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库尔勒市工程地质分区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杨松[1](2021)在《新疆孔雀河灌区地下水流场数值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赵凯,陈波,罗东海,郭超,刘恩泽,刘春明[2](2020)在《新疆图木舒克地区工程地质分区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图木舒克作为兵团新兴城市之一,处于一带一路的关键位置。由于城市周边工程地质工作程度较低,不利于城镇建设,为了查明研究区工程地质特征,进行工程地质分区,以野外调查为基础,以钻探数据和实验室测试结果为依据,结合地貌、岩土体类型,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分析了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建立了三维地质剖面图,同时将研究区划分为河床及河漫滩工程地质区、冲积平原工程地质区、风积沙工程地质区、构造剥蚀山地工程地质区4个工程地质区,5个工程地质亚区,分析了各工程区特征,为图木舒克市的城市建设布局提供了地质依据。
雷米,周金龙,魏兴,张杰,范薇[3](2021)在《干旱区绿洲城市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评估》文中研究表明为了解库尔勒市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效果,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库尔勒市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评价指标体系,同时采用回归模型对地下水水位、水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库尔勒市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方案制定合理,综合治理效果基本达到要求;地下水水位回升区主要位于山前倾斜平原的沙依东园艺场、英下乡、库尔楚园艺场、上户镇、塔什店镇、兰干乡和恰尔巴格乡以及冲积平原的哈拉玉宫乡和普惠地区,影响地下水水位动态变化的主要因素为人类活动(地下水压采)和地质因素,水文因素对地下水水位影响存在一定滞后性。
王欣[4](2020)在《澜沧江中游深切峡谷区工程地质特征及分区评价》文中指出澜沧江中游深切峡谷位于环青藏高原东南缘,是整个昌都-思茅地块的轴部区域,也是三江并流的核心区。其复杂的地质环境条件,加上近年来各类基础工程建设的跟进,在该区域开展工程地质特征研究是十分必要且迫切的。有鉴于此,本文在《深切峡谷区地质环境演化规律及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课题的基础上,以澜沧江中游深切峡谷为研究对象,针对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了单因素的特征分区研究。结合峡谷特征,对其形态类型及工程地质特征进行了初步探讨。随后对深切峡谷区地质灾害多发这一现象进行了主控因素的统计分析及易发性分区研究。最后对澜沧江中游深切峡谷区进行了基于GIS的综合工程地质分区评价。主要研究进展有:(1)详细收集整理了区域地质背景资料,得到各区县的气象水文统计信息,并对区域地形地貌、地层建造、构造单元进行了相应的区划。在新构造运动分析的基础上统计了历史地震信息,为后续工程地质特征单因素分析奠定基础;(2)对研究区工程地质特征影响因素进行了单因素的特征分析,得到各单因素的栅格初步分区图。着重对峡谷地貌特征进行了横、纵剖面形态上的分析,并结合Hack、SL等地貌参数对河流进行陡缓段的划分。然后对其形态类型及特征进行总结概括;(3)对典型地质灾害的主控因素进行定性的地质分析,并对各类地质灾害的影响因素进行详细的统计分析。发现地质灾害发育分布规律与深切峡谷区范围密切相关。通过信息量值计算,熵权法计算权重得到地质灾害的分布主要受控于地震、坡度、断裂、道路、水系、降雨等因素。易发性分区结果显示:地质灾害高、中易发区占总面积的40.9%,却有91.21%的地质灾害点发育,并且主要分布于澜沧江深切峡谷干流水系两岸3km范围以内。另外,非对称V型河谷为地灾高发的河谷形态;(4)在各单因素工程地质条件栅格分区图的基础上,选择地形坡度、工程地质岩组、不同地质构造影响范围、地震峰值加速度、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水文地质条件、地形变速率、年平均降雨量8个影响因子构建了研究区工程地质分区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组合权重计算发现断裂构造、工程岩组、地形地貌三个影响因素所占权重最大。采用基于GIS与组合权重相结合的方法对研究区进行了工程地质条件的分级分区评价。最后对各河段、各河谷类型的工程地质特征进行概括总结,得到了分区-分段-分河谷类型的工程地质评价结果。本文采用的研究思路与技术方法对其它流域深切峡谷区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其分区结果为后续工程勘察及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提供了一定参考。
宋晓帅[5](2018)在《莱州湾海岸带海陆工程地质模型及分区》文中研究表明海岸带是地质情况相对较复杂的区域,对海岸带地区土地科学合理的规划是实现海陆统筹、一体化协调发展的关键环节。作为海陆相互作用的交接地带,同时也是地球上人口、城市和工业最集中的地区,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莱州湾海岸带是十分重要的海洋经济发展区,不但在山东省海洋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全国也占据着明显的优势。紧密围绕莱州湾地区开发对地质工作的需求,结合其国土空间开发布局及其地质环境特点,在莱州湾海岸带范围内实施工程地质调查、工程地质钻探、原位测试(标准贯入试验)、室内试验、理论分析等研究手段。通过对地质、构造和水文状况等基础资料的分析,获得了研究区的地层结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条件等信息。通过对项目中24个实测工程地质钻孔数据以及202个收集工程地质钻孔资料的综合分析,将研究区地表以下50m深度范围内的土体划分为9个工程地质层,了解了研究区岩土体类型、不良地质体分布以及工程地质结构特征等。基于此,利用MapGIS K9软件建立了莱州湾海岸带三维工程地质模型,该模型形象直观地反映了研究区的工程地层结构和地质特征,对研究区的工程地质综合分区起到一定辅助作用。根据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土体工程地质类型及特征,将研究区陆域部分划分为三大工程地质区,即第一工程地质区(Ⅰ)、第二工程地质区(Ⅱ)和第三工程地质区(Ⅲ)。在三大工程区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工程地质条件和可能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又划分了8个工程地质亚区,即黄河三角洲冲积海积层稳定—较不稳定亚区(Ⅰ1)、广北—辛安庄冲积海积层较不稳定亚区(Ⅰ2)、寿光—昌邑山前冲积洪积层稳定—较不稳定亚区(Ⅰ3)、昌乐南变质岩喷出岩碎屑岩较不稳定亚区(Ⅱ)、胶莱平原冲积洪积层及碎屑岩等稳定—较不稳定亚区(Ⅲ1)、莱西—莱阳碎屑岩喷出岩稳定亚区(Ⅲ2)、大泽山—昆嵛山变质岩侵入岩及冲洪积层等稳定—较不稳定亚区(Ⅲ3)和龙口—蓬莱变质岩侵入岩较不稳定亚区(Ⅲ4)。根据大地构造单元和地貌单元将研究区海域部分划分为三个大区,即第四工程地质区(Ⅳ)、第五工程地质区(Ⅴ)和第六工程地质区(Ⅵ)。根据海底地貌类型、沉积环境、泥沙运移和浅层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等特征将研究区海域部分划分为6个亚区,即龙口湾堆积平原亚区(Ⅳ1)、太平湾滨海堆积平原亚区(Ⅳ2)、现代黄河三角洲亚区(Ⅴ1)、莱州湾西岸滨海平原亚区(Ⅴ2)、莱州湾南岸滨海亚区(Ⅴ3)和莱州湾南岸沂沭断裂带滨海平原亚区(Ⅴ4)。
李盼盼[6](2017)在《安康市地震小区划工程地质分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次安康市工程地质分区研究以笔者参与的安康市地震小区划项目为切入点,在项目开展过程中,进行了针对性的地质调查和资料搜集,并开展了钻探和剪切波速测试等现场工作,对安康市的区域构造状况、地貌成因类型、岩土类型及其工程性质、水文地质条件等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区内相似,区际相异”原则,以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填土厚度、岩土体类型和水文地质情况等作为主要分区依据,对安康市进行了定性的工程地质三级分区。一级分区按地貌及其成因形态进行分区,共分为河流冲积平原、台地、低山;二级分区按堆积物的成因类型、岩性等进行分区,划分到亚区,洪湖积台地工程地质区根据土层结构、岩土体类型及工程性质的不同,并结合形成时间分为三个亚区,即一级台地、二级台地、三级台地;河流冲洪积平原由于各条河流的形成先后顺序不同,可按照河流的名称分别划分到亚区,即汉江冲洪积平原、黄洋河冲洪积平原、月河冲洪积平原、傅家河冲洪积平原、冉家河冲洪积平原。三级分区根据土体结构的相似性,划分到段,共16个段。在工程地质定性分区基础上,选取分段相对繁琐的河流冲积平原区,以河流冲积平原分区中划分的12个工程地质段为基础,以场地浅部岩土条件和工程地质特性的相似性为主要分区依据,采用数据挖掘中的聚类方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河流冲积平原区进行精细化的定量分区,分别划分为抗震有利、抗震良好、抗震一般、抗震不利四个亚区。对两种分区方法所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仅黄洋河三级阶地的划分存在分歧,结合黄洋河三级阶地的浅部岩土条件和工程地质特性将分区结果进行统一,最后将黄洋河三级阶地划分为抗震一般区,完成河流冲积平原的定量分区。本次工程地质分区研究,在工程地质定性分区的基础上,对调查和勘探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创新性地完成了河流冲积平原区的精细化定量分区,对工程地质定性分区结果进行了良好的完善和补充,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对安康市2020年规划范围内的区域进行科学合理的工程地质分区,为安康市的城市规划与建设提供了有意义的指导。
刘景奎,范文,邓龙胜,田陆,魏婷婷[7](2016)在《西咸新区地震小区划》文中认为地震小区划旨在估计研究区范围内地震作用的分布,为区内工程结构提供抗震设计依据。首先,对研究区地震活动性进行了评价;其次,收集并分析钻孔数据等进行了工程地质分区;再次,选取计算特征点计算获取了场地土层反应分析结果;最后,编制了地震动参数小区划图。小区划结果为西咸新区城市土地规划利用等提供了依据。
王帅帅[8](2016)在《陕北黄土工程地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陕北黄土高原独特的区域构成使其黄土地层的工程地质性质存在巨大的差异,在长期生产实践中,难以避免的遇到各类黄土工程地质问题,然而缺乏对黄土工程地质的系统研究,已经给生产建设带来极大的困难,不能满足陕北地区在西部大开发以及“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的快速发展。因此,更深层次、更系统、更全面、更科学地认识陕北黄土高原黄土的工程地质特征、详细查明陕北各区域的工程地质条件,合理地进行陕北黄土工程地质分区,是陕北地区快速发展的迫切需要。本文通过详细的野外调查和资料调研,从陕北黄土高原自然环境和地质背景入手,对陕北地区的水文、气候、区域地质发展史、区域地层系统、区域地质构造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总结,探讨了陕北黄土颗粒组成、密度、孔隙率、压缩性、抗剪性等所具有的区域变化规律以及陕北黄土的湿陷性、崩解性、渗透性等水理性质,分析了陕北地区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水文地质特征和不良地质现象等工程地质条件。最后,在以地貌特征为基础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地貌特征对工程地质规律性的控制作用,结合陕北黄土颗粒组成、密度、孔隙率、压缩性、抗剪性等所具有的区域变化规律,主要以地层岩性、水文地质特征、地质灾害发育状况等作为基本条件,将陕北地区分为5个地貌区以及14个工程地质亚区。
邹浩[9](2016)在《西部水电工程倾倒变形体岩体质量评价体系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人类工程活动的日益频繁及范围的扩大,在国内外的水利水电、矿山、铁路、公路等方面都出现了大量岩质边坡倾倒变形破坏的现象,如加拿大Frank滑坡、美国Brilliant开挖边坡等,国内天生桥二级水电站南产房边坡倾倒、金川露天矿边坡等。倾倒变形是河谷地区层状岩质边坡一种典型的变形破坏模式,大量发育在反倾岩质边坡中,其发育的载体多为深切河谷的岩质高边坡。伴随西部水电工程建设的蓬勃发展,在复杂脆弱的地质环境下,涌现出数量繁多、体型巨大的倾倒变形体,如雅砻江锦屏水电站三滩坝址和水文站坝址左岸、金沙江向家坝马步坎、清江隔河岩厂房等。巨大的倾倒变形体高悬于枢纽区或库区,成为威胁水电工程的重大工程地质问题。在此研究背景下,分析西部水电倾倒变形体发育规律,建立针对西部水电倾倒变形体的岩体质量评价体系,对于认识并解决目前遇到的水电工程边坡倾倒变形破坏问题,显得尤为重要。论文针对西部水电倾倒变形体,以工程地质学、岩石力学理论为指导,运用地质调查、理论分析和ArcGIS、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技术方法,主要开展了以下4个方面的研究工作:(1)统计文献中出现的西部水电、矿山、公路工程中,岩质边坡倾倒变形破坏的工程实例,以中国行政区划图为参照,分析西部水电、矿山、公路等工程实例在全国范围地理位置的分布规律,着重分析西部水电等工程实例在西部范围地理位置的分布规律。基于软件ArcGIS,采用层次分析法,考虑区域地质条件(地貌、地层时代、地震烈度、构造应力),针对西部倾倒变形体进行易发性区划评价。选择在西部地区发育的,如金沙江、雅砻江、澜沧江等11条主要河流,基于软件ArcGIS,采用信息量法,针对不同河流的倾倒变形体进行易发性区划评价。该方法研究了不同流域已发生倾倒变形体的发育规律,并深入研究了典型河流内上游、中游及下游倾倒变形体的发育规律。结合信息量法分区结果,针对倾倒变形体发育的各项要素(岩性、坡高、坡角、发育高程、水平及垂直发育深度),进一步分析了倾倒变形体发育要素与信息量间的关系,获得了不同等级信息量分区中倾倒变形体分布特点与发育要素的对应关系;(2)通过研究倾倒变形体的倾倒程度强弱特征,提出倾倒变形体弯折带划分的定量指标。基于悬臂梁模型分析倾倒变形体弯折带力学特性,从而为倾倒变形体的现场判定与稳定性评价提供一定的依据。在对目前常见的边坡岩体质量评价体系进行适用性分析的基础上,结果显示水电工程边坡,特别是发生平面破坏与楔形破坏的边坡,CSMR评价体系依旧适用。但对于水电工程倾倒变形体的岩体质量评价,其适用性已不复存在。通过总结西部水电倾倒变形体几何特征发育规律,基于层次分析法进行规律性分析,以CSMR岩体质量评价体系为基础,通过修正不连续面产状调整值F3,提出适用于西部水电倾倒变形体的岩体质量评价体系QD - CSMR,QD - CSMR = ξRMR — λF1F2F3+F4(RMR、ξ、λ、F1、F2、F4取值要求及范围与CSMR体系保持一致);(3)在评价目前常见的水电工程岩质边坡岩体力学参数取值方法的基础上,通过确立倾倒变形体所处工程地质条件与取值方法,所处工程阶段与取值方法的对应关系,细化倾倒变形体岩体力学参数取值。针对西部水电倾倒变形体,确定岩体力学参数的取值思路为:以试验法(室内、室外)为基础,初定范围;以估算法(QD - CSMR、HB准则)为核心,确定范围;以经验法为补充,校核范围;(4)以西部某水电站导流明渠边坡为例,进行了倾倒变形现象的研究。通过调查边坡的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其变形破坏特征;利用监测资料,基于克里金插值法,分析了边坡的位移演化规律,反演了边坡变形破坏的整个过程。通过概化边坡地质模型,基于软件UDEC,针对三种不同工况,分析了边坡的变形破坏特征,揭示了边坡的变形破坏演化规律。在上述研究基础上,结合克里金插值法与UDEC分析成果,针对导流明渠边坡位移变化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了变形破坏特征时空演化规律,分析了变形机理。最终分析结论显示,基于克里金插值法与基于UDEC的评价结果,与导流明渠边坡的实际状况达到了较好的一致性。本文的创新和特色之处在于:(1)在统计西部倾倒变形体实例基础上,从区域地质角度选取地形地貌、地层时代、地震烈度区及构造应力为要素,考虑河流地理位置,评价了我国西部倾倒变形体易发性高低,划分出极易发区、较易发区、易发区、较不易发区和极不易发区,其中极易发区主要分布于西南山区,西北及西藏等地少量发育;(2)针对西部水电倾倒变形体,以CSMR体系为基础修正并提出岩体质量评价体系QD - CSMR,QD - CSMR = ξRMR - λF1F2F3+F4(RMR、ξ、λ、F1、F2、E取值要求及范围与CSMR体系保持一致);(3)从岩体自身性质利用角度,提出针对西部倾倒变形体的工程处理对策:①改变坡体形态,调整应力分布;②据坡体Ⅲ、Ⅳ类岩体发育规模进行置换,改善坡体物质结构;③锚固不稳定关键块体,提高坡体稳定性;④改良斜坡锁固区段特性,提高物理力学参数。⑤视倾倒变形体规模大小,设置不同截、排水措施。
张盼[10](2015)在《孔雀河冲洪积扇灌区包气带水盐运移及其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孔雀河冲洪积扇地区地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库尔勒市,是巴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南北疆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也是我国重要的棉花和香梨的生产基地。区内蒸发强烈,降水稀少,是“无灌溉即无农业”的典型区域。近二十年来农业规模迅速扩大,因此,对灌溉用水的需求量也日益加大。近年来,孔雀河流量大幅度减小,地下水成为孔雀河冲洪积扇灌区农业灌溉的主要水源。目前,孔雀河冲洪积扇地区由于不合理的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已经引发了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咸化等环境地质问题。本文以《库尔勒冲洪积平原地下水资源评价及循环更新能力研究》项目为依托,选取孔雀河冲洪积扇灌区为研究区,研究灌区包气带水盐运移及其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该项研究不仅可以为区域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对解决干旱半干旱地区长期开采地下水灌溉导致的地下水咸化等问题也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主要成果如下:1、结合已有资料开展包气带采样调查,查明了孔雀河冲洪积扇灌区包气带岩性和结构特征;2、测定包气带土样含水率和含盐量,查明了灌区包气带水盐分布特征,确定包气带水盐分布及运移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包气带岩性结构、潜水埋深、潜水TDS含量、灌溉方式和灌溉水TDS含量等;3、采用氯质量累积法计算孔雀河冲洪积扇灌区包气带入渗补给量。灌区包气带的垂向入渗补给总量为181.80-687.58mm/a,灌溉水入渗回归比例为12.37%-28.79%;4、开展室内土柱模拟实验,研究包气带岩性结构、灌溉水水质和灌溉方式对包气带水盐运移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灌溉水入渗过程中土壤水TDS含量升高主要是强烈蒸发作用下蒸发浓缩引起的;5、基于室内土柱模拟实验数据,使用Hydrus-1D软件建立包气带水盐运移一维模型,预测长期灌溉驱动下不同包气带岩性和灌溉水水质条件下地下水水质的变化情况。得出长期灌溉影响下不同包气带岩性和灌溉水水质条件下地下水TDS含量均呈升高态势,高TDS含量灌溉水比低TDS含量灌溉水对地下水咸化的影响更大。
二、库尔勒市工程地质分区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库尔勒市工程地质分区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2)新疆图木舒克地区工程地质分区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地质条件 |
1.1 地形地貌 |
1.1.1 河床及河漫滩 |
1.1.2 冲积平原 |
1.1.3 风积沙丘 |
1.1.4 构造剥蚀中山 |
1.2 地层构造 |
1.3 岩土体特征 |
1.4 水文地质条件 |
2 工程地质分区 |
2.1 分区原则 |
2.2 工程地质分区结果 |
2.2.1 河床及河漫滩工程地质区(Ⅰ) |
2.2.2 冲积平原工程地质区(Ⅱ) |
2.2.3 风积沙工程地质区(Ⅲ) |
2.2.4 构造剥蚀中山工程地质区(Ⅳ) |
3 结语 |
(3)干旱区绿洲城市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地下水超采现状 |
2.2 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 |
2.3 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效果 |
(1)地下水可开采量、2015年实际开采量和2016—2018年累计压采量。 |
(2)地下水水位变化情况。 |
(3)地下水水质。 |
2.4 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评价方法 |
(1)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2)构造判断矩阵。 |
(3)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 |
(4)综合评价。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综合治理评价结果 |
3.2 地下水水位动态影响因素分析 |
(1)降水因素。 |
(2)水文因素。 |
(3)地质因素。 |
(4)人类活动。 |
4 结 论 |
(4)澜沧江中游深切峡谷区工程地质特征及分区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深切峡谷研究现状 |
1.2.2 深切峡谷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
1.2.3 工程地质分区评价研究进展与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区域地质环境条件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象水文 |
2.2 区域地形地貌 |
2.3 区域地层建造 |
2.4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
2.4.1 大地构造环境 |
2.4.2 区域构造单元及断裂构造 |
2.5 新构造运动与历史地震 |
2.5.1 新构造运动 |
2.5.2 历史地震 |
第3章 研究区工程地质特征影响因素分析 |
3.1 地形地貌 |
3.1.1 平面特征 |
3.1.2 垂直特征 |
3.2 峡谷特征 |
3.2.1 谷底特征 |
3.2.2 谷坡特征 |
3.2.3 河谷形态类型及其特征 |
3.3 地层岩性 |
3.3.1 按地质年代划分 |
3.3.2 按岩石强度划分 |
3.3.3 按岩石类型划分 |
3.4 地质构造 |
3.5 地震活动 |
3.6 降水及水文地质条件 |
3.6.1 降水特征 |
3.6.2 水文地质特征 |
3.7 人类工程活动 |
3.8 构造应力场与地形变 |
3.8.1 现今区域构造应力场 |
3.8.2 地形变场 |
第4章 澜沧江中游地质灾害分布特征及易发性分区 |
4.1 地质灾害点概述 |
4.2 典型地灾分布特征及主控因素分析 |
4.3 各类地质灾害影响因素统计分析 |
4.3.1 距断裂距离统计 |
4.3.2 距水系距离统计 |
4.3.3 距道路距离统计 |
4.3.4 地灾高程分布统计 |
4.3.5 地灾平均坡度统计 |
4.3.6 地灾降雨量分布统计 |
4.3.7 地灾地震峰值加速度统计 |
4.3.8 地灾工程地质岩组分布统计 |
4.4 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评价 |
4.4.1 地质灾害分布图 |
4.4.2 评价因子的选取与分级 |
4.4.3 信息量计算 |
4.4.4 熵权法计算权重 |
4.4.5 基于加权信息量法的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评价 |
4.4.6 各河谷类型地灾发育特点 |
第5章 澜沧江中游深切峡谷区工程地质分区评价 |
5.1 工程地质分区评价方法 |
5.1.1 分区原则及依据 |
5.1.2 基于GIS的工程地质分区评价方法及流程 |
5.2 工程地质分区评价指标体系 |
5.2.1 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与构建 |
5.2.2 评价指标的简述及量化 |
5.3 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 |
5.3.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主观权重计算 |
5.3.2 基于CRITIC法的客观权重计算 |
5.3.3 权重的组合 |
5.4 基于GIS的工程地质分区评价 |
5.5 各河谷类型工程地质特征 |
5.5.1 各河段工程地质特征评价结果 |
5.5.2 各河谷类型对应工程地质岩组 |
5.5.3 各河谷类型断裂发育情况 |
5.5.4 各河谷类型水文地质情况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5)莱州湾海岸带海陆工程地质模型及分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三维工程地质结构研究现状 |
1.2.2 工程地质分区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基本概况 |
2.1 自然地理条件 |
2.1.1 地理位置及交通 |
2.1.2 水文气象条件 |
2.1.3 海洋水文环境 |
2.1.4 地形地貌特征 |
2.2 人类工程经济活动 |
2.3 区域地质环境 |
2.3.1 地层岩性 |
2.3.2 海底表层沉积物 |
2.3.3 区域构造 |
2.4 水文地质概况 |
2.4.1 水文地质分区及地下水赋存条件 |
2.4.2 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 |
2.5 地震活动性 |
2.5.1 地震带划分与地震区划 |
2.5.2 地震活动特征 |
第三章 样品采集与测试方法 |
3.1 钻孔布设与施工 |
3.1.1 钻孔布设 |
3.1.2 钻孔施工 |
3.2 样品采集 |
3.3 测试方法 |
3.3.1 土工试验测试方法 |
3.3.2 岩样测试方法 |
3.3.3 水样测试方法 |
第四章 数据分析研究 |
4.1 钻孔资料研究 |
4.2 岩土体的工程地质类型及特征 |
4.2.1 岩体工程地质类型及特征 |
4.2.2 土体工程地质类型及特征 |
4.3 不良地质作用分布特征 |
4.3.1 砂土液化 |
4.3.2 软弱土层(淤泥类土) |
4.3.3 盐渍土 |
4.3.4 水和土的腐蚀性 |
4.4 工程地质层组的划分 |
4.4.1 划分原则和标准 |
4.4.2 各工程地质层的岩土工程地质特征描述与评价 |
第五章 三维工程地质结构模型 |
5.1 建模软件的介绍 |
5.2 三维地质结构的建立 |
5.3 三维可视化操作 |
5.4 三维分析应用 |
5.4.1 通用拾取 |
5.4.2 三维模型切割 |
5.4.3 图像输出 |
第六章 研究区工程地质区的划分 |
6.1 分区的原则和依据 |
6.1.1 分区原则 |
6.1.2 分区依据 |
6.2 工程地质区(亚区)的划分结果 |
6.3 工程地质分区评述 |
6.3.1 第一工程地质区(Ⅰ) |
6.3.2 第二工程地质区(Ⅱ) |
6.3.3 第三工程地质区(Ⅲ) |
6.3.4 第四工程地质区(Ⅳ) |
6.3.5 第五工程地质区(Ⅴ) |
6.3.6 第六工程地质区(Ⅵ)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致谢 |
(6)安康市地震小区划工程地质分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工程地质分区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工程地质分区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工程地质分区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特色及创新点 |
1.4.1 特色 |
1.4.2 创新点 |
第二章 自然地理及区域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气象与水文 |
2.2.1 气象 |
2.2.2 水文 |
2.3 区域地质构造情况 |
2.4 地震 |
2.5 小结 |
第三章 场地地质条件勘测 |
3.1 地质调查 |
3.2 地质钻探 |
3.3 场地波速测试 |
3.4 小结 |
第四章 工程地质条件分析 |
4.1 地貌类型及主要特征 |
4.2 构造运动对地貌的控制作用 |
4.2.1 汉江盆地演化 |
4.2.2 月河盆地演化 |
4.3 岩土类型及工程地质特征 |
4.3.1 第四系 |
4.3.2 新近系 |
4.3.3 岩土类型及工程地质特征 |
4.3.4 地层结构类型及其特征 |
4.4 水文地质特征 |
4.4.1 地下水类型 |
4.4.2 地下水补、径、排条件 |
4.5 小结 |
第五章 安康市工程地质定性分区 |
5.1 工程地质分区原则和依据 |
5.1.1 工程地质分区概念 |
5.1.2 分区原则 |
5.1.3 分区依据 |
5.2 工程地质分区 |
5.2.1 分区概述 |
5.2.2 各区工程地质特征 |
5.3 小结 |
第六章 河流冲积平原区的定量分区 |
6.1 基于聚类法的河流冲积平原分区 |
6.1.1 模糊分类 |
6.1.2 模糊c均值聚类分析方法 |
6.1.3 求最佳模糊聚类矩阵和最佳聚类中心矩阵 |
6.1.4 模糊聚类 |
6.2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河流冲积平原分区 |
6.3 定量分区结果 |
6.4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7)西咸新区地震小区划(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工作步骤概述 |
2 西咸新区地理概况 |
3 西咸新区地震构造及地震活动性 |
4 西咸新区地震工程地质条件 |
5 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与土层地震反应分析 |
6 地震动参数小区划 |
7 结论 |
(8)陕北黄土工程地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陕北黄土工程地质的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陕北地区自然地理及区域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范围 |
2.2 气候、水文特点 |
2.2.1 气候 |
2.2.2 水文 |
2.3 区域地质发展史 |
2.4 区域地层系统 |
2.5 区域地质构造 |
第三章 陕北黄土工程地质特征 |
3.1 陕北黄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
3.1.1 陕北黄土的颗粒组成 |
3.1.2 陕北黄土的密度 |
3.1.3 陕北黄土的孔隙率 |
3.1.4 陕北黄土的压缩性 |
3.1.5 陕北黄土的抗剪性 |
3.2 陕北黄土的水理性质 |
3.2.1 陕北黄土的湿陷性 |
3.2.2 陕北黄土的崩解性 |
3.2.3 陕北黄土的渗透性 |
第四章 陕北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 |
4.1 地形地貌 |
4.1.1 风沙地貌 |
4.1.2 黄土地貌 |
4.2 地层岩性 |
4.3 水文地质特征 |
4.3.1 地下水类型 |
4.3.2 地下水补给量 |
4.3.3 地下水水化学特征 |
4.4 不良地质现象 |
第五章 陕北工程地质分区 |
5.1 分区原则 |
5.2 工程地质分区 |
5.3 各分区工程地质特征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西部水电工程倾倒变形体岩体质量评价体系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倾倒变形体发育规律研究 |
1.2.2 倾倒变形体岩体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
1.2.3 倾倒变形体力学参数取值方法研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倾倒变形体区域分布发育规律研究 |
2.1 倾倒变形体工程实例统计 |
2.2 倾倒变形体地理位置分布规律分析 |
2.3 倾倒变形体区域地质易发性规律研究 |
2.3.1 区域地质条件 |
2.3.2 评价体系建立 |
2.3.3 易发性区划评价 |
2.4 倾倒变形体地理位置易发性规律研究 |
2.4.1 评价体系建立 |
2.4.2 易发性区划评价 |
2.4.3 评价结果分析 |
2.5 倾倒变形体(区域地质+地理位置)易发性分区规律综合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西部水电倾倒变形体岩体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
3.1 常见岩质边坡岩级评价体系介绍 |
3.1.1 RMR、SMR |
3.1.2 CSMR、HSMR、TRM、TSMR |
3.1.3 评价体系适用性分析 |
3.2 西部水电倾倒变形体岩体质量评价体系建立 |
3.2.1 倾倒变形体几何特征发育规律总结 |
3.2.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倾倒变形体几何特征发育规律分析 |
3.2.3 不连续面产状调整值F3修正 |
3.2.4 西部水电倾倒变形体岩体质量评价体系(QD-CSMR)建立 |
3.3 西部水电倾倒变形体倾倒程度及弯折带力学特性研究 |
3.3.1 倾倒变形体倾倒程度强弱研究 |
3.3.2 基于悬臂梁模型的倾倒变形体弯折带力学特性浅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西部水电倾倒变形体力学参数取值方法研究 |
4.1 常见水电工程岩体力学参数取值方法简介与评价 |
4.1.1 取值方法简介 |
4.1.2 取值方法评价 |
4.2 西部水电倾倒变形体力学参数取值方法探究 |
4.2.1 试验法 |
4.2.2 估算法 |
4.2.3 经验法 |
4.3 西部水电倾倒变形体力学参数取值流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西部某水电站导流明渠边坡倾倒变形现象研究 |
5.1 导流明渠边坡工程地质条件与变形破坏特征介绍 |
5.1.1 工程地质条件 |
5.1.2 变形破坏特征 |
5.2 基于克里金插值法边坡监测位移变化规律分析 |
5.2.1 位移监测布置方案及克里金插值法简介 |
5.2.2 监测位移插值分析 |
5.3 基于UDEC边坡变形破坏演化规律分析 |
5.3.1 离散元概述 |
5.3.2 模型建立及参数选取 |
5.3.3 成果分析 |
5.4 导流明渠边坡变形特征时空演化规律分析 |
5.4.1 基于监测位移分析成果的位移变化特征分析 |
5.4.2 基于UDEC分析成果的位移变化特征分析 |
5.4.3 边坡位移变化特征总结及变形机理浅析 |
5.4.4 西部水电倾倒变形体工程治理对策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孔雀河冲洪积扇灌区包气带水盐运移及其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干旱区包气带灌溉入渗补给研究现状 |
1.2.2 包气带水盐运移研究现状 |
1.2.3 研究区以往研究工作 |
1.3 论文研究的总体思路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及实施方案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水文 |
2.1.4 气象 |
2.2 地质与水文地质概况 |
2.2.1 地质条件 |
2.2.2 水文地质条件 |
2.3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2.4 土地开发利用现状 |
2.5 存在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 |
第三章 样品的采集与测试 |
3.1 包气带土样的采集 |
3.2 地下水、地表水样品的采集 |
3.3 大气降水、干沉降样品采集 |
3.4 样品的测试 |
3.4.1 包气带土样的测试 |
3.4.2 水样的测试 |
3.4.3 干沉降样品的测试 |
第四章 灌区包气带结构与水盐分布特征 |
4.1 灌区包气带结构特征 |
4.2 灌区包气带水分分布特征 |
4.2.1 灌区包气带含水率特征 |
4.2.2 包气带水分分布动态变化特征 |
4.3 灌区包气带盐分分布特征 |
4.3.1 土壤盐分分布空间变异特征 |
4.3.2 包气带盐分分布与潜水埋深及 TDS 含量的关系 |
4.3.3 包气带盐分分布与岩性关系 |
4.3.4 包气带盐分分布与灌溉特征关系 |
4.3.5 包气带盐分分布动态变化特征 |
第五章 包气带入渗补给量计算 |
5.1 天然环境氯离子示踪原理及方法 |
5.2 氯离子取样及氯来源确定 |
5.2.1 氯离子取样 |
5.2.2 氯来源的确定 |
5.3 包气带入渗补给量结果分析 |
第六章 包气带水盐运移室内土柱模拟实验 |
6.1 实验目的 |
6.2 实验装置 |
6.3 实验方案 |
6.3.1 土柱填装 |
6.3.2 实验设计 |
6.3.3 取样与监测指标 |
6.4 实验结果分析 |
6.4.1 土柱含水率变化规律分析 |
6.4.2 土柱含盐量变化规律分析 |
第七章 包气带水盐运移的数值模拟 |
7.1 包气带水盐运移数值模型建立 |
7.1.1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
7.1.2 水盐运移的数学模型 |
7.1.3 模型参数的确定 |
7.1.4 参数识别与模型验证 |
7.2 模型预测及结果分析 |
7.2.1 包气带水盐运移的模拟模型 |
7.2.2 模型预测 |
7.2.3 预测结果分析 |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
8.1 结论 |
8.2 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库尔勒市工程地质分区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疆孔雀河灌区地下水流场数值模拟研究[D]. 杨松.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1
- [2]新疆图木舒克地区工程地质分区初步研究[J]. 赵凯,陈波,罗东海,郭超,刘恩泽,刘春明. 地下水, 2020(06)
- [3]干旱区绿洲城市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评估[J]. 雷米,周金龙,魏兴,张杰,范薇. 人民黄河, 2021(02)
- [4]澜沧江中游深切峡谷区工程地质特征及分区评价[D]. 王欣.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5]莱州湾海岸带海陆工程地质模型及分区[D]. 宋晓帅. 河北地质大学, 2018(03)
- [6]安康市地震小区划工程地质分区研究[D]. 李盼盼. 西北大学, 2017(02)
- [7]西咸新区地震小区划[J]. 刘景奎,范文,邓龙胜,田陆,魏婷婷. 世界地震工程, 2016(02)
- [8]陕北黄土工程地质研究[D]. 王帅帅. 长安大学, 2016(02)
- [9]西部水电工程倾倒变形体岩体质量评价体系与应用研究[D]. 邹浩. 中国地质大学, 2016(02)
- [10]孔雀河冲洪积扇灌区包气带水盐运移及其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研究[D]. 张盼. 吉林大学, 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