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职高学生英语厌学的成因和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王亚炜[1](2021)在《职业高中学生厌学现状分析与心理干预策略》文中指出职高院校是为国家、社会提供具备强烈专业性技能人才的源头,对促进国家及社会的发展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与意义。但在职高院校教学现状中,越来越多的学生对于学习知识、技能产生了厌烦情绪,不愿意为掌握专业知识、技能而努力,在内心也非常排斥学习甚至厌学,形成恶劣影响。为改进这一现状,应当多方位来观察、分析,找寻出致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的真正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从而使职高院校的教学更加具备有效性,学生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刘璐[2](2021)在《农村初中留守学生英语厌学现象及矫正策略研究 ——以渝东北Q中学为例》文中指出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中,英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英语已经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由于农村留守学生缺乏完整的家庭教育,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合适的环境氛围等多方面因素,在农村初中学校英语厌学现象较为常见。曾有幸在农村Q中学从事过初中英语教师工作,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深感农村初中留守学生对待英语学科的态度变化。很多学生从开始接触英语的感兴趣到毕业时候的英语厌学,这两个极端态度的转变引发了笔者的思考,成为了本文研究的选题和想要探究的问题。为了了解Q中学留守学生英语厌学现象的现状找出农村初中留守学生的厌学英语原因,针对Q中学438名学生发放了调查问卷,有效问卷为335份,对6名学生进行访谈,将调查结果与访谈资料整理与分析发现农村初中留学学生英语厌学现象在年级上、性别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且农村初中留守学生英语厌学原因大致可分为价值观念的缺失、学校软硬件设施薄弱以及所处环境的负面影响等三个方面。最后,在对农村初中学生英语厌学现象的分类和成因分析后,结合前人的研究理论和成果以及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笔者提出了可从重视家庭、学校、教师、学生主体等四个维度来矫正农村初中留守学生英语厌学现象的对策:(1)家庭方面,家长要保持与孩子的良好沟通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客观地看待孩子的成长为孩子创造和谐的家庭环境;(2)学校方面,要完善农村学校的软硬件措施,健全留守学生成长档案;(3)教师方面,英语教师要积极参加教育培训,加强自身建设,及时的更新教育理念,树立学生为本的教学观,丰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进一步做到因材施教,设立分层教学目标;(4)学生方面,学生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正确认识自己保持乐观心态,锻炼学习意志,树立伟大理想,能够正确的归因,提高学习能力。只有这四个方面共同努力,才能激发留守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孟海宁[3](2020)在《小组工作介入高中生厌学的实务探究 ——以Z中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高中阶段是学习的黄金时期,也是青少年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对青少年来说至关重要。高中生普遍处于15-18岁,这一阶段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期,其生理和心理方面都在迅速发展,同时人格的形成也处于发展期,容易受到外界影响,情绪波动较大,在学校他们经受着巨大的学习压力,如果这一压力得不到有效缓解,日积月累,就会对学习产生消极情绪,缺乏学习兴趣,拒绝学习,上课走神、逃课等一系列的厌学问题。厌学问题在中学教育中的具有普遍性和严重性,其带来的相关社会问题,令家长茫然、教师忧虑、教育界关注,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研究主要以Z中学有厌学问题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通过长度访谈法收集资料,从社会工作的视角进行分析,探究高中生厌学产生的主要原因,尝试通过小组工作的方法进行介入,以帮助高中生缓解厌学,协助其改变对学习的错误认知,建立积极正向的自我概念。同时发掘自身优势和潜能,提高组员的自我效能感,增强自信心。通过小组工作中的团体动力,使其在小组活动中感受到人际支持和归属感,发展小组成员的学习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最后评估整个服务过程和结果,总结小组工作在实务操作中的优点和局限性以及对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提出一些建议,以期为小组工作在介入高中生厌学方面提供一些可借鉴的经验。笔者从访谈资料入手,对高中生厌学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个体自身层面:高中生在青春期存在的逆反心理;个体自身错误的认知信念;学习动机过强带来的反效果;自我认同感缺失产生的习得性无助;多次考试失利带来的心理落差感。家庭层面:不良的家庭结构、家长不良的教养方式和教育观念的偏差。学校层面:学校教育及教师水平参差不齐、新的学习环境适应不良。同辈群体层面:同辈群体关系不良,难以融入集体生活;早恋导致的学习厌倦感;周围同辈群体不良行为的影响等。在小组工作介入高中生厌学的实务干预过程中,笔者发现:小组工作在介入高中生厌学方面效果显着;认知重建法和优势视角理论在介入高中生厌学问题的应用上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刘亚平[4](2020)在《农村贫困地区初中生反学校文化现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村教育问题是我国“三农”问题的关注重点之一,也是我国精准扶贫政策的重点关注对象之一,对农村贫困地区教育问题的关注与解决影响着我国公平正义的实现。近年来,在国家精准扶贫的政策关照下,不断增加义务教育阶段经费支出,重视农村地区、偏远地区的义务教育发展,使得广大农村地区中小学教学设备、校园设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更新升级,城市地区的优势学校与农村贫困地区的弱势学校进行对口帮扶,优秀教师进入到农村贫困地区支教,但是相对于越来越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来说,农村地区学生受教育水平的提升幅度不是十分明显,农村地区学子升入高中乃至大学的比例依然不高,甚至一些农村中学的厌学率仍然偏高,学校管理投入大,但改观小,呈现出内卷化现象。农村贫困地区的学校教育质量提升上存在困难与学生的反学校文化现象相关,学生的反学校文化问题未得到重视,学校未关注到学生自身文化背景与学校主流文化要求相冲突,这种冲突带来的矛盾影响了学生的发展。本研究通过实地考察法,以重庆市某国家级贫困县盐泉初中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农村贫困地区初中生的反学校文化的特征、反学校文化产生原因、反学校文化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通过研究发现,首先,农村贫困地区初中生的反学校文化特征大致可以分为四点,分别为对学习的期望与抗拒两难、对流行文化的追捧、对学校规则的抵触与服从两难以及对符号权威的无视;其次,农村贫困地区初中生的反学校文化是由于学校的课程知识与生活世界相脱离、教学目标与学生现有的水平差距过大和学校管理内卷化造成的;再次,农村贫困地区初中生的反学校文化问题可能会造成阶层代际传递、学生的教育期望低和学校教育进度受阻;最后,希望通过重视开端教育和学校教育过程中适当增加本土知识的比例来缓和学生的反学校文化问题。
方雪[5](2019)在《农村厌学青少年向学与否? ——基于滇东北永乐村8位青少年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十九大之后,农村建设与发展的指导性政策语汇从“建设美丽乡村”转变为“乡村振兴”。处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效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并举新阶段的滇东北永乐村,在国家扶贫政策的支持下,呈现出了“变与不变”的态势。“变”指的是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因贫辍学等问题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不变的是农村青少年厌学问题表现出群体化特征,许多青少年依旧遵循着“辍学—打工”、“初中毕业—打工”的成长路径,这将为农村贫困代际传递埋下隐患。庆幸的是,笔者入驻永乐村后发现了青少年从厌学转变为向学的现象。而现有的厌学问题研究多聚焦于厌学青少年由厌学直接走向辍学或一直沉溺于厌学状态,对青少年由厌学转变为向学的现象却关注不够。因此,笔者认为,从过程发展的角度对农村青少年厌学问题加剧和消解的原因进行研究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借助推拉理论,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以八位都曾出现过厌学情绪但最终做出不同行为选择的滇东北农村青少年为研究对象。这八位研究对象中有四位从厌学情绪中挣脱出来,走上了向学之路;另外四位中有两位走向了辍学,有两位仍旧沉溺于厌学之中。通过对他们就学之路的研究,旨在探索乡土环境中容易使农村青少年陷入厌学泥沼的推力因素和自主化解农村青少年厌学问题的拉力因素。研究发现,农村青少年厌学的起点呈现出“时间早、风险多”的特征,处于偏远农村场域内的社会化主体,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在承担孩子的学业教育方面都存在诸多隐患,这些隐患如家校互动不当、学校环境不良、家庭功能不足,均易使青少年陷入厌学问题。而良好关系体验的影响、家族内清贫精英的帮扶、学生尊敬的重要他人以及学生个体的道德化思维都可能成为乡土环境内自主化解青少年厌学问题的拉力因素。基于以上发现,笔者提出以学校社会工作的方式介入和预防农村青少年厌学问题,并给出了相关建议,以避免推力因素的扩张,同时使拉力因素为我们所用,为农村青少年的学业之路铺就坦途。
姚中兰[6](2019)在《农村初中生隐性辍学问题研究 ——以成都市P区H学校为例》文中指出我国九年义务教育普及工作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加上各地政府对贫困生及家庭采取经济救助政策,使得农村初中阶段因贫辍学的现象不再发生。国家把教育重心放到巩固义务教育成果、提高义务教育水平、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上。近年来,国家经济飞速发展,在教育方面不断增加人力和经济投入,农村学校环境变得越来越好,教学设备也得到了更新和改进。但置身于教育一线,不难发现学校存在这种现象:学生人在学校接受相关教育,但心思却不在课堂、不在学校,主观上已经放弃学习,直至初中三年学完,毕业时也没有完成规定课程,未达到九年义务教育规定内容。这种隐性辍学现状在农村初中生群体中表现十分突出。是什么原因导致学生处于辍学边缘?笔者以成都市P区H学校为例,深入了解农村初中生隐性辍学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因素:学生自身原因、家庭环境的原因、学校管理原因、教师教育原因。初中阶段的学生叛逆心理强,抗压能力弱;特殊家庭结构以及家长对孩子关爱的缺失导致孩子心理产生失落感,对学习的重要性没有得到正确的认识;学校以学生安全第一为由,减少甚至禁止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教师功利性教学,同时学生待在学校长达10个小时,让早已放弃学习的学生情感十分压抑,导致隐性辍学。造成隐性辍学的因素不是单方面原因的,而是由多方面综合因素导致的,控制并减少农村初中生隐性辍学现象,需要社会、家长、学校、教师等几方协同合作。从而提高农村初中教学质量,真正意义上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上好学”。
温晋龙[7](2019)在《农村寄宿制初中留守学生辍学现状调查 ——以临沧市S中学为例》文中指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社会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广大农民离开了束缚几代人的土地,外出务工.他们为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注入了活力,给自己创造了更多的收入,也为乡村振兴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他们的离开,身后留下的是大量农村未成年子女——农村留守儿童,他们已经构成了一个日益增多的特殊群体和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从我国颁布《义务教育法》起,我国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领域取得了重大的收获。但是在教育自身的因素,家庭、社会及自身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还是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农村寄宿制初中留守学生的辍学率居高不下,“控辍保学”工作任务艰巨。虽然国家及社会各界都在积极采取措施来控制辍学率,但从笔者这几年的农村一线教学实践中发现效果便不乐观,甚至辍学的真实情况被各种数字、报表所掩盖。对于这些处于社会底层的群体而言,教育是他们真正能够摆脱底层阶级跳出农门的唯一途径。农村寄宿制初中留守学生辍学问题是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新问题、新课题,需要我们去研究、去解决。本文通过对已辍学的农村籍留守学生进行访谈,对科任教师、监护人和相关工作者进行访谈,笔者紧紧抓住农村留守儿童这根主线深挖影响学生辍学的因素,例如:少数民族村寨因素、地域性经济因素等,通过大量详实的访谈,从访谈中分析提炼出影响辍学的因素,再对影响辍学的因素进行归纳结,其中七年级入学第一月是辍学的第一个高峰期,八年级开学又是辍学的一个高峰期,辍学学生大多成绩较差,极少数学生因家庭贫困而辍学,辍学学生中男生比例较大,隐形辍学不容乐观,辍学后返学率极低。影响这些学生辍学的原因主要有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内部因素,学生自身因素四个方面。针对这些影响农村籍留守初中生辍学的因素,笔者提出了当下如何解决农村籍留守初中生辍学的策略:加强小学基础教育,给留守儿童打下坚实的基础,让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老师要关爱学生,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让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学校要办有吸引力的教育,让学生喜欢学校喜欢学习,学以致用。同时也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长效机制:加强当地经济建设,让父母既能留在孩子身边又能发家致富;对监护人进行补偿教育,让他们科学有效的管理孩子;社会各界要联合起来共同关注留守儿童等。
毛金春[8](2019)在《中职生辍学成因及对策研究 ——以宁波市奉化区G学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中等职业教育是教育与社会各行业相互沟通的桥梁,更是教育与经济的结合点,在国家经济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自十九大以来,国家开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对国家经济发展,尤其是地方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地区社会进步的主要支柱。笔者从教区域奉化区为宁波市下属区,相比走在全国前列的宁波职教,在竞争激烈的招生潮中,奉化区职教与宁波市其它中职学校而言毫无优势可言。优质生源纷纷外流,甚至出现“进的来,留不住”的局面,学生辍学现象严重,致使奉化区中职生源不断菱缩、质量下降。受中途择校、学校吸引力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奉化中职教育学生辍学率屡占宁波首位,严重影响了当地职业教育发展和当地经济发展。对辍学者本人而言,易限制其就业和生涯发展;对当地经济而言,大量优秀职业技能人才流失,不利于当地经济发展;对当地社会而言,易引发一系列问题,如青少年犯罪、家庭经济负担等,不利于当地社会稳定。本文以宁波市奉化区两所中等职业学校为例,通过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和访谈法对宁波市奉化区两校近三年学生辍学情况、成因、现状进行调查,分别从学生个人层面的心理、厌学、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家庭层面的经济情况、家庭状态;学校层面的学校角度、班主任角度、任课老师度;社会层面的社会舆论、社会诱惑、就业,四个层面进行了深入分析。总结出导致奉化区G学校学生辍学的以下主要原因:个人适应能力差、厌学、失恋、师生关系恶劣、生生关系恶劣、学校管理过严、父母中途离异、父母反对、课堂无趣、班级氛围不好、社会诱惑大、社会舆论差、低层次就业等,并由此得出“班主任”这一角色对于奉化区职教“防辍提品”的关键作用。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笔者对辍学学生的现状进行了跟踪调查。在研读国内外防辍学研究成果等研究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成功的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方式,提出了以下适合奉化区地方特色的“防辍提品”的系列对策:加强学校“关怀”力度、加深家校“共育”力度、加大学校“提品”力度、加宽职教宣传力度、建立预辍学学生转化机制五大对策。以力求降低辍学率,提升奉化区职教品牌力。
曾丽颖[9](2019)在《中职校本课程“三维整合”设计的个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用人标准的升级,中职学校的主要功能正由培养技术技能人才,逐步转变为培养技术劳动力,同时兼顾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人才。由于课程在人才培养中起着核心作用,为了应对中职学校功能转变所需要的就业与升学人才培养,一些中职学校相应开发了就业和升学课程。同时,从学生角度出发,中职校以“职普渗透”课程吸引学生,以兴趣课程促进学生的学习。由此,中职学校形成了兴趣、升学、就业三维的校本课程雏形系列。目前这样形成的系列校本课程,由于缺乏统筹规划,课程结构松散,难以满足中职学生进一步学习的需求。为此,本研究以两所中职学校为个案,在其实践基础上,提出“三维整合”聚焦后,兴趣课程基础上再分枝的升学、就业系列校本课程,形成生命之树“Y”形结构系列设计。全文构思按“提出问题-梳理研究成果-研究意义-研究理论基础-课程需求与现状调查-‘三维整合’方案设计及理论提升-综合课程设计及理论提升-得出研究结论”的思路展开。利用文献研究法,发现可能创新点,对核心概念进行界定,以明确研究对象和研究的理论基础。通过对中职校本课程开设情况的问卷调查和案例学校访谈,吸取其校本课程系列开发经验,明确需要解决的顶层设计和综合类校本课程开发问题。并针对问题,从三个维度整合设计校本课程的开发思路;聚焦“三维整合”点,开展综合类校本课程设计研究。最后,形成从整体方案设计到针对整合点的综合校本课程、拼盘课程的“三维整合”分层设计,相应地提炼出其系统优化的设计理论。通过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1)课程的整体设计,是按以人为本的“三维整合”球形立体统一的建构思路展开的。其核心在于既以学生为本的整合设计,实现三维课程各有其领域和系列模块的椭圆形平面课程展开维度,又统一形成一个相互交叉、渗透多维的立体统一球体。(2)中职校本课程“三维整合”系列设计,呈现出“职普渗透”拼盘课程为基础,以整合点的三维综合校本课程设计为突破,为后续分枝专业化发展奠基的整体生命之树“Y”形结构。该设计最终呈现横向综合、纵深推进的师生耦合优化设计路线。(3)“三维整合”点上,覆盖以横断学科如全校的英语、职业规划等为主线,将各专业知识单元串联起来,可以形成“兴趣、升学、就业”融为一体的跨学科综合类校本课程。(4)“职普渗透”校本课程系列,需要参照“三维整合”进行统一规划,由各专业独立实施优化“拼盘”设计。
邓淑颖[10](2019)在《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中职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英语阅读是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优化阅读方法有助于提高英语教学和英语学习效果。英语在中职生升学和就业过程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中职英语阅读教学大多停留于传统教学模式,即简单翻译讲解,中职生对英语阅读缺乏兴趣。因此,笔者在本研究中尝试将小组合作学习引入中职英语阅读教学中,探究小组合作对提高中职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扩大知识面和提升综合学习能力方面的作用,为营建高效英语学习课堂提供参考。本研究以中山市高级技工学校4个班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一学年的小组合作学习应用研究。本研究在总结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以小组合作学习理论为理论支撑,结合中职生的特点,根据中职生的英语阅读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分组方式及活动内容。通过师生访谈、问卷调查和测试方法,对小组合作学习在阅读课堂上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克服传统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的弊端,分析在中职英语阅读课堂中推行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可行性,提高阅读教学效果。经过为期一学年的实践研究,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小组合作学习在中职英语阅读课堂中的应用有利于提高中职生学习自主性和学习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中职生的英语学习态度和能力。积极地合作学习帮助学生利用周边的学习资源,扩大知识面,提高学习成绩,使学习效果最大化。(2)小组合作学习在中职英语阅读课堂中的应用有利于改善中职生英语教学中的被动单调局面。中职英语课堂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法,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又可以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英语阅读学习的兴趣。(3)小组合作学习在中职英语阅读课堂中的应用有利于改善师生、生生关系,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竞争意识,使学生不仅得到工作时必须的知识和技能,而且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从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达到知识学习与职业素养双重能力提升。
二、职高学生英语厌学的成因和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职高学生英语厌学的成因和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职业高中学生厌学现状分析与心理干预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职高学生厌学现状的成因 |
(一)内因 |
1. 学生经受打击致使信心受损,产生厌学情绪 |
2. 基础差造成的学不懂,让学生厌恶学习 |
3. 职高院校学生思想、心理及自制力等多方面综合素质的原因 |
4. 学生未对学习形成正确的认识 |
(二)外因 |
1. 职高院校办学策略与目标 |
2. 教师群体的教学与管理 |
3. 家庭氛围与厌学心理的产生息息相关 |
二、心理干预的策略 |
(一)加强心理引导 |
(二)建立厌学学生辅导班 |
三、结语 |
(2)农村初中留守学生英语厌学现象及矫正策略研究 ——以渝东北Q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1.国家对农村地区控辍保学的要求 |
2.社会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 |
3.农村留守学生自我发展的诉求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1.国外文献相关研究 |
2.国内文献相关研究 |
3.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四)研究思路 |
(五)研究方法 |
1.问卷调查法 |
2.访谈法 |
(六)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1.核心概念界定 |
2.理论基础 |
一、农村初中留守学生英语厌学的调查研究 |
(一)问卷调查 |
1.问卷工具及内容 |
2.问卷信度与效度 |
3.问卷调查的实施 |
4.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
(二)访谈法 |
1.访谈对象 |
2.访谈内容设计 |
3.访谈内容转述 |
4.访谈结果与分析 |
二、农村初中留守学生英语厌学原因分析 |
(一)价值观念的缺失导致英语厌学现象的产生 |
1.社会价值观念的缺失 |
2.教育价值观念的缺失 |
3.家庭价值观念的缺失 |
4.自身价值观念的缺失 |
(二)学校软硬件设施薄弱导致英语厌学现象的产生 |
1.农村初中英语教师师资不足 |
2.农村初中多媒体设备利用率低 |
3.农村初中学校英语教学思想落后 |
(三)所处环境的负面影响导致英语厌学现象的产生 |
1.家庭环境给农村初中留守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 |
2.社区环境给农村初中留守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 |
三、农村初中留守学生英语厌学矫正策略 |
(一)努力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
1.保持与孩子良好沟通,关心孩子身心发展 |
2.客观看待孩子的成长,提高监护人责任感 |
3.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更新家庭教育观念 |
4.创造和谐的家庭环境,让留守学生不再“留守” |
(二)关注留守学生加强英语学科建设 |
1.完善农村学校软硬件设施,营造英语学习氛围 |
2.健全留守学生的成长档案,给予人文关怀 |
3.加强英语学科的课程建设,优化课程内容 |
4.改变现有的英语考评办法,增强学生学习动机 |
(三)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学管理水平 |
1.参加教育培训,加强英语教师自身建设 |
2.更新教育理念,树立学生为本的教学观 |
3.丰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
4.能够因材施教,设立分层教学目标 |
(四)留守学生努力提高自我管理意识 |
1.正确认识自己,保持乐观心态 |
2.挖掘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 |
3.锻炼学习意志,树立远大理想 |
4.能够正确归因,提高学习能力 |
总结 |
(一)研究的结论 |
(二)研究的不足 |
(三)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渝东北农村初中留守学生英语厌学现象的调查问卷 |
附录B 渝东北农村初中留守学生英语厌学情况访谈 |
附录C 渝东北农村初中英语教师关于留守学生英语厌学现象情况访谈 |
(3)小组工作介入高中生厌学的实务探究 ——以Z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现实意义 |
四、论文结构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 |
(一) 关于厌学的概念和现状研究 |
(二) 关于厌学的产生原因研究 |
(三) 关于厌学的干预措施研究 |
二、国内相关研究 |
(一) 关于厌学的概念和现状研究 |
(二) 关于厌学的产生原因研究 |
(三) 关于厌学的干预措施研究 |
三、过往研究总结 |
(一) 过往研究的特点和局限性 |
(二) 过往研究的启发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 |
一、理论依据 |
(一) 认知行为理论 |
(二) 优势视角理论 |
二、研究方法 |
(一) 质性研究方法 |
(二) 长度访谈法 |
三、研究伦理的处理 |
四、研究设计 |
(一) 回顾相关文献与总体规划阶段 |
(二) 确定访谈对象并拟定访谈提纲阶段 |
(三) 正式进入访谈阶段 |
(四) 资料的整理与分析阶段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中生厌学产生原因的分析 |
一、个体自身层面 |
(一) 高中生在青春期存在的逆反心理 |
(二) 个体错误的认知信念 |
(三) 学习动机过强带来的反效果 |
(四) 自我认同感缺失产生的习得性无助 |
(五) 多次考试失利带来的心理落差感 |
二、家庭层面 |
(一) 不良的家庭结构 |
(二) 家长不良的教养方式和教育观念的偏差 |
三、学校层面 |
(一) 学校教育及教师水平参差不齐 |
(二) 新的学习环境适应不良 |
四、同辈群体方面 |
(一) 同辈群体关系不良,难以融入集体生活 |
(二) 早恋导致的学习厌倦感 |
(三) 周围同辈群体不良行为的影响 |
五、小组工作介入高中生厌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
(一) 服务对象问题的同质性和目标的明确性 |
(二) 笔者实习学校对所开展活动的支持 |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小组工作介入高中生厌学的实务过程 |
一、小组筹备期 |
(一) 小组成员基本情况 |
(二) 小组成员问题和需求评估 |
(三) 小组基本情况 |
二、小组活动具体过程 |
(一) 第一次小组活动 |
(二) 第二次小组活动 |
(三) 第三次小组活动 |
(四) 第四次小组活动 |
(五) 第五次小组活动 |
(六) 第六次小组活动 |
三、小组活动过程评估 |
(一) 第一次小组活动过程评估 |
(二) 第二次小组活动过程评估 |
(三) 第三次小组活动过程评估 |
(四) 第四次小组活动过程评估 |
(五) 第五次小组活动过程评估 |
(六) 第六次小组活动过程评估 |
四、小组活动成效评估 |
(一) 小组目标达成情况评估 |
(二) 小组活动满意度评估 |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反思 |
一、研究结论 |
(一) 高中生厌学产生的原因包括个体自身层面、家庭、学校和同辈群体等方面 |
(二) 小组工作在介入高中生厌学方面效果显着 |
(三) 认知重建法和优势视角理论在介入高中生厌学问题的应用上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
二、论文的创新性与不足 |
(一) 研究的创新性 |
(二) 研究的不足之处 |
三、未来研究的建议 |
本章小节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Ⅰ: 访谈大纲 |
附录Ⅱ: 受访人员编码表 |
附录Ⅲ: 《厌学自评量表》 |
附录Ⅳ: 小组活动满意度调查问卷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农村贫困地区初中生反学校文化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三)概念界定 |
(四)研究的理论基础 |
(五)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六)研究设计 |
一、农村贫困地区初中生反学校文化的表征 |
(一)对学习的抗拒与期望 |
(二)对流行文化的追求 |
(三)对学校规则的抵触与服从 |
(四)对符号权威的无视 |
二、农村贫困地区初中生反学校文化的影响 |
(一)贫困代际传递 |
(二)低教育期望 |
(三)学校教育进度受阻 |
三、农村贫困地区初中生反学校文化形成的原因 |
(一)家庭教育缺位 |
(二)课堂枯燥低效 |
(三)学校管理内卷化 |
(四)同伴群体影响 |
四、解决农村贫困地区初中生反学校文化的对策 |
(一)重视家-校-社合作 |
(二)落实三级课程实施 |
(三)更新学生管理理念 |
(四)重视同辈群体作用 |
(五)着重提升教育质量 |
五、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农村厌学青少年向学与否? ——基于滇东北永乐村8位青少年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1.3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外关于青少年厌学研究的综述 |
1.2.2 国内外关于推拉理论研究的综述 |
1.3 概念界定及研究框架 |
1.3.1 概念界定 |
1.3.2 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及研究的实施 |
1.4.1 质性研究方法 |
1.4.2 研究的实施 |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研究场域介绍 |
2.1 永乐村发展概况 |
2.2 烤烟经济下的低留守率 |
2.3 永乐小学及永乐村学生就学安排 |
2.4 对永乐村“读书无用论”观点的调查 |
第3章 厌学的起点 |
3.1 师源因素导致的厌学: 不亲其师,何信其道 |
3.2 关系失调导致的厌学: 家本温暖,奈何凉薄 |
3.3 自然成长导致的厌学: 只要好玩,顾不上学 |
3.4 朋辈影响导致的厌学: 情绪传染,胆小受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反抗与沉溺: 推力因素下厌学的加剧 |
4.1 家校互动下“打骂型家教”的后果: 诀别学业 |
4.1.1 反抗: 当家校规训与怨气累积相遇 |
4.1.2 逃离: 当家校规训与厌学始因相逢 |
4.2 师生互动下“关系体验差”的后果:垂直抗争 |
4.2.1 教师不合理的惩戒术: 分数面前的肉体规训 |
4.2.2 教师不合适的教学法: 学生主导的教学现场 |
4.3 个人因素下学习态度的转变和学习信心的丧失 |
4.3.1 “混”在校园: 对学业有点在乎到满不在乎 |
4.3.2 “闲”在校园: 小升初后基础太差索性闲着 |
4.4 被手机“反向驯化”的后果: 无心向学 |
4.4.1 间接经验学习的平台: 打架是校园生活的重点 |
4.4.2 充实厌学生活的工具: 挤压学习和阅读的时间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醒悟与奋起:拉力因素下厌学的消解 |
5.1 重要他人影响:青少年学习自主性的唤起 |
5.1.1 好友风光的刺激 |
5.1.2 清贫精英的帮扶 |
5.1.3 母亲的温和教导 |
5.1.4 “成功”亲人的劝导 |
5.2 抗逆力被激发:青少年学习自主性的形成 |
5.2.1 家庭支持下的抗逆力激发 |
5.2.2 阶段性成就后自信心提升 |
5.2.3 学习体验良好主动性提升 |
5.2.4 社交媒体正向功能的发挥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推拉力影响下的厌学和向学及对社会工作的启示 |
6.1 乡土环境中易使青少年陷入厌学泥沼的推力因素 |
6.1.1 家校互动不当 |
6.1.2 学校环境不良 |
6.1.3 家庭功能不足 |
6.2 乡土环境中自主化解青少年厌学问题的拉力因素 |
6.2.1 良好关系体验的影响 |
6.2.2 家族内清贫精英帮扶 |
6.2.3 学生尊敬的重要他人 |
6.2.4 青少年的道德化思维 |
6.3 对社会工作预防或介入农村青少年厌学问题的启示 |
6.3.1 倡导学校转变与社区气质相悖的固有管理方式 |
6.3.2 培育防暴同伴联盟抵制校园内暴力事件的发生 |
6.3.3 链接社区资源:发动清贫精英的帮扶力量 |
6.3.4 建构拉力因素:促进家庭成员的良性互动 |
第7章 讨论与总结 |
7.1 讨论 |
7.1.1 关于农村学生厌学研究的讨论 |
7.1.2 关于农村学生向学研究的讨论 |
7.2 研究不足及进一步的研究空间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6)农村初中生隐性辍学问题研究 ——以成都市P区H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国家政策 |
1.1.3 现实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学困生 |
1.3.2 问题生 |
1.3.3 显性辍学 |
1.3.4 隐性辍学 |
1.4 文献综述 |
1.4.1 国外的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的研究现状 |
1.4.3 已有研究的总结与不足 |
1.4.4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2 研究设计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分析法 |
2.2.2 问卷调查法 |
2.2.3 访谈法 |
2.3 研究对象 |
2.4 研究工具 |
2.4.1 问卷 |
2.4.2 访谈提纲 |
2.5 研究程序 |
2.5.1 确定问题 |
2.5.2 查阅文献 |
2.5.3 收集资料 |
2.5.4 分析资料 |
2.5.5 撰写论文 |
3 关于农村初中生隐性辍学现象的调查与分析 |
3.1 成都市P区 H镇及H学校基本情况 |
3.2 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 |
3.2.1 样本特征及学习成绩、学习态度情况 |
3.2.2 H学校初中生隐性辍学现状 |
3.2.3 H学校初中隐性辍学学生相关调查情况 |
4 造成农村初中生隐性辍学的原因分析 |
4.1 学生自身原因 |
4.1.1 意志力薄弱,缺乏刻苦耐劳的精神,容易走上隐性辍学道路 |
4.1.2 学习没有目标,缺乏动力,逐渐导致隐性辍学 |
4.2 家庭环境的原因 |
4.2.1 特殊家庭环境的影响,让孩子逐步沦落隐性辍学行列 |
4.2.2 家长对孩子学习、生活监管缺失,无形中造成孩子隐性辍学 |
4.2.3 家长缺乏和孩子、教师的有效交流沟通,助推孩子隐性辍学 |
4.2.4 家长错误的教育观,助涨孩子隐性辍学 |
4.3 学校因素 |
4.3.1 学校素质教育贯彻落实不到位,催生隐性辍学现象 |
4.3.2 学校教学管理不规范,导致隐性辍学现象 |
4.3.3 学校评价方式单一,缺乏人性化,加剧隐性辍学现象 |
4.4 教师教育原因 |
4.4.1 教师拖堂现象严重、占课普遍性,催化学生隐性辍学 |
4.4.2 教师过度“辅导”学生,进一步导致学生隐性辍学 |
4.4.3 教师课堂教学方式单一,缺乏艺术性,加速学生隐性辍学 |
4.4.4 教师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的心理疏导,加剧学生隐性辍学 |
5 解决隐性辍学的有效对策 |
5.1 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思想根源上谋求解决隐性辍学 |
5.1.1 培养学生吃苦耐劳、永不放弃的精神 |
5.1.2 帮助孩子明确学习方向、制定学习目标 |
5.2 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加强家庭教育,力求从家庭根源上解决隐性辍学 |
5.2.1 努力营造完整结构家庭的心理氛围和教育环境 |
5.2.2 家长要积极参与到孩子的学习中 |
5.2.3 家长要引导孩子合理使用手机 |
5.2.4 家长要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
5.3 完善学校管理制度,从学校管理层面思考解决隐性辍学 |
5.3.1 学校要贯彻落实好素质教育 |
5.3.2 科学安排课程,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
5.3.3 设立制度,治理拖堂、占课现象 |
5.3.4 对教师进行多样化评价 |
5.4 提高教师素质,从根源上解决隐性辍学 |
5.4.1 追求高效的课堂教学效率 |
5.4.2 充分做好教学设计,不拖堂,不占课 |
5.4.3 采取分层教学、分层辅导,提高教学成绩 |
5.4.4 采取多种形式的考查与评价 |
5.4.5 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疏导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农村寄宿制初中留守学生辍学现状调查 ——以临沧市S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工具与步骤 |
第四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辍学 |
二、留守学生 |
三、农村寄宿制初中 |
第五节 理论支撑 |
一、教育公平的相关理论 |
二、自证预言理论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述评 |
第三章 临沧市S中学留守学生辍学现状及特点分析 |
第一节 样本学校概况 |
一、样本地概况 |
二、样本学校概况 |
第二节 临沧市S中学留守学生辍学现状及特点 |
一、七年级入学第一月为辍学高峰期 |
二、八年级是又一辍学高峰期 |
三、辍学学生中大多成绩较差,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
四、辍学学生中男生比例较大 |
五、隐性辍学现象较为普遍 |
六、辍学后返校率很低 |
七、家长与学生对辍学的认知不足 |
第四章 临沧市S中学留守学生辍学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学生自身因素 |
一、小学基础较差 |
二、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
三、沉溺于手机无法自拔 |
四、缺少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缺乏坚韧的学习意志 |
五、留守儿童的心理更为脆弱 |
第二节 社会因素 |
一、群众法律意识淡薄,对辍学对孩子的影响认识不足 |
二、缺少对辍学学生及家长的“制裁”方式 |
三、教育经费不足,教育资源不均衡 |
四、家长的教育期望降低 |
五、严重滞后的职业教育 |
六、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
七、畸形的经济增长导致“读书无用论”盛行 |
八、少数民族村寨早婚习俗的影响 |
第三节 学校内部因素 |
一、学校开设的课程不合理,上课时间太长 |
二、学校布局不合理,教师老年化严重,沉闷的课堂教学对孩子没有吸引力 |
三、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在学校受到不公平的待遇 |
四、“红、黄线”制度下的教师变相“赶”学生 |
五、校园欺凌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
第四节 家庭因素 |
一、农村寄宿制初中留守学生监护人文化程度较低 |
二、农村寄宿制初中留守学生监护人思想观念落后,缺乏科学的教育方法 |
三、监护人对留守子女的溺爱 |
第五章 针对临沧市S中学留守学生辍学问题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政府部门的举措 |
一、各级部门密切联系群众,加强法律宣传,全力推动教育发展 |
二、加大执法力度,改善村寨的风气 |
三、当地政府加强家乡经济建设,增加就业渠道 |
四、多渠道加大深度贫困乡村教育扶贫投入 |
第二节 教育部门的举措 |
一、切实做好农村中学教育教学改革 |
二、增强乡村教师专业素质,加强村小基础教育 |
三、稳步提升农村教育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
四、大力发展人民满意的职业高中 |
五、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
六、聚焦直过民族、推进双语教育、改进教学效果 |
第三节 学校内部的举措 |
一、做好新生入校阶段的心理辅导,跟踪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 |
二、成立留守儿童之家 |
三、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建平安和谐校园 |
五、加强教师培养,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
六、建立有效的机制,杜绝“屡劝屡辍”发生 |
第四节 学生自身的举措 |
一、树立远大理想,明确人生目标 |
二、端正思想态度,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
三、培养高雅的兴趣爱好,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
四、培养顽强拼搏,不屈不挠的意志 |
第五节 让家长、监护人成为合格的教育者 |
一、建立完善的留守监护体系、对监护人进行补偿教育 |
二、切实加强辍学学生的劝返复学工作并呼吁社会各界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 |
第六章 结语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的不足与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中职生辍学成因及对策研究 ——以宁波市奉化区G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中职教育辍学成因及对策的研究综述 |
1.2.2 国外中职教育辍学成因及对策的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的思路、内容 |
1.3.2 研究的方法 |
1.4 概念鉴定 |
1.4.1 中等职业教育 |
1.4.2 辍学 |
2 宁波市奉化区G学校辍学现状调查 |
2.1 年级层面辍学现状调查 |
2.2 专业层面辍学现状调查 |
2.3 班级层面辍学现状调查 |
2.4 三层面辍学现状调查的归纳总结 |
3 宁波市奉化区G学校辍学成因分析 |
3.1 个人层面辍学成因分析 |
3.1.1 个人适应因素个案分析 |
3.1.2 个人恋爱因素个案分析 |
3.1.3 个人厌学因素个案分析 |
3.1.4 师生关系因素个案分析 |
3.1.5 生生关系因素个案分析 |
3.2 家庭层面辍学成因分析 |
3.2.1 经济困难因素个案分析 |
3.2.2 单亲留守因素个案分析 |
3.2.3 父母短视因素个案分析 |
3.3 学校层面辍学成因分析 |
3.3.1 学校管理因素个案分析 |
3.3.2 班主任管理因素个案分析 |
3.3.3 任课教师管理因素个案分析 |
3.4 社会层面辍学成因分析 |
3.4.1 社会舆论因素个案分析 |
3.4.2 社会诱惑因素个案分析 |
3.4.3 就业导向因素个案分析 |
3.5 辍学学生样本现状跟踪 |
4 宁波市奉化区G学校“防辍提品”可行对策 |
4.1 加强学校“关怀”力度 |
4.1.1 强化内心,开展抗挫教育 |
4.1.2 唤醒兴趣,实施成功教育 |
4.1.3 和谐校园,构建良好人际关系. |
4.2 加深家校“共育”力度 |
4.3 加大学校“提品”力度 |
4.3.1 提升班主任队伍 “品质” |
4.3.1.1 提升班主任个人魅力 |
4.3.1.2 提升班主任班级管理能力 |
4.3.1.3 实施班主任考核与辍学率挂勾制 |
4.3.2 提升专业品牌吸引力 |
4.3.2.1 克服职业倦怠,提升双师型教师实践力 |
4.3.2.2 加强理实一体,提升课堂教学创新力 |
4.3.2.3 加大课堂监督,提升教学品质吸引力 |
4.4 加宽职教“宣传”力度 |
4.5 建立预辍学学生转化机制 |
5 总结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辍学学生辍学成因调查网络问卷(辍学学生本人版) |
附录2 :辍学学生辍学成因调查网络问卷(辍学学生同学版) |
附录3 :辍学学生辍学成因调查网络问卷(辍学学生教师版) |
附录4 :辍学学生班班主任满意度调查问卷(教师版) |
附录5 :辍学学生班班主任满意度调查问卷(学生版) |
附录6 :辍学学生个案访谈提纲(辍学学生本人版) |
附录7 :辍学学生个案访谈提纲(辍学学生班主任版) |
附录8 :辍学学生个案访谈提纲(辍学学生同学版)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中职校本课程“三维整合”设计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产生背景及解题的现实可行性 |
一、“三维”校本课程产生的内外因 |
二、开发系列校本课程需要“三维整合”设计 |
三、“三维整合”设计研究的现实可行性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
一、国内外校本课程开发及研究现状 |
二、国内外中职校本课程整合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校本课程设计研究的现状 |
四、现有研究述评及本研究可能创新点 |
第三节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的目的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四节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中职校本课程“三维整合”设计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本研究相关概念界定 |
一、校本课程定义研究 |
二、校本课程设计界定 |
三、中职校本课程“三维整合”设计 |
第二节 “三维整合”设计的教育哲学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劳动的人”提供人性论基础 |
二、杜威教育哲学提供整合的“经验”切入口 |
三、以多维融合的个性化教育价值论为基础 |
四、系统优化的校本课程系列结构功能论 |
第三节 “三维整合”设计的课程理论基础 |
一、“三维整合”设计的校本课程理论基础 |
二、职业教育课程理论对本设计的启发 |
三、STEAM理念对“三维整合”设计的启发 |
第四节 建构主义思想对“三维整合”设计的启示 |
一、以人为本设计理念下的“三维”设计启示 |
二、以人为本的校本课程“三维整合”建构设计 |
第三章 三类校本课程需求与开设现状调查分析 |
第一节 三类校本课程开设需求与现状问卷调查 |
一、教育哲学和校本课程论指导下的问卷设计 |
二、北海中职学校抽样调查结果分析 |
三、多所中职学校抽样调查结果描述统计分析 |
第二节 两所中职学校校本课程开设现状分析 |
一、北海中职学校校本课程开设现状分析 |
二、广州市贸易职业高级中学校本课程开设现状分析 |
第三节 两所案例学校三类校本课程开设问题与出路 |
一、现有校本课程与学生需求矛盾问题 |
二、三维校本课程设计需要顶层规划 |
三、三维校本课程需要整合组织实施 |
第四章 中职校本课程“三维整合”方案设计 |
第一节 中职校本课程“三维整合”方案设计原则与思路 |
一、“三维整合”方案中开发系列课程的设计原则 |
二、“三维整合”方案中的系列课程设计思路 |
第二节 中职校本课程“三维整合”方案目标与内容设计 |
一、以教育哲学为指导的“三维整合”总目标设计 |
二、建构主义启发下的“三维分枝”系列目标设计 |
三、“三维整合”方案中系列校本课程整体设计 |
四、综合设计“三维整合”校本课程的开发计划 |
第三节 “三维整合”校本课程系列实施及评价 |
一、“三维整合”校本课程系列的纵横组织实施设计 |
二、三维校本课程系列相对独立地组织实施设计 |
三、“三维整合”校本课程系列实施的评价设计 |
第四节 “三维整合”课程体系优化设计的理论提升 |
一、STEAM理念下“三维整合”设计的横向综合优化 |
二、按阶段纵深推进的“三维整合”结构优化设计 |
三、STEAM理念下师生耦合生成“三维整合”优化设计 |
第五章 中职校本课程“三维整合”中综合课程设计 |
第一节 “三维整合”综合类校本课程目标设计 |
一、“三维”整合点的综合课程目标设计 |
二、浅表综合类“职普渗透”课程目标设计 |
第二节 “三维整合”中综合类校本课程内容设计 |
一、“三维”整合点的综合课程内容设计 |
二、“三维整合”中浅表综合的拼盘课程设计 |
第三节 “三维整合”的校本课程实施与评价设计 |
一、“三维”整合点的综合课程实施与评价 |
二、浅表综合类拼盘校本课程的实施与评价 |
第四节 “三维整合”中综合类校本课程设计理论提升 |
一、“三维整合”综合类校本课程设计特性 |
二、STEAM启发下的综合设计理念及操作框架 |
三、STEAM理念下“三维整合”的综合课程优化设计 |
研究结论与不足 |
一、研究结论 |
二、本研究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
(10)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中职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 论文框架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2 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理论依据 |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1 英语阅读教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2 小组合作教学国内外的研究 |
2.3.3 对国内外小组合作学习和英语阅读教学研究简评 |
第3章 中职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3.1 调查设计 |
3.1.1 调查目的 |
3.1.2 调查对象 |
3.1.3 调查工具 |
3.2 调查结果与分析 |
3.2.1 调查数据分析 |
3.2.2 调查结果与成因分析 |
第4章 小组合作学习在中职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
4.1 研究问题 |
4.2 研究对象 |
4.3 研究过程 |
4.3.1 小组合作学习实践前测试 |
4.3.2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中职英语阅读课堂实施过程 |
4.3.3 小组合作学习在英语阅读课中实施样课 |
4.3.4 师生访谈 |
4.3.5 师生问卷调查 |
4.3.6 小组合作后测试 |
第5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5.1 访谈总结及分析 |
5.1.1 教师访谈结果与分析 |
5.1.2 学生访谈结果与分析 |
5.2 问卷调查数据及结果分析 |
5.2.1 教师问卷调查结果 |
5.2.2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 |
5.3 测试结果分析 |
5.3.1 小组合作前测试成绩分析 |
5.3.2 小组合作后测试成绩分析 |
第6章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中的不足 |
6.3 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中职英语阅读教学问卷调查A(教师问卷) |
附录 B 中职英语阅读现状调查问卷B(学生问卷) |
附录 C 教师访谈问题 |
附录 D 学生访谈问题 |
附录 E 小组合作学习教师问卷调查A(教师问卷) |
附录 F 英语小组合作学习问卷调查B(学生问卷) |
附录 G 2013 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英语真题阅读部分(前测试卷) |
附录 H 2014 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英语真题阅读部分(后测试卷) |
致谢 |
四、职高学生英语厌学的成因和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职业高中学生厌学现状分析与心理干预策略[J]. 王亚炜. 现代职业教育, 2021(18)
- [2]农村初中留守学生英语厌学现象及矫正策略研究 ——以渝东北Q中学为例[D]. 刘璐. 四川外国语大学, 2021(12)
- [3]小组工作介入高中生厌学的实务探究 ——以Z中学为例[D]. 孟海宁. 山东大学, 2020(11)
- [4]农村贫困地区初中生反学校文化现象研究[D]. 刘亚平. 西南大学, 2020
- [5]农村厌学青少年向学与否? ——基于滇东北永乐村8位青少年的分析[D]. 方雪. 华东理工大学, 2019(01)
- [6]农村初中生隐性辍学问题研究 ——以成都市P区H学校为例[D]. 姚中兰. 四川师范大学, 2019(04)
- [7]农村寄宿制初中留守学生辍学现状调查 ——以临沧市S中学为例[D]. 温晋龙. 云南大学, 2019(02)
- [8]中职生辍学成因及对策研究 ——以宁波市奉化区G学校为例[D]. 毛金春. 宁波大学, 2019(06)
- [9]中职校本课程“三维整合”设计的个案研究[D]. 曾丽颖.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19(02)
- [10]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中职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邓淑颖. 湖南科技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