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长期定位施肥对土壤磷、钾素动态变化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单旭东[1](2021)在《秸秆还田条件下磷肥减量对小麦玉米养分吸收累积与产量的影响》文中提出农作物秸秆富含作物必需的碳、氮、磷、钾等营养元素,还田后具有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和生物学性状、提高土壤肥力,增加作物产量等作用。小麦-玉米轮作是黄淮海地区主要的种植方式,秸秆直接粉碎还田是该地区秸秆资源利用的主要方式,秸秆还田条件下的化肥合理配施对于提升作物产量和养分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通过收集国内文献,整合分析黄淮海地区综合产量、经济、环境效益最高时的玉米氮磷钾施肥量。在皖北砂姜黑土区通过2年的田间定位试验,研究秸秆粉碎还田条件下磷肥减量对土壤磷素含量、植株磷素吸收累积量、小麦-玉米产量及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解析大气氮磷沉降对土壤养分的贡献,旨在探究麦玉轮作模式下秸秆还田后秸秆磷素替代化学磷肥的适宜比例,为秸秆还田后磷肥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收集国内文献,整合分析黄淮海地区综合产量、经济、环境效益最高的氮磷钾玉米施肥量,玉米产量最高的平均施肥配方为19.2-4.9-9.4;经济效益最高的平均施肥配方为17.9-4.6-8.7,环境效益最高的玉米施氮肥量为186.34kg·hm-2。2、土壤速效磷含量随着磷肥施用量的减少而减少,小麦季土壤速效磷含量随着生育期的延长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玉米季土壤速效磷含量随着生育期的延长呈现先升高后减少的趋势。2019年和2020年,大气氮沉降通量分别为21.43 kg·hm-2、17.86 kg·hm-2;磷沉降通量2019年和2020年分别为0.55 kg·hm-2、0.44 kg·hm-2。麦玉轮作模式下,土壤中磷素净增加量随着磷肥投入量的递减而递减。3、2019年和2020年,磷肥减量20%比配方磷肥处理的小麦成熟期磷素总累积量分别提高了43.11%和22.42%,小麦产量分别增加7.61%和3.22%;玉米成熟期磷素的总累积量分别提高了22.22%和8.40%,玉米产量分别增加1.23%、4.56%。与配方施肥相比,秸秆还田条件下,磷肥减量20%处理的小麦农学效率提高了6.65%39.87%、偏生产力提高了20.01%20.85%,磷素吸收利用率提高了32.78%42.11%;而玉米的农学效率提高了30.43%49.61%、偏生产力提高了26.53%29.24%、磷素吸收利用率提高了40.85%75.03%(P>0.05)。4、2019年和2020年,磷肥减量10%处理比配方施肥处理的小麦磷素总累积量分别提高5.55%和6.75%,小麦产量分别增加1.59%和1.38%;玉米磷素的总累积量2019年比配方施肥提高8.89%,而在2020年则比配方施肥处理降低1.26%;玉米产量分别降低8.55%、7.01%(P>0.05)。5、2019年和2020年,与配方施肥相比,磷肥减量30%处理的小麦磷素总累积量分别降低了8.11%和9.07%,小麦产量分别降低了1.19%和2.69%;玉米磷素总累积量分别降低了28.57%和53.46%,玉米产量降低了18.83%和15.87%。综上所述,小麦-玉米秸秆还田后磷肥减量20%以内对小麦玉米产量不会产生显着影响,并且提高了磷肥的利用效率,能够实现减肥增效。
王亚麒[2](2021)在《长期种植施肥模式对烟地生产力和养分状况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烤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种植施肥对烟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巨大。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土地资源匮乏,烤烟连作现象十分普遍。同时,烤烟也是需肥较多的作物,在长期连作和大量施肥条件下产生了一系列生产问题,如烟地生产力下降,连作障碍严重,土壤理化、生物学性质恶化,养分不均衡积累,肥料利用率降低和环境污染等。为了维持连作高产,烟农不得不加大肥料用量,造成恶性循环。但是,有关烤烟种植施肥的研究一般以短期试验为主,难以全面系统地了解长期种植施肥条件下,烟地生产力和肥力肥效的演变规律。为此,贵州省遵义市烟草公司于2004年在三岔烟草科技园建立了烟地长期肥力肥效监测基地,试验处理涵盖了当地的主要种植模式(烤烟连作和烤烟-玉米轮作)和施肥措施(单施化肥和化肥有机肥配施)。本文基于2004~2020年遵义市烟地肥力肥效长期定位监测数据(本人采集近4年的数据),以烟地作物产量、养分输入(施肥和降雨)、养分输出(包括淋溶和作物吸收)和土壤微生物种群变化为切入点,在烤烟连作和烤烟-玉米轮作,单施化肥和化肥有机肥配施条件下,对烟地生产力、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群落变化展开研究,揭示它们的变化趋势,了解当地主要种植施肥措施对作物产量和土壤的影响,为保持当地烤烟生产的长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烤烟连作和烤烟-玉米轮作两种不同种植模式下,烟叶产量和品质在多数年份无显着差异,发生病害是连作烤烟在某些年份产量降低的主要原因。在轮连作的烟地土壤上,冬季均种植黑麦草,可能有益于消减烤烟连作障碍。在化肥有机肥配施和单施化肥的两种施肥处理中,作物(指烤烟、玉米和黑麦草的统称,下同)的产量在初期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无显着差异,随后前者的作物产量逐渐高于后者;在不施肥的处理中,作物产量最低。因此,在供试土壤上,施肥对烤烟产量的影响大于种植模式,化肥有机肥配施对作物产量的有益作用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表现出来。在不施肥条件下,尽管作物产量最低,但仍然维持一定产量,说明长期不施肥条件下土壤仍具有一定的供肥能力。(2)烟地作物的养分吸收量的变化规律类似作物产量,即在轮连作处理之间,作物养分吸收量在多数年份无显着差异;不施肥作物的养分吸收量最低;在化肥有机肥配施和单施化肥的处理中,作物养分吸收量初期无显着差异,后逐渐表现为前者显着高于后者。就肥料经济效益(施用单位肥料获得的经济产量)而言,施肥处理的肥料经济效益在前期无显着差异,随着种植年限延长,化肥有机肥配施逐渐高于单施化肥。(3)土壤养分淋失以硝态氮和钾为主,分别为22.69~39.70 kg ha-1和16.35~32.39 kg ha-1,占施肥量的19.10%~40.54%和7.76%~18.65%。经地下径流淋失的磷可忽略不计。黄壤富含铁、铝,对磷的固定作用较强,但土壤胶体对硝态氮和钾的吸附能力较弱,这可能是导致上述现象的重要原因。在化肥有机肥配施的土壤中,氮钾淋失量显着低于单施化肥,原因之一可能与长期施用有机肥促进形成大团聚体有关,从而减少了氮钾的淋溶损失。(4)降雨输入烟地的磷钾较少,对作物营养的贡献可以忽略;年降雨中氮的输入量为20.8923.20 kg ha-1,占烤烟施肥量的16.02%16.85%。其中,铵态氮、硝态氮和可溶性有机氮分别占总氮沉降量的39.65%49.37%、24.74%32.29%和24.12%30.33%。说明氮的湿沉降对烟地作物的氮素营养有一定的补充作用,尤其对不施肥土壤(对照)有重要贡献。(5)在施肥处理中,土壤全量和有效氮磷钾养分含量随种植时间延长而提高,说明在施肥的土壤中,养分输入大于养分输出;而在轮连作的土壤中,土壤养分含量无显着差异,表明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养分亏盈无显着影响。化肥有机肥配施增加了土壤大团聚体(>0.25 mm)比例,尤其是大团聚体内部的0.0530.25 mm团聚体的数量,前者(>0.25 mm大团聚体)对土壤氮、磷、钾贡献率分别由51.52%、52.31%和62.56%(单施化肥)提高至55.34%、57.27%和63.92%(化肥有机肥配施);后者(0.0530.25 mm团聚体)对土壤氮、磷、钾贡献率则分别由28.27%、28.85%和30.33%(单施化肥)提高至30.36%、33.49%和31.54%(化肥有机肥配施)。因此,化肥有机肥配施改变了烟地土壤养分在土壤孔隙中的空间分布,促进了土壤养分的保蓄。(6)与烤烟连作和单施化肥处理相比,在化肥有机肥配施和烤烟-玉米轮作的土壤中,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细菌和真菌群落的多样性显着增加,说明施用有机肥和合理轮作改善了微生物生存的土壤环境,促进了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数量增加,群落结构优化,有益于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循环。此外,土壤微生物合成蔗糖酶、淀粉酶、纤维素酶、脲酶、硝酸还原酶和亚硝酸还原酶有关通路的相对丰度也显着增加,土壤微生物分泌的有机酸和H+增多,有益于土壤碳氮转化和难溶性磷酸盐溶解。综上所述,“烤烟-玉米轮作(冬季种植黑麦草)+化肥有机肥配施”的生产模式能够促进土壤大团聚体形成,增加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种群多样性,活化土壤难溶性磷,减少土壤硝态氮和钾淋失以及提高作物产量。因此,该种施肥种植模式可考虑在当地烟区推广应用。
李君[3](2020)在《泸州烟区烤烟氮磷钾营养调控》文中研究说明针对泸州烟区肥料过量施用、养分配比不平衡、肥料利用率低等问题,于2017~2019年在四川省泸州市开展了田间试验。采用大田试验和矿化袋原位培养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泸州烟区氮磷钾施肥水平对烤烟农艺性状、养分吸收分配规律、肥料利用率和肥料效应函数的影响及植烟土壤有机质和土壤全氮变化特征,主要结论如下。1、氮磷钾肥的施用可以促进烤烟生长,改善烤烟的农艺性状。施用氮肥可以显着提高烤烟生长前期的农艺性状,不同氮肥处理间的农艺性状差异随生育期的推进逐渐减小,种植年限的增加会延长氮肥对烤烟农艺性状的影响作用。随氮肥用量增加,烤烟整体长势、烟株干物质累积量和氮磷钾养分累积量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推荐施肥处理(N 90 kg/hm2)烤烟长势最旺,干物质和氮磷钾养分累积分配最优。泸州烟区烤烟养分在移栽后45-75 d进入快增期,养分最大积累速率出现的时间以钾最早,氮次之,磷最晚。2、和推荐施肥处理相比,不施磷对烤烟农艺性状的影响显着,不施氮、不施钾处理对烤烟农艺性状的影响不大。氮磷钾对烤烟干物质累积的影响程度表现为:磷>氮>钾,对协调烤烟干物质分配的程度表现为:氮>钾>磷。缺素处理对烟株氮累积量的影响表现为氮>磷>钾,对烟株磷累积量的影响表现为磷>氮>钾,对烟株钾含量的影响表现为磷>氮>钾。3、原位培养试验结果表明:油枯有机肥和酒糟有机肥对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的提升作用差异不显着。田间小区试验表明:化肥配施油枯有机肥和酒糟有机肥可以改善烤烟农艺性状,促进烤烟对养分的吸收分配,提高烤烟产量和质量,其中酒糟有机肥对提高烤烟的上中等烟比例和产量效果更显着。4、推荐施肥处理的烤烟氮肥利用率和产、质量最高,该处理可有效缓解异常高温气候条件对烤烟产量的不利影响。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烤烟氮肥吸收利用率、农学利用率和产质量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偏生产力、烟叶均价和中上等烟比例表现为逐渐降低的趋势。烟叶对养分的吸收量逐渐增加,但养分的生理效率逐渐降低。根据肥料效应函数,试验地条件的最佳经济效益氮素推荐量为69.5~70.5 kg/hm2,根据矿质养分归还学说,试验地条件下烤烟氮、磷、钾年度养分带走量为84.3~128.3kg/hm2、6.3~9.2 kg/hm2、143.4~172.1 kg/hm2。综合考虑气候、农户施肥精细程度和试验地土壤肥力状态,泸州烟区氮素、磷素和钾素肥料养分推荐的低限为82.5 kg/hm2、75 kg/hm2、195 kg/hm2。
朱远芃[4](2020)在《小麦秸秆还田条件下氮磷钾肥运筹对秸秆腐解、水稻产量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秸秆是重要的养分资源,富含植株生长所需的主要养分。秸秆还田是充分利用秸秆养分资源的重要途径。秸秆因自身氮磷含量低,在还田时需要配施一定量的化肥以满足作物生长所需养分。已有的研究多关注秸秆还田对土壤养分和作物产量的影响,但对多年秸秆还田后不同肥料运筹比例和不同生育期土壤养分含量变化规律,以及对作物产量和养分吸收利用效率目前尚不清楚,值得进一步研究。本研究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多年小麦秸秆还田后肥料运筹对水稻产量和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分析连续秸秆还田条件下土壤氮磷钾养分含量的变化规律,解析秸秆还田条件下肥料运筹与土壤养分和水稻产量变化的耦合关系。主要结果如下:(1)在田间堆腐条件下,小麦秸秆的质量变化特征符合一阶动力学方程。堆腐120 d时,单独加氮肥(NS)或腐熟剂(ES)处理的小麦秸秆腐解率分别达到74.70%和73.26%,共施氮肥和腐熟剂(NESS)处理条件下小麦秸秆腐解率达到79.83%。其中NESS处理条件下小麦秸秆腐解程度更高。添加氮肥或腐熟剂均能显着提高小麦秸秆腐解速率(K=0.017,P<0.01),同时添加氮肥和腐熟剂能显着增加小麦秸秆腐解过程中过氧化物酶活性,协同促进小麦秸秆腐解。添加氮肥主要通过提高水解酶活性加速小麦秸秆腐解,而添加腐熟剂主要通过促进氧化酶活性加速小麦秸秆腐解,同时添加氮肥和腐熟剂主要通过提高氧化酶活性,进而加速小麦秸秆腐解。(2)通过两年的田间试验表明,相比配方施肥,氮肥前移20%(即基肥:分蘖肥:穗肥=6:3:1)可以提高土壤碱解氮含量20.23%,对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影响不显着;氮肥前移20%(基肥:分蘖肥:穗肥=6:3:1)可以提高水稻生育前期氮素累积量(12.93%)和氮素净累积量(10.06%),增加水稻产量(10.37%),显着增加水稻有效穗数(7.05%),可以提高水稻氮肥贡献率(32.21%),氮肥农学效率(135.11%),氮肥偏生产力(21.99%)和氮肥吸收利用率(174.12%)。(3)通过两年的田间试验表明,相比配方施肥,土壤速效磷随磷肥施用量的减少而不断降低,土壤无机磷的减少随磷肥施用量的减少而下降,但土壤有机磷含量逐步升高。磷肥减量30%提高水稻磷素累积量和净累积量达到40.12%和41.67%,但会降低水稻产量2.72%(P>0.05)。磷肥减量可以提高水稻磷肥贡献率(11.14%),磷肥农学效率(9.13%),磷肥偏生产力(123.63%)和磷肥吸收利用率(8.48%)。(4)三年试验结果表明,与小麦秸秆还田配方施肥(K100%)相比,钾肥减量10%(K90%)土壤全钾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了3.13~6.38%,水稻钾素总累积量和净累积量平均提高1.55%和5.13%,水稻平均增产2.19%;钾肥减量20%(K80%)和30%(K70%)时,土壤全钾和速效钾含量分别平均减少12.58~15.31%和4.26~10.64%,水稻钾素总累积量平均减少了7.49%~13.62%,水稻净累积量平均增加了0.48~1.78%。K80%平均增加水稻产量2.32%,而K70%则平均降低了水稻产量6.43%。与K100%相比,钾肥减量(K90%,K80%,K70%)能够显着增加水稻钾肥农学效率(15.51~24.53%)、偏生产力(17.96~25.40%)和钾素吸收利用率(17.53~55.36%)(P<0.05)。当减钾量大于20%时,经济效益有下降趋势。
王乐[5](2020)在《长期施肥下华北土壤化学肥力指标和作物产量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指出土壤肥力的高低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以及农业的生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研究依据近31年华北地区国家级耕地质量长期监测的数据,分析常规施肥下华北地区不同监测阶段土壤肥力演变的趋势以及土壤养分平衡与土壤肥力的关系,进一步分析作物产量的影响因素,为华北地区科学合理施肥提供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对华北地区监测点的数据分析可知,经过31年的时间演变,土壤中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整体均表现为增加的趋势。监测后期(2004-2018)的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均显着高于监测前期(1988-1997),其中有效磷含量变化最为显着。长期施肥条件下华北地区土壤综合肥力指数呈增加的趋势,其中,潮土和褐土土壤肥力在整个监测阶段也呈增加的趋势。潮土土壤肥力的变化较为显着,而褐土的变化趋势不明显。华北地区5个肥力指标得分系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TN>SOM>AK>Olsen-P>pH,说明土壤全氮和有机质含量是影响土壤综合肥力的关键因素;监测后期土壤综合肥力属性的得分增加到了0.32,说明监测后期土壤综合肥力得到显着提升。在农民常规施肥条件下,经过31年的长期耕作,华北区土壤肥力在监测后期得到显着改善。2.华北地区农田土壤氮磷钾养分处于盈余状态,且随着年份的增加呈增加的趋势。氮平衡与土壤全氮的变化量之间相关不显着。有效磷的年度变化与年平均磷盈余显着正相关,每100公斤的磷盈余产生的土壤有效磷增加为4.33mg·kg-1。速效钾的年度变化与年平均钾盈余呈正相关的关系,由每100公斤钾盈余产生的土壤速效钾的增加为2.76mg·kg-1。华北地区的小麦和玉米的相对产量对土壤Olsen P含量线性平台模型的OlsenP分别为16.5 mg.kg-1和12.69 mg.kg-1。对于Olsen P含量高于16.5mg.kg-1(农学阈值)但低于40 mg.kg-1(环境阈值)的土壤,这些地方应保持Olsen的磷水平,根据作物吸磷量计算出每年的磷肥施用量。山东和河南有3个点的Olsen磷含量高于40 mg.kg-1,这可能会造成环境污染,因此,不应添加磷肥或添加少量磷肥。3.华北农田常规施肥下小麦和玉米产量较不施肥显着上升,随着时间的增长总体呈增加的趋势。小麦产量监测后期达到6651kg·hm-2,比监测初期显着提高了27.58%(P<0.05);玉米产量在整个监测时期比较为平稳,监测后期达到8851kg·hm-2。运用随机森林对华北地区产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初步明确气候因素、土壤肥力和养分盈亏对小麦和玉米产量影响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对小麦影响因素较大的分别是氮肥15.75%、pH14.83%、温度13.81%、全氮:13.15%。玉米影响因素较大的分别是钾肥16.28%、氮肥15.55%、温度11.76%、全氮11.24%。
韩玉玲[6](2020)在《玉稻轮作下秸秆全量还田对土壤培肥及钾肥减施效应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玉米(Zea mays L.)-水稻(Oryza sativa L.)轮作系统近年来在中国长江中游逐渐发展起来,而农民在实际农业生产中往往为了简便操作,直接将秸秆丢弃或焚烧,这样不仅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同时浪费了可利用资源。秸秆富含氮、磷、钾等养分,还田后可以增加土壤肥力。我国是缺钾的国家,钾肥大部分依靠进口,而秸秆中含的钾都以离子形态存在,还田后可以补充土壤中的钾素,因此可以在秸秆还田提高土壤肥力下,探索秸秆对钾肥的替代效应。本研究于2016年-2018年在湖北省荆门市屈家岭管理区的试验基地进行定位实验,以玉米-水稻种植系统为研究对象,设置4个不同的秸秆还田方式:玉米水稻季均无秸秆还田(CK)、玉米季秸秆不还田同时水稻季秸秆翻压还田(M0Rs)、玉米季秸秆和水稻季秸秆都翻压还田(Msr-Rs)、玉米季秸秆覆盖还田同时水稻季秸秆翻压还田(Msc-Rs),同时设置个钾肥不同减施处理:玉米季和水稻季秸秆都不还田同时都不施钾肥(S0K0)、玉米季和水稻季都还田同时都不施钾肥(Sr K0)、玉米季和水稻季秸秆都还田同时只施33%的钾肥(Sr K33)、玉米季和水稻季秸秆都还田同时只施67%的钾肥(Sr K67)。研究秸秆还田对玉稻模式的作物产量、土壤肥力及钾肥替代的影响。主要试验研究结果如下:(1)玉稻轮作双季秸秆还田显着提高0-10 cm和10-20 cm土层水溶性碳(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微生物量碳(Microbial biomass carbon,MBC)、矿质态氮(Mineral nitrogen,Nmin)、速效磷和交换性钾;与单季秸秆还田(M0Rs)相比,玉稻双季秸秆还田土壤的DOC、MBC、Nmin、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都显着增加;与秸秆翻压还田处理(Msr-Rs)相比,秸秆覆盖还田处理(Msc-Rs)的DOC、MBC、Nmin、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显着高了5.3%-9.7%、2.6%-14.3%、4.2%-19.2%、1.4%-15.9%和2.4%-10.1%;同时秸秆还田显着增加土壤0-10 cm和10-20 cm土层的土壤脲酶、纤维素酶、蔗糖酶和磷酸酶活性,其中玉米秸秆覆盖还田处理(Msc-Rs)的效果最好。(2)玉稻轮作双季秸秆还田显着提高了土壤质量指数,与没有秸秆还田的处理(CK)相比,秸秆还田处理(Msr-Rs和Msc-Rs)降低土壤容重(Bulk Density,BD)和p H,显着增加土壤的还原性物质和提高土壤质量指数。不同秸秆还田方式显着提高作物产量和生物量,与对照(CK)相比,M0Rs、Msr-Rs和Msc-Rs的周年产量分别提高了2.5%-9.6%、8.8%-18.2%和2.8%-12.9%,周年干物质分别增加了10.1%-12.3%、0.1%-6.0%和6.9%-16.1%。(3)玉稻轮作双季秸秆还田下配施钾肥显着提高作物产量、生物量、吸钾量以及钾素的利用率,同时随着年限增加,试验的差异逐年增大。Sr K33和Sr K67与对照(CK)相比,周年产量增加了8.5%-11.5%和11.5%-16.0%。同时Sr K33和Sr K67处理显着增加玉米和水稻周年的生物量,提高钾素利用效率,增加钾素的表观回收率。基于秸秆还田的产量变化,玉稻两季秸秆还田能够起到替代47%左右的化学钾肥。(4)玉稻轮作双季秸秆还田和配施施钾显着增加土壤有机质、速效钾,改变土壤Q/I(容量/强度)关系及其参数,增强土壤钾素供给能力。与秸秆不还田处理相比,秸秆还田显着增加0-10 cm和10-20 cm土壤有机质和速效钾的含量。秸秆还田和施钾的处理增加土壤-⊿K0和CR0K,降低PBCeK值,即土壤的易释放钾库增大,土壤对钾的吸附减少,土壤供钾能力增强,数据表明,Sr K67处理土壤的供钾能力最强,同时对钾的吸附较弱。综上所述,本研究经过3年的玉米-水稻种植,发现双季秸秆还田且玉米秸秆覆盖还田能够有效提高土壤肥力,双季秸秆还田同时只施用33%和67%的钾肥能够满足作物的需求。秸秆还田通过改善土壤碳组分、矿质态氮、速效钾、速效磷以及土壤酶提高土壤肥力,同时秸秆还田下,钾肥只施33%的处理在短期内能够满足作物对钾素的需求,但是消耗大量的土壤储存钾,而施用67%钾肥的处理在满足作物对钾的需求外,还能够在土壤中保持较高的供钾能力,因此长期来看,双季秸秆还田同时施用67%钾肥的措施是提高土壤肥力同时节约肥料、保持生态平衡的有效措施,而长期秸秆还田下钾肥减施对土壤及作物的影响还需进一步的研究和验证。
史燕捷[7](2020)在《水稻秸秆还田条件下氮磷钾肥运筹对小麦产量及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文中指出作物秸秆富含氮磷钾等养分,秸秆还田是农田养分输入的重要途径。安徽省为全国小麦主产省份,稻茬麦是安徽省沿淮和江淮地区小麦的主要生产方式。直接粉碎还田是该地区水稻秸秆资源利用的主要方式,水稻秸秆还田下的化肥合理配施对于小麦产量和养分利用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两年田间定位试验,探究秸秆还田下氮肥最佳基追比以及磷钾肥减施潜力,以期为水稻秸秆还田下小麦季氮磷钾肥的科学配施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水稻秸秆还田下配方施肥的氮肥基追比(基肥:拔节肥)为6:4时,2018年小麦植株的氮素累积量最高,含量范围为1.13~27.22 mg/株,均值为15.86 mg/株。水稻秸秆还田下氮肥基追比对小麦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有显着影响,小麦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随着基追比的减小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配方施肥基追比为6:4时的小麦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与配方施肥基追比为7:3时相比分别增加7.0%和7.7%,但氮肥基追比对小麦千粒重没有显着影响。水稻秸秆还田条件下配方施肥氮肥基追比为6:4处理的小麦产量为最高,同时在小麦的氮肥农学效率、氮肥偏生产力和氮肥吸收利用率方面表现也最好。因此,水稻秸秆还田配方施肥条件下将氮肥基追比调整为6:4最有利于提高小麦产量和氮肥利用率。2.水稻秸秆还田后在配方施肥的基础上,磷肥减量10%~30%时,小麦植株的磷素含量和累积量均随着磷肥施入量的减少先增加后减少,土壤有效磷含量先减少后增加;当磷肥减量20%时,第一年和第二年小麦植株的磷素累积量为最高,其含量范围分别为0.31~6.38、0.14~5.31 mg/株,对应均值分别为2.56、2.55 mg/株,而土壤有效磷含量范围分别为24.56~29.86、15.72~30.59 mg/kg,对应均值分别为27.08、22.65 mg/kg,成熟期土壤全磷含量分别为0.65、0.62 g/kg。秸秆还田配方施肥条件下,磷肥减量10%~30%时对2017年小麦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和千粒重均没有显着影响(P>0.05),而对2018年小麦的有效穗数有显着影响(P<0.05),并随着磷肥施用量的减少而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两年均以减磷20%处理小麦产量最高。秸秆还田条件下磷肥连续两年减量20%均可提高小麦的磷肥农学效率、磷肥偏生产力和磷肥吸收利用率,同时也可提高小麦产量。水稻秸秆还田后,在有效磷较为丰富(>20 mg/kg)的土壤上连续两年减少磷肥用量20%以内,不会影响小麦的正常生长和产量。3.水稻秸秆还田后在配方施肥基础上,钾肥减量10%~30%时,小麦植株的钾素含量和累积量均随着钾肥施入量的减少先增加后减少,第一年和第二年小麦植株的钾素累积量以钾肥减量20%时最高(含量范围分别为2.70~26.32、1.78~31.42 mg/株,对应均值分别为18.45、18.90 mg/株),而对应的土壤速效钾含量范围分别为235.00~317.25、206.67~303.33 mg/kg,对应均值分别为268.35、239.75 mg/kg,成熟期土壤全钾含量分别为23.60、23.40 g/kg。钾肥减量对小麦每穗粒数和千粒重没有显着影响,而有效穗数随着钾肥施用量的减少呈先增后减的趋势。水稻秸秆还田钾肥减量20%以内可提高小麦的钾肥农学效率、钾肥偏生产力和钾肥吸收利用率,且对小麦产量影响不显着(P>0.05)。水稻秸秆还田后,在速效钾较为丰富(>180 mg/kg)的土壤上连续两年钾肥用量减少20%以内对小麦产量未产生明显影响,而提高了钾肥利用效率。
石晓华[8](2020)在《有机肥替代化肥对阴山北麓地区马铃薯—小麦轮作体系土壤与作物的当季和持续影响》文中研究表明马铃薯生产中化学肥料的过量施用和较低的利用效率不仅造成了养分资源的浪费,而且引起了一系列环境和生态问题,威胁着马铃薯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安全。有机养分替代化学养分,可有效降低化肥的投入、提高肥料利用率,对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有显着效果,因此在马铃薯产业绿色发展需求背景下,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成为关注度日益增加的研究领域。内蒙古阴山北麓是我国重要的马铃薯产区,但针对当地马铃薯种植模式、气候条件、土壤环境等条件的有机肥替代化肥研究尚未系统开展。为避免马铃薯连作造成的危害,当地研究形成了马铃薯-小麦轮作模式,而马铃薯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显然不能离开整个轮作体系,而且小麦根系吸收能力、生育特性与马铃薯存在较大差异,有机肥替代对阴山北麓地区小麦生育及产量的影响规律尚未明确。因此,系统研究马铃薯-小麦轮作体系下有机肥替代对农田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群落结构、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当季影响和持续影响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不仅是马铃薯减肥增效的基础,更是实现该地区马铃薯-小麦轮作体系化肥减施和健康土壤培养的基本前提。基于上述科学问题,在内蒙古阴山北麓地区马铃薯-小麦轮作体系下,进行定位试验,以腐熟羊粪商品有机肥为化学肥料替代肥,系统研究了 100%化肥(T0)、有机肥替代30%化肥(T1)、有机肥替代60%化肥(T2)、有机肥替代80%化肥(T3)4种施肥处理对该地区马铃薯-小麦轮作体系马铃薯季和后茬小麦季农田土壤理化及生物学性状、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及养分吸收利用等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与施用100%化肥比较,有机肥替代60%化肥可显着增加马铃薯季块茎膨大期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有机肥替代化肥可稳定小麦季后期土壤速效养分供应,且随轮作年限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显着提高。2、与100%化肥处理比较,有机肥替代60%化肥显着提高了土壤细菌多样性和丰富度。在马铃薯季,土壤细菌群落中的优势菌群分属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此外,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Patescibacteria、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罗卡氏菌门(Rokubacteria)等也能在各年份土壤样品中被检测到。在轮作第二年和第三年小麦季,优势菌门无变化,但有机肥替代化肥增加了绿弯菌门(Chloroflexi)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丰富度。3、在轮作第一年马铃薯季,有机肥替代处理与100%化肥处理相比土壤酶活性无显着差异,但在轮作第二年和第三年小麦季,与100%化肥处理相比,有机肥替代60%化肥可提高土壤碱性磷酸酶、脲酶活性,并对土壤蔗糖酶、脱氢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有稳定作用。4、马铃薯季,有机肥替代60%化肥马铃薯单株薯重显着高于100%化肥处理,马铃薯增产8%~12%,产量稳定性最高。小麦季,有机肥替代60%化肥相对于100%化肥显着提高小麦穗粒数和产量,虽然在试验年度范围内随轮作年限的增加,有机肥替代60%化肥较100%化肥处理的增产幅度有所降低,但有机肥替代60%化肥下小麦产量稳定系数始终最高。5、在马铃薯季,与100%化肥处理相比,有机肥替代60%化肥可提高马铃薯块茎膨大期干物质同化速率以及养分的积累量,并显着提高氮、磷和钾肥偏生产力;在小麦季,与100%化肥处理相比,有机肥替代60%化肥可提高小麦成熟期干物质累积量和养分积累量。综上结果可以得出,在阴山北麓地区,实施有机肥替代不仅可以逐渐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而且在有机肥替代60%化肥的条件下,通过提高马铃薯块茎膨大期、小麦成熟期速效养分供应,增加作物养分吸收,促进干物质积累,进而提高和稳定马铃薯、小麦当季的产量,同时通过增加土壤细菌多样性和丰富度,提高土壤碱性磷酸酶、脲酶活性而不断改善土壤。因此,在阴山北麓地区马铃薯-小麦轮作体系,有机肥替代60%化肥具有良好的当季效应和持续效应,值得推荐。具体推荐方案为:马铃薯季,有机肥施用量为8t/hm2,氮、磷(P2O5)、钾(K2O)施用量分别为124 kg/hm2、110 kg/hm2、135kg/hm2;小麦季,有机肥施用量为5t/hm2,氮、磷(P2O5)、钾(K2O)施用量分别为 76 kg/hm2、62 kg/hm2、75kg/hm2。
陆思旭[9](2020)在《不同耕作与施肥对渭北旱塬土壤养分、有机碳和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耕作直接或间接影响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合理的土壤耕作措施能有效改善土壤结构、理化性质和生态环境,实现农田土壤的可持续利用,促进作物高产稳产。由传统翻耕造成的土壤结构破坏、肥力下降和作物减产等被人们越来越重视,近年来免耕、深松等耕作方式得到推广应用。为探讨不同耕作措施对渭北地区黑垆土有机碳和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本试验以渭北旱塬黑垆土长期定位试验为研究对象,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3个施肥水平(平衡施肥(BF)、低肥(LF)、常规施肥(CF)),副区为不同耕作模式(单一耕作:连年翻耕(CC)、连年免耕(NN)、连年深松(SS);轮耕:免耕/深松(NS)、深松/翻耕(SC)、翻耕/免耕(CN)),研究了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养分、有机碳组分和微生物碳源代谢活性等的变化特征,并探讨了土壤有机碳与微生物功能多样性之间的关系,揭示了耕作和施肥方式对渭北旱塬黑垆土的影响,为该地区耕作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主要结论如下:1.不同耕作与施肥对土壤养分含量和分布的影响三种施肥水平下,土壤全氮含量在0~10 cm、10~20 cm土层的大小顺序均为CF>BF>LF;碱解氮含量在0~10 cm的大小顺序为BF>LF>CF,10~20 cm表现为BF>CF>LF,且BF显着高于LF和CF。土壤全磷在0~10 cm土层的含量顺序为BF>CF>LF,且三者之间均呈现显着差异,10~20 cm土层的全磷为CF>LF>BF,CF显着高于LF和BF,LF和BF之间无显着差异;速效磷在0~10 cm表现为CF>BF>LF,10~20 cm土层为BF>CF>LF,其中BF和CF均显着高于LF。土壤全钾、速效钾在0~10cm和10~20 cm的大小顺序均为BF>LF>CF,且三者之间差异显着。不同耕作措施在平衡施肥下,土壤全氮在0~10 cm土层的大小顺序为NS>SS>NN>SC>CN>CC,其中与CC处理相比其他耕作措施均有显着提高;在10~20cm土层全氮变化为NN>CC>NS>CN>SC>SS,其中与CC处理相比,NN处理显着增加了17.07%,SS处理减少了18.84%。碱解氮含量在0~10 cm土层表现为NS>NN>SS>CN>CC>SC,但在10~20 cm土层,CC处理的碱解氮含量最高,NN处理含量最低,较CC减少了32.58%。全磷在0~10 cm层含量从大到小依次为SC>NN>NS>CC>SS>CN,与CC处理相比,SC处理显着增加了12.94%,在10~20 cm层NN处理含量最高,较CC增加了6.49%,NS处理最低,较CC显着减少了41.97%;速效磷在0~10 cm的含量依次为NS>CN>NN>SC>CC>SS,在10~20 cm土层,CC处理的速效磷含量最低,CN处理最高,较CC显着增加了39.68%。全钾含量在0~10 cm土层的大小顺序为SS>NS>CN>NN>SC>CC,在10~20 cm层NN处理的全钾含量最高,较CC增加了15.63%,SS处理最低,但与CC的差异不显着;速效钾含量在0~10 cm的大小顺序为SC>NN>SS>CN>NS>CC,在10~20 cm土层中速效钾含量表现为CN>SS>NS>SC>CC>NN,与CC处理相比,CN处理的分别增加了14.39%,NN处理显着减少了38.42%。不同耕作措施下土壤养分的层化现象在速效养分中差异较大。与CC处理相比,NS、NN和SS处理在3种施肥情况下均显着提高了土壤碱解氮的层化比,NS、SC处理提高了全磷层化比,但速效磷层化比有所降低,SS处理提高了全钾和速效钾的层化比。2.不同耕作与施肥对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影响从施肥水平来看,有机碳含量在0~10 cm土层的大小顺序为BF>LF>CF,在10~20cm表现为BF>CF>LF。土壤微生物量碳、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在0~10 cm、10~20 cm的含量均为BF>LF>CF。可溶性有机碳在0~10 cm、10~20 cm土层的含量顺序均为BF>CF>LF。表明平衡施肥增加了0~10 cm、10~20 cm土层有机碳及其活性组分的含量。在平衡施肥下不同耕作措施,土壤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可溶性有机碳和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在0~10 cm土层与CC处理相比均有所提高,提高的幅度分别为9.12%~22.57%、14.74%~44.62%、7.84%~24.07%、11.85%~41.23%,其中均以NS和NN处理含量较高。微生物量碳和易氧化有机碳在10~20 cm土层均以NS和CN处理含量较高,NN处理含量最低,较CC处理分别显着减少了25.32%和44.83%。不同耕作处理下层化比表明,与CC处理相比,其他耕作措施均提高了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层化比,其中NS、NN处理增加幅度相对较大。NS、SC、NN、SS处理也显着提高了易氧化碳比值,NS和NN处理还提高了可溶性有机碳的层化比比值。3.不同耕作与施肥对土壤微生功能多样性的影响从3种施肥水平来看,平衡施肥的AWCD(平均颜色变化率)值、碳源利用率和功能多样性指数均高于低肥和常规施肥。与CC处理相比,深松、免耕耕作处理的AWCD值在3种施肥水平下均有所提高,其中NS处理均显着增加,分别增加了63.79%、64.10%、121.05%;NN处理在平衡施肥和常规施肥下达到显着差异,增加幅度分别为32.76%、89.74%。在平衡施肥下,NS和NN处理对各类碳源的利用均高于CC处理,其中糖类和氨基酸类碳源是该地土壤微生物最主要的利用碳源。功能多样性指数表明,深松、免耕等保护性耕作处理较CC处理均提高了丰富度指数和香农指数,其中NS和NN处理增加最为显着分别增加了35.17%、4.05%和11.11%、4.39%。均匀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在6种耕作措施下均无显着差异。主成分分析得出不同耕作处理下土壤微生物对碳源利用有所差异,其中NS和NN处理对碳源利用模式相似。冗余分析表明,全氮、碱解氮、全磷和速效磷均对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影响较大;有机碳及其各组分与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均有正相关关系,其中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对其影响较大,易氧化有机碳影响相对较小。综上所述,平衡施肥结合免耕深松轮耕措施是比较适合该地区的耕种模式。
桓磊[10](2020)在《党参营养特性及配方施肥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参(Codonopsis pilosula(Franch.)Nannf.)作为我国药食同源的传统补益药,在众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需求。目前党参野生资源日益枯竭,加之栽培经验和种植管理技术的不成熟,使得党参产量和质量得不到保证,同时也产生了土壤恶化等问题,这均不利于党参的可持续发展。中药临床疗效的有效发挥依赖于中药材产量和质量的稳定可控,而科学合理的施肥在很大程度可以调控其产量和品质。因此本文采用氮磷钾“3414”配方设计进行田间试验,研究氮、磷、钾元素配施对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的影响;关注配施对党参生长生理、产量、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动态变化;探究党参氮磷钾元素吸收分配规律;依据大田试验结果建立相应肥效模型并进行施肥寻优,旨在为实现党参规范化栽培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氮磷钾配施对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有一定改善作用。配施短期内对土壤p H值无显着影响;大部分处理不会增加土壤盐分;N1P2K2、N2P0K2等处理可一定程度上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与不施肥组相比,各配施处理能显着改变土壤酶活性,在前期N2P0K2等处理提高土壤蔗糖酶、磷酸酶活性最显着;N3P2K2等处理在中期提高土壤脲酶活性最理想,中后期以N2P2K1等处理最好。2、氮磷钾水平和配施对党参生长生理、产量、品质的影响存在差异。党参生长前期叶绿素含量较高,此时光合作用最强,中后期主要进行根部生长;在本试验条件下,各配方处理均能提高产量,且浸出物均能达到药典标准(不低于55%),N0P2K2处理时浸出物最高,N2P2K2处理组时产量、根多糖含量、党参炔苷含量均较高,分别为2231.19 kg/hm2、32.66%、0.439 mg/g。采收期时根、茎、叶(9月28日)中多糖含量范围分别为:24.17~32.93%、4.7~11.1%、5.8~12.5%。3、明确党参营养吸收及分配规律。(1)氮主要分布于叶中,根中最少,叶中氮含量于7月下旬开始持续降低;根中磷含量在前期快速积累在7月下旬积累量达到最高,并转移至地上部分,于9月底达到最高;根、茎中全钾含量明显呈“对称”趋势变化。总体上看,9月底之前营养元素主要分布在党参叶和茎中,以保障光合作用的需要,进而利于次生代谢产物的积累。(2)施氮可显着提高根、茎、叶中氮含量,其积累量与施氮水平和党参生长阶段有关;N0、N1更利于茎、叶中磷积累,N2在前期可显着加快根对钾素的积累。磷水平对根茎叶中氮素积累无明显规律;各水平磷素在7月下旬至9月底能显着提升茎中氮含量;在党参生长中期,提高磷素施入水平更利于根、茎中磷的积累;P1、P3更利于根中钾的积累。钾水平对根、茎中氮素影响无明显规律,但会抑制叶片中氮的积累;在党参生长前期各钾水平促进根、叶中磷的积累,而中期则为抑制作用,在8月底以后K2、K3利于提高叶片对磷的积累;在党参整个生长阶段提高钾肥施入水平对根、茎、叶中钾素积累作用不显着。4、提出党参最佳施肥量和配比根据模型寻优结果综合分析可得施肥最优施肥组合为:施氮量146.02~153.70kg/hm2,施磷量57.50~69.60 kg/hm2,施钾量29.28~38.34 kg/hm2,即最优施肥配比为1:0.37~0.48:0.19~0.26,有望达到产量大于2300 kg/hm2、多糖含量大于30%、党参炔苷含量超过0.35 mg/g的目标。
二、长期定位施肥对土壤磷、钾素动态变化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长期定位施肥对土壤磷、钾素动态变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秸秆还田条件下磷肥减量对小麦玉米养分吸收累积与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1 小麦-玉米养分吸收利用规律 |
1.1 黄淮海地区小麦-玉米轮作模式限制因素 |
1.2 麦-玉轮作模式下作物氮磷钾的吸收利用规律 |
1.2.1 麦-玉轮作模式下作物氮素吸收利用规律 |
1.2.2 麦-玉轮作模式下作物磷素的吸收利用规律 |
1.2.3 麦玉轮作模式钾素的吸收利用规律 |
1.3 秸秆资源利用潜力 |
1.3.1 黄淮海地区麦玉轮作模式下秸秆资源利用潜力 |
1.4 秸秆还田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1.4.1 秸秆还田对土壤氮素的影响 |
1.4.2 秸秆还田对土壤磷素的影响 |
1.4.3 秸秆还田对土壤钾素的影响 |
1.4.4 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
1.4.5 秸秆还田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1.5 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
1.6 秸秆还田对作物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1.7 大气氮磷沉降对土壤养分的贡献 |
1.8 麦-玉轮作模式下秸秆还田磷肥减量技术的应用 |
1.9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10 研究内容 |
1.11 技术路线 |
2 引言 |
3 材料与方法 |
3.1 文献收集整合方法 |
3.1.2 基于产量最高的施氮/磷/钾肥量的计算 |
3.1.3 基于经济效益最高的施氮/磷/钾肥量的计算 |
3.1.4 基于环境效益最高的施氮肥量的计算 |
3.2 田间试验地点 |
3.3 田间试验设计 |
3.3.1 田间试验种植与管理 |
3.3.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3.4 大气氮磷沉降实验设计 |
3.5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
4 结果分析 |
4.1 黄淮海地区不同生产目标的最优施肥量 |
4.2 磷肥减量对小麦产量和磷肥利用率的影响 |
4.2.1 磷肥减量对小麦磷素含量的影响 |
4.2.2 磷肥减量对小麦氮素含量的影响 |
4.2.3 磷肥减量对小麦钾素含量的影响 |
4.2.4 磷肥减量对小麦磷素累积量的影响 |
4.2.5 磷肥减量对小麦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影响 |
4.2.6 磷肥减量对小麦土壤全磷含量的影响 |
4.2.7 磷肥减量对小麦产量及磷肥利用率的影响 |
4.3 磷肥减量对玉米产量和磷肥利用率的影响 |
4.3.1 磷肥减量对玉米磷素含量的影响 |
4.3.2 磷肥减量对玉米磷素累积量的影响 |
4.3.3 磷肥减量对玉米氮素含量的影响 |
4.3.4 磷肥减量对玉米钾素含量的影响 |
4.3.5 磷肥减量对玉米季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影响 |
4.3.6 磷肥减量对玉米季土壤全磷含量的影响 |
4.3.7 磷肥减量对玉米产量及磷肥利用率的影响 |
4.4 大气氮磷沉降对农田养分平衡的贡献 |
4.5 秸秆还田磷肥减量对土壤养分平衡的影响 |
4.5.1 秸秆还田磷肥减量对土壤磷素净增加量的影响 |
4.5.2 秸秆还田磷肥减量对土壤氮素净增加量的影响 |
4.5.3 秸秆还田磷肥减量对土壤钾素净增加量的影响 |
5 讨论 |
5.1 小麦-玉米轮作秸秆还田条件下磷肥减量对土壤磷素的影响 |
5.2 小麦-玉米轮作秸秆还田条件下磷肥减量对植株磷素累积量的影响 |
5.3 小麦-玉米轮作秸秆还田条件下磷肥减量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
5.4 小麦-玉米轮作秸秆还田条件下磷肥减量土壤氮磷钾养分平衡分析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附录 |
(2)长期种植施肥模式对烟地生产力和养分状况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土壤长期定位监测试验研究概况 |
1.1.1 国外研究概况 |
1.1.2 国内研究概况 |
1.2 长期种植施肥下作物产量与品质研究进展 |
1.2.1 种植模式对作物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
1.2.2 施肥对作物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
1.2.3 长期种植施肥对烤烟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
1.3 长期种植施肥下土壤养分淋失研究进展 |
1.3.1 土壤养分淋失及其影响因素 |
1.3.2 长期种植施肥对土壤养分淋失的影响 |
1.4 降雨养分输入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进展 |
1.4.1 降雨养分输入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
1.4.2 降雨养分输入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 |
1.5 长期种植施肥下土壤养分研究进展 |
1.5.1 种植模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1.5.2 施肥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1.5.3 长期种植施肥对植烟土壤养分的影响 |
1.6 长期种植施肥下土壤团聚体研究进展 |
1.6.1 种植模式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 |
1.6.2 施肥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 |
1.7 长期种植施肥下土壤微生物研究进展 |
1.7.1 长期种植施肥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 |
1.7.2 长期种植施肥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
1.7.3 长期种植施肥对植烟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1.8 长期种植施肥下农业系统养分盈亏平衡研究进展 |
1.8.1 农业系统养分盈亏平衡特征 |
1.8.2 长期种植施肥对农业系统养分盈亏平衡的影响 |
第2章 绪论 |
2.1 立题依据 |
2.2 研究目标 |
2.3 研究内容 |
2.4 技术路线 |
第3章 种植施肥对烟地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地概况 |
3.2.2 试验设计 |
3.2.3 样品采集与分析 |
3.2.4 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烤烟产量与品质 |
3.3.2 玉米产量与品质 |
3.3.3 黑麦草产量与品质 |
3.4 讨论 |
3.4.1 作物产量 |
3.4.2 作物品质 |
3.5 小结 |
第4章 烟地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利用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地概况 |
4.2.2 试验设计 |
4.2.3 样品采集与分析 |
4.2.4 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烤烟养分吸收量 |
4.3.2 玉米养分吸收量 |
4.3.3 黑麦草养分吸收量 |
4.3.4 肥料的经济效益 |
4.4 讨论 |
4.4.1 作物养分吸收量 |
4.4.2 肥料的经济效益 |
4.5 小结 |
第5章 烟地土壤养分淋失与降雨输入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地概况 |
5.2.2 试验设计 |
5.2.3 数据处理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不同施肥下土壤养分淋失状况 |
5.3.2 不同种植模式下土壤养分淋失状况 |
5.3.3 降雨养分输入 |
5.3.4 降雨中各形态氮的月均变化 |
5.4 讨论 |
5.4.1 土壤养分淋失 |
5.4.2 降雨养分输入 |
5.5 小结 |
第6章 烟地养分含量及其在土壤孔隙中的空间分布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试验地概况 |
6.2.2 试验设计 |
6.2.3 样品采集与分析 |
6.2.4 数据处理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土壤养分含量变化特征 |
6.3.2 土壤团聚体结构特征 |
6.3.3 土壤团聚体养分分布 |
6.3.4 土壤团聚体对养分的贡献率 |
6.4 讨论 |
6.4.1 土壤养分含量变化特征 |
6.4.2 土壤团聚体结构特征 |
6.4.3 土壤有机碳在土壤孔隙中的空间分布特征 |
6.4.4 土壤氮、磷、钾在土壤孔隙中的空间分布特征 |
6.5 小结 |
第7章 烟地土壤微生物对磷的活化及种群变化 |
7.1 前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试验地概况 |
7.2.2 试验设计 |
7.2.3 样品采集与分析 |
7.2.4 数据处理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微生物生物量碳、氮 |
7.3.2 可培养微生物数量 |
7.3.3 混合培养液中的有效磷及pH |
7.3.4 混合培养液中的有机酸 |
7.3.5 土壤细菌、真菌多样性分析 |
7.3.6 土壤优势细菌、真菌门 |
7.3.7 土壤优势细菌、真菌属 |
7.3.8 土壤微生物功能预测 |
7.4 讨论 |
7.4.1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 |
7.4.2 土壤微生物对磷的活化 |
7.4.3 细菌、真菌群落结构 |
7.5 小结 |
第8章 长期种植施肥下烟地生产力与养分状况综合评价 |
8.1 烟地生产力 |
8.2 养分状况 |
8.2.1 氮 |
8.2.2 磷 |
8.2.3 钾 |
8.3 小结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研究创新点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论文、专利及课题成果展示 |
(3)泸州烟区烤烟氮磷钾营养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烤烟氮素营养 |
1.1.1 氮素的生理作用 |
1.1.2 氮素对烤烟干物质积累分配的影响 |
1.1.3 烤烟氮素累积分配特征 |
1.1.4 氮素对烤烟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
1.1.5 氮素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
1.2 烤烟磷素营养 |
1.3 烤烟钾素营养 |
1.4 气候条件对烤烟的影响 |
1.4.1 温度 |
1.4.2 水分 |
1.4.3 光照 |
1.5 有机肥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
1.5.1 有机肥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
1.5.2 有机肥对土壤全氮的影响 |
1.5.3 有机肥对烤烟的影响 |
1.6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6.1 研究内容和研究目的 |
1.6.2 研究意义 |
1.7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2.1 供试无机肥料 |
2.2.2 供试有机肥料 |
2.2.3 气象数据采集 |
2.3 试验设计 |
2.3.1 不同氮磷钾用量试验 |
2.3.2 化肥与有机物料配施试验 |
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4.1 土壤样品测定 |
2.4.2 烤烟农艺性状的测定指标及方法 |
2.4.3 样品采集与测试指标 |
2.4.4 植株杀青样品的测定指标和方法 |
2.4.5 烤烟产量产值的测定 |
2.4.6 计算公式 |
2.5 数据分析 |
第三章 烤烟生长的关键影响因子 |
3.1 不同氮磷钾施用量对烤烟农艺性状的影响 |
3.1.1 不同施肥处理对烤烟团棵期农艺性状的影响 |
3.1.2 不同施肥处理对烤烟旺长期农艺性状的影响 |
3.1.3 不同氮肥用量对烤烟生长动态的影响 |
3.1.4 烤烟大田期叶面积变化特征 |
3.2 不同氮磷钾施用量对烤烟干物质累积分配的影响 |
3.2.1 不同施肥处理对烤烟成熟期干物质累积分配的影响 |
3.2.2 不同生育期烟株各器官干物质累积分配特征 |
3.3 烤烟生长季基本气候特征 |
3.3.1 泸州烟区气候年型 |
3.3.2 温度 |
3.3.2.1 环境温度 |
3.3.2.2 土壤温度 |
3.3.4 降雨 |
3.3.5 光照条件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烤烟氮磷钾养分吸收特征 |
4.1 不同氮磷钾施用量对烤烟成熟期养分积累分配的影响 |
4.1.1 不同氮磷钾施用量对烤烟各器官氮磷钾养分含量的影响 |
4.1.2 不同氮磷钾施用量对烟株氮磷钾养分累积的影响 |
4.1.3 不同氮磷钾施用量对烤烟各器官氮磷钾养分累积分配的影响 |
4.1.3.1 不同氮磷钾施用量对烤烟各器官氮素分配的影响 |
4.2.3.2 不同施肥处理对烤烟各器官磷素分配的影响 |
4.2.3.3 不同施肥处理对烤烟各器官钾素分配的影响 |
4.2 烤烟不同生育期氮磷钾养分吸收分配特征 |
4.2.1 烤烟氮素吸收特征 |
4.2.2 烤烟磷素吸收特征 |
4.2.3 烤烟钾素吸收特征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有机物料对植烟土壤供氮特征的影响 |
5.1 有机物料对土壤养分动态变化的影响 |
5.1.1 有机物料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
5.1.2 有机物料对土壤全氮的影响 |
5.2 有机物料对烤烟的影响 |
5.2.1 有机物料对烤烟农艺性状的影响 |
5.2.2 有机物料对烟株氮素累积分配的影响 |
5.2.3 有机物料对烟株磷素累积分配的影响 |
5.2.4 有机物料对烟株钾素累积分配的影响 |
5.2.5 有机物料对烤烟经济效益的影响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 泸州烟区氮素调控策略 |
6.1 不同氮磷钾施用量对烤烟经济效益的影响 |
6.2 氮肥效应函数 |
6.3 百公斤烟叶养分需求量 |
6.4 不同施氮量对烤烟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
6.5 氮养分平衡 |
6.6 烤烟全生育期施肥推荐 |
6.7 讨论 |
6.8 小结 |
第七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小麦秸秆还田条件下氮磷钾肥运筹对秸秆腐解、水稻产量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秸秆资源的利用情况 |
1.2 秸秆的腐解规律 |
1.2.1 氮肥对秸秆腐解的影响 |
1.2.2 微生物对秸秆腐解的影响 |
1.3 秸秆还田养分释放及作用 |
1.3.1 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
1.3.2 秸秆还田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
1.4 秸秆还田条件下配施氮肥对土壤理化性质和作物生长的影响 |
1.4.1 秸秆还田对土壤氮素形态及其有效性的影响 |
1.4.2 秸秆还田氮肥运筹技术及其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
1.4.3 秸秆还田条件下水稻氮素吸收利用规律 |
1.5 秸秆还田条件下配施磷肥对土壤理化性质和作物生长的影响 |
1.5.1 秸秆还田对土壤磷素形态及其有效性的影响 |
1.5.2 秸秆还田磷肥运筹技术及其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
1.5.3 秸秆还田条件下水稻磷素吸收利用规律 |
1.6 秸秆还田条件下配施钾肥对土壤理化性质和作物生长的影响 |
1.6.1 秸秆还田对土壤钾素形态及其有效性的影响 |
1.6.2 秸秆还田钾肥运筹技术及其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
1.6.3 秸秆还田条件下水稻钾素吸收利用规律 |
1.7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8 研究内容 |
1.9 技术路线 |
2 引言 |
3 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点概况 |
3.2 试验设计与样品采集 |
3.2.1 秸秆堆腐试验(2017水稻季) |
3.2.2 小麦秸秆还田肥料运筹的田间试验(2017-2019水稻季) |
3.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3.3.1 秸秆堆腐过程质量变化 |
3.3.2 秸秆腐解过程中酶活性测定 |
3.3.3 植株养分吸收计算 |
3.3.4 植株和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 |
3.3.5 有机质磷以及NaOH提取态磷的31P-NMR分析 |
3.4 数据分析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外源氮肥和腐熟剂对小麦秸秆腐解的耦合关系 |
4.1.1 外源氮肥和腐熟剂处理下小麦秸秆腐解的质量变化规律 |
4.1.2 外源氮肥和腐熟剂处理下麦秸腐解的酶活变化规律 |
4.1.3 小麦秸秆质量变化与酶活之间的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 |
4.2 小麦秸秆还田条件下氮肥运筹对水稻产量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
4.2.1 小麦秸秆还田条件下氮肥前移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4.2.2 氮肥前移对水稻氮素含量的影响 |
4.2.3 氮肥前移对水稻氮素累积量和净累积量的影响 |
4.2.4 氮肥前移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4.2.5 氮肥前移对水稻氮肥吸收利用率的影响 |
4.3 小麦秸秆还田条件下磷肥减量对水稻产量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
4.3.1 小麦秸秆还田条件下磷肥减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4.3.2 磷肥减量对水稻磷素含量的影响 |
4.3.3 磷肥减量对水稻磷素累积量和净累积量的影响 |
4.3.4 磷肥减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4.3.5 磷肥减量对水稻磷肥利用率的影响 |
4.4 小麦秸秆还田条件下钾肥减量对水稻产量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
4.4.1 钾肥减量对土壤全钾和速效钾含量的影响 |
4.4.2 钾肥减量对水稻植株内钾素含量的影响 |
4.4.3 钾肥减量对水稻钾素累积量和净累积量的影响 |
4.4.4 钾肥减量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4.4.5 钾肥减量对水稻钾肥利用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
5 讨论 |
5.1 外源氮肥和腐熟剂对秸秆腐解的影响 |
5.2 小麦秸秆还田下氮肥前移对土壤氮素和水稻产量的影响 |
5.3 小麦秸秆还田下磷肥减量对土壤磷素和水稻产量的影响 |
5.4 小麦秸秆还田下钾肥减量对土壤钾素和水稻产量的影响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长期施肥下华北土壤化学肥力指标和作物产量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长期施肥下土壤肥力的演变特征 |
1.2.2 土壤肥力和养分平衡之间的关系 |
1.2.3 土壤肥力与产量 |
1.3 研究问题的提出及目标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内容 |
2.1.1 长期施肥下土壤肥力的演变特征 |
2.1.2 长期施肥下土壤肥力与养分平衡的关系 |
2.1.3 作物产量的影响因素 |
2.2 研究技术路线 |
2.3 研究方案 |
2.3.1 试验区概况 |
2.3.2 实验处理设计 |
2.3.3 样品采集与分析 |
2.3.4 公式计算与统计分析 |
第三章 长期施肥下华北地区土壤肥力的变化特征 |
3.1 长期施肥下华北地区化学肥力的变化特征 |
3.1.1 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特征 |
3.1.2 土壤全氮含量变化特征 |
3.1.3 土壤有效磷含量变化特征 |
3.1.4 土壤速效钾含量变化特征 |
3.1.5 土壤pH值变化特征 |
3.1.6 土壤综合肥力指数变化特征 |
3.1.7 土壤肥力主成分分析 |
3.1.8 土壤属性综合得分 |
3.2 长期施肥下华北潮土化学肥力的变化特征 |
3.2.1 华北潮土有机质变化特征 |
3.2.2 潮土土壤全氮含量变化特征 |
3.2.3 潮土土壤有效磷含量变化特征 |
3.2.4 潮土速效钾含量变化特征 |
3.2.5 潮土pH变化特征 |
3.3 长期施肥下华北褐土化学肥力的变化特征 |
3.3.1 褐土有机质变化特征 |
3.3.2 褐土全氮含量变化特征 |
3.3.3 褐土有效磷含量变化特征 |
3.3.4 褐土速效钾含量变化特征 |
3.3.5 褐土pH变化特征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长期施肥下华北地区土壤肥力与养分平衡的响应关系 |
4.1 华北地区氮平衡演变特征 |
4.1.1 华北氮素输入和输出变化特征 |
4.1.2 华北地区及不同省份氮盈亏 |
4.1.3 全氮的变化与氮盈余的响应关系 |
4.2 华北地区磷平衡演变特征 |
4.2.1 华北磷的输入和输出特征 |
4.2.2 华北地区及不同省份磷盈亏变化特征 |
4.2.3 有效磷的变化与磷盈余的响应关系 |
4.3 华北地区钾平衡演变特征 |
4.3.1 华北钾的输入和输出特征 |
4.3.2 华北地区及不同省份钾盈亏演变特征 |
4.3.3 速效钾与钾素平衡的关系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长期施肥下华北作物产量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
5.1 长期施肥华北地区作物产量的变化 |
5.2 华北地区潮土长期施肥作物产量的变化 |
5.3 华北地区褐土长期施肥作物产量的变化 |
5.4 土壤基础地力和施肥对产量的影响 |
5.4.1 地力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
5.4.2 施肥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
5.4.3 不同因素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
5.5 讨论 |
5.6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玉稻轮作下秸秆全量还田对土壤培肥及钾肥减施效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水旱轮作的研究概况 |
1.3 国内外秸秆资源现状 |
1.4 秸秆还田的效益 |
1.4.1 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形成的影响 |
1.4.2 秸秆还田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1.4.3 秸秆还田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
1.5 研究目的 |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玉-稻轮作下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作物生产及土壤特性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点概况 |
2.1.2 试验设计 |
2.1.3 田间管理 |
2.1.4 测定指标及方法 |
2.1.5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
2.1.6 气象资料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作物生物量和产量 |
2.2.2 土壤碳库 |
2.2.3 土壤总氮和矿质态氮 |
2.2.4 土壤总磷和速效磷 |
2.2.5 土壤交换性钾 |
2.2.6 土壤pH和BD |
2.2.7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
2.2.8 土壤酶活性 |
2.2.9 土壤还原性物质 |
2.2.10 土壤质量综合评价 |
2.2.11 土壤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
2.3 讨论 |
2.3.1 秸秆还田方式对作物生物量和产量的影响 |
2.3.2 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碳库的影响 |
2.3.3 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总氮和矿质碳氮的影响 |
2.3.4 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总磷、速效磷及交换性钾的影响 |
2.3.5 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pH和BD的影响 |
2.3.6 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
2.3.7 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2.3.8 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还原性物质的影响 |
2.3.9 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质量综合评价 |
2.4 小结 |
第三章 玉-稻轮作下秸秆还田及钾肥减施对作物产量和钾素利用率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地概况 |
3.1.2 试验设计 |
3.1.3 田间管理 |
3.1.4 测定指标与方法 |
3.1.5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作物产量 |
3.2.2 植株干物质 |
3.2.3 籽粒吸钾量 |
3.2.4 秸秆吸钾量 |
3.2.5 地上部植株吸钾量 |
3.2.6 作物籽粒吸钾量、秸秆吸钾量与地上部植株吸钾量之间方差分析 |
3.2.7 作物产量与吸钾量之间的关系 |
3.2.8 钾素偏生产力 |
3.2.9 钾素农学利用效率 |
3.2.10 钾素利用率 |
3.2.11 表观养分回收率 |
3.2.12 秸秆钾素对钾肥的替代效应 |
3.3 讨论 |
3.3.1 作物产量和干物质 |
3.3.2 籽粒吸钾量、秸秆吸钾量、植株吸钾量以及吸钾量和产量之间的关系 |
3.3.4 钾素偏生产力、农学利用效率、钾素利用率和表观养分回收率 |
3.3.5 秸秆钾对钾肥的替代效果 |
3.4 小结 |
第四章 玉-稻轮作下秸秆还田及钾肥减施对土壤钾素释放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地概况 |
4.1.2 试验设计 |
4.1.3 田间管理 |
4.1.4 测定指标与方法 |
4.1.5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交换性钾 |
4.2.2 有机质 |
4.2.3 Q/I曲线 |
4.2.4 Q/I曲线参数 |
4.3 讨论 |
4.3.1 交换性钾 |
4.3.2 有机质 |
4.3.3 Q/I曲线及曲线参数 |
4.4 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本文创新之处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教育背景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7)水稻秸秆还田条件下氮磷钾肥运筹对小麦产量及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点 |
2.2 试验设计 |
2.3 小麦种植与管理 |
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5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氮肥运筹对小麦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
3.1.1 氮肥运筹对小麦氮素含量的影响 |
3.1.2 氮肥运筹对小麦氮素累积量的影响 |
3.1.3 氮肥运筹对小麦氮素净吸收量的影响 |
3.1.4 氮肥运筹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 |
3.1.5 氮肥运筹对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
3.2 磷肥减量对小麦产量和磷肥利用率的影响 |
3.2.1 磷肥减量对小麦磷素含量的影响 |
3.2.2 磷肥减量对小麦磷素累积量的影响 |
3.2.3 磷肥减量对小麦磷素净吸收量的影响 |
3.2.4 磷肥减量对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影响 |
3.2.5 磷肥减量对土壤全磷含量的影响 |
3.2.6 磷肥减量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 |
3.2.7 磷肥减量对磷肥利用率的影响 |
3.3 钾肥减量对小麦产量和钾肥利用率的影响 |
3.3.1 钾肥减量对小麦钾素含量的影响 |
3.3.2 钾肥减量对小麦钾素累积量的影响 |
3.3.3 钾肥减量对小麦钾素净吸收量的影响 |
3.3.4 钾肥减量对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影响 |
3.3.5 钾肥减量对土壤全钾含量的影响 |
3.3.6 钾肥减量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 |
3.3.7 钾肥减量对钾肥利用率的影响 |
4 讨论 |
4.1 氮肥运筹对小麦氮素吸收累积量和小麦产量的影响 |
4.1.1 氮肥运筹对小麦氮素吸收累积的影响 |
4.1.2 氮肥运筹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
4.2 磷肥减量对小麦磷素吸收累积量和小麦产量的影响 |
4.2.1 磷肥减量对小麦磷素吸收累积的影响 |
4.2.2 磷肥减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
4.3 钾肥减量对小麦钾素吸收累积量和小麦产量的影响 |
4.3.1 钾肥减量对小麦钾素吸收累积的影响 |
4.3.2 钾肥减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有机肥替代化肥对阴山北麓地区马铃薯—小麦轮作体系土壤与作物的当季和持续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施用有机肥对农田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
1.1.1 对土壤容重和孔隙度的影响 |
1.1.2 对土壤pH和土壤EC的影响 |
1.1.3 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
1.2 施用有机肥对农田土壤养分供应能力的影响 |
1.2.1 对土壤氮素供应能力的影响 |
1.2.2 对土壤磷素供应能力的影响 |
1.2.3 对土壤钾素供应能力的影响 |
1.3 施用有机肥对土壤生物性状的影响 |
1.3.1 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1.3.2 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1.4 增施有机肥对作物养分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
1.4.1 对氮素养分利用率的影响 |
1.4.2 对磷素养分利用率的影响 |
1.4.3 对钾素养分利用率的影响 |
1.4.4 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
1.5 阴山北麓地区马铃薯生产概况 |
1.5.1 马铃薯生产现状 |
1.5.2 马铃薯轮作现状 |
1.6 本文研究目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
1.6.1 研究目的 |
1.6.2 研究内容 |
1.6.3 技术路线 |
2 有机肥替代对薯-麦轮作体系土壤与作物的当季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区基本情况 |
2.1.2 供试品种及试验设计 |
2.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1.4 数据统计与计算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有机肥替代对马铃薯季农田土壤的影响 |
2.2.2 有机肥替代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
2.2.3 有机肥替代对马铃薯产量及肥料效率的影响 |
2.3 讨论 |
2.4 小结 |
3 有机肥替代对薯-麦轮作体系土壤与作物的持续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区基本情况 |
3.1.2 供试品种及试验设计 |
3.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3.1.4 数据统计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有机肥替代对轮作体系小麦季作物生育、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 |
3.2.2 有机肥替代对马铃薯-小麦轮作体系土壤性状的持续影响 |
3.2.3 有机肥替代对轮作体系土壤细菌种群的影响 |
3.2.4 有机肥替代对轮作体系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3.3 讨论 |
3.4 小结 |
4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9)不同耕作与施肥对渭北旱塬土壤养分、有机碳和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保护性耕作措施的发展 |
1.2.2 耕作与施肥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1.2.3 耕作与施肥对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影响 |
1.2.4 耕作与施肥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内容 |
2.1.1 耕作与施肥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2.1.2 耕作与施肥对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影响 |
2.1.3 耕作与施肥对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
2.2 技术路线图 |
2.3 试验区概况 |
2.4 试验设计 |
2.4.1 施肥处理 |
2.4.2 耕作处理 |
2.5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5.1 土壤样品的采集 |
2.5.2 土壤养分与有机碳及其组分的测定 |
2.5.3 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测定 |
2.6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
第三章 不同耕作与施肥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耕作与施肥对土壤氮素的影响 |
3.2.2 不同耕作与施肥对土壤磷素的影响 |
3.2.3 不同耕作与施肥对土壤钾素的影响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耕作与施肥对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耕作与施肥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
4.2.2 不同耕作与施肥下的土壤有机碳层化比 |
4.2.3 不同耕作与施肥对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影响 |
4.2.4 不同耕作与施肥下的土壤微生物量碳层化比 |
4.2.5 不同耕作与施肥对土壤可溶性有机碳的影响 |
4.2.6 不同耕作与施肥下的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层化比 |
4.2.7 不同耕作与施肥对土壤易氧化有机碳的影响 |
4.2.8 不同耕作与施肥下的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层化比 |
4.2.9 耕作与施肥对有机碳及其组分的交互效应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不同耕作与施肥对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不同耕作与施肥对微生物碳源代谢能力的影响 |
5.2.2 不同耕作与施肥对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特征的影响 |
5.2.3 主成分分析 |
5.2.4 土壤养分与微生物碳源代谢功能的冗余分析 |
5.2.5 土壤有机碳组分与微生物碳源利用能力的相关分析 |
5.3 讨论 |
5.3.1 不同耕作与施肥对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特征的影响 |
5.3.2 土壤养分与微生物碳源代谢之间的关系 |
5.3.3 土壤有机碳组分与微生物功能多样性之间的关系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1.1 不同耕作与施肥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6.1.2 不同耕作与施肥对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
6.1.3 不同耕作与施肥对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的影响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党参营养特性及配方施肥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基金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党参概述 |
1.2 药用植物栽培研究 |
1.2.1 研究现状 |
1.2.2 栽培新理念和策略 |
1.3 药用植物配方施肥研究 |
1.3.1 “3414”试验方案应用简介 |
1.3.2 施肥对土壤的影响 |
1.3.3 施肥对药用植物养分吸收的影响 |
1.3.4 施肥对药用植物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 |
1.4 党参施肥技术研究现状 |
1.5 研究内容 |
1.5.1 氮磷钾配施对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的影响 |
1.5.2 氮磷钾配施对党参生长生理、产量、品质的影响 |
1.5.3 党参氮磷钾养分吸收积累研究 |
1.5.4 党参肥效方程的建立与施肥寻优 |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7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配方施肥对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的影响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布设 |
2.3 指标测定及方法 |
2.3.1 样品采集 |
2.3.2 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测定方法 |
2.3.3 数据处理 |
2.4 结果分析 |
2.4.1 配方施肥对土壤pH的影响 |
2.4.2 配方施肥对土壤电导率的影响 |
2.4.3 配方施肥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
2.4.4 配方施肥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2.5 讨论与小结 |
第三章 配方施肥对党参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
3.1 试验地概况 |
3.2 试验设计 |
3.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3.3.1 样品采集 |
3.3.2 生理生长及产量指标测定 |
3.3.3 品质指标测定 |
3.3.4 数据处理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配方施肥对党参根长的影响 |
3.4.2 配方施肥对党参根粗的影响 |
3.4.3 配方施肥对党参根鲜重的影响 |
3.4.4 配方施肥对党参根干重的影响 |
3.4.5 配方施肥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4.6 配方施肥对党参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3.4.7 配方施肥对党参产量的影响 |
3.4.8 配方施肥对党参分级占比的影响 |
3.4.9 配方施肥对党参浸出物的影响 |
3.4.10 配方施肥对党参多糖含量的影响 |
3.4.11 配方施肥对党参炔苷含量的影响 |
3.5 讨论与小结 |
第四章 党参氮磷钾养分吸收积累研究 |
4.1 试验地概况 |
4.2 试验设计 |
4.3 指标测定及方法 |
4.3.1 样品采集 |
4.3.2 植物氮磷钾测定 |
4.3.3 数据处理 |
4.4 结果分析 |
4.4.1 党参各部位氮、磷、钾含量动态变化 |
4.4.2 党参氮磷钾不同部位氮磷钾养分分配变化 |
4.4.3 不同氮水平对党参植株氮磷钾含量的影响 |
4.4.4 不同磷水平对党参植株氮磷钾含量的影响 |
4.4.5 不同钾水平对党参植株氮磷钾含量的影响 |
4.5 讨论与小结 |
第五章 党参肥效方程的探索 |
5.1 试验地概况 |
5.2 试验设计 |
5.3 党参产量肥效模型建立及寻优 |
5.3.1 单因素效应分析 |
5.3.2 二因素效应分析 |
5.3.3 三元肥效模型分析及寻优 |
5.4 党参多糖肥效方程建立及寻优 |
5.4.1 单因素效应分析 |
5.4.2 二因素效应分析 |
5.4.3 三元肥效模型分析及寻优 |
5.5 党参炔苷肥效模型建立及寻优 |
5.5.1 单因素效应分析 |
5.5.2 二因素效应分析 |
5.5.3 三元肥效模型分析及寻优 |
5.6 讨论与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四、长期定位施肥对土壤磷、钾素动态变化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秸秆还田条件下磷肥减量对小麦玉米养分吸收累积与产量的影响[D]. 单旭东. 安徽农业大学, 2021(02)
- [2]长期种植施肥模式对烟地生产力和养分状况的影响[D]. 王亚麒. 西南大学, 2021
- [3]泸州烟区烤烟氮磷钾营养调控[D]. 李君.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4]小麦秸秆还田条件下氮磷钾肥运筹对秸秆腐解、水稻产量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D]. 朱远芃.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3)
- [5]长期施肥下华北土壤化学肥力指标和作物产量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D]. 王乐.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
- [6]玉稻轮作下秸秆全量还田对土壤培肥及钾肥减施效应的研究[D]. 韩玉玲. 华中农业大学, 2020
- [7]水稻秸秆还田条件下氮磷钾肥运筹对小麦产量及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D]. 史燕捷.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3)
- [8]有机肥替代化肥对阴山北麓地区马铃薯—小麦轮作体系土壤与作物的当季和持续影响[D]. 石晓华.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1)
- [9]不同耕作与施肥对渭北旱塬土壤养分、有机碳和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D]. 陆思旭.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10]党参营养特性及配方施肥效应研究[D]. 桓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