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携手同进共展宏图(论文文献综述)
李碧晗[1](2021)在《欧阳修滁州至颍州贬谪十年诗文研究》文中认为
孙文倩[2](2019)在《媒介新生态下《人民日报》奥运报道转变的原因与反思》文中提出奥运会作为全球瞩目的媒介事件,是媒体报道和学术研究的热点,奥运会的发展离不开传媒的助力。1995年12月《人民日报》最先“触网”,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成为首届有网络媒体参与报道的奥运会,奥运报道自此进入新旧媒体合力阶段,媒介生态呈现出新的特点。而媒介新生态的构成有何变化,又呈现出什么特点?《人民日报》的奥运报道发生了何种转变?促使转变发生的原因有哪些、在转变过程中又存在哪些问题?以及纸媒奥运报道的发展路径竟会怎样?这些都是本研究尝试回答和解决的问题,为传统纸媒在后续的改革升级中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本研究以内容分析法、文本分析法及访谈法作为主要研究方法,以媒介生态系统理论为切入点,结合媒介融合理论、认知基模理论及媒介经营管理知识,对《人民日报》奥运报道发生的转变进行了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借助媒介新生态的视角探究转变发生的原因,研究得出:包容格局延展下环境影响的程度加深、多元价值引领下传受界限的日趋模糊、媒介技术冲击下信息流动的逐渐多元都是促使奥运报道转变的原因,并深刻反思其中不足与发展路径。本研究由绪论和五个章节组成。绪论部分通过梳理相关文献,综述了国内外对媒介生态、奥运报道、媒介生态视角下奥运报道的研究,并对“媒介生态”“奥运报道”“媒介融合”“认知基模理论”的概念进行了准确界定。第一部分探讨了媒介新生态的构成包含环境要素、生产者要素和消费者要素。第二部分通过梳理《人民日报》的九届奥运报道,将其发展历程划分为报道初探期和稳固发展期两个阶段,借助内容分析法和文本分析法对报道材料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第三部分通过归纳报道初探期和稳固发展期两个阶段内奥运报道的特点,总结其在报道内容、报道形式及话语范式上发生的转变。第四部分则通过将媒介新生态与媒介生态进行比较,对比总结出新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及特点,从新生态中的环境、受众、信息流动方式以及生产者本身四个方面,对转变发生的原因进行探究。第五部分则是对转变中存在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路径的思考。奥运会作为媒介机构间新一轮摩拳擦掌的战场,媒体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创制无限的发展可能,如何坚守道德阵地扮演好“社会公器”的角色,成为摆在媒体面前的难题。本研究通过摸清《人民日报》所处媒介新生态的特点,理顺以《人民日报》为首的纸媒奥运报道的转变,进而为传统媒体在奥运舞台上大放异彩指明了方向。
罗曼[3](2019)在《唐诗中的青门书写》文中认为青门是都城长安的东方门户,也是长安城迎来送往最频繁的出入口,青门经由文人书写从一个地理坐标变成一个文学意象,唐诗中的青门书写不仅能管窥长安城都市风貌,更是观照广大文士心路历程的一个合宜视角。本文主要分为三章。第一章采用文史互证的方法梳理青门意象的形成理路。青门原是汉长安城东南门霸城门的代称,后用以广泛指称长安东大门,人们在此出入往来,迎送筵饯,因此青门备受人们关注且成为文人长期书写的对象。唐前是青门意象的形成期,青门仅作为典故或地标出现在诗文中;唐代则是青门意象的扩张期,唐人笔下的青门意象包罗万象,意涵丰富;而唐后的青门书写则渐趋固化,成为“怀旧伤别”类型化叙事的文化符号。第二章通过数量统计和文本细读深入分析青门诗歌的面貌。唐代青门诗歌共计142篇,在唐初、盛唐、大历、元和与晚唐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和风格特征;青门诗歌按照类型可分为青门送别、青门述怀、青门冶游和青门哀挽四大类,送别及述怀诗真实地记录和展示了广大文士的生存状态、精神困境和心路历程,冶游诗反映了唐代社会的世俗化、娱乐化倾向,而哀挽诗不仅寄托了诗人们的哀悼与思念,也表现了唐人向死而生的积极的生命观。唐诗中的青门书写最具典型性的是白居易和贾岛诗歌,他们在长安的居所和活动范围与青门关系甚密,他们笔下的青门诗歌折射出他们内心深处理想的生活方式和精神信仰。第三章引入“文学空间”这一概念,关注青门书写的空间拓展。诗人们以青门为窥视点环顾四周,描摹了青门内外活色生香的都城图景,展示了唐长安城公共领域的繁荣;以青门为起点,构建了“青门—长乐驿—灞桥驿”青门道送别空间,传达了亲友离别的深情厚谊;以青门为始发点,想象友人东去、南下、北上的远行轨迹,延伸了青门大道的行旅空间;以青门为基点,创造了打破时空界限的青门记忆空间,投射了远离京阙的文人对长安的深沉依恋。
魏娟莉[4](1996)在《魏晋之际名教自然之争与诗人心态》文中提出魏晋之际名教自然之争与诗人心态魏娟莉魏晋之际,伴随着司马氏的篡权及排除异己的政治活动,意识形态领域呈现出了名教与自然的激烈争斗。此次斗争,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学术争议或意识形态的论争,而是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在思想领域的一种表现形式。名教与自然之争从兴起...
二、携手同进共展宏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携手同进共展宏图(论文提纲范文)
(2)媒介新生态下《人民日报》奥运报道转变的原因与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二、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阐述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五、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媒介新生态的构成 |
第一节 社会环境要素由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环境构成 |
第二节 生产者要素由一级、二级、三级生产者构成 |
第三节 消费者要素的构成及运作 |
一、内外环境实现互动的平衡 |
二、内外环境达到整体的平衡 |
第二章 《人民日报》奥运报道的发展历程与分析 |
第一节 《人民日报》奥运报道的发展历程 |
一、报道初探期(1984 年-1996 年):宣传动员的报道惯性 |
二、稳固发展期(2000 年-2016 年):受众中心的理念渐显 |
第二节 对九届奥运报道的内容分析 |
一、研究问题的确立 |
二、研究对象的选取 |
三、研究类目的建构 |
四、编码与信度检测 |
第三节 对九届奥运报道的文本分析 |
一、对开幕式报道的梳理 |
二、对中国首金报道的分析 |
三、对运动员采访报道的探究 |
第三章 《人民日报》奥运报道的转变 |
第一节 报道风格由千篇一律向趋异求新转变 |
一、报道范围:从“大篇幅的本国新闻”到“国内国外均衡报道” |
二、报道客体:从“专业人士”向“相关人员”侧重 |
三、报道主题:由“金牌至上”向“以人为本”转变 |
四、新闻体裁:由侧重“事件特写”转变为“人物特写” |
五、品牌意识:由低原创向高品质转变 |
第二节 发展路径由“各自为营”向一体化发展演变 |
一、报道载体:由“简单相加”向“深度融合”过渡 |
二、新闻形式:由报媒“单兵作战”转向“报网联动” |
第三节 话语表达由迎合共性向彰显个性演变 |
一、叙事类型:“平白叙事”向“故事叙事”侧重 |
二、语言风格:“习惯话语”向“娱乐话语”倾斜 |
第四章 媒介新生态下《人民日报》奥运报道转变的原因 |
第一节 包容格局延展下环境影响的程度加深 |
一、健全的法制保障与自由的言论空间打开了传播格局 |
二、开放的经济环境与多元的合作竞争激发了报媒活力 |
三、积极的宣传教育与价值引领带来了理性的体育观念 |
四、迅捷的技术更迭与全新的交互体验促成了深度融合 |
第二节 多元价值引领下传受界限的日趋模糊 |
一、生产者“受众本位”理论的回归 |
二、消费者新闻参与意识提升 |
第三节 媒介技术冲击下信息流动的逐渐多元 |
一、媒体间的融合发展加速了信息的循环流动 |
二、多元流动中衍生出个性化服务与消费 |
第五章 媒介新生态下《人民日报》奥运报道转变的反思 |
第一节 奥运报道转变中存在的问题 |
一、过分凸显人文情怀导致竞技性不足 |
二、新旧媒体的融合层次低 |
三、信息的多元流动造成信息的损耗 |
第二节 奥运报道发展路径的思考 |
一、平衡家国情怀与竞技精神 |
二、强化新旧媒体互补的深度融合 |
三、加强对新闻内容的精准捕捉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1:访谈提纲 |
附录2:信度分析表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3)唐诗中的青门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选题缘起及意义 |
2.重要概念释义 |
3.相关研究现状 |
4.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一章 :文化学视野下的青门 |
1.1 作为地理坐标的青门 |
1.1.1 何处是青门? |
1.1.2 唐前青门的位址迁变 |
1.1.3 青门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
1.2 作为文学意象的青门 |
1.2.1 唐前青门意象的沉积与奠定 |
1.2.2 青门意象在唐代诗文中的指涉 |
1.2.3 唐后青门意象的类型化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唐诗中的青门“映像” |
2.1 青门诗歌的整体分析 |
2.2 青门诗歌的内容阐释 |
2.2.1 青门送别 |
2.2.2 青门述怀 |
2.2.3 青门冶游 |
2.2.4 青门哀挽 |
2.3 青门诗歌的个体研究 |
2.3.1 白居易的长安居所与青门写照 |
2.3.2 贾岛“原东居”的诗性世界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青门书写空间的拓展 |
3.1 青门内外:以“青门”为窥视点的都市图景 |
3.1.1 宫室楼阁—以花萼、勤政楼为代表的政治空间 |
3.1.2 酒肆商邸—以常乐、新昌坊为代表的商业空间 |
3.1.3 园林别业—以曲江、乐游原为代表的娱乐空间 |
3.1.4 寺院道观—以青龙、慈恩寺为代表的休闲空间 |
3.2 青门道:以青门为起点的饯送空间 |
3.2.1 “青门—长乐驿—灞桥驿”青门道的形成 |
3.2.2 青门道的地理空间与诗歌空间 |
3.2.3 饯送空间延伸与文人情思流转 |
3.3 青门行远:以青门为始发点的交通轨迹 |
3.3.1 “长安—洛阳”两京道与宦游空间 |
3.3.2 “长安—荆襄”南道与贬谪空间 |
3.3.3 “长安—幽蓟”北道与游幕空间 |
3.4 青门记忆:以青门为投射点的空间依恋 |
3.4.1 空间依靠:青门记忆所承载的长安旧梦 |
3.4.2 空间认同:青门记忆所寄托的魏阙之志 |
本章小结 |
结语:青门诗歌的文化思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四、携手同进共展宏图(论文参考文献)
- [1]欧阳修滁州至颍州贬谪十年诗文研究[D]. 李碧晗.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2]媒介新生态下《人民日报》奥运报道转变的原因与反思[D]. 孙文倩.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9)
- [3]唐诗中的青门书写[D]. 罗曼. 西北大学, 2019(12)
- [4]魏晋之际名教自然之争与诗人心态[J]. 魏娟莉. 许昌师专学报, 1996(03)
标签:诗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