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2年陕西省科技期刊影响因子总排序(论文文献综述)
马少珍[1](2019)在《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017年发展研究》文中认为高校社科学报是学术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术发展和社会进步中起到重要作用。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农问题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方方面面,农业研究和三农议题是农业高校学报关注的焦点。作为农业大学学报,《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以下简称《学报》)从学校办学实际出发,紧跟中央一号文件,关注三农热点问题和社会现实议题,灵活设置栏目,注重专题策划与高水平机构合作,提高文章质量和期刊影响力,走上了一条特色化发展之路。本文基于文献计量学,结合内容分析法和访谈法,以高校学报改革为背景,对《学报》2008-2017年的发展进行了分析。首先,对《学报》十年间的栏目设置进行了详细分析,体现出栏目建设的历时性变化及演变特征;其次,对载文及引文数据进行分析,利用科学评价指标综合考察《学报》发展状况;第三,利用可视化软件CiteSpace V对《学报》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解析《学报》载文特征;第四,立足于数字化转型的现实情境,展现《学报》数字化建设成果;最后,根据《学报》十年发展历程,总结其发展特点,并提出几点建议。研究发现:(一)《学报》栏目建设已具有稳定格局,形成了以农业经济、农村社会、土地问题、经济与管理成为常设栏目,不定期开始专题栏目,根据需求增设特约专稿的栏目设置方式;(二)《学报》坚持开放办刊理念,加强了对文章质量的把关,走精品发展路线,实现了从数量增长为主向质量提高为主的转变。载文量呈下降趋势,但基金论文比、下载量、被引量、影响因子等均呈现上升趋势。(三)在知识图谱分析中,《学报》高频作者以校内作者为主,作者合作网络密度低;来源机构以校内学院或研究团队为主,机构合作密度低;关键词可视化分析显示,《学报》能根据学校优势、中央一号文件及社会热点议题进行选题策划,紧跟三农发展趋势,但关键词总体聚类效果及研究传承效果不佳。(四)《学报》微信公众号建立时间短、特色不突出;微博尚未开通,高校学报社科类微博建设整体状况堪忧。
杨延风[2](2019)在《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市旅游发展研究 ——以西安市为例》文中提出旅游,作为当前推动城市化进程的新动力,在助力经济转型、社会变迁以及文化重构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与价值。城市旅游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在城市经济发展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然而,城市旅游根植于城市复合巨系统,不仅肩负着引领和助推城市经济高速发展的使命,同时,也承担保护环境,融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关系的责任。随着城市资源竞争加剧,约束趋紧,生态系统承载压力变大,使得城市旅游产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因此,如何实现和保证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是摆在人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性问题。通过梳理和分析现有城市旅游发展研究文献发现,现有研究存在视角单一,理论体系不完备,对城市旅游发展实践指导性不强等问题,亟需从城市发展全局出发,以全新的视角,系统全面、体系化研究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遵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理念,是我党在长期社会主义实践中取得的宝贵经验,是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生态经济学和生态现代化理论等生态思想的升华与发展,是人类文化发展的重要成果。将生态文明思想、理念和方法贯彻到解决城市旅游发展问题的具体实践中,是研究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全新视角,是研究解决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面临困境的有效途径。论文从对现代旅游研究视角变化和发展脉络分析入手,对城市旅游发展特殊性、研究热点和现有研究存在问题进行了梳理和总结,针对城市旅游发展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用生态文明的全新视角对其进行系统、全面和科学的分析,并以西安市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为城市旅游发展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了借鉴参考,主要有以下成果和贡献。1.构建了以城市旅游系统为主体、城市复合巨系统为依托、旅游发展效率为支撑,能够全面反映城市旅游发展影响因素和相互关系的城市旅游研究理论模型。城市旅游作为一种与城市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有着多元互动的特殊旅游类型,不仅其自身涉及面广、组成要素多元、影响因素众多,同时,其与城市复合生态系统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要对其进行分析和研究,就必须进行理论抽象,抓住主要矛盾,构建科学理论研究模型。论文按照生态文明内部稳定高效、生态效益优化、内外协调一致的理念,通过理论抽象和逻辑推演,构建了系统、完备的理论研究模型。模型按照系统论思想,从多角度、多层次对城市旅游研究方方面面的影响和联系进行了归纳和理论抽象。该模型主要包括城市旅游系统、城市旅游生态效率和城市旅游与城市复合生态系统关系三个部分。城市旅游系统部分以旅游主体、客体、媒介、载体和城市居民为主要元素,反映了城市旅游内部要素关系,其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是模型的主体;城市旅游生态效率部分按照旅游生命周期构建,体现了城市旅游发展生态效率优先原则,是研究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支撑;城市旅游与城市复合生态系统关系体现了城市旅游与城市复合生态系统多元化联系和作用方式,是城市旅游发展研究的重要依托,这三个部分三位一体,全面反映了影响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各方面因素和相互关系,为城市旅游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2.构建分析指标体系、确定分析方法、确立评价标准,建立了完备的城市旅游发展状况评价分析理论体系。基于理论研究模型,论文从城市旅游内部发展状态、旅游生态效率和旅游与经济、自然协调性等三个维度,对城市旅游发展状况分析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有以下成果:(1)在城市旅游系统内部状态分析中,构建了由5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40个三级指标构成的城市旅游系统内部状态分析SOMCL指标体系,建立了基于AHP层次分析法的综合属性判断分析模型,确定了对应分析标准,为全面分析城市旅游系统内部稳定性提供了理论工具;(2)在城市旅游生态效率分析中,依据旅游生命周期,通过对旅游碳足迹边界的重新界定,构建了旅游餐饮、住宿、交通、旅游活动的碳足迹模型和城市旅游生态效率测算模型,确立了分析标准,为城市旅游生态效率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撑;(3)在城市旅游与经济、环境的协调性分析中,构建了由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28个三级指标构成的城市经济—生态环境—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分析指标体系和耦合协调度分析模型,摒弃了传统的加权求和计算系统评价指数,采用基于熵权与复合相关系数组合权重的TOPSIS模型的方法。3.利用以上理论研究成果,以西安市为例,对其旅游发展状况进行了全面、系统分析,找到了影响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为发展策略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对西安市的实例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对西安市旅游系统发展状况分析,得出其整体状态处于亚健康水平。其中,城市旅游媒介处于不健康状态,是其发展的主要“短板”,而旅游市场规模、效益水平是影响旅游媒介评价结果的主要因素。(2)通过对西安市旅游生态效率分析,2016年西安市旅游总体生态效率值为0.195 kg CO2-e/¥,处于亚健康状态,部门间生态效率的优劣排序为:旅游活动>旅游餐饮>旅游交通>旅游住宿。其中,交通与住宿部门足迹分别占足迹总量的83.97%、11.41%,是旅游行业节能减排的关键。(3)通过对西安市旅游业与经济、环境系统耦合性分析发现,2007-2016十年间耦合度呈现出新一轮“S”型曲线波动上升的趋势,2011年成为十年间耦合度变化的拐点。其耦合协调关系则由勉强耦合协调逐步进化到良好耦合协调状态,协调度动态曲线上升持续、稳定。但影响系统耦合协调的关键因素则发生了较大变化,目前城市经济与生态环境交替或同步滞后已经取代了长期以来的旅游产业滞后。虽然旅游产业发展出现了超越生态环境阈值的情况,但整体耦合协调性仍然呈现优化态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西安市旅游产业与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具有一定自组织性,有着朝向良性耦合发展的特征。4.根据综合分析的结果,提出了促进西安市旅游良性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建议。针对分析得出的西安市旅游发展在旅游市场规模偏小、旅游效益水平偏低、旅游产品类型与结构欠缺合理、生态环境治理效果有限、旅游交通与住宿碳足迹过高等主要“短板”问题,详细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内在原因和影响机理,具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树立生态开发理念,推进旅游生态建设;面向市场需求,丰富旅游产品类型;优化交通结构,提高旅游交通生态效率;刺激城市旅游消费结构升级,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提升城市经济活跃度,壮大旅游市场规模等五个方面的策略建议,为西安市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操作性强的方法措施。
《水土保持通报》编辑部[3](2018)在《2018年《水土保持通报》引证及评价报告》文中研究指明(1)根据中国知网(CNKI)2018版《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资料,《水土保持通报》(以下简称《通报》)2017年综合统计源统计的复合总被引频次为6 100次(2016年6 245次,2015年5 249次);复合影响因子1.094(2016年1.084,2015年0.847),学科排序为第17/22位(2016年第15/21位,2015年第14/21位);他引影响因子0.991(2016年
王瑞[4](2017)在《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小麦科研实力国际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粮食安全问题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国家战略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小麦不仅是世界三大主粮之一,也是中国人的主要口粮。与其他粮食作物相比,小麦更加耐存储,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中国是世界上主要的小麦生产国,产量和种植面积居于世界前列。但从单产来看,与法国、英国等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小麦的生产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依靠科技创新是提高小麦生产水平的重要途径。小麦的科技创新涉及到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创新活动和创新成果也分为多种类型。研究论文作为科学研究的重要成果类型之一,是小麦科研实力的重要体现。为了明确中国小麦研究到底处于“领跑”、“并跑”还是“跟跑”阶段。本文利用WOS核心集数据库以及CNKI数据库,通过文献计量分析的手段,对近三十年发表的小麦研究论文进行统计,厘清世界小麦研究论文产出的时间和国家分布、期刊分布、学科分布,以及主要研究机构、主要研究人员和文献引用等情况;利用CiteSpace软件,通过可视化的方法呈现世界小麦研究的前沿。进一步从研究机构、研究人员、高被引论文、学科分布、期刊分布、论文影响力等视角,对比分析了小麦研究论文数量居前八位国家的整体水平,同时利用CiteSpace软件呈现了各国小麦研究的前沿。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选择世界小麦研究的优势机构与中国小麦研究的优势机构进行对比,明确了在论文产出时间、引用频次较高的论文、涉及学科、发表期刊以及研究重点上的差异,并采用PageRank算法比较机构的学术影响力。最后,在综合文献计量分析结果与小麦主产国生产及研发体系建设情况的基础上,研究提升中国小麦科研实力的策略。研究结果表明,近三十年WOS中发表的小麦研究论文为53824篇,产出论文的79016位作者来自151个国家的12883个机构,近三十年的发文数量呈波动增长的态势。美国、中国、印度、澳大利亚的发文数量居于前列;英国、荷兰、澳大利亚、法国的论文篇均引用次数居于前列;美国、澳大利亚、英国、法国的H指数居于前列。从综合影响力来看,美国、英国、中国、法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和墨西哥小麦研究论文的影响力较大。全球发表小麦研究论文居前30位的研究机构中,美国有8个,中国有5个、澳大利亚有4个、加拿大有3个。美国国内小麦研究的相对优势机构有美国农业部、堪萨斯州立大学等,中国有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等,澳大利亚有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等,加拿大有农业及农业食品部等,印度有贝拿勒斯大学等,法国有国家农业研究院等,英国有利兹大学植物科学中心等,德国有霍芬海姆大学等。利用PageRank算法比较中国的三个小麦研究优势机构与国外的三个小麦研究优势机构的影响力,结果显示,在机构两两相比较中,中国小麦研究优势机构的PageRank值均高于国外的三个机构。全球发表小麦研究论文数量最多的30位科研人员中,美国有12位、中国有5位、加拿大有3位,澳大利亚和墨西哥各有2位。发文数量最多的是来自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的Gill BS。中国发文数量最多的是何中虎,澳大利亚发文数量最多的是Appels R,加拿大发文数量最多的是Clarke JM,印度发文数量最多的是Dhaliwal HS,法国发文数量最多的是Branlard G,英国发文最多的是Shewry PR,德国发文最多的是Roder MS。1987-2016年WOS中53824篇小麦研究论文分布在2591种期刊上,刊载数量在500篇以上的期刊有15种,《Crop Science》载文量最大。载文量最多的30种期刊载文量占总数的33.96%,平均影响因子为2.976。美国学者发文数量最多的期刊是《Crop Science》,中国学者发文数量最多的期刊是《Plos One》,澳大利亚学者发文数量最多的期刊是《Australi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Research》,加拿大学者发文数量最多的期刊是《Canadian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印度学者发文数量最多的期刊是《Indi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法国、英国和德国学者发文数量发文最多的期刊均为《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1987-2016年WOS中小麦研究论文所涉及的学科共有123个,发文超过100篇的学科有39个,全球及发文数量居于前八位的国家均是Agronomy和Plant Science学科最多。美国、中国、德国和印度的Plant Sciences学科发文数量增长较快,澳大利亚Agronomy学科发文数量增长较快,加拿大Biotechnology Applied Microbiology学科发文数量增长较快,法国Biotechnology Applied Microbiology学科发文数量增长较快,德国Food Science Technology学科发文数量增长较快。1987-2016年WOS中小麦研究引用频次居前20位的论文中,美国数量最多,其次是德国、澳大利亚和法国,20篇论文的篇均引用频次达621.5次。近十年小麦研究共产生161篇ESI高被引论文,平均被引频次为117.4次。引用频次最高的论文是澳大利亚科学家MUNNS,R等2006年在《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上发表的“Approaches to increasing the salt tolerance of wheat and other cereals”论文。161篇高被引小麦论文中,美国、澳大利亚、中国、英国机构参与发表的论文较多。利用CiteSpace软件绘制2007-2016年全球小麦研究论文的共被引聚类时间线图谱,聚类分析表明,世界小麦研究的前沿主要体现在小麦分子生物学研究、小麦病虫害防治研究、小麦品种与营养健康研究、小麦生产、加工和利用研究以及小麦生理生态研究等方面。各国研究关注的重点虽有所差异,但主要集中于利用分子生物学的手段进行遗传育种,病虫害的防控,产量、品质与性状的关系、食品营养与加工,资源高效利用等方面。与国外相比,中国在小麦加工、膳食与营养、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研究仍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发现,中国小麦研究的代表性研究机构与全球小麦研究的代表性研究机构相比,中国机构论文发表的总量低于国外机构,但增速高于国外机构;中国机构引用频次居前20位论文的平均引用频次低于国外机构;中国机构与国外机构在学科方面能形成自身的比较优势;国内外机构发文的期刊分布均呈现出较强的离散态势;国内外研究机构都比较注重小麦分子生物学、病虫害防治、生理生态方面的研究,国外机构更加关注小麦生产加工方面的研究,而国内机构则比较注重小麦品种方面的研究。研究表明,全球小麦研究的发展非常迅速,呈现出大范围学科交叉融合的趋势,新技术和新方法得到进一步应用,出现了一批具有创新性的成果和重要的学者。美国小麦研究的整体实力最强,中国在多数领域处于“并跑”阶段,需要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完善科研体系、提升创新能力、加强合作交流、改革管理模式以及创新评价机制等方面提高小麦的科研实力。在改革项目管理模式中,作者首次提出了科研项目评审的独立式连续评审方法,对推动科研项目评审机制的改革创新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贺子光[5](2016)在《陕南移民搬迁选址适宜性评价方法研究 ——以勉县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陕南移民搬迁项目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所面临的问题较多,移民选址问题最为突出,因为由于选址不当所造成的社会影响较大,直接关系到整个移民搬迁工作的成败,而选址问题的关键在于建立一套有效可行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对安置区的地质、资源与环境的适宜性进行综合评价。目前关于移民搬迁选址评价方法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三峡水库移民与汶川大地震搬迁移民选址中,针对陕南移民搬迁特点的选址评价方法研究较少,因此对陕南移民搬迁选址适宜性评价方法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探索适用于陕南移民搬迁选址适宜性评价的技术方法,为陕南移民搬迁选址在以后工作中得以顺利进行,本论文依托陕西省‘陕南移民搬迁安置选址地质评价技术研究项目’和‘陕西省科技计划项目’工作,以汉中市勉县为例,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取得了下列主要成果:1、在分析勉县地质灾害发育规律和居民生活必需条件的基础上,建立了陕南移民搬迁选址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2、针对陕南地区特点,通过采用决策科学中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将实际问题转换为数学问题,运用3种传统数学评价模型:模糊综合评判法、理想点法评价模型、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评价模型对研究区进行定量化评价,并对三种评价结果的准确性进行了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评价区域内,三种方法的评价结果比较接近,与现场调研结果基本吻合,其中,未确知测度理论的评价结果更为合理。3、针对基本蝙蝠优化算法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点,借鉴细菌觅食算法中的迁徙操作,提出将细菌迁徙因子引入到基本蝙蝠优化算法中,形成基于细菌迁徙的蝙蝠算法(EDBA),该方法设置进化停滞代数阀值,当满足条件时,根据个体不同的适应度值赋予不同的迁徙概率以防止解的退化,从而有效地避免了算法陷入局部最优;同时改变了基本蝙蝠优化算法的局部搜索策略,提高了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和收敛速度。4、将改进蝙蝠优化算法和投影寻踪法相结合,由于投影寻踪法的最佳投影值是基于全局样本数据得到的,弱化了单个栅格数据在某栅格评价中的主导作用,因此引入了博弈论,将最佳投影值和基于熵权理论计算的权重有机结合,优化了针对单个栅格的权重取值,提高了模型的评价准确率。5、针对果蝇算法早熟收敛问题,将遗传算法中的杂交因子和局部搜索能力很强的单纯形法引入到基本果蝇优化算法中,该方法以进化停滞步数为触发条件,通过杂交因子避免算法陷入局部最优解,引入单纯形法后,提高了算法的局部搜索能力和后期的收敛速度。将改进果蝇优化算法和广义回归人工神经网络(GRNN)相结合,采用改进果蝇优化算法优化Spread值,加快了模型的收敛速度,并提高了GRNN的拟合精度。6、针对标准粒子群算法(PSO)后期收敛精度不足的缺陷,借鉴遗传算法的杂交理念,将遗传算法中的杂交因子引入标准粒子群算法中,形成了混合粒子群算法(MPSO)。该方法丰富了种群的多样性,提高了PSO算法的全局寻优性能和收敛速度。将混合粒子群算法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相结合,采用MPSO优化LSSVM的正则化参数γ和核宽度σ,提高了模型的非线性拟合精度和模型的泛化性能。7、针对标准GEP算法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点,将回溯机制和单纯形法引入到标准GEP方法中,该方法通过在进化过程中设置一定数量的检查点,避免算法在局部最优解处不停地进化下去,能够及时跳出局部最优,并增强了算法的后期收敛精度;同时,以改进GEP方法为前提,将其运用于多元线性回归的参数估计中,提高了模型的建模效率和使用精度。8、针对传统K-均值聚类算法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点,本文提出基于猫群算法的K均值聚类方法,计算结果表明:与传统K-均值聚类方法相比,该方法提高了模型的准确率和模型的稳定性。9、通过已建立的8种评价模型,结合GIS技术,对勉县地区移民搬迁选址适宜性评价结果进行区划,为陕南移民搬迁选址适宜性评价及优化提供了参考依据。
贺博洋[6](2016)在《陕西省支持企业自主科技创新政策的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在现代化进程取得长足突破的同时,也面临着经济增速总体放缓、发展模式亟需转变等诸多挑战。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言,中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阶段。在这个大背景下,科技现代化对于我国整体现代化进程显得尤为重要,企业自主创新越来越成为推动我国社会现代化的重要引擎。作为创新的主体,企业能否有效的开展自主创新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2015年对于中国的企业创新和大众创业事业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是年6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推进万众创新的相关政策意见,表明了来自中央高层对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视。陕西积极响应全国的各项支持企业创新的政策,坚决落实国家支持企业创新的法规,将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力争缩小本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与沿海发达省份之间的差距。然而,从总体上看,陕西各项支持企业创新的政策中,有一些比较滞后,以及落实不力的情况。怎样有效的改良和实施支持陕西企业自主创新政策,进而行之有效的提升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与能力,已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比分析了当前国内外支持企业创新的政策,归纳总结了陕西企业自主创新政策现状与企业创新情况,进而研究自主创新政策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介绍了陕西企业自主创新政策的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的现状,研究的内容、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2.闸述自主创新政策、企业创新能力与社会指标体系的内涵、特点、功能等,讨论了社会指标体系与社会学和经济指标之间的关系。3.对国内外企业自主创新政策进行了对比分析和总结,从陕西政府财税支持政策、金融扶持政策、法律法规支持政策、创新服务政策、引进人才政策入手对陕西省自主创新政策进行了剖析。4.在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陕西企业自主创新政策与企业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并作出评价。
胡旭芳[7](2016)在《基于GIS的线性工程地裂缝灾害危险性评估 ——以西安地铁二号线为例》文中提出西安是一座有3000多年建城史的文明古城,自1959年在西安城区陆续发现一些零星的地裂缝以来,迄今已探明的地裂缝达14条之多;地裂缝所到之处,楼房、道路、田地等尽遭毁损,造成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损失。如今地裂缝已成为困扰古城西安发展的最严重的地质灾害,直接影响了现代城市的交通动脉——地铁的规划设计和施工建设。如何评估、应对地裂缝灾害,已成为西安地铁建设绕不开的难题。本文结合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大西安建设中岩土与地质环境的综合研究”项目中的地质调查数据及成果,在分析西安地裂缝灾害发育状况和灾害特征的基础上,构建了西安地铁二号线沿线地裂缝灾害的危险性评估指标体系,并以适当栅格区域为评价单元,选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层次分析法,基于ArcGIS10.1,评估了地裂缝对地铁建设的危险性并获得相应成果图。实例计算与评价结果表明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研究区地裂缝灾害进行危险性评估的结果优于层次分析法。本文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1)分析并梳理了西安地裂缝灾害发育的地质环境和背景、地裂缝灾害特征及成因。(2)指标体系建立与数据整编。根据地裂缝地质环境特征和成因分析结果构建研究区地裂缝灾害危险性评估指标体系,并基于ArcGIS10.1平台软件整编评估数据。(3)确立评估模型并进行地裂缝灾害危险性评估。利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两种地裂缝灾害危险性评估模型,分别进行地裂缝灾害危险性评估,获取两种模型的地裂缝灾害危险性区划图。比较和分析两种模型的评估结果得出,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模型的评估结果与实际吻合度更高。该评估结果将研究区分为四个危险程度不同的区域:危险性大的区域面积有1.3124km2,占评估总面积的2.16%;中等危险区面积有16.8568km2,占评估总面积的27.74%;危险性小的区域面积有31.6644km2,占评估总面积的52.11%;基本无危险区域面积有10.9300km2,占评估总面积的17.99%。
候海燕[8](2016)在《创新型省份创新驱动发展关键要素识别研究 ——以陕西为例》文中指出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经济发展需求,面临着诸如资源匮乏、产业单一、生态危机等问题,只有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方式能使依赖资源及资本要素驱动发展的国家摆脱“中等收入陷阱”,是各国应对全球挑战和经济发展转型机遇的核心举措。中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发展,要素驱动的经济模式难以为继,正向创新驱动发展模式转型。自中国在2006年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后,全国各省市开始以建设创新型省市为目标,通过科技创新驱动经济的发展。江苏省通过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科技创新工程建设,迅速推进了创新型省份的进程,区域的区域创新能力连续五年位居全国首位。因此,其他省份越来越重视本区域的创新驱动要素和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水平。文章在查阅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界定了创新驱动发展能力的内涵,进而构建了创新驱动发展能力四维评价模型,通过聚类-相关性分析法及鉴别力分析法建立了创新驱动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经AHP-熵权法确定了指标权重后运用加权灰色关联法对比评价国内31个省市的创新驱动发展能力,进而分析江苏、陕西等创新型省份的创新驱动发展要素的差异,最后通过综合灰色关联度分析创新型陕西创新驱动关键要素指标。研究结果表明:2013年陕西省的创新驱动发展综合能力全国排名第7,前十名当中陕西省是唯一一个西部省份。陕西的创新驱动主体要素及创新驱动环境要素质量水平在全国范围内高。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R&D经费投入占GDP比重、每万人科技研究与发展成果数、科技活动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每百人国际互联网用户数、高校所属研发机构数、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企业融资难易程度、科技活动人员数、新产品开发项目数这10个要素是影响陕西科技进步水平的关键要素。
李阳[9](2015)在《大西安地裂缝危险性区划研究》文中指出大西安地处关中平原渭河断陷盆地中部,基底构造复杂,断裂活动强烈,是我国地裂缝灾害发育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随着西部大开发、“丝绸之路经济带”等国家级战略的提出与实施,大西安城市建设的科学规划与协同发展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因此对该区域进行地裂缝危险性区划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现有各类基础、水文、灾害、工程地质资料为依托,采用地面调查填图、钻探、槽探、地理信息系统分析等方法,结合野外实地调查成果,总结了大西安地裂缝的分布规律、活动特性和破坏效应等特征。采用层次分析法,抓住浅表土层不均匀变形是导致地裂缝发生的本质,围绕产生不均匀变形的地质环境和条件,引入“差异化思维”的主导思想,对大西安地裂缝危险性区划的评价指标进行了选取和量化,确定了地形地貌、岩土体类型、断裂活动性、地裂缝密度、地裂缝活动性等13个因素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MapGIS软件平台,通过叠加各地质专题图层对大西安地裂缝进行了危险性区划。区划结果显示,大西安地裂缝危险性大区的面积为1080.22km2,占全区面积7.05%;危险性中区的面积为8487.2km2,占全区面积55.43%;危险性小区的面积为5745.58km2,占全区面积37.52%。根据不同结构、不同功能建(构)筑物对地质环境适应能力的差异,在大西安地裂缝危险性区划的基础上,提出了大西安城市建设的合理布局规划,为区域规划及政府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和重要参考。
奥勇[10](2011)在《基于RS/GIS的泾惠渠灌区人类活动强度定量模型建立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区域人类活动对水文生态及地理环境系统的影响具有主动性、交互性、持续性和双向性等特点。当前对人类活动与水文生态环境变化的研究更多的偏重于地表水资源一水生态系统和对水环境的监测研究,利用3S技术对区域人类活动进行定量研究,特别是将人类活动与区域水文生态及环境系统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系统来进行研究,几乎还是空白。如何利用遥感等高科技手段在多维空间上对区域人类活动的强度进行定量分析和建立相关模型,探索它们与水文生态及地理环境变化的联动机理,目前国内外尚无先例。本文以泾惠渠灌区为例,根据水文、生态、地理、水文地质、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原理,运用RS/GIS的方法研究人类活动对泾惠渠灌区水文生态及地理环境变化的影响,通过对泾惠渠灌区水文生态及地理环境变化紧密相关的人类活动的性质、空间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的分析,确定了社会、经济和文化三方面可量化的人类活动强度主因子指标体系,探索人类活动强度计算的模型与方法,并分析其与灌区水文生态及地理环境变化的相互影响。本文主要成果和创新有以下方面:(1)针对研究区研究范围长期不确定,无精确的位置,特别是北部边界含糊不清,无法进行相关信息的定量提取及研究。本文采用GIS与GPS方法,对北部边界进行实地踏堪定位,对其它边界采用以泾河、渭河、石川河河流中心线向内做200米缓冲区确定其边界,最终精确确定灌区总面积为1287.029km2。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2)研究区内属平原地貌,人类活动痕迹强烈,与人类活动相关的主因子:地表水体指数、植被覆盖度、土地利用信息及城镇信息等,受其它因素的影响,常规的方法不能理想的提取专题信息,本论文采用改进的新遥感方法提取这些专题信息,获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这些主因子的遥感专题信息的提取是本文一个重点内容。(3)本文建立以耕地面积、道路密度、城镇面积比、引水渠总长度、植被指数、地表水面水体指数、人口密度、开采井总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普通中学在校人数等主因子的人类活动强度指标体系,并探索人类活动强度计算的遥感模型与方法。(4)本论文建立了一个基于遥感数据的灌区人类活动强度指数计算模型,运用该模型对区内三期数据计算表明,遥感模型测算的值与同期区内水文生态及地理环境变化的实际数据基本吻合,说明模型是成功的。人类活动强度遥感定量研究不但能丰富人与水文生态及环境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也将推动水文生态及环境理论和方法研究,拓宽遥感应用与研究领域,具重要科学意义和使用价值。
二、2002年陕西省科技期刊影响因子总排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2年陕西省科技期刊影响因子总排序(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017年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关于高校学报的研究 |
1.2.2 关于《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的研究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计量法 |
1.3.2 内容分析法 |
1.3.3 访谈法 |
1.4 数据来源 |
1.5 可能的创新点 |
2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概况 |
2.1 发展历程 |
2.2 办刊宗旨 |
2.3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特色化建设背景 |
2.3.1 名刊工程与名栏工程建设的总体要求 |
2.3.2 农业大学学报的自身发展需要 |
3 栏目设置分析 |
3.1 栏目设置的基本情况 |
3.2 栏目总体概况 |
3.3 栏目类型分析 |
3.3.1 低频栏目分析 |
3.3.2 中高频栏目分析 |
3.4 栏目设置特点总结 |
3.4.1 转变发展思维,科学规划栏目建设 |
3.4.2 依托学校优势学科,保证栏目稳定发展 |
3.4.3 反映学术前沿问题,把握时代发展脉络 |
3.4.4 多种栏目形式结合,提升《学报》竞争力 |
4 载文分析 |
4.1 载文量 |
4.1.1 载文量分析 |
4.1.2 稿件来源 |
4.2 基金论文 |
4.3 学科分布 |
4.4 下载量 |
4.5 小结 |
4.5.1 载文量变化明显,篇幅不断增长 |
4.5.2 稿件来源稳定,基金论文增长明显 |
4.5.3 学科聚集效果显着,特色栏目见成效 |
4.5.4 下载量逐年提升,网络传播优势突出 |
5 引文分析 |
5.1 被引分析 |
5.2 影响因子分析 |
5.3 高频被引文献分析 |
5.4 小结 |
6 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图谱分析 |
6.1 作者分析 |
6.2 机构分析 |
6.3 关键词分析 |
6.3.1 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分析 |
6.3.2 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的聚类分析 |
6.3.3 载文研究热点演变历程 |
6.4 小结 |
6.4.1 重视高频作者,培养作者团队 |
6.4.2 加强机构合作,促进研究纵深化发展 |
6.4.3 从学报特征出发,合理规划选稿 |
7 数字化转型下的发展实践分析 |
7.1 高校学报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
7.1.1 高校学报面临的挑战 |
7.1.2 高校学报发展的新动力 |
7.2 数字化实践分析 |
7.2.1 微信公众号 |
7.2.2 微博 |
7.3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人物访谈 |
附录B: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2)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市旅游发展研究 ——以西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旅游的兴起 |
1.1.2 城市旅游发展面临的挑战 |
1.1.3 生态文明理念指导下的城市旅游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4 技术路线与方法 |
1.4.1 技术路线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研究综述与相关理论 |
2.1 现代旅游的研究视角分析 |
2.1.1 经济视角 |
2.1.2 社会视角 |
2.1.3 环境视角 |
2.1.4 复合视角 |
2.1.5 生态文明视角 |
2.2 国内外城市旅游研究综述 |
2.2.1 城市旅游研究产生的背景 |
2.2.2 城市旅游研究发展阶段分析 |
2.2.3 城市旅游研究的视角变化 |
2.2.4 国内外城市旅游研究热点分析 |
2.3 相关理论 |
2.3.1 经济学理论 |
2.3.2 旅游系统理论 |
2.3.3 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
2.3.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三章 基于生态文明视角的城市旅游发展研究模型与理论体系 |
3.1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旅游发展 |
3.1.1 生态文明建设解析 |
3.1.2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产业发展分析思路 |
3.1.3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旅游产业发展分析 |
3.2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市旅游发展研究理论模型 |
3.2.1 旅游系统状态 |
3.2.2 旅游生态效率 |
3.2.3 旅游产业—经济—环境协调关系 |
3.3 旅游系统状态分析方法 |
3.3.1 分析指标体系构建 |
3.3.2 分析方法选择 |
3.3.3 指标权重确定 |
3.3.4 分析标准确立及结果运用 |
3.4 旅游生态效率分析方法 |
3.4.1 分析指标体系构建 |
3.4.2 分析方法选择 |
3.4.3 分析标准确立及结果运用 |
3.5 旅游产业—经济—环境协调分析方法 |
3.5.1 分析指标体系构建 |
3.5.2 分析方法选择 |
3.5.3 指标权重确定 |
3.5.4 分析标准确立及结果运用 |
第四章 西安市发展城市旅游的背景条件 |
4.1 区位背景条件 |
4.2 自然环境基础 |
4.3 社会文化条件 |
4.3.1 基础设施条件 |
4.3.2 城市历史文化 |
4.3.3 地域文化特征 |
4.4 旅游资源特征 |
4.4.1 资源类型 |
4.4.2 资源数量 |
4.4.3 资源品级 |
4.4.4 资源分布 |
4.5 经济条件 |
4.5.1 经济发展水平 |
4.5.2 城市产业结构 |
4.6 旅游产业特征 |
4.6.1 旅游产业水平 |
4.6.2 旅游产业结构 |
4.6.3 旅游企业规模与效益 |
第五章 西安市城市旅游系统状态分析 |
5.1 指标权重确定 |
5.1.1 指标体系的数据来源 |
5.1.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5.2 分析标准确立 |
5.3 评价的过程 |
5.4 结果分析 |
5.4.1 总体状态 |
5.4.2 旅游主体 |
5.4.3 旅游客体 |
5.4.4 旅游媒介 |
5.4.5 旅游载体 |
5.4.6 城市居民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西安市城市旅游生态效率分析 |
6.1 边界确定 |
6.2 测算指标选择 |
6.3 数据采集与样本处理 |
6.4 测算过程 |
6.4.1 餐饮碳足迹 |
6.4.2 住宿碳足迹 |
6.4.3 交通碳足迹 |
6.4.4 旅游活动碳足迹 |
6.5 结果分析 |
6.5.1 旅游碳足迹总量与人均数量 |
6.5.2 足迹分布结构 |
6.5.3 旅游生态效率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西安市城市旅游发展的环境、经济协调性分析 |
7.1 数据与权重 |
7.1.1 数据来源 |
7.1.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7.2 分析与评价过程 |
7.2.1 构建加权规范化矩阵 |
7.2.2 综合评价指数计算 |
7.2.3 系统耦合度计算 |
7.2.4 系统耦合协调度计算 |
7.3 结果分析 |
7.3.1 综合评价指数的变化 |
7.3.2 耦合度的变化 |
7.3.3 耦合协调度变化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西安市城市旅游发展综合分析与提升策略 |
8.1 西安市城市旅游发展综合分析 |
8.1.1 发展状态分析 |
8.1.2 生态效率分析 |
8.1.3 旅游发展与环境、经济协调性分析 |
8.2 西安市城市旅游提升策略 |
8.2.1 树立生态开发理念,推进旅游生态化建设 |
8.2.2 面向市场需求,丰富旅游产品类型 |
8.2.3 优化交通结构,提高旅游交通生态效率 |
8.2.4 刺激城市旅游消费结构升级,延长游客停留时间 |
8.2.5 提升城市经济活跃度,壮大旅游市场规模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本文创新点 |
9.3 研究不足 |
9.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4)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小麦科研实力国际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目标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科研评价的理论与方法 |
2.1 概念的界定 |
2.2 科研评价的理论基础 |
2.3 科研评价的主要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全球小麦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
3.1 基于WOS的小麦研究文献计量分析 |
3.2 基于CNKI的小麦研究国内文献计量分析 |
3.3 基于WOS的小麦研究前沿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主要国家小麦研究的比较分析 |
4.1 研究机构分析 |
4.2 研究人员分析 |
4.3 高被引论文分析 |
4.4 涉及学科分析 |
4.5 发文期刊分析 |
4.6 论文影响力比较 |
4.7 研究前沿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主要研究机构的中外比较分析 |
5.1 加拿大农业及农业食品部与中国科学院比较 |
5.2 法国国家农业研究院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比较 |
5.3 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比较 |
5.4 机构影响力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小麦主产国小麦生产及研发体系比较研究 |
6.1 中国小麦生产及研发体系 |
6.2 美国小麦生产及研发体系 |
6.3 澳大利亚小麦生产及研发体系 |
6.4 加拿大小麦生产及研发体系 |
6.5 法国小麦生产及研发体系 |
6.6 印度小麦生产及研发体系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提升中国小麦科研实力的策略研究 |
7.1 优化资源配置 |
7.2 完善科研体系 |
7.3 提升创新能力 |
7.4 加强合作交流 |
7.5 改革管理模式 |
7.6 创新评价机制 |
7.7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进一步的讨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陕南移民搬迁选址适宜性评价方法研究 ——以勉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陕南移民搬迁选址原则 |
1.3 已建安置点的不足之处 |
1.4 国内外移民搬迁选址研究现状 |
1.5 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 |
1.5.1 传统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 |
1.5.2 人工智能方法的研究概况 |
1.5.3 群体智能优化方法的研究现状 |
1.6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6.1 研究内容 |
1.6.2 创新点 |
1.7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7.1 研究思路 |
1.7.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区域自然地理与地质环境和资源概况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区自然地理与地质环境 |
2.2.1 地形地貌 |
2.2.2 气象 |
2.2.3 水文 |
2.2.4 地层岩性 |
2.2.5 地质构造 |
2.2.6 新构造活动与地震 |
2.2.7 人类工程活动特征 |
2.3 研究区资源和交通概况 |
2.3.1 植被资源 |
2.3.2 矿产资源 |
2.3.3 旅游资源 |
2.3.4 土地资源 |
2.3.5 交通条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地质灾害发育特点及影响因素 |
3.1 研究区地质灾害发育特点 |
3.1.1 滑坡的发育特点 |
3.1.2 崩塌发育特点 |
3.2 区域地质灾害影响因素 |
3.2.1 降雨因素 |
3.2.2 河流侵蚀因素 |
3.2.3 地形地貌因素 |
3.2.4 地层岩性因素 |
3.2.5 地质构造因素 |
3.2.6 地质灾害与人类工程活动 |
3.2.7 地质灾害与地震作用 |
3.3 地质灾害时空分布特征 |
3.3.1 地质灾害的年分布特征 |
3.3.2 地质灾害的月分布特征 |
3.3.3 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特征 |
3.3.4 地质灾害的空间形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陕南移民搬迁选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 陕南移民搬迁选址评价指标体系分析 |
4.1.1 评价指标的构建原则: |
4.1.2 实地调研 |
4.2 指标体系构建 |
4.2.1 评价因子分析 |
4.2.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3 评价指标体系分级标准 |
4.3.1 地表坡度和地貌类型 |
4.3.2 断裂避让距离 |
4.3.3 工程地质岩土类型 |
4.3.4 地质灾害发育密度 |
4.3.5 水流缓冲距离和地震作用 |
4.3.6 降雨量、地质灾害避让距离和人类工程活动 |
4.3.7 土地资源 |
4.3.8 水资源 |
4.3.9 交通因素 |
4.3.10 经济发展潜力 |
4.4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陕南移民搬迁选址传统评价方法研究 |
5.1 建立评价指标图层 |
5.2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5.2.1 模糊综合评判法原理 |
5.2.2 建立模糊综合评判模型 |
5.2.3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勉县移民搬迁选址适宜性评价 |
5.3 基于理想点法的评价模型 |
5.3.1 理想点法原理 |
5.3.2 基于理想点法的勉县移民搬迁选址适宜性评价 |
5.4 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的评价模型 |
5.4.1 未确知测度理论简介 |
5.4.2 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的评价模型 |
5.5 评价结果验证及对比 |
5.5.1 三种评价模型的评价结果 |
5.5.2 三种评价模型验证和对比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陕南移民搬迁选址人工智能评价方法研究 |
6.1 基于EDBA方法的投影寻踪模型 |
6.1.1 投影寻踪法的基本原理 |
6.1.2 基本蝙蝠算法 |
6.1.3 蝙蝠算法的改进 |
6.1.4 引入细菌迁徙因子的蝙蝠算法 |
6.1.5 EDBA算法性能及参数设置讨论 |
6.1.6 基于EDBA法的投影寻踪模型 |
6.1.7 基于EDBA-PP法的勉县移民搬迁选址适宜性评价 |
6.2 基于MFOA-GRNN方法的评价模型 |
6.2.1 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 |
6.2.2 果蝇优化算法 |
6.2.3 改进果蝇优化算法 |
6.2.4 MFOA方法的性能和参数设置讨论 |
6.2.6 MFOA-GRNN评价模型 |
6.2.7 基于MFOA-GRNN法的勉县移民搬迁选址适宜性评价 |
6.3 基于MPSO-LSSVM方法的评价模型 |
6.3.1 支持向量机基本原理 |
6.3.2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基本原理 |
6.3.3 粒子群算法 |
6.3.4 MPSO方法的性能和参数设置讨论 |
6.3.5 MPSO-LSSVM评价模型 |
6.3.6 基于MPSO-LSSVM法的勉县移民搬迁选址适宜性评价 |
6.4 MGEP-Mirm评价模型 |
6.4.1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
6.4.2 GEP方法的基本原理 |
6.4.3 GEP方法在参数优化中的实现过程 |
6.4.4 方法的改进 |
6.4.5 基于MGEP优化算法的多元线性回归参数估计 |
6.4.6 MGEP方法的性能和参数设置讨论 |
6.4.7 基于MGEP优化算法的多元线性回归参数估计 |
6.4.8 基于MGEP-Mirm法的陕南移民搬迁选址适宜性评价 |
6.5 基于猫群算法和K-means聚类分析 |
6.5.1 K均值聚类算法基本原理 |
6.5.2 猫群算法的基本流程 |
6.5.3 猫群算法群体智能搜索策略分析 |
6.5.4 基于CAT-K-means的评价方法 |
6.5.5 基于猫群-K均值聚类的勉县移民搬迁选址适宜性评价 |
6.5.6 K-均值算法优化前后的评价性能对比 |
6.6 各种人工智能方法性能对比分析 |
6.7 各种评价方法适用范围分析 |
6.8 适宜性分区图的实现 |
6.9 本章小结 |
结论和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陕西省支持企业自主科技创新政策的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概念界定 |
1.4.1 企业自主创新政策 |
1.4.2 社会指标体系 |
1.5 研究设计 |
1.5.1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第2章 国内外支持企业自主科技创新政策的对比 |
2.1 财税支持政策对比 |
2.1.1 国外财税支持政策 |
2.1.2 国内财税支持政策 |
2.2 金融扶持政策的对比 |
2.2.1 国外金融支持政策 |
2.2.2 国内金融支持政策 |
2.3 法律法规保障政策的对比 |
2.3.1 国外法律法规保障政策 |
2.3.2 国内法律法规保障政策 |
2.4 创新服务政策的对比 |
2.4.1 国外创新服务政策 |
2.4.2 国内创新服务政策 |
2.5 人才引进政策的对比 |
2.5.1 国外人才政策 |
2.5.2 国内人才政策 |
第3章 陕西省自主创新政策及企业创新现状 |
3.1 陕西自主创新政策现状 |
3.1.1 财税支持政策 |
3.1.2 金融扶持政策 |
3.1.3 陕西法律法规保障政策 |
3.1.4 创新服务政策 |
3.1.5 人才引入政策 |
3.2 陕西企业创新发展状况分析 |
3.2.1 企业创新环境情况 |
3.2.2 企业创新投入状况 |
3.2.3 企业创新产出状况 |
第4章 相关指标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实证研究 |
4.1 相关指标评价体系的构建 |
4.1.1 企业自主创新政策的评价框架 |
4.1.2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 |
4.1.3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设置的特点 |
4.1.4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 层次分析法的步骤与过程 |
4.2.1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
4.2.2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 |
4.2.3 2011-2014年陕西企业创新能力实证评价 |
4.2.4 创新政策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分析 |
4.3 陕西省支持企业创新政策评价结果及分析 |
4.3.1 问卷调查 |
4.3.2 政府财税支持政策 |
4.3.3 金融支持政策 |
4.3.4 法律法规保障政策 |
4.3.5 创新服务平台搭建政策 |
4.3.6 人才引入政策 |
4.3.7 支持创新政策与企业创新能力的相关分析 |
第5章 陕西支持企业自主创新政策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
5.1 存在问题 |
5.1.1 科研投入不足 |
5.1.2 科研资金使用效率有待提高 |
5.1.3 政府简政放权落实不足,服务意识欠缺 |
5.1.4 企业法律援助与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有待加强 |
5.1.5 引进人才所得税优惠与生活补贴落实不足 |
5.2 提出的建议 |
5.2.1 加强科研投入,科学规范的管理财政科研经费 |
5.2.2 制定更为科学细致的政府采购政策 |
5.2.3 加强法律保障,切实改革营造公平市场 |
5.2.4 加强政府创新服务水平 |
5.2.5 加强创新人才优惠政策落实,改善企业引入及管理人才制度 |
5.3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基于GIS的线性工程地裂缝灾害危险性评估 ——以西安地铁二号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GIS应用于地质灾害评估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地裂缝灾害危险性评估的理论与方法 |
2.1 地裂缝与地裂缝灾害 |
2.1.1 地裂缝灾害危险性 |
2.1.2 地裂缝灾害危险性等级 |
2.2 地裂缝灾害危险性评估 |
2.2.1 评估范围 |
2.2.2 地裂缝灾害危险性评估的主要内容 |
2.3 评估方法分析 |
2.3.1 层次分析法 |
2.3.2 模糊评估法 |
第三章 孕灾环境分析及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3.1 地裂缝灾害发育环境 |
3.2 西安地裂缝灾害特征 |
3.2.1 地裂缝分布特征 |
3.2.2 地裂缝活动规律及强度分级 |
3.2.3 地裂缝的破裂带宽度及影响带宽度 |
3.2.4 地裂缝灾害成因 |
3.3 地裂缝灾害危险性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3.4 地裂缝灾害危险性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 |
3.4.1 西安地铁二号线概况与研究区范围 |
3.4.2 评估指标的选取 |
3.4.3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
第四章 地裂缝灾害危险性评估模型 |
4.1 评估方法的确定 |
4.2 层次分析模型 |
4.2.1 层次分析模型构建流程 |
4.2.2 建立递阶层次结构 |
4.2.3 构造判断矩阵 |
4.2.4 层次单排序及逻辑一致性检验 |
4.2.5 层次总排序及逻辑一致性检验 |
4.2.6 层次分析模型的确立 |
4.3 模糊层次分析模型 |
4.3.1 模糊层次评估模型的构建流程 |
4.3.2 因素集及评语集的确定 |
4.3.3 隶属矩阵的确定 |
4.3.4 模糊层次分析模型的确立 |
第五章 基于GIS的地裂缝灾害危险性评估 |
5.1 地裂缝灾害数据库建设 |
5.1.1 数据库创建 |
5.1.2 数据预处理 |
5.1.3 指标图层建立 |
5.1.4 指标图层的栅格化 |
5.2 地裂缝灾害危险性评估 |
5.2.1 基于层次分析模型的地裂缝灾害危险性评估 |
5.2.2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模型的地裂缝灾害危险性评估 |
5.2.3 评估结果比较 |
5.3 建议和措施 |
结论与展望 |
一、成果与结论 |
二、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创新型省份创新驱动发展关键要素识别研究 ——以陕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及目的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2 基础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创新型省份 |
2.1.2 创新驱动发展及创新驱动发展能力 |
2.2 相关基础理论 |
2.2.1 创新理论 |
2.2.2 三螺旋理论 |
2.2.3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 |
2.3 文献综述 |
2.3.1 创新驱动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 |
2.3.2 创新型省市评价及创新驱动要素研究综述 |
2.3.3 文献综述小结及研究启示 |
3 创新驱动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3.1 创新驱动发展能力的评价模型构建 |
3.2 创新驱动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2.1 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
3.2.2 指标体系的建立 |
3.2.3 指标筛选方法及步骤 |
3.2.4 数据来源及筛选过程 |
3.2.5 指标体系优化结果 |
3.3 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
3.3.1 指标权重的计算方法 |
3.3.2 计算结果 |
4 陕西省创新驱动发展要素质量水平国内对比评价 |
4.1 陕西省创新驱动型经济发展现状 |
4.1.1 战略目标的提出及意义 |
4.1.2 科技发展水平 |
4.1.3 经济发展水平 |
4.2 全国省份创新驱动发展能力评价 |
4.2.1 评价方法的确定及数据来源 |
4.2.2 关联度计算结果 |
4.3 全国省份创新驱动发展能力聚类分析 |
4.4 陕西省与其他创新型省市创新驱动要素差异化分析 |
4.4.1 陕西省 |
4.4.2 北京市 |
4.4.3 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 |
5 陕西省创新驱动发展关键要素识别 |
5.1 要素变量说明及数据来源 |
5.2 方法的确定及步骤 |
5.3 计算过程及结果分析 |
5.3.1 计算过程 |
5.3.2 计算结果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研究结论及政策启示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启示 |
6.2.1 继续加大创新资源投入,增强创新资源的自由流动性 |
6.2.2 提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 |
6.2.3 明确创新主体要素的职能,优化创新环境 |
6.3 本文创新点、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清单 |
致谢 |
(9)大西安地裂缝危险性区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地裂缝简述 |
1.1.2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
1.2.1 国内外地裂缝的研究现状 |
1.2.2 基于GIS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灾害环境下城市规划布局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地理概况及环境地质背景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象水文 |
2.1.3 社会经济概况 |
2.2 环境地质背景 |
2.2.1 地形地貌 |
2.2.2 地层岩性 |
2.2.3 地质构造与地震 |
2.2.4 水文地质条件 |
2.3 人类工程活动 |
第三章 大西安地区地裂缝分布规律及发育特征 |
3.1 地裂缝成因分类 |
3.2 大西安地区地裂缝的空间分布规律 |
3.3 大西安地区地裂缝的发育特征 |
3.3.1 地裂缝发育的时间特征 |
3.3.2 地裂缝的平面分布特征 |
第四章 大西安地区地裂缝的致灾效应 |
4.1 大西安地裂缝灾害特点 |
4.2 大西安地裂缝工程灾害分类 |
4.3 地裂缝灾害的致灾效应 |
4.4 地裂缝作用下几类建筑的灾害特征 |
4.4.1 房屋建筑的灾害特征 |
4.4.2 道路的灾害特征 |
4.4.3 桥梁的灾害特征 |
第五章 大西安地裂缝危险性区划 |
5.1 危险性评价原则 |
5.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5.2.1 层次分析法原理 |
5.2.2 评价因子的选取 |
5.2.3 各评价因子权重的确定 |
5.3 危险性评价模型的建立 |
5.3.1 评价指标体系的分级量化 |
5.3.2 危险性区划评价模型的实现 |
5.3.3 危险性区划的实现过程 |
5.4 危险性区划结果分析 |
第六章 大西安城市建设布局规划 |
6.1 大西安城市建设规划范围 |
6.2 地裂缝的防治措施 |
6.3 大西安区域城市建设规划 |
6.3.1 大西安地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
6.3.2 大西安地区城市建设规划建议 |
结论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基于RS/GIS的泾惠渠灌区人类活动强度定量模型建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1.1. 灌区水文生态及地理环境变化研究的主要成果与问题 |
1.1.1. 国外研究动态 |
1.1.2. 国内研究动态 |
1.2. 选题的科学依据和研究意义 |
1.3.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3.1. 人类活动的基本理论 |
1.3.1.1. 人类活动的定义 |
1.3.1.2. 人类活动的特点 |
1.3.1.3. 人类活动强度的评价 |
1.3.3. 水文生态方面的基本理论 |
1.3.4. 地理环境变化的基本理论 |
1.4. 遥感专题信息提取的基本理论 |
1.4.1. 资源卫星及其图像特征 |
1.4.2. 遥感图像的地理特征提取的特点 |
1.4.3. 遥感信息的变化检测 |
1.5. 研究的内容、技术路线 |
1.5.1. 研究的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1.6. 研究的难点与问题 |
1.6.1. 空间尺度的选择 |
1.6.2. 数据源的相关特征 |
1.6.3 遥感专题数据的定量提取问题 第二章 人类活动的类型及其与遥感图像数据耦合机理分析 |
2.1. 人类活动的类型 |
2.2. 人类活动与遥感图像数据耦合机理分析 |
2.3. 泾惠渠灌区对水文生态及地理环境变化有作用的人类活动因子的确定 第三章 灌区内相关因子的典型地物光谱分析 |
3.1. 水体的光谱特征 |
3.2. 植被的光谱特征 |
3.3. 土壤的光谱特征 |
3.4. 城镇用地的光谱特征 第四章 灌区相关因子遥感信息定量提取的基本思路 |
4.1. 地表水体信息的遥感定量提取 |
4.1.1. 地表水体信息的遥感分析 |
4.1.2. ETM 遥感影像水体信息提取方法 |
4.1.3. 人类活动和河流演变的相互影响 |
4.2. 灌区内植被信息的遥感定量提取 |
4.3. 灌区内土地利用现状信息的遥感定量提取 |
4.4. 灌区内城镇信息的遥感定量提取 第五章 泾惠渠灌区概况及遥感数据预处理 |
5.1. 泾惠渠灌区水文生态环境总体特征 |
5.1.1. 地理位置 |
5.1.2. 地质地貌 |
5.1.3. 泾惠渠灌区气候特征 |
5.1.4. 河流渠系概况 |
5.1.5. 社会经济概况 |
5.2. 灌区遥感数据的预处理 |
5.2.1 研究区数据源 |
5.2.2. 遥感数据的预处理 第六章 泾惠渠灌区专题遥感信息提取分析 |
6.1. 灌区水体信息识别及提取 |
6.1.1. ETM 影像的水体及背景地物的光谱分析 |
6.1.2. 水体的提取及方法试验 |
6.1.3. 灌区多期遥感数据水体信息的定量提取 |
6.1.4. 研究区多期水体变化信息的定量分析 |
6.2. 灌区植被信息的定量提取 |
6.2.1. 植被遥感因子的确定 |
6.2.2. 计算步骤和方法 |
6.2.2.1. 计算多期遥感图像的植被覆盖度 |
6.2.2.2. 灌区多期植被覆盖度变化分析 |
6.2.3. 灌区植被的覆盖度综合分析 |
6.2.3.1. 灌区植被覆盖度空间分布 |
6.2.3.2. 灌区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 |
6.3. 灌区土地利用信息的定量提取 |
6.4. 灌区城镇信息的定量提取 |
6.4.1. 灌区城镇信息的定量提取方法及试验 |
6.4.2. 研究区多期城镇信息变化的定量分析 第七章 灌区人类活动强度定量模型的建立 |
7.1. 灌区人类活动强度指标体系的构建 |
7.1.1 选取灌区人类活动主因子指标的基本原则 |
7.1.2. 灌区人类活动主因子指标体系的构建 |
7.2. 灌区人类活动强度数据预处理及指标无量纲化 |
7.2.1. 灌区人类活动强度数据预处理 |
7.2.2. 指标无量纲化 |
7.3. 灌区人类活动强度定量模型建立方法 |
7.3.1. 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
7.3.2. 加权法确定泾惠渠灌区人类活动强度指数 第八章 泾惠渠灌区人类活动强度定量模型的应用与结果分析 |
8.1. 泾惠渠灌区人类活动强度定量化数据计算 |
8.1.1 泾惠渠灌区人类活动强度指标数据的获取 |
8.1.2. 指标进行无量纲化 |
8.1.3. 计算各指标权重 |
8.1.4. 计算泾惠渠灌区人类活动强度指数 |
8.2. 综合结果分析 |
8.2.1. 制作泾惠渠灌区人类活动强度指数空间分布图 |
8.2.2. 综合总结分析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总结 |
9.2. 创新点 |
9.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
四、2002年陕西省科技期刊影响因子总排序(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017年发展研究[D]. 马少珍.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3)
- [2]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市旅游发展研究 ——以西安市为例[D]. 杨延风. 西北大学, 2019(01)
- [3]2018年《水土保持通报》引证及评价报告[J]. 《水土保持通报》编辑部. 水土保持通报, 2018(06)
- [4]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小麦科研实力国际比较研究[D]. 王瑞. 安徽农业大学, 2017(04)
- [5]陕南移民搬迁选址适宜性评价方法研究 ——以勉县为例[D]. 贺子光. 长安大学, 2016(05)
- [6]陕西省支持企业自主科技创新政策的评价研究[D]. 贺博洋. 陕西师范大学, 2016(05)
- [7]基于GIS的线性工程地裂缝灾害危险性评估 ——以西安地铁二号线为例[D]. 胡旭芳. 长安大学, 2016(02)
- [8]创新型省份创新驱动发展关键要素识别研究 ——以陕西为例[D]. 候海燕. 西安工程大学, 2016(08)
- [9]大西安地裂缝危险性区划研究[D]. 李阳. 长安大学, 2015(01)
- [10]基于RS/GIS的泾惠渠灌区人类活动强度定量模型建立的研究[D]. 奥勇. 长安大学, 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