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发性硬化的遗传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张赞[1](2021)在《近代中医药文献治疗多发性硬化症证治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旨在总结多发性硬化症的中医命名、病因病机、辨证思路、治则治法及中医调护,并通过数据挖掘,深入探求该病的中医证型、证候特点以及用药遣方规律,为中医药治疗多发性硬化症提供思路。方法以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及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为检索工具进行检索,限定文章语言为中文,检索文献发表时间为2010年01月01日至2020年12月31日,以“多发性硬化症+中医”、“痿证+中医”、“多发性硬化症+中医药”、“痿证+中医药”、“多发性硬化症+中西医”、“痿证+中西医”为主题词进行检索,并对每篇文章内容进行仔细阅读,依据条件纳入,二次筛选,搜集到所需文献进行处理。将文献中含有的中医症状、证型以及中药,录入EXCEL中进行统计,并形成相应的数据库,运用SPSS Statistics 26.0和SPSS Modeler 18.0对EXCEL中统计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多发性硬化症中医证治规律表现有:1.多发性硬化症属中医“痿证”居多,其病因复杂,病机核心在于本虚标实,治则以虚实分治和分期治疗为主,并积极提倡运用“治未病”思想进行日常调养和护理。2.中医证型出现频率:经筛选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217篇,共记录证型63种。研究中出现频次最多的前五种证型从高到低分别是:肝肾亏损证(75次)、脾胃虚弱证(53次)、脾肾两虚证(52次)、湿热浸淫证(32次)、瘀血阻络证(27次)。3.症状表现:纳入文献中记载详细症状65篇,纳入症状65种,共计频次1789次。文献中出现频次最高的十种症状依次为:肢体痿软无力、肢体麻木、视力障碍、肢体瘫痪、筋脉拘急或肢体拘挛僵硬、大便异常、视物模糊、肢体疼痛或刺痛、感觉障碍、言语不利或失语。4.常用中药及药组:本文纳入中药306种,共计频次4276次,出现频次最多的前五位药物从高到低分别为黄芪、当归、白术、淫羊藿、山萸肉;通过对频次≥20的核心中药进行药物归类,共21种,出现频次最多的前三种分别是补气药、补阳药、活血化瘀药;对频次≥20的核心药物进行网络图及Apriori分析,符合条件的一共有44组,常见药组分别是黄芪-川芎、淫羊藿-山药-黄芪、当归-白芍-熟地黄、黄芪-当归-茯苓、淫羊藿-山药等。5.方剂应用情况:本次文献研究中,共涉及68种成方,不同时期使用的方剂频次不同。其中使用频次最高的前五位方剂从高到低分别为补中益气汤、右归丸、六味地黄丸、四君子汤、二妙散加味。分属在疾病的急性期或复发期、缓解期或恢复期。结论多发性硬化症中医证治规律表现有:1.病名以“痿证”居多,病机为本虚标实,治则以扶正祛邪为主,注重日常调护。2.常见证型有肝肾亏虚证、脾胃亏虚证和脾肾两虚证;主要症状见肢体痿软无力、运动障碍、常见舌红、苔白或薄白、脉细。3.常用中药类别、药味:常用补气药、补阳药及活血化瘀药。常用的补气药有:黄芪、白术、甘草、党参、山药;常用的补阳药有:淫羊藿、菟丝子、肉苁蓉、巴戟天、杜仲;常用的活血化瘀药有:牛膝、鸡血藤、川芎、红花、丹参。4.常用方剂:急性期及复发期常用方剂为:二妙散加味、黄连解毒汤和麻黄附子细辛汤;缓解期常用方剂为:补中益气汤、四君子汤加味、补阳还五汤及温胆汤;恢复期常用方剂为:右归丸、六味地黄丸、左归丸及地黄饮子。不同时期方剂应用不同,急性期及缓解复发期治疗多选用清热利湿、清热解毒类方;缓解期治疗多选用补脾益气、活血、化痰类方;恢复期治疗多选用补益肾阳、滋补肾阴及阴阳双补类方。
马晓敏,王欣,姚新生,谭贵琴,周芳宇,魏文文,于红松[2](2021)在《全外显子组测序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s,AIDs)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应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的一类疾病,其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普遍认为遗传因素在AIDs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鉴定了多个遗传变异与AIDs相关,并证实这些变异位点通过不同机制参与疾病的各个过程,包括打破免疫耐受引起疾病发生,影响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等,促进了对AIDs的进一步认识。因此,本文就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发性硬化病、银屑病、干燥综合征、白塞病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更好地理解AIDs的发病机制,为AIDs的诊断与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张晓昀[3](2021)在《多发性硬化脑组织基因与微环境免疫细胞浸润机制研究》文中提出多发性硬化是一种免疫介导的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近年来,多发性硬化在中国人群的患病率不断上升,且多发于年轻患者,疾病进展期可导致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且该阶段免疫治疗效果欠佳,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多发性硬化发病率与环境和遗传等因素关系密切,但目前关于该病发生和进展机制仍未完全阐明。本研究基于基因表达数据库NCBIGEO系统检索,最终纳入2个数据集共90个病理样本,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样本进行处理,深入分析多发性硬化脑组织基因和环境、免疫细胞浸润情况、基因与细胞、基因与组织相关性。研究获得882个差异表达基因,对差异表达基因构建蛋白互作网络,用Cytoscape软件Cytohubba插件挖掘出10个与多发性硬化密切相关的枢纽基因,MCODE插件聚类子基因集,对差异表达基因和枢纽基因的功能富集提示多条免疫通路和胶质细胞增生在多发性硬化中的关键作用,研究同时找到106个免疫浸润差异表达基因,通过CIBERSORTX算法从细胞层面挖掘多发性硬化脑组织免疫浸润特征,发现脑组织标本包含多种浸润性免疫细胞,对枢纽基因和浸润性免疫细胞相关性分析提示部分枢纽基因或起到激活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免疫细胞的作用。本研究通过对多发性硬化的遗传基础和免疫浸润机制深入挖掘,对疾病病理研究和治疗靶点选择提供一定指导价值。
倪磊[4](2021)在《基于β-arrestin1沉默探索益肾解毒通络法对EAE小鼠组蛋白的作用机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MOG抗原诱导方法建立EAE模型,模拟MS,并通过重组腺相关病毒血清型9(AAVPHP.e B)介导的β-arrestin1基因沉默二次建立模型。探究益肾解毒通络法干预动物模型。通过观察模型小鼠的一般情况,监测记录全程神经功能评分情况,镜下了解脑和脊髓组织的病理改变情况,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蛋白H3、H4的表达量,并Western blot(免疫印迹)检测中枢神经组织匀浆中组蛋白H4水平变化。从而探究益肾解毒通络法调节组蛋白的机制,为探索表观遗传机制提供实验数据。方法:1、将72只C57BL/6雌性小鼠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n=12)、空白组(n=12)、中药组(n=12)、激素组(n=12)、AAV-β组(n=12)、AAV-β+中药组(n=12),将除空白组外的60只小鼠采用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多肽免疫法复制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模型(即EAE模型)。其中AAV-β组、AAV-β+中药组在造模后均给予AAVPHP.Eb-Arrb1-RNAi系统性尾静脉注射。2、生理盐水干预模型组、空白组、AAV-β组、醋酸泼尼松干预激素组、益肾达络饮干预中药组、AAV-β+中药组。3、分别运用Western Blot、HE染色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相应指标。结果:1.免疫后,空白组外其他各组小鼠陆续发病,情况渐重,出现毛色光泽度下降,活动力减弱,进食、饮水减少,体重开始出现波动。造模后第十四天后,小鼠神经功能评分基本达到最高,模型组表现最为突出,状态最差,神经功能评分最高。AAV-β组较模型组有所改善。中药组、激素组和AAV-β+中药组在各个指标中均表现良好。2.HE染色结果:EAE模型各组别的小鼠在颈段和胸段脊髓组织都未见明显的结构异常,EAE各组别的小鼠的脑组织、脊髓组织腰段和骶段神经表现最为突出。免疫组化结果:模型组H3、H4的阳性表达量最高,强阳性最突出,其次为AAV-β组;激素组与AAV-β+中药组阳性表达量相近;空白组的阳性表达最低。Western Blot检测结果:各组小鼠脑组织中组蛋白H4的含量,模型组小鼠与正常组相比,脑组织中组蛋白H4的含量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脊髓中H4的表达,模型组高于AAV-β+中药组,具有显着差异性(P<0.01)。结论:益肾解毒通络法可以减轻EAE的症状,改善中枢神经系统的炎性表达,降低总组蛋白H3、H4含量,影响组蛋白修饰调节基因转录,促进表观遗传的改变。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βarr1的基因表达阻滞其往下游信号的传递,从而影响组蛋白乙酰化酶的聚集,降低该区域乙酰化程度,最终影响基因的转录。益肾解毒通络法对脑组织的治疗干预作用强于脊髓。
潘雨[5](2021)在《基于β-arrestin1探究益肾解毒通络法对EAE小鼠CAMP-PKA-CREB信号通路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测定EAE小鼠脑和脊髓中β-arrestin1以及CAMP、PKA、CREB的蛋白含量变化,通过益肾解毒通络法的干预,比较蛋白含量变化前后EAE的发病程度,综合分析益肾解毒通络法对EAE小鼠的调节机制。方法:选用6-8周龄C57BL/6雌性小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模型组、中药组、激素组、AAV干扰组、AAV干扰加中药组,每组10只,建立EAE模型。在免疫后第7天给予模型组、空白组、AAV干扰组生理盐水灌胃,激素组给予醋酸泼尼松混悬液灌胃,中药组、AAV干扰加中药组给予中药复方益肾达络饮灌胃,持续14天,第22天取材,取出脑和脊髓。最后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小鼠脑和脊髓中β-arrestin1、CAMP、PKA、CREB蛋白表达含量。结果:1.从小鼠的体重测量结果得知空白组小鼠情况平稳,体重缓慢增加。其他五组在免疫第二天体重急剧下降。模型组体重降低幅度最显着。从小鼠的神经功能评分得知发病初期,五组小鼠均先出现尾尖下垂,步态改变,在造模第9-15天,模型组小鼠体重呈明显下降趋势,发病程度最严重,已经出现尾巴根部完全无力,弓背明显,后肢或双后肢无力甚至瘫痪,间歇性跛行,皮毛色泽减退,精神萎靡不振,大便溏,神经功能评分最高达到4分,平均分达到3.81分。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小鼠在造模第7-14天,小鼠体重未减轻,症状以尾尖下垂、步态改变、后肢或双后肢无力、间歇性跛行为主,中药组神经功能评分最高分2.55分,最低平均分1.83分。AAV干扰组小鼠在造模第七天注入腺相关病毒后,体重呈缓慢增长趋势,起初其神经功能评分略低于中药组,但在免疫第14天后,AAV干扰组的神经功能评分高于中药组,低于模型组。AAV干扰加中药组与中药组相比,无显着性差异。中药组与激素组相比,无显着性差异。2.βarrestin1蛋白在小鼠脑和脊髓中,模型组的表达量最高,模型组>AAV干扰组>中药组、激素组、AAV干扰加中药组;模型组小鼠脑和脊髓中CAMP、PKA、CREB蛋白表达均低于其它五组。结论:1βarrestin1蛋白表达与EAE小鼠发病呈正相关,益肾达络饮的使用可以有效降低βarrestin1蛋白的表达。2益肾解毒通络法秉持“益肾、解毒、通络”的治疗原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加EAE小鼠体内CAMP、PKA、CREB蛋白表达,减缓由CD4+T细胞介导的以脱髓鞘为特征的EAE发病状态。
任赛赛[6](2021)在《嗜酸乳杆菌通过诱导调节性γδT细胞缓解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文中研究表明背景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较为多见且以自身免疫介导所引起的中枢神经脱髓鞘疾病,也是在青壮年群体中较常见的一类非创伤性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其所造成的身体伤残影响终身。多发性硬化病因不明,可能与环境和遗传有关。随着人们对该病认识及相关诊断技术的提高,目前MS的诊断率逐年提高。由于多发性硬化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目前对其还没有有效的预防手段和治疗方法。自身反应性的、髓磷脂特异性的CD4+T细胞的活化被认为是导致MS发生的关键。相关研究已经证实CD4+T细胞亚群Th1和Th17细胞在MS发生发展中充当着促进炎症的作用,Th2和Treg则能够抑制炎症,起到保护中枢神经的作用。除此之外,中枢神经中的髓性抑制性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也发挥抑制炎症的作用。因此,诱导保护性免疫偏移和调节性细胞是MS的一个重要治疗策略。随着人们对肠道菌群的重视及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菌-肠道-大脑反应轴的信号交流与MS的发生密切相关。目前已知肠道益生菌产生的保护性短链脂肪酸(SCFA)可以起到调节肠道内外淋巴组织和器官免疫平衡的作用,其能进一步诱导未分化的CD4+T细胞由Th1/Th17向Th2/Treg发生分化偏移,进而达到抗炎的目的。γδT细胞是细菌作用的首要靶标,肠道菌能刺激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等产生IL-1和IL-23等细胞因子,通过鸟苷酸交换因子1(VAV1)等信号通路活化γδ17T细胞。我们先前的研究初步表明,EAE抵抗性小鼠肠道乳酸杆菌的重要菌株——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ipiscis,L.acidipiscis)能够减轻EAE小鼠的严重程度。L.acidipiscis属于一种好氧的革兰氏阳性嗜酸乳杆菌,是近些年才被发现和分离出来的。此外,有研究发现L.acidipiscis也存在于健康人的肺部,其与肺部γδT细胞的功能有关。目前已知γδT细胞产生的效应因子之一是IL-17,这种细胞称为γδ17T细胞。在EAE动物模型中,已经证实γδ17T细胞具有正反两个方面的作用,其不仅可以通过增加Th17细胞产生而加重病情,也可以通过促进炎性Th凋亡和增强Treg的功能而缓解病情。γδ17T细胞这种正反作用可能与γδT细胞的异质性有关,如:Vγ1+γδ17T细胞表达CCR5,进而可以增强Treg的功能,并能通过Fas-Fas L信号诱导αβTh细胞的凋亡;而Vγ4+γδ17T细胞表达CCR6,则能促进病理性的Th17细胞产生。L.acidipiscis与MS的临床关联性及其在MS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还未有报道,因此我们在该方面已经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为本课题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更为深入的科学依据。具体而言,我们前期的实验结果表明了CD44KO小鼠(KO)与CD44野生型小鼠(WT)相比对EAE诱导具有更高的抵抗性。我们前期的结果表明,小鼠CD44基因缺失后出现的EAE抵抗性可能是由小鼠肠道微生物种群和相关短链脂肪酸的改变所引起的,但是与其发病相关的具体菌株及作用靶细胞尚未明确。目的使用肠道益生菌治疗MS是一个新思路,但是目前的相关临床试验结果仍不理想。同时,肠道益生菌治疗MS的效果还未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尚需在三个方面做出努力:(1)为发现与MS发生发展高度相关的特异性菌株;(2)阐明L.acidipiscis诱导的调节性γδT细胞对EAE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3)研究L.acidipiscis诱导的调节性γδT细胞在EAE中对CD4+T细胞的调节作用。材料与方法首先,我们通过对C57BL/6(EAE易感性小鼠)和CD44KO小鼠(EAE抵抗性小鼠)皮下注射含有MOG35-55肽段的CFA,于当天及48小时后对实验小鼠腹腔注射PTX溶液以建立EAE动物疾病模型。在用MOG35-55肽段成功免疫实验小鼠后的第15天,此时小鼠处于发病高峰期。收集小鼠肠道内容物,对CD44KO小鼠和C57BL/6小鼠的肠道菌群分别进行16s r DNA V4测序分析,对比并分析两种小鼠发病后肠道中的菌群差异并挑选出优势菌株,以便后续进一步的深入探讨。完成上述实验后,我们从EAE抵抗性小鼠肠道内中分离出特征性菌株L.acidipiscis。在对C57BL/6小鼠进行MOG35-55肽段免疫的前7天,我们通过对C57BL/6小鼠灌喂青霉素和链霉素混合液以达到清除小鼠肠道菌群的目的,接着通过给予小鼠灌喂L.acidipiscis菌悬液以达到复植的效果。如上面所述,在用MOG35-55肽段免疫小鼠后的第15天,收集小鼠肠道内容物并制成悬液,使用气相色谱-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测定灌喂L.acidipiscis菌悬液后小鼠肠道内容物中SCFA的含量。运用相同的方法和材料对小鼠肠道菌群进行清除与复植环节,给予C57BL/6小鼠灌喂CD44KO小鼠粪便悬液或L.acidipiscis菌悬液,在用MOG35-55肽段对小鼠免疫后,每天观察小鼠并对小鼠发病情况进行观察并评分。同时,运用同样的手段,将L.acidipiscis复植到γδТ细胞缺乏(TCRδ-/-)小鼠肠道内,在用MOG35-55肽段对小鼠免疫后,每天观察小鼠并对小鼠发病情况进行观察并评分。在用MOG35-55肽段免疫小鼠后的第15天,收集灌喂L.acidipiscis的C57BL/6小鼠肠系膜淋巴结并制成单T细胞,然后对其进行细胞内染色,以对其中的CD4+T进行分群。同时,运用ELISA对细胞培养上清液进行检测。此外,我们将γδT及CD4+T细胞与L.acidipiscis共培养后,然后进行细胞流式检测,观察细胞亚群的分化情况。结果(1)L.acidipiscis在EAE抵抗性小鼠肠道中显着增高;(2)L.acidipiscis诱导了小鼠肠道中SCFA的产生;(3)L.acidipiscis能够诱导EAE易感性小鼠对EAE产生抵抗;(4)L.acidipiscis可以诱导CD4+T细胞向Treg分化,并且抑制病理性Th1和Th17细胞的产生;(5)EAE抵抗性小鼠肠道内的γδT细胞数量显着增高;(6)L.acidipiscis能够诱导Vγ1+γδT细胞产生,并且抑制Vγ4+γδT细胞产生。结论我们的结果进一步揭示了EAE-CD44KO小鼠较EAE-WT小鼠在细菌种类及数量层面表现出显着差异性,证实了小鼠肠道L.acidipiscis的数量与EAE的进展呈负相关,L.acidipiscis对γδT细胞和EAE发病起着重要调控作用。本研究也阐明L.acidipiscis是通过诱导调节性γδT细胞的产生以及相应调节性CD4+T细胞来达到抑制MS发生、发展的目的。通过肠道益生菌诱导保护性的调节性γδT细胞产生是MS治疗的又一新策略,而L.acidipiscis的应用为多发性硬化的发病机制提供新思路,为多发性硬化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新方法。
刘颖[7](2021)在《基于多参数磁共振的遗传性痉挛性截瘫5型中枢神经系统变化及其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分基于结构磁共振成像评估遗传性痉挛性截瘫5型中枢神经系统形态及信号特征目的:基于常规及结构磁共振成像观察并评估遗传性痉挛性截瘫5型(spastic paraplegias type 5,SPG5)患者颅脑及脊髓的信号与形态学变化特点,并分析SPG5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结构MRI特点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材料和方法:前瞻性搜集来自我校神经科学研究院遗传性痉挛性截瘫患者数据库的SPG5患者17名,选取与之性别和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17名。采集34名受试者的颅脑、颈胸段脊髓常规磁共振(T2WI、T1WI、T2-FLAIR、MEDCI、PDWI及SWI序列)及结构磁共振(3D-T1W-MPRAGE及3D-T2WSPACE序列)数据,记录17名SPG5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程、代表疾病严重程度的SPRS(spastic paraplegia rating scale)评分,检测血浆27-羟基胆固醇(27-hydroxycholesterol,27-OHC)水平。常规磁共振序列观察SPG5患者颅脑及脊髓信号特征;通过自定义颈髓“十字征”评分标准,MEDIC序列上定量分析颈段脊髓(C2-C7椎间盘水平)的“十字征”。以健康对照组为参照,基于脊髓工具箱(spinal cord toolbox,SCT)软件定量分析SPG5患者C1-T9椎体节段脊髓形态学改变(脊髓截面积、左右径及前后径);基于目测评分法及体素形态学测量(voxel-based morphometry,VBM)法分析SPG5患者大脑容积改变。分析SPG5患者脊髓结构MRI数据(脊髓截面积及“十字征”总分)与临床指标(SPRS评分、病程)及血浆27-OHC水平的相关性。结果:17名SPG5患者(11名男性,6名女性,平均年龄29±11岁,中位病程16年),17名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11名男性,6名女性,平均年龄29±10岁)。首次发现所有SPG5患者萎缩的颈髓出现“十字征”,MEDIC序列各节段颈髓“十字征”总分与病程(r=0.742,P=0.002)及SPRS评分(r=0.545,P=0.035)呈正相关,与血浆27-OHC无相关(P=0.976);17名健康对照组颈段脊髓未见“十字征”。与健康对照者比较,SPG5患者脊髓截面积明显缩小,以胸段为着(颈段:-11~-21%,胸段:-29~-38%),颈胸段脊髓截面积与SPRS评分或病程均无相关。SPG5患者颅脑未见萎缩征象。血浆27-OHC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SPRS评分(P=0.397)或病程(P=0.679)均无相关。结论:SPG5患者脊髓萎缩,但不伴有脑萎缩。脊髓的“十字征”是SPG5的影像诊断标记物,“十字征”评分在监测SPG5疾病进展方面比脊髓萎缩及血浆27-OHC水平更敏感。第二部分基于DTI及T1 Mapping序列探讨遗传性痉挛性截瘫5型中枢神经系统微结构损害情况及其病理机制目的:基于磁共振DTI及T1 Mapping序列,探讨SPG5患者颅脑和脊髓白质微结构的变化及其病理机制。材料与方法:前瞻性搜集17名SPG患者与17名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基于骨架的空间方法分析(TBSS)、基于感兴趣区脑白质纤维束追踪法及脊髓图谱分析法,评估颅脑及脊髓DTI及T1 Mapping序列,包括各向异性分数(FA)、平均扩散系数(MD)、径向扩散系数(RD)、轴向扩散系数(AD)和T1值等各项参数的改变。专人记录SPG5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SPRS评分)及病程,同步测定SPG5患者及健康对照组脑脊液中的神经丝蛋白轻链(NF-L)和髓鞘碱性蛋白(MBP)。曼-惠特尼U检验和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SPG5与健康对照组二者之间的颅脑、颈胸段脊髓MR数据(FA、MD、AD、RD及T1值)及脑脊液生化指标(MBP及NF-L水平)的差异;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索中枢神经系统MR数据(FA、MD、AD、RD及T1值)与临床数据(SPRS评分及病程)之间的相关性。结果:SPG5患者颅脑及脊髓白质的FA值普遍降低,MD、T1和RD值升高;AD值仅在部分椎体节段的脊髓节段和部分脑区出现异常。SPG5患者与健康对照组在脊髓灰质的DTI指标及T1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SPG5患者内囊、放射冠、皮质下白质层面和C2、C3、T4、T5椎体节段脊髓的FA、RD和T1值差异更明显。SPG5患者的NF-L(HC vs SPG5:265 pg/m L vs 617 pg/m L)和MBP(HC vs SPG5:127 pg/m L vs 3507pg/m L)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SPG5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的DTI参数和T1值与患者的临床指标(SPRS评分和病程)均无相关(P>0.05)。结论:MRI的DTI参数、T1值可以很好地显示SPG5所致的大脑和脊髓微结构损伤,并可以与脑脊液生化指标(NF-L和MBP)相互验证,均提示SPG5大脑和脊髓损伤特点可能为脱髓鞘(为主)伴随轴索丢失。第三部分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分析遗传性痉挛性截瘫5型患者中枢神经系统脑功能网络活动改变目的:基于独立成分分析(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ICA),探讨遗传性痉挛性截瘫5型(SPG5)患者静息态脑网络功能的变化特点。材料和方法:前瞻性搜集SPG5患者17名,选取与之性别和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17名。3.0T磁共振采集34名受试者的颅脑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通过ICA提取经典的8个静息态网络(resting-state network,RSN):感觉运动网络、听觉网络、左额顶网络、右额顶网络、视觉网络、突显网络、背侧注意网络及默认网络。采用两独立样本参数t检验对健康对照组与SPG5患者组的各个RSN网络内的功能连接强度差异进行比较分析。提取SPG5患者RSN内组间差异脑区的平均功能连接强度(Z值)与临床指标(SPRS、MMSE、病程)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SPG5患者组感觉运动网络的双侧中央前回及中央后回(BA3、4区)激活减少。健康对照组与SPG5患者组其他7个RSN内均未发现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脑区。SPG5患者组感觉运动网络内差异脑区的平均Z值与各临床指标(SPRS、MMSE及病程)均未发现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性。结论:基于ICA的静息态脑网络的研究结果提示SPG5所致的脑网络损伤主要局限于感觉运动网络而其他RSN损伤不明显,有助于加深对SPG5致病机制的理解。第四部分多参数磁共振纵向研究遗传性痉挛性截瘫5型的中枢神经系统变化目的:基于多参数磁共振分析SPG5患者中枢神经系统一年随访的影像变化。材料与方法:对SPG5队列进行一年期回访,采集颅脑、颈胸段脊髓常规磁共振(T2-FLAIR和MEDIC序列)、结构磁共振(3D-T1W-MPRAGE和3D-T2WSPACE序列)、DTI、T1 Mapping序列;随访SPG5患者的临床资料:一年诊疗史及痉挛性截瘫评价量表(SPRS)。常规磁共振序列对比观察SPG5患者基线与12个月随访的颅脑及脊髓形态、信号改变。基于Spinal Cord Toolbox(SCT)软件定量分析SPG5患者两次MR检查的脊髓截面积、左右径、前后径、DTI参数及T1值;比较两次脊髓MR数据的差异。结果:6名SPG5患者失访,最终11名SPG5患者(中位年龄29岁,3名女性,8名男性)完成一年的影像及临床随访。11名患者SPRS评分基线(中位分数:15分)与12个月(中位分数:15分)随访前后两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常规磁共振显示12个月后颅脑FLAIR信号仍无明显异常,脊髓“十字征”形态及评分较前相仿。SPG5患者的颈胸段脊髓截面积、前后径、左右径、DTI参数及T1值随访前后比较,二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进一步观察两次检查患者的具体参数值,发现大部分颈段脊髓的FA值有较前减低趋势、RD及MD值有较前增高趋势。结论:本队列一年随访的多参数磁共振及临床结果均提示SPG5为病情进展缓慢的神经退行性病变。
王欣[8](2021)在《NAD+/NLRP3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的自噬作用及机制探讨》文中认为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呈世界性分布的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由淋巴细胞、活化的小胶质细胞和巨噬细胞介导的神经炎症导致脱髓鞘、神经退行性病变,经常导致永久性的残疾。MS的发病机制及病因未完全明确,可能是遗传、神经元变性、炎症、免疫、环境地理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公认的发病机制为异常的免疫攻击、多种免疫细胞及细胞因子的共同作用,引起炎症反应、髓鞘缺失、轴索损伤和细胞死亡。现阶段的抗炎、免疫调节或免疫抑制治疗,以及新获得的药物,在疾病的早期阶段部分有效,但对于进展型MS患者的益处非常有限,所以对于寻找MS新的药物研究迫在眉睫。作为经典的能量分子,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NAD+)不仅在能量代谢和线粒体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在衰老、基因表达、钙稳态和细胞死亡中也至关重要。NAD+是许多代谢途径中重要的辅因子,在MS的发病机制中,NAD+损害引起的功能障碍在神经变性中也发挥作用。自噬通过吞噬功能障碍的细胞器及错误折叠的蛋白质,在控制炎症和免疫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自噬相关基因的改变或自噬途径的缺陷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可通过促进间充质干细胞(MSCs)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提供针对神经系统疾病的保护。目前,NAD+在MS中是否有自噬参与的相关作用机制仍未明确。神经炎症已被证明是神经免疫性脱髓鞘病发病机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有学者提出假设,即炎症反应的高耗能导致了线粒体功能受损,从而引起了神经元的能量代谢紊乱,导致不能完全维持神经元和轴突的功能,从而导致神经元死亡和/或轴突变性。炎症反应可能诱导神经元中能量相关的线粒体DNA损伤,使MS发生神经退行性变。炎症反应过程中涉及一种称为炎性小体的多分子复合物,导致炎性细胞因子的裂解和分泌。近年来,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3(nucleotide 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like receptor pyrin domain containing protein 3,NLRP3)炎性小体在MS及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中越来越受到重视。MS患者的严重程度与白介素(interleukin)18(IL-18)和半胱天冬酶1(caspase1)水平密切相关,且携带NLRP3功能增益突变的患者表现出与MS的高度共病性。在EAE动物模型中,NLRP3基因缺陷小鼠的病程延迟、疾病严重程度降低,脱髓鞘程度和少突胶质细胞丢失减轻,星形胶质增生及炎性细胞浸润减少,外周淋巴组织中的Th1和Th17细胞减少。以上为研究为NLRP3炎性小体在EAE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提供了的重要依据。本实验中,我们在完成EAE动物模型的基础上给予NAD+药物治疗后观察不同组别炎症细胞浸润和髓鞘损害的病理学分析,Th1及Th17细胞分化的影响及相关炎症细胞因子的变化,NAD+干预治疗后自噬相关蛋白及NLRP3炎性小体活性的变化及二者内在的联系,着重探讨NAD+药物干预是否可以通过影响自噬活性发挥抗炎作用,进而调节EAE的病情进展,初步揭示NAD+作用下自噬与NLRP3炎性小体的关联;并且分析了NLRP3炎性小体在MOG抗体相关疾病(MOG-Ab-associated disease,MOGAD)患者血清中急性期及缓解期的动态变化,为CNS炎性脱髓鞘病变潜在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案寻找新方向。第一部分NAD+在EAE小鼠中的神经保护及抗炎作用目的:使用NAD+药物干预EAE小鼠,评估不同组别小鼠的发病情况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通过脊髓腰膨大组织HE染色、LFB染色病理学评价及qPCR方法,观察NAD+干预后EAE小鼠炎症细胞浸润、髓鞘损害以及炎症因子的变化情况。方法:1.实验动物及分组。选取体重约18±2g,年龄在6-8周的SPF级雌性C57BL/6小鼠,购于上海西普尔-必凯实验动物有限公司。将小鼠饲养于室内相对湿度稳定、温度为23-26℃的环境中,每日明暗环境各12小时,适应性饲养1周后随机分为正常对照(CON)组、EAE模型组、NAD+治疗组。2.EAE小鼠模型的建立。用生理盐水将MOG35-55多肽稀释为10mg/ml,然后加入一定量的结核菌素和等体积的CFA,将其充分混合乳化,调整结核杆菌H37Ra浓度至4 mg/ml,并于小鼠脊柱两侧分4象限依次皮下注射0.1ml的乳剂,并于免疫0 h及第48 h分别腹腔注射0.5 ml百日咳毒素(PTX)。3.药物干预及病情评估。自免疫后第1日,每天给予NAD+治疗组250 mg/kg的剂量腹腔注射。CON组及EAE组小鼠每日腹腔注射等量的PBS。依据Knoz 5分法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4.于小鼠发病高峰期,分离出脊髓腰膨大组织制作石蜡切片,分别进行HE及LFB染色进行观察。5.采用qPCR的方法检测脊髓组织IL-1β,IL-17A,IL-10,IFN-γ,IL-2,IL-18和NLRP3的表达情况。6.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用ONE-WAY-ANOVA检验多组数据均数的比较,两组比较用SNK-q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NAD+治疗能够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延迟发病时间,从而改善EAE的临床表现;2.应用NAD+治疗可以降低EAE的病理学损害,减少脊髓组织的炎症细胞浸润,降低轴索髓鞘损伤;3.在小鼠发病的高峰期取材,采用qPCR的方法检测小鼠脊髓组织中炎症细胞因子的变化。与正常CON组相比,EAE组小鼠中NLRP3炎性小体、IL-1β,IL-17 A,IFN-γ,IL-2和IL-18转录水平明显增高,而NAD+组中NLRP3炎性小体、IL-1β,IFN-γ,IL-2,IL-18和IL-17A转录水平较EAE组小鼠明显降低;与正常CON组相比,EAE组小鼠中IL-10转录水平明显降低,而IL-10在NAD+组转录水平较EAE组明显增高。第二部分 自噬在EAE小鼠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目的:在完成EAE动物模型的基础上,分别使用NAD+及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ethyladenine,3-MA)进行干预,评估不同组小鼠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通过HE染色、LFB染色病理实验方法检测炎症细胞浸润及脱髓鞘损害,流式细胞学检测脾脏辅助性T淋巴细胞比例的变化,观察阻断自噬后对EAE小鼠相关病变的作用效果。方法:1.选取实验动物及分组。选取体重约18±2g,年龄在6-8周的SPF级雌性C57BL/6小鼠,购于上海西普尔-必凯实验动物有限公司。将小鼠饲养于室内相对湿度稳定、温度为23-26℃的环境中,每日明暗交替各12小时,适应性饲养1周后随机分为正常对照(CON)组、EAE模型组、NAD+治疗组、3-MA干预组。2.建立EAE动物模型。用生理盐水将MOG35-55多肽稀释至10 mg/ml,然后加入一定量的结核菌素和等体积的CFA,将其充分混合乳化,调整结核杆菌H37Ra浓度至4 mg/ml,并于小鼠脊柱两侧分4象限依次皮下注射0.1 ml的乳剂,并于免疫0 h及第48 h分两次腹腔注射0.5 ml百日咳毒素(PTX)。3.药物干预及病情评估。3-MA组小鼠给予每日腹腔注射3-MA 10mg/kg;NAD+组小鼠给予每日腹腔注射NAD+250 mg/kg。CON组和EAE组小鼠则每日腹腔注射等体积的PBS缓冲液。采用Knoz 5分法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4.于小鼠发病高峰期,分离脊髓腰膨大组织制作石蜡切片,分别进行HE及LFB染色。5.应用流式细胞学检测小鼠脾脏Th1细胞及Th17细胞比例的变化。6.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多组计量资料均数的比较应用ONE-WAY-ANOVA检验,两组比较用SNK-q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抑制自噬加重了EAE的临床症状,使小鼠临床功能缺损评分增加,发病时间提前,并延迟了EAE的自发缓解时间;2.抑制自噬加重了EAE小鼠的病理学表现。3-MA干预组较EAE组小鼠脊髓组织炎症细胞的浸润明显增强;3.同EAE模型组相比,NAD+治疗组显着降低了小鼠脾脏的Th1细胞及Th17细胞的比例,而3-MA干预组较EAE组则明显升高。第三部分 NAD+通过激活自噬并调节NLRP3炎性小体对EAE起保护作用目的:在完成EAE小鼠模型的基础上,分别用NAD+、自噬抑制剂3-MA及NAD+联合3-MA进行处理,观察正常对照CON组、EAE组、NAD+治组、NAD+联合3-MA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对比,自噬相关蛋白及炎症因子的变化,为NAD+是否通过调节自噬发挥对EAE的抗炎神经保护作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选取实验动物及分组。选取体重约18±2g,年龄在6-8周的SPF级雌性C57BL/6小鼠,购于上海西普尔-必凯实验动物有限公司。将小鼠饲养于室内相对湿度稳定、温度为23-26℃的环境中,每日明暗环境各12小时,适应性饲养1周后随机分为正常对照(CON)组、EAE模型组、NAD+治疗组、NAD+与3-MA联合组。2.EAE小鼠模型的建立。用0.9%氯化钠将MOG35-55多肽稀释至10mg/ml,然后加入一定量的结核菌素和等体积的CFA,将其充分混合乳化,调整结核杆菌H37Ra浓度至4 mg/ml,并于小鼠脊柱两侧分4象限依次皮下注射0.1 ml的乳剂,并于免疫0 h及第48 h分别腹腔注射0.5 ml百日咳毒素(PTX)。3.药物干预及病情评估。自免疫后第1天起,每天给予NAD+250mg/kg或/和3-MA 10 mg/kg的剂量腹腔注射。CON组及EAE组小鼠于免疫后的第1天开始,每日腹腔注射等体积的PBS。使用Konoz 5分法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4.采用qPCR方法检测各组小鼠脊髓组织IL-1β,NLRP3和IL-17A的表达情况。5.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脊髓组织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P62、LC3Ⅱ/Ⅰ的表达情况。6.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多组计量资料均数的比较应用ONE-WAY-ANOVA检验,两组间比较使用SNK-q检验方法。P<0.05则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与NAD+组相比,NAD+联合3-MA组小鼠病情加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增高。2.在小鼠发病高峰期取材,采用qPCR的方法比较各组炎症因子的转录水平。与CON组相比,EAE模型组IL-1β、NLRP3、IL-17A转录水平明显升高,而NAD+治疗组中IL-1β、NLRP3、IL-17A转录水平较EAE模型组明显降低;与NAD+治疗组小鼠相比,NAD+联合3-MA组IL-1β、NLRP3、IL-17A转录水平明显升高。3.采用Western blot方法于小鼠发病高峰期取脊髓腰膨大组织,检测自噬相关蛋白水平。与EAE组小鼠相比,NAD+组增强了EAE小鼠自噬相关蛋白LC3-II/I和Beclin1的表达,同时降低p62的表达。与NAD+组相比,NAD+联合3-MA组LC3-II/I和Beclin1的蛋白表达降低,而p62的蛋白表达增加。第四部分 MOG抗体相关疾病患者急性期及缓解期外周血中NLRP3表达的研究目的:使用qPCR方法检测MOG抗体相关疾病(MOGAD)患者急性期及缓解期外周血中NLRP3炎性小体的转录水平。阐述NLRP3在MOGAD患者急性期及缓解期动态变化情况。方法:1.选取实验对象。2020年9月至2021年2月在河北省儿童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诊断为MOGAD患儿20例,诊断标准均符合2020年MOGAD中国专家共识诊断标准。在患者入院后发病急性期且未开始接受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等任何治疗之前,以及病情缓解期复诊时采集患者的外周血标本。2.使用qPCR法检测MOGAD患者急性期及缓解期外周血中的NLRP3的转录水平。3.实验数据采用SPSS 21.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MOGAD患者急性期血清中的NLRP3炎性小体的转录水平较缓解期显着增高。结论:1.NAD+治疗对EAE小鼠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可改善EAE小鼠的临床表现,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延迟发病时间,减轻病理学损害,减少炎症因子的分泌,并调节辅助性T细胞的分化。2.自噬在EAE小鼠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阻断自噬后增加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使发病时间提前,延迟了EAE的自发缓解,加重了病理学损害,提高了小鼠脾脏Th1及Th17细胞的比例。3.自噬参与了NAD+介导的EAE小鼠的抗炎神经保护作用。NAD+药物治疗可能通过诱导自噬,并降低NLRP3炎性小体的激活及促炎细胞因子的分泌,从而减轻EAE小鼠的疾病严重程度。4.MOGAD患者发病急性期NLRP3炎性小体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NLRP3炎性小体可能在MOGAD的发病中发挥一定作用,为中枢神经系统免疫炎性脱髓鞘疾病的治疗方案寻找新思路。
易慧敏[9](2021)在《二妙散有效成分对脂多糖诱导BV2小胶质细胞炎性活化的影响及清热健脾祛湿法治疗多发性硬化Meta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运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进行Meta分析,评估清热健脾祛湿中药配伍的复方治疗多发性硬化的效果,以及对多发性硬化患者的神经功能等相关临床指标的影响,为清热健脾祛湿中药配伍治疗多发性硬化的研究提供循证医学证据。2.通过体外细胞实验研究,探讨二妙散主要成分(即源于黄柏的盐酸小檗碱与源于苍术的苍术内酯Ⅲ(也称白术内酯Ⅲ))对脂多糖诱导的BV2小胶质细胞炎性活化的影响和中药单体干预后可能发生的机制,为二妙散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1.Meta分析: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万方学术论文总库、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超星中文发现系统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等),从建库至2020年12月31日所有相关文献,根据制定的条件对其筛选,通过Review Manager5.1软件评价分析所得的临床对照研究。2.体外实验:使用脂多糖激活BV2小胶质细胞,使其活化产生炎症反应,从而建立多发性硬化体外细胞模型,用噻唑蓝比色法(MTT)检测盐酸小檗碱、苍术内酯Ⅲ、脂多糖处理后BV2小胶质细胞的细胞活力;用Western blot进行目的蛋白检测,评估各组BV2小胶质细胞表达的TLR4、MyD88、COX2、iNOs、TNF-α等水平;通过Griess法检测各组BV2小胶质细胞产生NO的情况;运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各组BV2小胶质细胞NF-κB p65核转移情况。结果1.从中英文数据库中检索得到的3183篇文献中筛选出15篇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如下:使用清热健脾祛湿中药配伍治疗的观察组在Kurtzke扩充致残量表评分较对照组低,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除1篇文献涉及使用激素的不良反应以外,文献均未提及使用的中药的药物不良反应。2.二妙散主要成分盐酸小檗碱与苍术内酯Ⅲ无论是单独使用还是共同使用对BV2小胶质细胞活性均无明显影响;盐酸小檗碱与苍术内酯Ⅲ共同预处理后BV2小胶质细胞表达的活化相关蛋白的水平及产生的NO浓度均低于模型(LPS)组(P<0.05),也低于单药组(P<0.05)。盐酸小檗碱与苍术内酯Ⅲ共同处理后BV2小胶质细胞NF-κ B p65入核率低于模型(LPS)组(P<0.01),也低于单药组(P<0.05)。结论1.清热健脾祛湿法(中药或中西药物结合)治疗MS在降低Kurtzke扩充致残量表评分和提高总有效率方面确有疗效,并且其治疗效果相比单纯西药或单味中成药更好。但是文献大多未明确记载干预措施的不良反应,安全性尚不明确。2.二妙散主要成分盐酸小檗碱与苍术内酯Ⅲ不影响小鼠BV2小胶质细胞的细胞活力。脂多糖能够使小鼠BV2小胶质细胞发生炎性激活,这两种中药单体可经TLR4/NF-κB信号通路保护小鼠BV2小胶质细胞,减少细胞的激活。其中盐酸小檗碱与苍术内酯Ⅲ两种单体共同使用较单独使用的效果更佳。
褚奕奕[10](2021)在《探讨多发性硬化伏毒致病的病因病机及其发病特点和证治规律的回顾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基于“伏毒”学说,对多发性硬化的病因病机进行探讨;通过对江苏省中医院神经内科多发性硬化患者临床资料的归纳整合,总结本病的发病特点、中医证素分布以及用药的相关规律,为中医辨证论治、中药有效成分研究提供更多思路与方向。方法:本研究入选资料均源于江苏省中医院神经内科2016年07月至2020年12月期间的门诊及住院患者,统计这些患者性别、年龄、中医诊断、中医证素及用药等相关信息,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74例多发性硬化患者,其中男性29例(39.2%),女性45例(60.8%),男女比例为1:1.55。各年龄段男女人数及所占百分比如下:年龄1-25岁:女性 5 例(83.3%),男性 1 例(16.7%);26-50 岁:女性 34 例(64.2%),男性 19 例(35.8%);51-75 岁:女性 6 例(40.0%),男性 9 例(60.0%)。26-50岁年龄段人数显着高于其他年龄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女性患者在26-50岁年龄段人数占比显着高于男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在其他两个年龄段,男女患病率无显着差异。2.多发性硬化涉及的中医诊断共9种,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痿证28例(46.7%),痹证18例(30.0%),眩晕6例(10.0%),中风3例(5.0%),不寐1例(1.7%),痉证1例(1.7%),视歧1例(1.7%),水肿1例(1.7%),头痛1例(1.7%),患者中医诊断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多发性硬化涉及的中医证素共17个,其中病位证素6个,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肾(43.1%)、肝(25.9%)、脾(17.2%)、经络(10.3%)、胃(1.7%)、心(1.7%),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病性证素11个,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湿(16.9%)、血瘀(15.6%)、气虚(14.3%)、痰(13.0%)、血虚(10.4%)、风(7.8%)、火(热)(7.8%)、寒(5.2%)、气滞(3.9%)、阴虚(3.9%)、阳亢(1.3%),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多发性硬化涉及的中药共167味,使用频率大于15%的中药共35味,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黄芪、黄柏、白术、甘草、熟地黄、(生)地黄、山茱萸、苍术、薏苡仁、山药、白芍、太子参、当归、葛根、巴戟天、川芎、茯苓、蒺藜、柴胡、枸杞子、鸡血藤、防风、人参、红景天、(怀)牛膝、川牛膝、菟丝子、灵芝、苦参、胡芦巴、桂枝、赤芍、党参、丹参、麦芽。结论:1.多发性硬化26-50岁年龄段的患者显着多于其他年龄段,且这一年龄段女性显着多于男性,其他年龄段性别无明显差异。2.多发性硬化的中医诊断中,最多见的是痿证,其次是痹证和眩晕。3.多发性硬化发病与肾脏关系最为密切,也与肝、脾相关,最多见的病理因素为湿、血瘀。4.多发性硬化用药以补益药为多,其中又以补益肝肾、健脾益气为主,辅以清热利湿、化瘀通络。5.本次研究结果在中医诊断、中医证素分布、用药规律上与伏毒致病的病因病机、治法具有一致性,补肾解毒法适用于临床上多数多发性硬化患者的治疗。
二、多发性硬化的遗传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多发性硬化的遗传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近代中医药文献治疗多发性硬化症证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1 多发性硬化症的现代研究和中医因机证治研究概述 |
1.1 多发性硬化症的现代研究 |
1.2 多发性硬化症的中医因机证治研究概述 |
1.2.1 多发性硬化症的中医病名多变 |
1.2.2 多发性硬化症中的病因病位分析 |
1.2.3 多发性硬化症的中医核心病机 |
1.2.4 多发性硬化症的中医治则 |
1.2.5 多发性硬化症的中医调养与护理 |
2 中医药治疗多发性硬化症的证治规律研究 |
2.1 文献资料来源 |
2.2 诊断、纳入、排除标准 |
2.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2 中医诊断标准 |
2.2.3 纳入标准 |
2.2.4 排除标准 |
2.3 术语规范 |
2.3.1 证型术语规范 |
2.3.2 症状术语规范 |
2.3.3 中药药名术语规范 |
2.4 统计方法 |
2.5 研究结果 |
2.5.1 文献纳入结果 |
2.5.2 证型频次结果 |
2.5.3 症状频次结果 |
2.5.4 舌脉统计结果 |
2.5.5 中药频次统计结果 |
2.5.6 方剂频次统计结果 |
讨论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综述 中医药治疗多发性硬化症现代研究概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B |
附表一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全外显子组测序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WES与系统性红斑狼疮 |
2 WES与类风湿性关节炎 |
3 WES与多发性硬化症 |
4 WES与银屑病 |
5 WES与干燥综合征 |
6 WES与白塞病 |
7 小结与展望 |
(3)多发性硬化脑组织基因与微环境免疫细胞浸润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与符号集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
1. 数据库及软件工具 |
2. 数据集筛选和质量控制 |
3. 提取差异表达基因 |
4. 蛋白互作网络的构建 |
5. 差异表达基因及子网络功能富集分析 |
6. 筛选免疫差异表达基因 |
7. 病理样本免疫浸润情况评估 |
8. 枢纽基因与免疫细胞相关性检验 |
9. 加权共表达网络的构建 |
10. 基因集富集分析 |
11. 技术路线图 |
第三章 结果 |
1. 数据集筛选 |
2. 差异表达基因提取 |
3. 蛋白互作网络的构建 |
4. 差异表达基因、枢纽基因及子网络功能富集分析 |
5. 筛选免疫差异表达基因 |
6. 多发性硬化患者脑组织免疫浸润特征 |
7. 构建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 |
8. 枢纽基因与免疫细胞相关性检验 |
9. 基因集富集分析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综述 多发性硬化基因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论文完成情况 |
致谢 |
(4)基于β-arrestin1沉默探索益肾解毒通络法对EAE小鼠组蛋白的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文献综述 MS中组蛋白乙酰化的研究进展 |
实验研究 第一章 益肾解毒通络法对EAE的干预及调控组蛋白作用机制 |
1.实验耗材 |
2.实验方法 |
3.实验结果 |
4.小结 |
讨论 |
结论 |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5)基于β-arrestin1探究益肾解毒通络法对EAE小鼠CAMP-PKA-CREB信号通路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文献综述 近十年国内外对多发性硬化疾病的研究 |
第一章 βarrestin1 蛋白沉默的AAV的最适滴度研究 |
一 实验材料 |
二 实验方法 |
三 本部分实验设计 |
四 实验结果 |
五 讨论 |
六 小结 |
第二章 βarrestin1 基因沉默后益肾解毒通络法对CAMP/PKA/CREB 蛋白表达的影响 |
一 实验材料 |
二 实验方法 |
三 统计学方法 |
四 实验结果 |
五 讨论 |
六 小结 |
结论 |
本文创新点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6)嗜酸乳杆菌通过诱导调节性γδT细胞缓解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益生菌对CD4+T细胞亚群的影响及其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附录 实验动物福利伦理审查报告 |
个人简历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7)基于多参数磁共振的遗传性痉挛性截瘫5型中枢神经系统变化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基于结构磁共振成像评估遗传性痉挛性截瘫5型中枢神经系统形态及信号特征 |
1.1 引言 |
1.2 材料和方法 |
1.3 结果 |
1.4 讨论 |
第二部分 基于DTI及T1 Mapping序列探讨遗传性痉挛性截瘫5型中枢神经系统微结构损害情况及其病理机制 |
2.1 引言 |
2.2 材料和方法 |
2.3 结果 |
2.4 讨论 |
第三部分 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分析遗传性痉挛性截瘫5型患者中枢神经系统脑功能网络活动改变 |
3.1 引言 |
3.2 材料和方法 |
3.3 结果 |
3.4 讨论 |
第四部分 多参数磁共振纵向研究遗传性痉挛性截瘫5型的中枢神经系统变化 |
4.1 引言 |
4.2 材料和方法 |
4.3 结果 |
4.4 讨论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临床量表 |
综述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的临床及影像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已发表或撰写的论文 |
(8)NAD+/NLRP3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的自噬作用及机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引言 |
第一部分 NAD+在EAE中的神经保护及抗炎作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自噬在EAE的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NAD+通过激活自噬并调节NLRP3炎性小体对EAE起保护作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抗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抗体相关疾病患者外周血中NLRP3表达的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综述 NLRP3炎性小体与多发性硬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二妙散有效成分对脂多糖诱导BV2小胶质细胞炎性活化的影响及清热健脾祛湿法治疗多发性硬化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综述一 多发性硬化的现代医学研究 |
1 研究进展 |
2 MS的流行病学 |
3 MS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
4 MS的临床表现 |
5 关于MS的辅助检查 |
6 MS的诊断 |
7 MS的药物治疗 |
8 脂多糖介导小胶质细胞炎性活化与MS |
综述二 中医药治疗多发性硬化的沿革 |
1 中医对MS的认识 |
2 MS的中医病因病机 |
3 MS的中药治疗 |
4 MS的针灸治疗 |
第二部分 清热健脾祛湿中药配伍治疗MS的Meta分析及二妙散主要成分的研究意义 |
1 健脾清热药物配伍治疗MS的Meta分析 |
研究背景 |
1.1 材料及方法 |
1.2 结果 |
1.3 讨论 |
2 二妙散主要成分治疗MS体外实验研究意义 |
第三部分 二妙散主要成分的体外实验研究 |
1 实验所需材料及主要仪器试剂 |
1.1 实验细胞 |
1.2 实验仪器 |
1.3 实验试剂 |
1.4 实验试剂配置方法及储存 |
2 方法与步骤 |
2.1 BV2细胞的培养 |
2.2 BV2细胞分组及药物处理 |
2.3 MTT法检测盐酸小檗碱与苍术内酯Ⅲ对BV2小胶质细胞活性的影响 |
2.4 Western-blot法检测盐酸小檗碱与苍术内酯Ⅲ对BV2小胶质细胞激活的相关蛋白TLR4、iNOs、MYD88、COX-2、TNF-α等表达的影响 |
2.5 Griess法检测盐酸小檗碱与苍术内酯Ⅲ对BV2小胶质细胞激活后产生NO浓度的影响 |
2.6 免疫荧光法检测盐酸小檗碱与苍术内酯Ⅲ对BV2小胶质细胞激活后NF-κBP65入核情况的影响 |
2.7 统计学处理 |
3 体外实验结果 |
3.1 盐酸小檗碱与白术内酯Ⅲ结构式 |
3.2 二妙散主要成分对LPS干预的BV2小胶质细胞活力的影响 |
3.3 盐酸小檗碱与苍术内酯Ⅲ对LPS诱导激活的BV2小胶质细胞iNOs、MYD88、TNF-α、TLR4、COX2等蛋白表达的影响 |
3.4 盐酸小檗碱与苍术内酯Ⅲ对LPS诱导的BV2小胶质细胞产生NO浓度的影响 |
3.5 盐酸小檗碱与苍术内酯Ⅲ对BV2小胶质细胞激活后NF-κB P65入核情况的影响 |
4 讨论 |
5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探讨多发性硬化伏毒致病的病因病机及其发病特点和证治规律的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一) 多发性硬化的研究进展 |
1 现代医学MS研究进展 |
2 流行病学 |
3 病因及危险因素 |
3.1 基因易感性 |
3.1.1 遗传相关性基因 |
3.1.2 免疫相关性基因 |
3.1.3 神经变性相关性基因 |
3.2 病毒感染 |
3.3 其他危险因素 |
4 发病机制 |
4.1 自身免疫假说 |
4.1.1 适应性免疫系统 |
4.1.2 固有免疫系统 |
4.2 神经退行性假说 |
4.2.1 少突胶质细胞凋亡 |
4.2.2 轴突损伤 |
5 临床表现 |
5.1 运动障碍 |
5.2 感觉障碍 |
5.3 眼部症状 |
5.4 脑干小脑症状和其他 |
5.5 神经功能评价分级 |
6 诊断和临床分型 |
6.1 诊断 |
6.2 临床分型 |
6.2.1 复发缓解型MS |
6.2.2 继发进展型MS |
6.2.3 原发进展型MS |
6.2.4 其他类型 |
7 药物治疗 |
7.1 急性期治疗 |
7.2 疾病修饰治疗 |
7.2.1 复发缓解型MS治疗 |
7.2.2 进展型MS治疗 |
7.3 对症治疗及其他 |
(二) 多发性硬化的中医研究概况 |
1 中医病名 |
2 病因病机 |
2.1 病因 |
2.2 病机 |
2.2.1 肾虚 |
2.2.2 肺脾气虚 |
2.2.3 肝血虚 |
2.2.4 风邪外袭 |
2.2.5 湿热阻滞 |
2.2.6 痰瘀互结 |
3 中药治疗 |
3.1 分期辨证 |
3.2 专方治疗 |
3.3 针药结合 |
4 小结 |
(三) 基于伏毒学说探讨多发性硬化病因病机及治法 |
1 多发性硬化的病因:内藏伏毒外发 |
2 多发性硬化的发病特点:肾虚是伏毒致病的基础 |
3 多发性硬化的发作期病机:伏毒伤髓 |
4 多发性硬化的治法:补肾为主,兼顾解毒 |
5 总结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一)资料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诊断标准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 中医证素诊断标准 |
3 纳入标准 |
4 排除标准 |
5 研究方法 |
5.1 研究内容 |
5.2 数据分析 |
(二)结果 |
1 性别及年龄情况 |
2 中医诊断分布情况 |
2.1 总体分布 |
2.2 中医诊断与一般资料的差异性 |
2.2.1 中医诊断与性别 |
2.2.2 中医诊断与年龄 |
3 中医证素分布情况 |
3.1 病位证素分布 |
3.2 病性证素分布 |
3.3 证素聚类情况 |
4 中药使用情况 |
4.1 单味中药使用频率 |
4.2 单味中药使用剂量 |
4.3 单味中药功效分类 |
4.4 单味中药归经 |
4.5 中药聚类分析 |
(三)讨论 |
1 结果分析 |
1.1 性别与年龄分析 |
1.2 中医诊断分析 |
1.3 中医证素分析 |
1.3.1 病位证素分析 |
1.3.2 病性证素分析 |
1.3.3 证素聚类分析 |
1.4 用药及治疗规律分析 |
1.4.1 单味中药用药分析 |
1.4.2 治疗规律分析 |
2 伏毒学说在多发性硬化中的应用前景 |
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多发性硬化的遗传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近代中医药文献治疗多发性硬化症证治规律研究[D]. 张赞.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1(09)
- [2]全外显子组测序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J]. 马晓敏,王欣,姚新生,谭贵琴,周芳宇,魏文文,于红松.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21(06)
- [3]多发性硬化脑组织基因与微环境免疫细胞浸润机制研究[D]. 张晓昀. 汕头大学, 2021(02)
- [4]基于β-arrestin1沉默探索益肾解毒通络法对EAE小鼠组蛋白的作用机制[D]. 倪磊.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基于β-arrestin1探究益肾解毒通络法对EAE小鼠CAMP-PKA-CREB信号通路的影响[D]. 潘雨.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嗜酸乳杆菌通过诱导调节性γδT细胞缓解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D]. 任赛赛. 广州医科大学, 2021(02)
- [7]基于多参数磁共振的遗传性痉挛性截瘫5型中枢神经系统变化及其机制研究[D]. 刘颖.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8]NAD+/NLRP3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的自噬作用及机制探讨[D]. 王欣. 河北医科大学, 2021(02)
- [9]二妙散有效成分对脂多糖诱导BV2小胶质细胞炎性活化的影响及清热健脾祛湿法治疗多发性硬化Meta分析[D]. 易慧敏.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10]探讨多发性硬化伏毒致病的病因病机及其发病特点和证治规律的回顾性分析[D]. 褚奕奕.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