以及假腔闭塞的CTA表现,以分析假腔的情况;(4)通过术后CTA测量计算出真腔的面积比(True lumen area ratio,TR),以评估主动脉重塑的状态。结果1.本组共纳入Stanford A型AD病人39例,其中男性27例(69.2%),女性12例(30.8%),男女比例为2.25:1。内膜破口位置:升主动脉21例(53.8%),弓部11例(28.2%),降主动脉近端7例(17.9%)。A3C型共17例(43.6%)是A型AD细化分型最常见的类型,其次是A2C型13例(33.3%)、A1C型7例(17.9%)、A1S1例(2.5%)和A3S型1例(2.5%)。均按照孙氏手术选择原则实施了手术。2.术前升主动脉弹性的评估:急性Stanford A型AD组(研究组)病例与对照组(冠脉CTA病例)在主动脉弹性相关参数主动脉扩张度(aortic distensibility,AD)、主动脉顺应性(aortic compliance,AC)、主动脉僵硬度(aortic stiffness,ASI)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AD假腔状态与术前升主动脉弹性相关性分析:根据动脉期和静脉期双时相CTA的结果,依据假腔血栓形成的性状和程度将病人分为两组:(1)A组:假腔完全血栓形成3例(7.7%);(2)B组:假腔完全通畅7例(17.9%);(3)C组:假腔不完全血栓形成12例(30.7%);(4)D组:假腔完全消失17例(43.6%)。不同分组间升主动脉的弹性指标(AD、AC、ASI)和涉及假腔的主动脉节段数之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不同假腔状态与主动脉弹性相关参数AD、AC、ASI以及假腔累及节段之间无相关性(|r|<0.3)。4.术后复查主动脉真假腔的重构状态与术前测量的升主动脉弹性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以真腔面积占比TR增加(>0)为阳性,TR增加(<0)为阴性,并且满足TR阳性平面计数>1/2平面总计数,本组共31例符合主动脉阳性重构组纳入标准,8例纳入阴性重构组。术后复查主动脉重塑状态不同的病人的术前升主动脉弹性相关参数AD、AC和ASI存在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主动脉重构状态与主动脉弹性相关参数AD、AC、ASI之间有中度相关性(0.5≤|r|<0.8)(P<0.05)。结论1)术后假腔血栓形成、假腔转归与术前升主动脉弹性无明确相关性。2)术后主动脉阳性重构与术前升主动脉弹性之间存在中度相关性。3)主动脉弹性在AD的发生、发展、预后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魏鑫[10](2020)在《三维重建模型在微创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随着三维重建模型(Three-dimensional Recontruction,3D)在微创外科的普及,胸外科也逐渐开展此项技术应用。三维重建技术是指将影像学二维图像使用相关计算机软件转变为三维可视化模型的过程,这种模型可清晰的展示肿瘤特征、与血管的关系及相关毗邻解剖结构,对于疾病的诊断、术前规划及手术过程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三维重建模型通常应用于肺外科疾病诊疗过程中,能有效的增加手术安全性,而食管外科领域却少有人报道。目的:将三维重建模型与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结合起来,分析术前三维重建的相关诊断指标、手术相关指标以及重建模型特点,探索研究三维重建模型在微创食管癌根治术中的临床诊疗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研究,选取自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消化道内镜病理诊断为食管鳞癌的病人临床资料。以上患者均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为:1、术前完善内镜检查及病理明确诊断为食管鳞癌;2、患者年龄大于等于18且小于80者,对研究知情,且同意研究配合,签署知情同意书;3、所有患者均符合食管癌手术适应症并行胸腹腔镜联合下食管癌根治术;4、术前行胸部及上腹部增强CT者,且其他影像学资料完善者;5、术后病理结果完备者。排除标准为:1、对相关药物及造影剂过敏者;2、术后病理结果为肉瘤者,或肿瘤位于食管胃结合部者;3、中途退出或不能积极配合者。将入选的4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1例患者,术前使用Mimics制作的三维重建模型及其他辅助检查进行术前规划及术中指导。对照组21例患者,术前使用增强CT及与实验组相同辅助检查进行术前规划及术中指导。并收集其术前相关诊断指标及术中手术指标进行对照分析,探讨三维重建模型在食管外科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一、术前重建结果1、患者均行术前胃镜检查,内镜可通过38例,不可通过4例,通过组胃镜测量病变长度为3.684±1.244cm,术后病理长度为3.508±1.186cm,实验组三维重建测量病变长度为3.651±1.959cm,术后病理长度为3.881±2.018cm。术前三维重建、胃镜测量结果与术后病理测量结果和术前三维重建与术前胃镜测量结果均存在统计学意义。2、实验组21例食管癌患者经术后手术病理诊断为T1期2例、T2期9例、T3期10例,其中术前使用三维重建诊断为T1期、T2期、T3期各为3例、9例、9例,准确率分别为50%、66.7%、70%。所有患者总准确率为66.7%。3、实验组21例食管癌患者术前通过三维重建模型一共标记了133枚淋巴结,其中阳性13枚,阴性120枚。与术后病理结果相对比,一共有6枚阳性淋巴结,106枚阴性淋巴结符合病理结果。三维重建关于淋巴结转移情况的准确率为84.2%,敏感性为30%,特异性为93.8%。二、手术相关结果1、研究对象为42例,实验组21例,对照组21例,两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病变位置及术中吻合位置均无统计学差异。2、实验组与对照组手术相关指标结果显示,手术时间(264.52±54.43 min VS339.26±78.08 min,P=0.001)、术中出血量(148.81±43.64 ml VS 200±72.46 ml,P=0.008)、术后24小时引流量(188.1±59.45 ml VS 262.38±60.91 ml,P=0.000)、清扫淋巴结站数(7.67±1.91/6.24±1.67,P=0.014)、患者依从性(70±15.49/53.81±14.93,P=0.014,P=0.001)均有统计学差异。3、并发症结果:实验组患者无并发症发生。对照组中有1例患者发生颈部吻合口瘘,经保守治疗后治愈。1例胸腔吻合口瘘,经内镜下吻合口瘘修补术后治愈。1例肺部感染,经抗感染治疗后治愈。结论:1、三维重建模型可详细的呈现食管及肿瘤的解剖结构及毗邻结构,基于模型的三维立体测量瘤体及淋巴结比传统影像学二维图像更加方便、直观、准确,能有效的协助术者进行术前规划,制定个体化手术方案,实现精准化外科的目标。2、三维重建模型对于胸腹腔镜联合下食管癌根治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小时引流量,增加淋巴结清扫站数、患者依从性,并在科研教学方面有重要指导意义。
二、胸部主动脉病变的外科治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胸部主动脉病变的外科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局部晚期胸腺肿瘤的全胸腔镜外科治疗 ——单中心回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症状学评估和CT轮廓分析在LATM术前评估中的应用 |
1.1 材料与方法 |
1.1.1 临床资料 |
1.1.2 诊断 |
1.1.3 CT检查 |
1.1.4 CT征象 |
1.1.5 统计学方法 |
1.2 结果 |
1.2.1 不同就诊主诉患者周边组织结构侵犯的对比 |
1.2.2 包膜及肺组织受侵犯评估情况 |
1.2.3 心包受侵犯评估情况 |
1.2.4 血管受侵犯评估情况 |
1.2.5 膈神经受侵犯评估情况 |
1.2.6 胸膜种植结节评估情况 |
1.3 讨论 |
1.3.1 术前症状学评估 |
1.3.2 术前CT轮廓分析 |
1.4 结论 |
第二部分 SX-VATS治疗LATM的临床研究 |
2.1 资料和方法 |
2.1.1 研究对象 |
2.1.2 观察指标 |
2.1.3 手术方法 |
2.1.4 术后处理 |
2.1.5 统计方法 |
2.2 结果 |
2.2.1 手术相关指标 |
2.2.2 术后恢复情况 |
2.2.3 病理结果 |
2.2.4 随访结果 |
2.2.5 胸骨下角对近期手术结果的影响 |
2.2.6 BMI对近期手术结果的影响 |
2.2.7 手术经验对手术指标的影响 |
2.3 讨论 |
2.3.1 SX-VATS治疗LATM的历史和现状 |
2.3.2 SX-VATS治疗LATM的病例选择 |
2.3.3 SX-VATS手术的安全性 |
2.3.4 侵犯周围组织结构的处理方法与技巧 |
2.3.5 SX-VATS治疗LATM的优势 |
2.3.6 剑突区解剖及胸骨下角对SX-VATS手术的影响 |
2.3.7 BMI对 SX-VATS手术的影响 |
2.3.8 SX-VATS的学习曲线 |
2.3.9 SX-VATS切除LATM时特殊情况的处理 |
2.4 结论 |
第三部分 MG对胸腺肿瘤VATS治疗的围手术期的影响 |
3.1 资料和方法 |
3.1.1 临床资料 |
3.1.2 方法 |
3.1.2.1 围手术期胸腺肿瘤与MG处理方案 |
3.1.2.2 分组 |
3.1.2.3 观察指标 |
3.1.3 统计学方法 |
3.2 结果 |
3.2.1 三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
3.2.2 三组患者术后相关指标比较 |
3.2.3 术后并发症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
3.2.4 MG治疗效果 |
3.2.5 MG对 LATM围手术期的影响 |
3.3 讨论 |
3.3.1 合并MG对胸腺肿瘤VATS术前的影响 |
3.3.2 合并MG对胸腺肿瘤VATS术中的影响 |
3.3.3 合并MG对胸腺肿瘤VATS术后及预后的影响 |
3.3.4 VATS治疗LATM围手术期MG的管理 |
3.4 结论 |
第四部分 VATS与开放术式治疗LATM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
4.1 对象与方法 |
4.1.1 研究对象 |
4.1.2 资料收集 |
4.1.3 分组 |
4.1.4 统计学方法 |
4.2 结果 |
4.2.1 术前基线资料对比 |
4.2.2 术中相关指标比较 |
4.2.3 术后相关指标的对比 |
4.2.4 术后病理对比 |
4.2.5 影响手术入路的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 |
4.2.6 随访 |
4.3 讨论 |
4.3.1 LATM手术治疗的趋势 |
4.3.2 VATS治疗LATM的围手术期效果 |
4.3.3 VATS治疗LATM的肿瘤学效果 |
4.3.4 VATS治疗LATM的不足 |
4.3.5 VATS治疗LATM的适应症 |
4.4 结论 |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论文综述 局部晚期胸腺上皮肿瘤的外科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2)胸腔镜辅助下经右胸小切口二尖瓣置换术与传统正中开胸二尖瓣置换术临床疗效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
2.1 临床资料 |
2.2 研究方法 |
2.2.1 麻醉处理 |
2.2.2 通气管理 |
2.2.3 手术方法 |
2.2.4 观察指标 |
2.2.5 统计分析 |
第3章 结果 |
3.1 术前一般资料的对比 |
3.2 术中资料的对比 |
3.3 术后资料的对比 |
第4章 讨论 |
4.1 结果分析 |
4.1.1 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及手术时间 |
4.1.2 术中出血量及术中输血量 |
4.1.3 呼吸机辅助时间、心脏ICU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24h胸腔引流量 |
4.1.4 总输血量及住院总费用 |
4.1.5 术后并发症情况 |
4.2 本研究经验总结 |
4.3 创新与不足 |
4.3.1 创新之处 |
4.3.2 不足之处 |
第5章 结论 |
第6章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微创心脏外科的起始与发展现状 |
参考文献 |
(3)术前相关体动脉栓塞术对减少肺移植术中出血量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肺移植术前胸膜增厚的CT评估 |
目的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二部分 胸膜增厚粘连程度与胸部增生体动脉及肺移植术中出血量的相关性分析 |
目的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三部分 术前胸膜增厚粘连相关体动脉栓塞对减少肺移植术中出血量的作用 |
目的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肺移植术前胸膜增厚粘连相关体动脉栓塞对减少术中出血量的有效性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裸眼3D胸腔镜在肺部占位性病变手术中应用优势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胸腔镜外科发展的历史回顾 |
1.2 胸腔镜手术在胸外科领域的应用 |
1.2.1 胸腔镜在肺部疾病手术中的应用 |
1.2.2 胸腔镜在食管疾病手术中的应用 |
1.2.3 胸腔镜在纵隔疾病手术中的应用 |
1.2.4 胸腔镜在胸壁畸形手术中的应用 |
1.2.5 胸腔镜在胸部外伤手术中的应用 |
1.2.6 胸腔镜其他胸部疾病手术中的应用 |
1.3 人体肺部解剖 |
1.3.1 肺的体表投影 |
1.3.2 肺 |
1.3.4 肺的血管 |
1.3.5 肺的神经 |
1.3.6 肺的淋巴引流 |
1.3.7 肺的淋巴结 |
1.3.8 纵隔淋巴结群 |
1.4 胸腔镜手术在肺部疾病治疗中的进展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临床资料 |
2.1.1 临床病例 |
2.1.2 诊断标准 |
2.1.3 纳入标准 |
2.1.4 排除标准 |
2.1.5 观察指标 |
2.2 研究方法 |
2.2.1 术前布置 |
2.2.2 设备及人员 |
2.2.3 统计学方法 |
第3章 结果 |
3.1 手术时间比较 |
3.2 术中出血量比较 |
3.3 术中钉仓使用量比较 |
3.4 引流时间及胸腔引流量比较 |
3.5 术后在院所需时间和术后FEV1/术前FEV1(%)比较 |
3.6 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
3.7 具体肺段切除分布 |
3.8 术后病理学情况 |
第4章 讨论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校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单操作孔胸腔镜、右胸小切口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中英文缩略词表 |
附录 B 个人简历 |
附录 C 综述 胸腔镜技术在心脏外科领域的应用现状 |
参考文献 |
(6)升主动脉扩张合并瓣膜疾病腔内微创治疗的新器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升主动脉扩张合并瓣膜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 |
一、患者和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四、不足 |
五、结论 |
第二部分:升主动脉扩张合并主动脉瓣病变的血流动力学研究 |
一、资料和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四、不足 |
五、结论 |
第三部分:升主动脉扩张合并主动脉瓣病变腔内微创治疗的新器具研究 |
一、材料和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四、不足 |
五、结论 |
第四部分:升主动脉扩张合并主动脉瓣病变腔内微创治疗的体外及体内实验研究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四、不足 |
五、结论 |
第五部分:经导管同期治疗升主动脉瘤合并主动脉瓣及二尖瓣返流的体外实验研究 |
一、材料和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四、不足 |
五、结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升主动脉扩张合并主动脉瓣疾病的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说明 |
致谢 |
(7)经右侧胸部第三肋间小切口与胸骨正中切口行单纯主动脉瓣置换术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临床资料和方法 |
一、一般资料临床资料 |
二、手术方法 |
三、数据收集 |
四、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微创主动脉瓣置换的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药物治疗与预防马方综合征主动脉扩张-基于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的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马方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概述 |
2.药物治疗现状 |
3.思考与展望 |
(9)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主动脉重构的CTA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1 |
Abstract1 |
摘要2 |
Abstract2 |
绪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不同分型急性主动脉夹层临床及CTA特征分析 |
1 前言 |
2 资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6 研究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主动脉重构的CTA评价 |
1 前言 |
2 资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6 研究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综述 CTA技术在主动脉夹层诊断及治疗随访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附录 英文缩略词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三维重建模型在微创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材料、设备 |
2.3 研究方法 |
2.3.1 食管、周围血管及脏器影像学数据的获取 |
2.3.2 影像数据储存及Mimics三维重建模型 |
2.3.3 三维重建模型及增强CT诊断标准 |
2.3.4 食管的重建、术前规划及手术风险评估 |
2.3.5 手术方法及术中指导 |
2.3.6 三维重建模型在医患沟通及教学中的应用 |
2.4 临床资料收集 |
2.5 统计学处理 |
第3章 结果 |
3.1 一般资料 |
3.2 测量病变长度的结果对比分析 |
3.3 三维重建模型于食管癌疾病分期的诊断意义 |
3.4 三维重建模型于食管癌淋巴结转移情况的诊断意义 |
3.5 三维重建模型相关手术指标的对比 |
3.6 平面二维图像 |
3.7 三维重建后食管及肿瘤与血管系统之间的关系 |
3.8 三维重建后可疑淋巴结毗邻解剖关系 |
第4章 讨论 |
4.1 三维重建模型在食管癌术前规划中的意义 |
4.2 三维重建模型在食管癌术中指导中的意义 |
4.3 三维重建模型在医患沟通及科研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三维重建模型在食管外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目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荣誉 |
四、胸部主动脉病变的外科治疗(论文参考文献)
- [1]局部晚期胸腺肿瘤的全胸腔镜外科治疗 ——单中心回顾性研究[D]. 陈立如. 南昌大学, 2021(01)
- [2]胸腔镜辅助下经右胸小切口二尖瓣置换术与传统正中开胸二尖瓣置换术临床疗效对比[D]. 倪启智. 南昌大学, 2021(01)
- [3]术前相关体动脉栓塞术对减少肺移植术中出血量的价值[D]. 冯俊翔. 广州医科大学, 2021(02)
- [4]裸眼3D胸腔镜在肺部占位性病变手术中应用优势的研究[D]. 张嘉文. 吉林大学, 2021(01)
- [5]单操作孔胸腔镜、右胸小切口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疗效分析[D]. 王领. 蚌埠医学院, 2021(01)
- [6]升主动脉扩张合并瓣膜疾病腔内微创治疗的新器具研究[D]. 赵玉玺.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1(01)
- [7]经右侧胸部第三肋间小切口与胸骨正中切口行单纯主动脉瓣置换术的对比研究[D]. 颜磊. 济宁医学院, 2021(01)
- [8]药物治疗与预防马方综合征主动脉扩张-基于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的进展[J]. 陈苏伟,陈宏,钟永亮,乔志钰,里程楠,葛翼鹏,于海,朱俊明,孙立忠.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20(12)
- [9]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主动脉重构的CTA评价[D]. 李金平. 新乡医学院, 2020(06)
- [10]三维重建模型在微创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研究[D]. 魏鑫. 河南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