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软流塑地层地铁隧道预支护施工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李奥[1](2020)在《大断面隧道塌方机理与安全性控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隧道建设规模的迅速扩大与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多变性的日益突出,隧道塌方事故时有发生,给工程建设安全带来极大威胁,也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的社会影响,隧道塌方的原因和防治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因此必须针对隧道塌方安全性问题开展系统深入的研究,掌握隧道塌方发生原因和机理、制定科学有效的控制对策,从而实现为塌方的有效预防、评估和处治提供依据,从根本上改善隧道施工安全现状。本文针对大断面隧道的塌方安全性问题,以开挖面失稳诱发的塌方(开挖面失稳塌方)和开挖面后方一定距离处的拱顶塌方(后关门塌方)两类典型塌方事故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研究、数值模拟、模型试验和现场实测等多种研究方法,揭示了隧道塌方机理和演化机制,阐明了隧道塌方安全性控制原理,提出了软弱破碎围岩隧道塌方安全性控制要点,并在工程中得到成功应用。主要开展工作与研究成果如下:(1)提出了深埋和洞口段隧道开挖面失稳塌方的典型模式,揭示了隧道开挖面失稳塌方演化机理。基于有限元极限分析方法,提出了深埋隧道开挖面的3种典型失稳塌方模式,分别为前倾冒落式失稳、后倾冒落式失稳和正面挤出式失稳,并各自揭示其失稳塌方演化机理;针对洞口段隧道开挖对边坡的扰动问题,揭示了洞口段隧道开挖面和边坡失稳塌方演化特性,提出了洞口段隧道开挖面滑移式失稳塌方模式;基于刚性体上限法,建立隧道开挖面临界失稳塌方力学模型,提出开挖面临界失稳状态下极限荷载和纵向破坏深度的确定方法。(2)揭示了隧道后关门塌方演化机理,提出了围岩损伤和隧道拱顶塌方的预测方法。从微观损伤和宏观破坏的角度,揭示了隧道围岩由损伤到塌方的演化过程;基于应变软化模型和损伤力学理论,提出了包括损伤深度和损伤程度的围岩损伤特性参数预测方法;基于上限变分法,建立深埋、浅埋偏压隧道拱顶塌方模型,提出了隧道拱顶塌方范围的预测方法;针对隧道拱顶渐进性塌方特性,建立渐进性塌方预测模型,得到了拱顶渐进性塌方范围全过程曲线;基于隧道纵向虚拟支护力分布特性,提出了隧道塌方位置的确定方法。(3)阐明了基于超前预支护和过程控制的隧道塌方安全性控制原理。针对隧道开挖面失稳塌方事故,提出了管棚超前预支护的3个作用模式,分别为纵向梁作用、环向”微拱”作用及注浆加固作用,建立管棚超前支护作用效果分析模型和评价指标,提出了管棚设计参数建议值;揭示了管棚-初支钢拱架“棚架”体系的安全性内涵,从围岩的基础承载力和锁脚锚管加固等角度,建立了初支钢拱架安全承载效果分析模型;针对隧道后关门塌方事故,基于隧道拱顶渐进性塌方特性,揭示了基于预控制、过程控制措施的拱顶塌方控制机理和承载特性,提出了预控制、过程控制措施下围岩荷载预测方法和支护设计参数要求。(4)提出了软弱破碎围岩大断面隧道塌方安全性控制要点。基于隧道两类典型塌方安全事故的诱发原因,明确了两类塌方事故的控制任务和控制措施,提出了软弱破碎围岩大断面隧道塌方安全性控制要点,该控制要点的核心是设计参数的确定;将研究成果应用于京张高铁两个典型隧道工程中,基于监测数据的反馈分析,验证了隧道塌方安全性控制效果。
牟翔[2](2020)在《地表注浆下浅埋暗挖地铁车站超前小导管支护参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城市轨道交通因速度快、运量大、噪音低、准时准点、安全程度高等优点,逐渐成为现代城市最重要的公共交通方式。城市轨道交通多为隧道工程,并且具有断面大、埋深浅、里程长、周边环境复杂等特点,因此施工难度较大。为确保施工安全性、经济性、及时性,对于地质条件差、承载能力弱的隧道围岩,需要采用超前支护进行加固,而超前小导管因适应性强、工艺简单、造价低廉等特点,成为应用最广泛的超前支护方式。本论文依托重庆轨道交通五号线北延伸段悦港大道车站,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监控量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地表注浆情况下浅埋暗挖地铁车站超前小导管支护的应用效果和设计参数优化,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根据依托工程的勘查设计资料和现场实际情况,通过理论分析,确定采用超前小导管支护对地表注浆下的浅埋暗挖地铁车站进行补充加固。(2)利用MIDAS/GTS NX软件,建立了地表注浆情况下的浅埋超大断面隧道数值模型,对比分析了未采用超前小导管、采用超前小导管两种情况下的围岩变形、围岩应力、初支结构应力,结果表明,在地表注浆情况下采用超前小导管支护,对提高围岩稳定性具有明显效果。(3)通过模拟不同外插角度、环向间距、布设范围等参数情况下的小导管支护效果,分析地表注浆下的超前小导管支护参数对围岩变形、围岩应力、初支结构应力、小导管轴力的影响规律,最后总结出依托项目在地表注浆情况下的超前小导管支护最佳设计参数。(4)通过监控量测手段来获得地表注浆下采用超前小导管加固后的地铁车站在施工过程中的拱顶沉降、地表沉降、净空收敛实际数据,并将实际数据与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数值模拟结果的可靠性。
王博[3](2020)在《浅埋隧道回填土层变形规律及管幕选型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隧道和地下工程得到前所未有地迅速发展,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正朝着复杂艰险山区、跨江跨海通道和地下深部发展,各种大规模、复杂结构形式和高建造难度隧道及地下工程不断涌现。为了解决在浅埋隧道下穿建筑或软弱破碎地层地段施工时可能发生围岩失稳、地表沉降过大和冒顶等问题,管幕支护技术在大量浅埋隧道和地下工程中被采用。而以工程经验为主的管幕设计参数选取,已无法满足当前隧道和地下工程面临的种种挑战。因此,本文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工程实例相结合的手段对影响管幕设计参数选择的多种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总结了浅埋隧道开挖地层变形规律和管幕支护下浅埋隧道围岩稳定性理论。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参考文献,对国内外管幕支护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分析了影响浅埋隧道回填土地层变形的影响因素;总结了回填土地层围岩的变形规律、浅埋隧道地表沉降规律和浅埋隧道地表沉降预测公式;研究了衬砌支护下隧道开挖掌子面前方地层变形、掌子面挤出变形及掌子面后方围岩变形规律;系统论述了管幕支护下浅埋隧道的地层变形、掌子面稳定和管间土稳定理论;分析和总结了目前对管幕设计参数有关的研究。(2)研究了管幕支护机理,同时推导了管幕选型的公式。分析了管幕支护下隧道围岩和管幕的受力变形过程;以拱顶管幕支护钢管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力学模型,对回填土地区,浅埋隧道管幕的单根钢管的受力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计算公式;同时,对影响管幕设计的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在埋深一定的情况下隧道断面尺寸、围岩级别对管幕设计参数的影响较大,开挖循环进尺、开挖方法、开挖步距以及管幕支护段长度对管幕变形影响较小;采用Pasternak双参数弹性地基梁理论推导了隧道埋深与管幕的钢管直径和钢管间距之间的隐式公式;该公式涉及的参数较多,基于遗传算法,利用软件计算出了不同埋深情况下的理论钢管直径和钢管间距,并拟合了埋深和钢管直径和钢管间距的关系,直观的呈现了埋深和钢管直径和钢管间距的关系。(3)研究了浅埋隧道回填土地层埋深和断面尺寸对管幕的钢管直径和间距的影响。通过有限元分析方法,对不同埋深和不同隧道断面尺寸情况下,不同钢管直径和不同管幕钢管间距共102种工况进行了数值模拟,基于拱顶沉降、管幕钢管挠度和路面沉降进一步研究了埋深和断面尺寸等因素对管幕的管径和钢管间距的影响,给出了回填土层下不同埋深和不同跨度条件下合理的钢管直径和钢管间距建议值;拟合了埋深和钢管直径、埋深和钢管间距、隧道跨度和钢管直径和钢管间距之间关系;将数值模拟得到的钢管直径和埋深的关系与基于Pasternak双参数弹性地基梁理论推导的钢管直径和埋深的关系进行了对比,发现两种情况得到的埋深和管幕设计参数之间的关系的趋势基本一致;另外,将隧道埋深和隧道跨度对管幕选型的影响进行了显着性分析,表明,隧道埋深对管幕选型的影响远远大于隧道跨度对管幕选型的影响;隧道扁平率对管幕选型存在一定影响。(4)以猫垭口隧道工程为例,将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控量测得到的数据进行了对比,同时对原管幕设计参数进行了优化。基于猫垭口原管幕设计参数不变情况下使用有限元软件模拟了猫垭口隧道沉降,并与现场监控量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发现有限元模拟结果和现场监测结果的趋势基本一致;同时使用基于Pasternak双参数弹性地基梁理论推导的公式对重庆猫垭口隧道原管幕支护工程参数进行优化,通过有限元模拟了原管幕设计参数与设计参数优化后的两种工况表明:参数优化后的管幕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要求,成本也得到有效控制。本文得到的管幕设计参数建议值对与本工程接近的工程可以参考,本文基于Pasternak双参数弹性地基梁理论推导的关系可用于各类工程设计及施工参考。
冯祎[4](2020)在《贵阳地铁2号线溶槽带塌陷机理与防治措施研究》文中提出贵阳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是连接贵阳市白云区至龙洞堡区的骨干线,中心城区敷设形式主要为地下线路,全长43.8公里,总投资约194亿。塌陷是制约我国岩溶地区城市地下交通建设发展的主要地质灾害之一。贵阳市区岩溶地貌占总面积的71.8%,隐伏溶槽、溶沟、地下裂隙和溶洞发育。地铁隧顶设计标高常见于基岩与覆盖层接触地带。受岩溶作用影响,基岩表层多发育不同规模石芽与溶槽,形态复杂多变,难以精准预测。溶槽作为易汇水的凹切位置,所充填土体常呈软塑甚至流塑状态。当溶槽入侵隧道轮廓线时,极易导致隧道上覆土层发生塌陷。隧区覆盖土层成分以红黏土为主,其独有的水敏性和“上硬下软”的分布特征,会对隧道的围岩稳定性产生进一步的不利影响,给地铁的掘进施工带来极大难度。矿山法为贵阳地铁2号线主要施工工法,多配合超前小导管预注浆和帷幕注浆实施预支护。由于溶槽带复杂的发育特征,超前小导管的支护体系在部分溶槽揭穿段的加固效果并不理想。帷幕注浆法支护性能更为优越,但工艺较为复杂,价格更为昂贵。研究地铁穿越溶槽带时的塌陷机理,预测具有塌陷隐患段落的塌陷范围和塌体形态,对岩溶地区合理采用隧道支护体系和塌陷防治措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依托贵阳地铁2号线白南区间工程,对溶槽带塌陷机理及防治措施展开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有:(1)通过现场调研和室内试验,研究隧区红黏土覆盖层的空间分布和物理力学性质、基岩发育形态和水的影响,总结溶槽带的发育特点。(2)根据白南区间的工程地质条件,结合塌陷拱理论和PLAXIS 3D数值模拟,提出地铁穿越溶槽带时诱发内部塌陷向地表塌陷的转化指标,并推导了两种塌陷模式下的三维塌体几何边界条件计算方法。研究区可将塌陷土洞埋深小于塌陷土洞计算高度的2.5倍作为内部塌陷模式转化为地表塌陷模式的判定标准。(3)根据溶槽带的发育特点和塌陷发育模式,总结超前小导管预注浆和帷幕注浆两种预支护体系的设计参数和工艺特点,并据此提出溶槽带中两种支护方法的选择建议:当计算未揭示地层为内部塌陷模式时,可采用超前小导管预注浆的方式实施预支护;若为地表塌陷模式,可采用帷幕注浆法进行加固。
苏愉淇[5](2020)在《隧道超前小导管支护参数敏感性及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国家大力修建公路、铁路等隧道工程,越来越多的施工安全问题逐渐显现出来。为了避免隧道开挖过程中围岩大变形现象的发生,因地制宜采取超前支护的加固措施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以锦州西团山子隧道为工程依托,建立隧道开挖过程中,超前小导管不同阶段的力学模型。通过FLAC3D数值模拟软件,研究隧道在有超前小导管支护工况下与无超前小导管支护工况下,围岩及掌子面的变形规律,并进行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超前小导管影响因素敏感度计算,开展影响因素相关性研究。通过现场监测数据,验证数值模拟模型的合理性。(1)引入巴斯捷纳克(Pasternak)双参数弹性地基梁模型,建立隧道开挖过程中,超前小导管不同阶段的力学模型,绘制超前小导管力学行为曲线。由曲线方程得出,在掌子面附近挠度、转角、弯矩以及剪力取得最大值,即已开挖未支护区域,为小导管最不利的受力阶段。(2)通过FLAC3D模拟软件模拟隧道真实开挖环境下,超前小导管的支护效果。在有无超前小导管支护的工况下,研究超前小导管对围岩开挖趋势、围岩的位移特性以及掌子面稳定性的影响,并将理论计算值与模拟计算值相对比,总体变化趋势一致,验证了力学模型的正确性。(3)引入敏感度函数,以围岩拱顶沉降量为评判标准,量化研究小导管影响参数以及注浆圈影响参数对围岩加固效果的敏感度。得出,注浆圈影响参数的敏感度大于小导管影响参数的敏感度。在此基础上,开展影响参数相关性研究。(4)根据现场拱顶、拱肩以及拱脚的监测数据,得出隧道开挖过程中,围岩的变形规律。并对监测数据进行回归分析,预测围岩的最终变形量。将现场监测数据与数值模拟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数值模拟围岩位移变化规律与现场监测围岩位移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可验证数值模型的合理性。该论文有图61幅,表29个,参考文献71篇。
苏林建[6](2020)在《浅埋富水黄土隧道开挖变形特征及控制措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些年来,随着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和西部大开发的持续投入,为适应不断增长的交通需求,越来越多穿越黄土地区的高等级公路被规划修建,黄土在较低含水率的状态下能维持较好的壁立性,但被水浸泡后强度骤减,围岩较长时间难以稳定,本文针对西会高速庞湾隧道富水浅埋段由于其开挖后崩解速度快,自承能力弱尤其拱脚承载力不足、初期支护变形速率大等特点,为实现快速安全施工的目的,进行富水浅埋隧道围岩变形规律及控制方法的相关研究。(1)基于相似理论,采用具有庞湾隧道现场工程性质相似土,依据相似比制作软塑状土质浅埋隧道模型,探究其在开挖过程硬塑状土质与软塑状土质围岩压力与变形的演化规律,对比出两种状态下隧道开挖净空位移特点。(2)以庞湾隧道现场测试基础上,选取典型断面进行分析,在中台阶开挖时,拱顶沉降达到34mm/d,上台阶拱脚承载力不足,常规拱脚支护的设计并不能控制拱脚稳定的特点,在采取一系列措施后,隧道净空位移得到控制,施工得以顺利进行。(3)采用FLAC3D软件建立三维模型进一步研究庞湾隧道典型软塑状黄土隧道开挖位移场及应力场的变化规律,并开展三维流固耦合数值计算,分析地下水作用下对浅埋黄土地层变形特点,并与仅考虑力学计算下的结果进行对比。(4)通过不同支护工况的数值分析,对比三台阶Φ89大锁脚锚管设置不同下斜角、扩大不同拱脚尺寸以及中管棚+小导管支护对浅埋富水隧道沉降变形控制效果,结果表明:1)不同台阶锁脚锚管的下斜角度对隧道净空位移的控制不一致,上台阶锚管在控制隧道净空位移的效果较中、下台阶的锚管显着,在上台阶可适当增长锚管长度;2)通过大拱脚支护,对浅埋富水黄土隧道的拱部沉降的控制有明显效果,沉降减小约10.9%,而对于边墙水平收敛控制作用有限,其中在上台阶设置60cm~80cm大拱脚对隧道沉降控制更为有利,3)中管棚+小导管支护较仅设置小导管工况地表沉降减小约10%,拱顶沉降减小约22.8%。
王岩[7](2019)在《基于MJS工法地铁近接施工对既有隧道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南京地铁5号线隧道拱顶距离1号线的拱底竖向距离仅有3.9m,所穿越区间隧道的地层条件复杂,属于带有特定地域特性的软流塑地层。针对在软流塑地层近接施工下穿既有隧道工程实际问题,南京地铁设计部门拟采用MJS(Metro Jet System)工法进行预加固控制既有隧道和地表沉降,以确保地铁1号线的运营安全。为了掌握MJS工法在软流塑地层地铁近接施工对既有隧道的影响规律,确保施工安全。依托南京市新建地铁5号线区间隧道下穿既有运营地铁1号线工程,运用物理模型试验与有限元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分析未加固和MJS工法预加固措施下地铁盾构施工过程地表沉降的变化、既有地铁的沉降规律、衬砌受力的变化规律。得到主要成果如下:(1)对南京软流塑土体进行分析,盾构穿越地层主要包含粉质粘土、粉砂等地层,具有软弱、透水等特点。结合本次工程介绍实施的MJS工法预加固方案,提出在软流塑地层情况下需要的设计参数、加固区域布置方案及注浆施工顺序。(2)针对南京市软流塑地层的特点,以相似理论为基础开展室内物理模型试验,通过模拟5号线盾构下穿1号线的过程,得到施工过程中监测点的位移及受力监测结果,通过对比未加固和MJS工法预加固措施监测点位移变形及压力变化规律,分析盾构过程中既有隧道的位移沉降、周围土体压力变化规律及地表位移沉降变化规律,验证MJS工法预加固的施工参数合理性。(3)利用MIDAS/GTS NX软件研究新建隧道5号线盾构近接下穿施工既有隧道1号线施工过程对其位移变化和受力特征影响,得到既有隧道和地表位移沉降均呈现单一沉降槽“U形”沉降的形状,且隧道垂直相交部位之间位移沉降值最大,随着与两条之间隧道轴线的距离增大而位移沉降值逐步减小。对新建隧道进行加固措施保护,需要对新建隧道上方土体进行MJS工法预加固措施保护,近接施工段重点部位进行加强数据监测,监测项目采用自动化监测系统。
程飞[8](2018)在《淤泥质隧道暗挖施工加固方案优化分析》文中提出淤泥质地层隧道施工极易引起掌子面失稳、地表沉降过大等。对淤泥质VI级围岩浅埋隧道支护方式以及支护参数选取无规范可循,此时需要进行专项设计。以福州市湖东东路隧道工程为依托,利用有限元方法研究了不同支护方式以及参数对隧道开挖的变形影响,通过数值正交试验分析了各因素对于隧道开挖的敏感性,并对隧道变形和受力规律进行了测试分析,结合解析设计与动态监测方法尝试给出了淤泥质隧道的变形预警值,可望为淤泥质城市浅埋隧道工程类比设计积累经验。(1)以湖东东路隧道工程为背景,建立数值分析模型,选取管棚直径、管棚环向间距和地表旋喷桩桩径作为影响因素,在单因素变量情况下,分析不同影响水平对于隧道施工的安全性影响。(2)以“CRD+大管棚+地表旋喷”为分析对象,采用正交试验原理,利用极差和方差对管棚直径、环向间距和地表旋喷桩桩径三个因素的敏感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管棚直径>环向间距>地表旋喷桩桩径,管棚直径和环向间距对于隧道开挖的影响处于显着影响水平,影响较大,而地表旋喷桩桩径对于隧道开挖的影响处于一般影响水平。(3)对“CRD+大管棚+地表旋喷”强加固措施进行了较系统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地表竖向位移距离隧道洞口越近,位移越大。拱顶沉降和周边收敛方面,随着里程桩号的不断推进,越靠近洞口处,累计沉降量和收敛量也越大。且最终沉降量超过了预留变形量,造成了初支侵限。围岩与初期支护之间的压力值沿隧道周边分布并不对称,分析认为这与开挖掌子面两侧围岩分布不对等有关。(4)建立二维计算模型,结合现场试验,对于处于淤泥质VI级围岩的城市浅埋隧道的变形预警值给出了推荐值。
蒙蛟[9](2015)在《软弱围岩隧道管棚预支护模型试验及受力状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管棚超前预支护技术作为一种主要的隧道开挖辅助工法,有效地解决了在某些特殊困难地段面临的问题,如软弱破碎围岩地段、浅埋大偏压地段、地下水活动较强的地段等。然而,工程实践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如管棚系统的支护力、支护效果没有量化,管棚预支护的设计未能优化。基于此,本文采用理论分析、模型试验与数值计算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1)将隧道埋深、管棚条件、围岩的力学性质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管棚的力学模型与计算参数。分别考虑管棚在纵向、横向的力学模型:以Pasternak弹性地基梁理论为理论依据的纵向计算方法和以微拱理论为基础的横向计算方法结合;提出了管棚系统的极限支护力P管。(2)结合工程实例,自主设计了立体相似试验模型系统,可以实现纵向开挖过程,设计了具有12组36个室内模型试验的正交表,考虑不同管棚布置(无管棚、120°布置、150°布置)、不同覆跨比(H/D=1,2,3)、不同工法(全断面法和台阶法)、不同进尺(D/3和2D/3)等工况;并在试验中使用粒子成像测速(PIV)技术。(3)试验条件下,采用管棚预支护不仅能有效防止坍塌,还能减少59.5%-76.8%的地表最大沉降值;通过试验数据给出了Peck公式中的沉降槽宽度参数K的建议区间,管棚预支护后K值增大0.15左右,在一定范围内管棚布置越密K值越大;分析隧道开挖和加载中围岩破坏过程,受到管棚系统支护力P管作用的围岩在破坏试验中承受的荷载值提高了一倍左右,破坏形式由拱顶坍塌转变为侧壁挤扩。(4)针对南京地铁南北线一期工程珠江路站-鼓楼站-玄武门区间软弱围岩隧道,使用有限差分软件F1ac3D分析,结果显示:使用管棚预支护能够减少74.3%的地表最大沉降和69.0%的拱顶最大位移,与模型试验得到的规律相符,并与现场实测数据比对,验证了管棚预支护系统控制地层变形的实际效果;得到了每一个施工步管棚的内力值,有无管棚情况下围岩塑性区发展和初期支护受力截然不同。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覆跨比(H/D=1,2,3)、不同工法(全断面和台阶工法)、不同进尺(D/3和2D/3)等条件下管棚预支护显着减小地表沉降、防止围岩破坏、增加极限加载值。
石钰锋[10](2014)在《浅覆软弱围岩隧道超前预支护作用机理及工程应用研究》文中提出摘要:浅覆软弱围岩隧道施工过程中,需采取有效的超前预支护才能保证围岩稳定、满足围岩和地表的变形控制要求。在软弱围岩变形特征及控制技术总结基础上,依托多个浅覆软弱围岩隧道工程,采用现场测试、数值计算、解析求解等手段,重点对长管棚、水平旋喷预支护作用机理进行探讨。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将隧道围岩变形从空间上分为超前沉降、掌子面挤出变形及掌子面后方变形,总结出浅覆软弱围岩隧道变形存在超前沉降范围大、在总沉降量中所占比例大、掌子面挤出变形大的特征,提出浅覆软弱隧道围岩预支护(加固)方法的选择规律及范围的确定方法。(2)依托石头岗浅覆软弱围岩隧道,在长管棚现场测试分析基础上,建立精细化的数值模型对长管棚作用机理进行研究,提出管棚预支护结构受力的纵向分区,按其与掌子面相对位置分为前方受拉区、后方受压区及靠近洞口受拉区。总结各区应力及范围分布随掌子面掘进的变化规律表明,各区应力随隧道掘进而增长,且表现为先快后慢趋势,各区长度除掌子面前方受拉区基本稳定外,其余两区长度随掌子面掘进而增长,可供预支护设计参考(3)针对既有弹性地基梁的不足,提出考虑初支综合延滞效应、掌子面前方岩土体变基床系数、围岩应力释放时空效应等因素的改进模型,根据有限差分原理,以石头岗隧道为例对改进的Winkler弹性地基梁模型进行求解,现场测试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4)依托富水软弱地层隧道工程,在对围岩加固前后现场取样,进行物理力学参数实验基础上,建立考虑流固祸合的三维数值模型,对水平旋喷预支护作用机理及效果进行研究提出,水平旋喷桩在纵向上起支护梁作用,横向上为受压拱效应,可有效改善围岩条件及隧道受力。(5)受材料特性、工艺所限,水平旋喷预支护存在抗拉(剪)强度低、完整性较差等缺陷,为此提出水平旋喷与管棚组合的预支护方式,并用数值手段论证,该方式可减小桩体的塑性区范围、拉应力,改善旋喷桩的受力,形成能充分发挥各自力学优点的组合结构,并成功应用于江门隧道下穿泄洪道工程。(6)掌子面加固可提高掌子面稳定性的同时,改善水平旋喷的受力,是水平旋喷桩缺陷克服的另一有效措施,对水平旋喷预支护及掌子面加固进行参数研究表明,水平旋喷预支护桩径、刚度及掌子面加固的面积比超过一定值后,加固效果增长有限,应根据具体工程选择最佳值。(7)对管棚与水平旋喷的设计与施工进行了探讨,设计中需根据具体工程条件及控制要求,本着安全、经济、高效的原则,选择预支护(加固)手段及参数,特殊工程需考虑局部加强或多手段结合,针对管棚、水平旋喷的施工问题应加强参数控制与施工管理。本文有图96幅,表36个,参考文献160篇。
二、软流塑地层地铁隧道预支护施工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软流塑地层地铁隧道预支护施工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大断面隧道塌方机理与安全性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隧道塌方调查和分类研究 |
1.2.2 隧道开挖面稳定性研究 |
1.2.3 隧道拱顶塌方研究 |
1.2.4 隧道塌方安全性控制研究 |
1.3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4 论文主要研究对象及内容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2 隧道开挖面失稳塌方机理研究 |
2.1 隧道塌方安全事故统计分析 |
2.1.1 隧道塌方安全事故特征 |
2.1.2 隧道塌方安全事故类型 |
2.2 有限元极限分析法 |
2.2.1 有限元极限分析法原理 |
2.2.2 有限元极限分析法数值软件 |
2.2.3 开挖面安全性分析 |
2.3 深埋隧道开挖面典型失稳模式及其塌方演化机理 |
2.3.1 开挖面前倾冒落式失稳 |
2.3.2 开挖面后倾冒落式失稳 |
2.3.3 开挖面正面挤出式失稳 |
2.3.4 开挖面安全性影响因素分析 |
2.3.5 开挖面失稳塌方极限状态参数确定方法 |
2.4 洞口段隧道开挖面失稳模式及其塌方演化机理 |
2.4.1 边坡安全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2.4.2 洞口段隧道开挖面滑移式失稳 |
2.5 本章小结 |
3 隧道后关门塌方机理研究 |
3.1 隧道围岩开挖损伤机理 |
3.1.1 围岩开挖损伤特性 |
3.1.2 围岩开挖损伤特性预测 |
3.1.3 围岩损伤特性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 |
3.2 深埋隧道拱顶塌方机理 |
3.2.1 深埋隧道拱顶塌方机理 |
3.2.2 深埋隧道拱顶渐进性塌方机理 |
3.3 浅埋偏压隧道拱顶塌方机理 |
3.3.1 浅埋偏压隧道拱顶塌方范围确定 |
3.3.2 坡面平行型隧道拱顶塌方机理 |
3.4 基于虚拟支护力的隧道塌方位置确定方法 |
3.4.1 围岩特性曲线 |
3.4.2 围岩纵向变形曲线 |
3.4.3 虚拟支护力纵向分布曲线 |
3.4.4 虚拟支护力纵向分布特性与塌方位置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隧道塌方安全性控制原理研究 |
4.1 隧道开挖面失稳塌方安全性控制 |
4.1.1 隧道开挖面失稳塌方安全性控制措施 |
4.1.2 超前支护和超前加固分析模型 |
4.1.3 管棚超前预支护作用机理 |
4.1.4 管棚-初支钢拱架“棚架”体系安全性 |
4.1.5 钢拱架拱脚处围岩承载力 |
4.1.6 钢拱架-锁脚锚管联合承载特性 |
4.2 隧道后关门塌方安全性控制 |
4.2.1 隧道拱顶塌方预控制 |
4.2.2 隧道拱顶塌方过程控制 |
4.2.3 隧道拱顶塌方协同控制 |
4.3 本章小结 |
5 隧道塌方安全性控制工程应用 |
5.1 隧道塌方安全性控制措施和控制要点 |
5.2 洞口段隧道开挖面失稳塌方安全性控制工程应用 |
5.2.1 工程概况 |
5.2.2 隧道开挖面失稳塌方安全性控制措施 |
5.2.3 监测方案和安全性控制效果分析 |
5.3 超大断面隧道后关门塌方安全性控制工程应用 |
5.3.1 工程概况 |
5.3.2 隧道后关门塌方安全性控制措施 |
5.3.3 安全性控制效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地表注浆下浅埋暗挖地铁车站超前小导管支护参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超大断面隧道研究现状 |
1.2.2 隧道超前预支护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2 本文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工程项目背景 |
2.1 工程概况 |
2.1.1 线路简介 |
2.1.2 工程简介 |
2.1.3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
2.2 浅埋超大断面隧道计算理论 |
2.2.1 浅埋隧道界限 |
2.2.2 超大断面隧道划分 |
2.2.3 围岩压力计算方法 |
2.3 施工安全风险及控制措施 |
2.3.1 浅埋超大断面隧道下穿回填区施工技术要求 |
2.3.2 地表注浆加固设计参数及施工工艺 |
2.4 超前支护设计方案与设计参数的选择 |
2.4.1 超前支护设计方案选择 |
2.4.2 超前小导管设计参数选择 |
2.4.3 超前小导管施工工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地表注浆下超前小导管支护效果研究 |
3.1 有限元分析原理及软件介绍 |
3.1.1 有限元分析过程 |
3.1.2 有限元分析软件介绍 |
3.2 建立数值分析模型 |
3.2.1 建立数值分析模型 |
3.2.2 计算参数 |
3.2.3 隧道开挖及支护顺序 |
3.4 地表注浆下未采用超前小导管时隧道施工模拟分析 |
3.4.1 隧道围岩变形分析 |
3.4.2 隧道围岩应力分析 |
3.4.3 隧道支护结构应力分析 |
3.5 地表注浆下采用超前小导管时隧道施工模拟分析 |
3.5.1 隧道围岩变形分析 |
3.5.2 隧道围岩应力分析 |
3.5.3 隧道支护结构应力分析 |
3.5.4 超前小导管受力分析 |
3.6 未采用和采用超前小导管时隧道施工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
3.6.1 隧道围岩变形对比分析 |
3.6.2 隧道围岩应力对比分析 |
3.6.3 隧道支护结构应力对比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地表注浆下超前小导管支护设计参数分析 |
4.1 超前小导管外插角度 |
4.1.1 隧道围岩变形分析 |
4.1.2 隧道围岩应力分析 |
4.1.3 隧道支护结构应力分析 |
4.1.4 超前小导管受力分析 |
4.2 超前小导管环向间距 |
4.2.1 隧道围岩变形分析 |
4.2.2 隧道围岩应力分析 |
4.2.3 隧道支护结构应力分析 |
4.2.4 超前小导管受力分析 |
4.3 超前小导管环向布设范围 |
4.3.1 隧道围岩变形分析 |
4.3.2 隧道围岩应力分析 |
4.3.3 隧道支护结构应力分析 |
4.3.4 超前小导管受力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监控量测与围岩稳定性分析 |
5.1 监测目的 |
5.2 监测点的布置 |
5.2.1 初期支护结构拱顶沉降量测 |
5.2.2 初期支护结构净空收敛监测 |
5.2.3 地表沉降监测 |
5.3 监控量测数据分析 |
5.3.1 初期支护结构拱顶沉降量测数据 |
5.3.2 初期支护结构净空收敛监测数据 |
5.3.3 地表沉降监测数据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浅埋隧道回填土层变形规律及管幕选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浅埋隧道地层变形规律及管幕工法研究现状 |
1.2.1 浅埋隧道地层变形规律及围岩稳定性研究现状 |
1.2.2 管幕工法研究现状 |
1.2.3 管幕支护下隧道开挖引起的土体变形研究现状 |
1.2.4 管幕设计参数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3.1 本文研究内容和技术线路 |
1.3.2 本文创新点 |
第二章 回填土地层浅埋隧道开挖地层变形规律与围岩稳定性研究 |
2.1 回填土地层围岩变形及地表沉降分析 |
2.1.1 回填土地层隧道围岩变形的影响因素分析 |
2.1.2 回填土地层隧道围岩变形预测 |
2.1.3 回填土地层隧道围岩变形控制 |
2.1.4 回填土地层隧道地表沉降规律 |
2.1.5 回填土地层隧道地表沉降预测 |
2.2 浅埋隧道开挖围岩变形规律 |
2.2.1 浅埋隧道围岩变形特征 |
2.2.2 掌子面前方变形与稳定性分析 |
2.2.3 掌子面后方变形与稳定性分析 |
2.2.4 掌子面的变形与稳定性分析 |
2.2.5 浅埋隧道开挖掌子面稳定性计算 |
2.3 管幕支护下浅埋隧道开挖围岩变形及地层沉降规律 |
2.3.1 基于管幕支护下的掌子面稳定性研究 |
2.3.2 基于管幕支护下的管间土体稳定性研究 |
2.3.3 基于管幕支护下的地表沉降规律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管幕支护机理及管幕选型公式推导研究 |
3.1 管幕支护概述 |
3.1.1 管幕特点及用途 |
3.1.2 管幕支护机理 |
3.1.3 管幕施工 |
3.2 管幕设计参数的影响因素研究 |
3.2.1 围岩级别 |
3.2.2 隧道断面尺寸 |
3.2.3 埋深 |
3.2.4 隧道断面形状 |
3.2.5 地下水 |
3.2.6 开挖方法 |
3.2.7 开挖循环进尺和步距 |
3.2.8 下穿隧道段长度 |
3.3 基于弹性地基梁模型和遗传算法的管幕设计参数研究 |
3.3.1 管幕计算理论概述 |
3.3.2 浅埋隧道回填土地层管幕受力计算 |
3.3.3 基于Pasternak双参数地基模型的管幕弹性地基梁分析 |
3.3.4 浅埋隧道回填土地层管幕弹性地基梁求解 |
3.3.5 基于遗传算法的管幕直径计算 |
3.3.6 浅埋回填土隧道管幕间距计算 |
3.4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回填土地层浅埋隧道埋深对管幕设计参数的影响研究 |
4.1 隧道埋深对管幕选型影响研究模拟方案 |
4.1.1 管幕支护与普通衬砌支护对比研究 |
4.1.2 埋深对管幕直径选型影响 |
4.1.3 埋深对管幕间距选型影响 |
4.2 模型建立 |
4.2.1 整体模型介绍 |
4.2.2 分析对象确定 |
4.2.3 材料本构模型 |
4.2.4 材料参数选取 |
4.2.5 单元选择 |
4.3 计算结果与分析 |
4.3.1 管幕支护与普通衬砌支护结果分析 |
4.3.2 基于管幕挠度研究埋深对管幕直径选型的影响 |
4.3.3 基于管幕挠度研究埋深对管幕间距选型的影响 |
4.3.4 基于地表沉降研究埋深对管幕直径选型的影响 |
4.3.5 基于地表沉降研究埋深对管幕间距选型的影响 |
4.3.6 基于拱顶沉降研究埋深对管幕直径选型的影响 |
4.3.7 基于拱顶沉降研究埋深对管幕间距选型的影响 |
4.3.8 基于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的对比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回填土地层浅埋隧道断面尺寸对管幕设计参数的影响研究 |
5.1 模型建立 |
5.1.1 整体模型介绍 |
5.1.2 材料参数选取 |
5.1.3 单元选择 |
5.2 隧道断面尺寸对管幕选型影响研究模拟方案 |
5.2.1 跨度对管幕直径选型影响 |
5.2.2 跨度对管幕间距选型影响 |
5.3 计算结果与分析 |
5.3.1 基于钢管挠度研究跨度对管幕直径选型影响 |
5.3.2 基于钢管挠度研究跨度对管幕间距选型影响 |
5.3.3 基于地表沉降研究跨度对管幕直径选型影响 |
5.3.4 基于地表沉降研究跨度对管幕间距选型影响 |
5.3.5 基于拱顶沉降研究跨度对管幕直径选型影响 |
5.3.6 基于拱顶沉降研究跨度对管幕间距选型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工程实例 |
6.1 管幕支护工程概况 |
6.1.1 工程概况 |
6.1.2 管幕施工参数 |
6.1.3 隧道暗挖施工方法 |
6.2 猫垭口隧道管幕支护工程三维有限元分析 |
6.2.1 猫垭口隧道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介绍 |
6.2.2 参数选择 |
6.2.3 结果分析 |
6.3 浅埋暗挖施工地表沉降现场监测及结果分析 |
6.3.1 全自动监测方案 |
6.3.2 量测方法及要求 |
6.3.3 监测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
(4)贵阳地铁2号线溶槽带塌陷机理与防治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岩溶塌陷的研究现状 |
1.2.1 岩溶塌陷的介质特点 |
1.2.2 岩溶塌陷的机理研究 |
1.2.3 岩溶塌陷的防治措施研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工程地质条件 |
2.1 自然地理及气象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1.2 气象特征 |
2.2 地形地貌 |
2.3 地层岩性 |
2.4 地质构造及区域稳定性 |
2.4.1 断层 |
2.4.2 褶皱 |
2.4.3 地震活动 |
2.5 水文地质特征 |
2.5.1 地下水类型与赋存 |
2.5.2 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及动态特征 |
2.5.3 水化学特征及侵蚀性评价 |
2.6 不良地质作用 |
2.7 特殊岩土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溶槽带的发育特点 |
3.1 红黏土覆盖层特点 |
3.1.1 红黏土的基本物理性质 |
3.1.2 红黏土抗剪强度的水敏性研究 |
3.1.3 红黏土的反剖面特征 |
3.2 基岩发育形态 |
3.2.1 岩溶探测技术 |
3.2.2 区间基岩发育特征 |
3.3 地表水与地下水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地铁穿越溶槽带的塌陷机理 |
4.1 地铁穿越溶槽带时塌陷的发育机制 |
4.2 洞室塌陷形态与其计算理论 |
4.2.1 塌陷土洞的形成机理 |
4.2.2 普氏平衡拱理论 |
4.3 溶槽带中塌体几何边界条件的计算模型 |
4.3.1 内部塌陷模式 |
4.3.2 地表塌陷模式 |
4.4 塌体形态的影响因素 |
4.4.1 数值模拟试验 |
4.4.2 塌陷土洞高度的计算方法 |
4.5 实际案例与分析 |
4.5.1 塌体几何边界与塌方量的计算步骤 |
4.5.2 实际案例计算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地铁穿越溶槽带的塌陷防治措施 |
5.1 溶槽带的塌陷防治措施分析 |
5.1.1 溶槽带塌陷防治的基本措施 |
5.1.2 溶槽带塌陷防治的主要问题 |
5.1.3 溶槽带超前支护体系的设计建议 |
5.2 研究区支护设计与分析 |
5.2.1 施工概况 |
5.2.2 支护方案设计参数 |
5.2.3 支护设计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5)隧道超前小导管支护参数敏感性及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案 |
2 超前小导管加固机理及力学响应 |
2.1 超前小导管加固机理分析 |
2.2 超前小导管受荷分析 |
2.3 超前小导管力学模型的建立 |
2.4 超前小导管力学行为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超前小导管支护效果分析 |
3.1 隧道超前小导管工况 |
3.2 材料属性 |
3.3 模型的建立 |
3.4 两台阶开挖施工模拟 |
3.5 加固效果分析 |
3.6 模拟结果与理论结果对比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超前小导管支护参数敏感性分析 |
4.1 超前小导管设计参数 |
4.2 超前小导管参数分析 |
4.3 超前小导管敏感性分析系统模型 |
4.4 小导管参数分析 |
4.5 注浆圈参数分析 |
4.6 超前小导管影响参数相关性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5 超前小导管支护稳定性分析 |
5.1 工程概况 |
5.2 隧道设计概况 |
5.3 现场监控量测方案 |
5.4 围岩稳定性分析 |
5.5 监测数据回归分析 |
5.6 模拟结果与测量结果对比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浅埋富水黄土隧道开挖变形特征及控制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现场测试研究 |
1.2.2 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研究 |
1.2.3 数值分析研究 |
1.2.4 富水黄土支护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浅埋富水黄土隧道施工特点及难点 |
2.1 概述 |
2.2 浅埋富水黄土隧道的工程特性 |
2.2.1 地下水迁移特性 |
2.2.2 含水率对抗剪强度影响 |
2.2.3 浅埋黄土隧道特点 |
2.3 依托工程概况 |
2.3.1 隧道概况 |
2.3.2 开挖与支护设计 |
2.4 现场施工特点与难点 |
2.4.1 围岩强度低 |
2.4.2 地下水丰富 |
2.4.3 围岩变形速率快 |
2.4.4 埋深浅 |
2.4.5 工期紧 |
2.5 富水土质隧道工程类比分析 |
2.5.1 富水土质隧道建设统计 |
2.5.2 隧道建设经验总结 |
2.6 小结 |
第三章 黄土隧道相似模型 |
3.1 相似理论及参数 |
3.1.1 相似理论 |
3.1.2 相似常数确定 |
3.2 模型材料 |
3.2.1 土体选取 |
3.2.2 相似土室内试验 |
3.3 方案设计 |
3.3.1 试验仪器 |
3.3.2 测点布置 |
3.4 实验步骤 |
3.4.1 模型填土 |
3.4.2 隧道开挖 |
3.5 实验现象分析 |
3.6 实验数据分析 |
3.6.1 围岩内部变形 |
3.6.2 地表沉降 |
3.6.3 围岩应力变化 |
3.7 小结 |
第四章 现场控制技术及监测分析 |
4.1 概述 |
4.2 现场控制措施 |
4.2.1 排水措施 |
4.2.2 拱脚补强 |
4.2.3 及时封闭掌子面及注浆 |
4.2.4 扩大拱脚 |
4.2.5 中管棚+小导管支护 |
4.2.6 短进尺 |
4.3 富水黄土隧道监测目的与内容 |
4.3.1 现场监测目的 |
4.3.2 监测内容 |
4.4 监测方案 |
4.5 监测数据处理及分析 |
4.6 小结 |
第五章 依托工程数值分析 |
5.1 概述 |
5.2 有限差分FLAC~(3D)原理 |
5.2.1 概述 |
5.2.2 流固耦合计算原理简介 |
5.3 计算假定及模型构建 |
5.3.1 模型计算参数 |
5.3.2 几何模型 |
5.3.3 隧道的施工过程模拟 |
5.3.4 分析工况 |
5.4 计算结果分析 |
5.4.1 不考虑地下水渗流分析 |
5.4.2 有无水土耦合分析 |
5.5 小结 |
第六章 不同支护措施围岩变形控制效果分析 |
6.1 概述 |
6.2 锁脚锚管支护优化分析 |
6.2.1 锁脚锚管支护优化模型建立 |
6.2.2 锁脚锚管支护优化效果分析 |
6.3 扩大拱脚支护分析 |
6.3.1 大拱脚支护模型建立 |
6.3.2 大拱脚支护效果分析 |
6.4 中管棚+小导管支护分析 |
6.4.1 中管棚+小导管支护模型建立 |
6.4.2 中管棚+小导管支护效果分析 |
6.5 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结论 |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基于MJS工法地铁近接施工对既有隧道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隧道近接施工研究现状 |
1.2.2 MJS工法施工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2 研究区工程背景与预加固方案 |
2.1 地铁5号线区间概况 |
2.2 土体物理特征 |
2.3 MJS工法加固方案 |
2.3.1 MJS工法加固机理 |
2.3.2 MJS工法加固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3 盾构施工模型试验设计 |
3.1 相似定理与相似条件 |
3.2 模型试验设计 |
3.2.1 确定相似比参数 |
3.2.2 模型试验箱尺寸设计 |
3.2.3 盾构机设计 |
3.3 试验相似材料制作 |
3.3.1 相似土体配制 |
3.3.2 既有隧道材料制作 |
3.3.3 预加固材料制作 |
3.4 监测系统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4 模型试验监测结果分析 |
4.1 模型试验步骤 |
4.2 既有隧道位移监测结果 |
4.3 地表竖向位移监测结果 |
4.4 隧道周围压力监测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5 盾构施工数值模拟分析 |
5.1 计算软件与模型 |
5.1.1 数值模型建立 |
5.1.2 盾构施工过程模拟 |
5.2 数值计算的参数选取 |
5.2.1 土体单元参数取值 |
5.2.2 隧道单元参数取值 |
5.2.3 MJS工法参数取值 |
5.3 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分析 |
5.3.1 既有隧道位移数值分析 |
5.3.2 地表竖向位移数值分析 |
5.3.3 既有隧道应力数值分析 |
5.4 盾构施工对策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获得专利 |
参与的科研项目 |
(8)淤泥质隧道暗挖施工加固方案优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浅埋暗挖法研究现状 |
1.3 淤泥质软流塑地层浅埋暗挖隧道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淤泥质隧道浅埋暗挖法施工难点 |
2.1 淤泥质地层软土分布及特性 |
2.1.1 淤泥质软土分布 |
2.1.2 淤泥质软土特性 |
2.2 淤泥质地层城市隧道施工特点及难点 |
2.3 依托工程概况 |
2.3.1 气象水文特征 |
2.3.2 地形地貌 |
2.3.3 工程地质构造 |
第三章 淤泥质城市浅埋暗挖隧道强支护加固技术 |
3.1 “CRD+大管棚+地表旋喷”强支护体系 |
3.1.1 CRD施工及加固参数 |
3.1.2 地表旋喷桩加固施工方案 |
3.1.3 井点降水 |
3.2 数值计算模型及参数 |
3.2.1 数值模拟分析方案 |
3.2.2 模型建立 |
3.3 不同支护参数对隧道影响分析 |
3.3.1 研究点布设 |
3.3.2 影响因素及影响水平 |
3.3.3 管棚直径影响分析 |
3.3.4 地表旋喷桩桩径影响分析 |
3.3.5 管棚环向间距影响分析 |
3.4 正交试验设计 |
3.4.1 研究方法及目的 |
3.4.2 正交研究工况设计 |
3.4.4 试验结果分析方法 |
3.5 不同因素对隧道变形敏感性分析 |
3.5.1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3.5.2 正交试验极差分析 |
3.5.3 正交试验方差分析 |
3.6 小结 |
第四章 现场试验及测试分析 |
4.1 现场量测项目及目的 |
4.2 现场量测断面选取及方案 |
4.2.1 地表位移观测 |
4.2.2 拱顶位移及周边收敛监测 |
4.2.3 围岩与初支之间压力监测 |
4.2.4 初支与二衬之间内力量测 |
4.2.5 隧道量测控制标准 |
4.3 隧道现场测试结果及分析 |
4.3.1 地表竖向位移分析 |
4.3.2 拱顶沉降及洞周位移分析 |
4.3.3 围岩与初期支护压力分析 |
4.3.4 初支与二衬之间接触压力分析 |
4.4 VI级围岩预警值分析 |
4.4.1 隧道位移预警相关规范规定 |
4.4.2 VI级围岩预警值的确定 |
4.5 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结论 |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软弱围岩隧道管棚预支护模型试验及受力状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意义和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隧道开挖围岩渐进破坏 |
1.2.2 管棚预支护的力学机理 |
1.2.3 管棚系统横向拱效应 |
1.3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 本论文研究路径 |
2 隧道管棚预支护的受力分析 |
2.1 管棚预支护概述 |
2.2 管棚纵向弹性地基梁力学模型 |
2.2.1 力学模型的建立 |
2.2.2 求解微分方程 |
2.3 管棚系统横向承载力 |
2.3.1 钢管承载力 |
2.3.2 微土拱最大承载力 |
2.4 管棚预支护系统支护力 |
2.5 管棚预支护在工程中的应用 |
2.6 本章小结 |
3 室内试验设计与试验过程 |
3.1 引言 |
3.2 试验目的 |
3.3 试验设计 |
3.3.1 试验台架系统 |
3.3.2 试验加载系统 |
3.3.3 试验监测系统 |
3.3.4 试验方案正交表 |
3.4 隧道模型相似参数确定及相似材料选取 |
3.4.1 试验相似原理介绍 |
3.4.2 试验相似模型参数的计算 |
3.4.3 试验相似材料的选择 |
3.5 试验过程 |
3.5.1 试验过程 |
3.5.2 开挖示意及PIV图示 |
3.6 本章小结 |
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1 开挖后破坏 |
4.2 纵向沉降及规律 |
4.3 横向沉降及规律 |
4.3.1 横向沉降数据 |
4.3.2 试验中的Peck公式沉降槽宽度参数K |
4.4 开挖过程中的土压力 |
4.5 加载过程中的土压力 |
4.6 加载破坏过程的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5 管棚预支护的数值模拟 |
5.1 工程背景 |
5.2 计算参数 |
5.3 计算说明 |
5.4 计算结果 |
5.5 与现场实测数据对比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浅覆软弱围岩隧道超前预支护作用机理及工程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隧道围岩预支护(加固)方法简述 |
1.3 隧道围岩预支护(加固)研究现状 |
1.3.1 管棚研究现状 |
1.3.2 水平旋喷研究现状 |
1.3.3 掌子面加固研究现状 |
1.3.4 对于研究现状的认识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主要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浅覆软弱围岩隧道地层变形特征及变形控制研究 |
2.1 引言 |
2.2 浅覆软弱隧道围岩变形特征 |
2.3 隧道围岩变形的影响因素分析 |
2.3.1 隧道围岩变形的影响因素 |
2.3.2 隧道围岩变形的典型影响因素分析 |
2.4 软弱围岩隧道变形控制 |
2.4.1 软弱围岩隧道变形控制理念 |
2.4.2 软弱围岩隧道变形控制方法选择的探讨 |
2.4.3 软弱围岩隧道预支护(加固)范围确定 |
2.5 本章小结 |
3 隧道长管棚超前预支护现场测试及数值分析 |
3.1 引言 |
3.2 石头岗隧道下穿衡昆高速浅覆工程 |
3.2.1 工程概况 |
3.2.2 管棚超前预支护效果 |
3.3 长大管棚内力测试及分析 |
3.3.1 测试方案 |
3.3.2 测试结果分析 |
3.3.3 类似工程测试比对 |
3.4 管棚力学机理的数值研究 |
3.4.1 模型建立 |
3.4.2 相关参数选取 |
3.4.3 模拟结果分析 |
3.4.4 模拟结果与实测对比分析 |
3.5 管棚受力影响因素的数值克服 |
3.5.1 工况拟定 |
3.5.2 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隧道管棚超前预支护作用弹性地基梁模型研究 |
4.1 引言 |
4.2 管棚预支护结构力学模型既有研究分析 |
4.3 改进的管棚地基梁模型 |
4.3.1 改进模型考虑的因素 |
4.3.2 改进模型的提出 |
4.4 改进的管棚弹性地基梁模型简化求解 |
4.4.1 相关理论及基本假定 |
4.4.2 初支综合延滞效应的简化 |
4.4.3 掌子面前方岩土体变基床系数简化 |
4.4.4 管棚作用荷载的确定 |
4.4.5 改进后Pasternak弹性地基梁模型方程推导 |
4.4.6 改进后Winkler弹性地基梁模型求解 |
4.5 本章小结 |
5 富水软弱地层水平旋喷隧道超前预支护作用研究 |
5.1 引言 |
5.2 江门隧道下穿泄洪道超浅覆工程 |
5.2.1 工程概况 |
5.2.2 工程特点分析 |
5.2.3 应对措施 |
5.3 水平旋喷预支护效果及力学机理分析 |
5.3.1 模型建立 |
5.3.2 力学模型及参数选取 |
5.3.3 渗流模型及参数 |
5.3.4 工况拟定 |
5.3.5 计算结果 |
5.4 水平旋喷技术的缺陷及克服 |
5.4.1 水平旋喷预支护的缺陷 |
5.4.2 水平旋喷与管棚复合预支护机理研究 |
5.4.3 水平旋喷与掌子面加固复合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6 浅覆隧道超前预支护设计与施工技术应用探讨 |
6.1 管棚超前支护的设计与施工 |
6.1.1 管棚超前支护的设计 |
6.1.2 长大管棚施工技术 |
6.2 水平旋喷桩设计与施工 |
6.2.1 水平旋喷桩设计 |
6.2.2 水平旋喷施工技术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一 发表的论文 |
二 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四、软流塑地层地铁隧道预支护施工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大断面隧道塌方机理与安全性控制研究[D]. 李奥.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2)
- [2]地表注浆下浅埋暗挖地铁车站超前小导管支护参数研究[D]. 牟翔.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3]浅埋隧道回填土层变形规律及管幕选型研究[D]. 王博.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4]贵阳地铁2号线溶槽带塌陷机理与防治措施研究[D]. 冯祎.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5]隧道超前小导管支护参数敏感性及稳定性研究[D]. 苏愉淇.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20(02)
- [6]浅埋富水黄土隧道开挖变形特征及控制措施研究[D]. 苏林建. 长安大学, 2020(06)
- [7]基于MJS工法地铁近接施工对既有隧道的影响研究[D]. 王岩. 西安科技大学, 2019(01)
- [8]淤泥质隧道暗挖施工加固方案优化分析[D]. 程飞. 长安大学, 2018(01)
- [9]软弱围岩隧道管棚预支护模型试验及受力状态研究[D]. 蒙蛟. 北京交通大学, 2015(10)
- [10]浅覆软弱围岩隧道超前预支护作用机理及工程应用研究[D]. 石钰锋. 中南大学, 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