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雌激素停药不当诱发心绞痛(论文文献综述)
徐超[1](2021)在《小柴胡汤治疗肝郁气滞型围绝经期胸痹心痛病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对肝郁气滞型围绝经期胸痹心痛病患者的随机对照研究,观察小柴胡汤治疗肝郁气滞型围绝经期胸痹心痛病的临床疗效,并验证其安全性,为临床治疗围绝经期胸痹心痛病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肝郁气滞型围绝经期胸痹心痛病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小柴胡汤加减方”进行治疗。两组以4周为1个疗程,观察1个疗程后两组在西医临床症状、中医证候积分、血脂指标、卵泡刺激素、心电图及肝肾功能安全性指标方面的变化,评价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应用SPSS25.0对数据进行分析整理。结果:1.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是90%,对照组总有效率是78%,治疗组要优于对照组(P<0.05)。2.中医症候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是90%,对照组总有效率是76%,治疗组要优于对照组(P<0.05)。3.临床症状评分比较,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疼痛程度、持续时间、伴随症状积分以及临床症状总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4.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治疗后两组的中医证候单项积分以及总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5.西医观察指标比较:治疗后两组的卵泡刺激素、血流变指标以及血脂指标均较前降低(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6.心电图ST-T改变情况比较,治疗组心电图恢复正常情况比率为82%,而对照组心电图恢复正常情况比率是7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7.治疗前后,两组的肝肾功能等安全指标结果都没有明显异常。结论:小柴胡汤在治疗肝郁气滞型围绝经期胸痹心痛病患者疗效肯定,在改善临床症状、中医证候、血脂、血流变指标、卵泡刺激素以及心电图ST-T变化等方面效果显着优于单硝酸异山梨酯与阿托伐他汀联用效果,具有良好的临床实用价值,值得再进一步的研究与探讨。
朱春临[2](2021)在《暖期医方论治胸痹暨黄力教授治疗冠心病临床经验和网络药理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课题主要研究古代暖期医方论治胸痹的用药规律及对黄力教授临床治疗冠心病经验及学术思想进行总结,同时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对黄力教授经验方进行机制探讨。具体内容包括文献研究、经验总结、数据挖掘、病例分析、网络药理学。文献综述一主要通过对古代、现代医籍进行研究,以总结冠心病在古代及现代就中医病名、病因病机、证候、辨证论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就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药方面的应用进行系统综述、对有关中西医结合论治冠心病的研究现状进行探讨。文献综述二主要系统综述了网络药理学在中医药方面的研究进展。而后基于文献研究进行了以下工作,具体如下:研究目的:(1)暖期医方论治胸痹心痛的用药规律研究:探究暖期古方论治胸痹心痛的用药规律,以期对现代处方用药提供参考。(2)黄力教授临床论治冠心病经验总结:初步总结黄力教授临床论治冠心病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以求继承及传扬老师经验心得。(3)黄力教授临床论治冠心病用药规律探究:运用数据挖掘方法探究黄力教授临床论治冠心病用药规律,以求进一步总结老师用药特点及临床经验。(4)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芪芍通脉汤治疗冠心病的作用机制: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黄力教授经验方“芪芍通脉汤”治疗冠心病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研究方法:(1)暖期医方论治胸痹心痛的用药规律研究;通过收集古代重要医书中论治“胸痹、心痛、真心痛”的相关方剂,从中筛选出暖期医方,建立中药处方数据库,进行描述性分析、频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等,而后通过与冷期医方进行对比研究从而总结暖期整体用药特点及规律;(2)黄力教授临床论治冠心病经验总结:本研究通过对黄力教授门诊典型病例进行总结归纳、结合临床笔记及临床授课等多种途径初步总结黄力教授临床论治冠心病经验。(3)黄力教授临床论治冠心病用药规律探究:a.收集自2013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黄力教授门诊就诊的冠心病患者就诊资料,依据患者血管状况分为冠心病三支病变未血运重建组、冠心病三支病变血运重建组、单纯药物组(<3支病变未行血运重建)、支架术后组(<3支病变行血运重建)四组,数据标准化后分别建立中医处方数据库,而后分别进行数据挖掘,通过对比研究以进一步探究黄力教授论治冠心病的用药规律;b.收集自2013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黄力教授门诊就诊的冠心病支架术后患者详细就诊资料,按照诊断标准、纳排标准、疗效评价等三个方面进行筛选,对符合纳排标准,并行之有效病例进行后续分析,数据标准化后,运用描述性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进行数据挖掘;c.对黄力教授临床典型医案进行深度研读,进一步总结老师用药规律及学术思想;d.对暖期医方论治胸痹用药规律及黄力教授临证论治冠心病用药规律异同进行讨论。(4)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芪芍通脉汤治疗冠心病的作用机制:对黄力教授临床论治冠心病经验方“芪芍通脉汤”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以进一步探究治疗冠心病的作用机制。通过检索TCMSP数据库获取芪芍通脉汤中中药有效成分,运用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筛选冠心病相关的疾病靶点。将有效成分靶点与疾病靶点进行交集,筛选得到有效成分-疾病共同靶蛋白,应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而后应用Cytoscape对活性成分及疾病靶标进行网络拓扑学分析,构建复方“成分-疾病-药物”网络,将筛选到的数据导入DAVID数据库,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及GO功能富集分析。研究结果:(1)暖期医方论治胸痹心痛的用药规律研究:本次研究共纳入暖期医方1 12首,其中使用频次前五位的药物分别为肉桂、生姜、半夏、当归、甘草,使用频次前三位的药物种类为温里药>补虚药>化痰药,暖期高频药物辛>苦>甘>酸,药性温>大热>微寒,主归脾肺胃心4经。常用的药物组合为:生姜、半夏;当归、人参、芍药。对暖期医方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共聚为4类,发现8个药对。冷期医方149首,排名前五的高频药物分别为肉桂、吴茱萸、甘草、当归、干姜,使用频次前三位的药物种类为温里药>补益药>理气药,冷期高频药物辛>苦>甘,药性温>热>大热,主归脾胃心肺四经,常用的药物组合为陈皮、白术;陈皮、白术、吴茱萸。对冷期医方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共聚为5类,发现5个药对。其中肉桂、干姜、甘草、人参、吴茱萸、附子、当归、白术是冷暖期共同常用药物。(2)黄力教授临床论治冠心病经验总结结果:溯病机,宗本虚标实;立治法,宜通补兼施;组方药时:应始终注意辨证辨病相结合、调和阴阳、重视气血、注重气机升降、经典与现代结合及双心疗法等。(3)黄力教授临床论治冠心病用药规律探究结果:a:对四组数据进行处理,依据核心药物原理,选取前30味药物为高频药物,对四组高频药物进行性味归经分析发现,四组高频药物均甘>辛>苦,药性温>平>寒>微温,主归脾肺肝心经,其中三支病变未行血运重建组药性温>寒>平>微寒,主归肝肺脾心经。四组药物整体用药以温平为主,少用大辛大热之品,重在补虚活血,其中黄芪、川芎、红景天、葛根、降香、酸枣仁、党参、赤芍、法半夏、红花、柴胡、三七、炙甘草、瓜蒌、桔梗、白术此16味药物为四组共同常用药物。b:本项研究共纳入61例患者,平均年龄69.48±9.58岁,每多兼夹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可见26种症状表现,其中症状排名前五位的依次为胸闷、乏力、气短、心悸、失眠;对证候进行统计,其中气虚血瘀证>气滞血瘀证>痰阻心脉证>阳气亏虚证;对30味高频药物进行分析,其中药味甘>辛>苦>酸,药性温>平>寒,归脾经>肺经>肝经>心经;30味高频药物可大致组合为20余首方剂,其中最常用的是补虚活血化瘀之属;关联规则分析提示,最常用的药对为川芎-葛根、牡蛎-龙骨等,对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共聚为10类,按照组方思路又分为扶正类、补虚类、安神类三大类,因子分析共提取11个公因子。在对黄力教授临证用药规律及暖期医方用药规律进行对比研究之后发现,两者用药均重视补虚扶正。其中,暖期更加侧重温里补虚、调理脾胃,其用药多见辛热之品,善用小方;黄力教授临证多在承前学温阳基础之上,结合时代病机特点,侧重于补虚活血、疏肝理气、安神,同时重视现代药理研究结果,用药整体更加集中。(4)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芪芍通脉汤治疗冠心病的作用机制:经数据库分析共筛选出106个有效成分,作用于453个相关靶点,通过分析“有效成分-靶点-疾病”拓扑网络及生物过程,发现该方剂可能通过AGEs-RAGE信号通路、调节流体剪切应力和动脉粥样硬化、EB病毒感染、细胞凋亡、IL-17信号通路、人类巨细胞病毒感染等多条信号通路发挥治疗冠心病的作用。研究结论:暖期医方论治胸痹心痛多用清轻之品,同时注重寒温并用。黄力教授临床论治冠心病组方以补益活血为主,同时根据患者血管状况不同,用药力度及补虚活血治法先后有所差异。相较于暖期用药侧重温里补虚、调理脾胃,黄力教授临证用药在温阳基础之上更为侧重补虚活血、疏肝理气、安神,同时重视现代药理研究结果。网络药理学部分初步表明芪芍通脉汤治疗冠心病的多成分、多靶点的作用机制,可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袁琪旻[3](2020)在《当归四逆汤治疗阴寒凝滞型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对阴寒凝滞型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患者进行治疗及临床观察,评估临床症状的改善程度、中医症候的积分改善情况、心电图的疗效变化等指标,以验证当归四逆汤对该类患者的临床疗效的有效性。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性、对照临床研究的方法。对2018年11月-2019年11月前往吉林省中医院心病科住院部及门诊的患者进行筛选,选出72例患者,患者均确诊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且中医诊断隶属于“胸痹心痛”,辨证分型属“阴寒凝滞型”。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抗血小板凝集、降脂、稳定斑块等西医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中药“当归四逆汤”,治疗时长为4周,在治疗前、治疗1周后、结束治疗时观察两组的中医症候疗效、中医症候积分、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硝酸甘油停减率等指标,并进行综合疗效分析,以印证当归四逆汤的临床疗效。结果:本研究共纳入72例患者,治疗组与对照组均为36例,在治疗过程中,因患者自行停药的缘故,共脱落5例,其中治疗组2例,对照组3例,最终完成本研究的患者共67例,包括治疗组34例,对照组33例。1.两组患者治疗前基线资料进行比较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患者可以进行比较。2.中医症候治疗效果的前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医各项症候积分比较均无显着差异(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较前已有所改善。治疗组中医症候改善总有效率为73.53%,对照组中医症候改善的总有效率为42.42%,均较同组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比较亦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3.心绞痛疗效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心绞痛各项症候积分比较均无显着差异(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绞痛积分较前均有所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7.6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39.39%,两组治疗前后症候积分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组间进行比较时,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4.心电图疗效的对比:与治疗前相比较,治疗组患者共有26人心电图较前有所好转,总有效率为76.47%,对照组共有19人心电图较前好转,总有效率为54.58%,两组心电图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硝酸甘油停减率的对比:治疗组共有28人减少了硝酸甘油服用的频率,总有效率为82.35%,对照组共22人减少了硝酸甘油服用的频率,总有效率为66.67%,经对比,两组间有显着差异(P<0.05)。6.安全性指标对比:两组均无过敏、出血、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当归四逆汤治疗阴寒凝滞型不稳定型心绞痛具有显着的疗效,无论是中医症候或是西医症候,均较单纯西药组疗效更佳,且安全性较高,具有临床价值。
陈琦玲[4](2020)在《特殊类型高血压临床诊治要点专家建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血压是临床常见心血管危险因素之一,在我国发病人数高达2.45亿,而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远不尽如人意。就我国高血压患者数量和分布而言,高血压防治的主战场应当在基层,而特殊情况下的高血压的诊断治疗是我国一线医生棘手的问题。为了更好地配合国家推进高血压诊断治疗落实到基层,使基层医生更好地掌握特殊情况下高血压的精准治疗,编写了《特殊类型高血压临床诊治要点专家建议》。Framingham心脏研究表明,高血压与心脑血管事件有明显相关性。由于高血压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而导致全身血管及脏器的损伤,同时脏器疾病又可加重或导致高血压的发生,因此有效控制高血压需要多学科联合作战。该专家建议共18个章节,从高血压的特殊类型、特殊人群、特殊背景等方面,对各种特殊类型高血压的特征进行了深入浅出、全面详实的阐述。具有以下特点:(1)详实阐述了围术期高血压、药物与高血压、肿瘤与高血压等继发性高血压及女性高血压、老年高血压、儿童青少年高血压、卧位高血压与立位低血压,以及合并了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理障碍、免疫系统疾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脑部疾病等不同合并症的高血压;(2)简明扼要探讨了不同临床背景下的病因机制、病理生理改变、诊治思路、特殊用药原则等;(3)阐述了特殊类型高血压的规范化诊治新思路和具体策略;(4)探讨了相关疾病防治的最新进展,如中心动脉压、左右心功能在特殊类型高血压精准治疗中的作用与地位。该专家建议是落实健康中国行动的重要举措,有助于促进高血压防控工作的规范化,敬请关注。
汪国强[5](2020)在《薏苡仁汤治疗风寒湿痹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评价薏苡仁汤治疗风寒湿痹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2018年6月至2019年8月期间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门诊就诊并分别服用薏苡仁汤治疗、塞来昔布胶囊治疗的风寒湿痹型膝骨关节炎患者共112例,用中药组、西药组表示,根据纳排标准筛选出病例资料完整的病例69例,其中中药组34例,西药组35例,共治疗4周,统计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周、2周、3周、4周及治疗结束后1月、3月的VAS评分、WOMAC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停药1月后的疼痛复发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评估薏苡仁汤治疗风寒湿痹型膝骨关节炎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患膝分布、VAS评分、WOMAC评分、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VAS评分:两组病例治疗后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01)。治疗1周、2周,西药组患者疼痛缓解情况优于中药组(P<0.05);治疗3周、4周,两组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1月、3月,两组患者疼痛缓解情况比较,中药组明显优于西药组(P<0.001)。(3)疼痛复发情况比较:停药1月后,两组患者的疼痛复发率分别为8.82%、31.43%,中药组的疼痛复发率低于西药组(P<0.05);(4)WOMAC评分:两组治疗后WOMAC评分均较治疗前减少(P<0.001)。治疗1周、2周,两组的WOMAC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4周,中药组的WOMAC评分下降程度优于西药组(P<0.05);治疗结束后1月、3月,两组患者的WOMAC评分比较,中药组明显优于西药组(P<0.001)。(5)中医证候评分:两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01)。治疗1周、2周,两组的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4周,中药组的中医证候评分下降程度优于西药组(P<0.05);治疗结束后1月、3月,两组的中医证候程度评分比较,中药组明显优于西药组(P<0.001)。(6)中医证候改善率:治疗4周结束后,中药组的中医证候改善率为91.18%,西药组的中医证候改善率为82.8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安全性评价:用药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其中西药组发生2例轻度不良反应,中药组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1)薏苡仁汤能缓解风寒湿痹型膝骨关节炎患者的疼痛,改善关节的整体功能和中医证候,虽然短期疗效无优势,甚至单纯止痛效果不如塞来昔布胶囊,但随着时间的积累逐渐与塞来昔布疗效相当甚至更佳,且停药后疼痛复发率更低。(2)服用薏苡仁治疗的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证明薏苡仁汤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备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Committee of Exports on Rational Drug Use National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Commission of The People’Republic of China;Chinese Pharmacists Association;[6](2019)在《心力衰竭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文中指出引言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是各种心血管事件的最终结果和各种心脏异常的累积效应,最终导致心脏泵功能下降。心血管患者一旦出现心衰的临床表现,提示预后差。心衰越重,死亡风险越高。因此,在面对心衰这种严重的可以致死的疾病时,需要临床医生正确地诊断、准确地评估病情、深刻理
牟园园[7](2019)在《生柴汤治疗肝郁气滞型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生柴汤治疗肝郁气滞型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并探索其作用机理。方法:将入选的64例肝郁气滞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2例)与对照组(32例),两组均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片、瑞舒伐他汀钙片、阿司匹林肠溶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片为基础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予生柴汤口服,疗程为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疗效、心电图、血脂、血流变、中医证候、硝酸甘油停减率、西雅图心绞痛评分等改变情况。结果:在心绞痛疗效方面: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0.6%,对照组总有效率78.1%,试验组心绞痛疗效相比对照组更具优势(P<0.05)。中医证候疗效方面: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4.4%,对照组总有效率71.8%,试验组中医证候疗效相比对照组有优势(P<0.05);在改善胸痛、胸闷、胸胁胀痛或痛引肩背、急躁易怒、善叹息等中医单项症状方面,试验组优于对照组。除此之外,在硝酸甘油停减率、心电图疗效、血脂、血流变及西雅图心绞痛评分方面,试验组疗效更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试验组明显改善患者中医证候,能减轻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绞痛症状、减少硝酸甘油使用率;在改善心肌供血,调节血脂、降低血液粘稠度方面疗效甚佳,能增加患者运动耐量,提高生活质量。说明生柴汤治疗肝郁气滞型稳定型心绞痛具有确切疗效。
徐飞[8](2019)在《补肾活血稳压颗粒治疗稳定性心绞痛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研究,观察补肾活血稳压颗粒联合西药治疗肾虚血瘀型稳定性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患者与单纯西药治疗组相比,两组的心绞痛症状、中医证候积分、硝酸甘油停减率、心电图、血脂、全血粘度的改善情况,分析两组疗效性。方法:选择符合肾虚血瘀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60例,采用随机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在低脂低盐饮食基础上,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1次/日;当阿司匹林肠溶片不能耐受时改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50mg-75mg,1次/日;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11.875 mg-95 mg,1次/日,视心率变化调整剂量;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1次/日;盐酸贝那普利片2.5mg-10 mg,1次/日,视血压情况调整剂量;必要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补肾活血稳压颗粒(熟地、山药、山茱萸、杜仲、牛膝、川芎、丹参、当归、益母草、茯苓、泽泻、丹皮、黄芪、菟丝子)。该颗粒剂由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所制,10g袋,早中晚各服一袋。疗程:两组均4周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进行评估。结果:1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后治疗组改善中医证候如胸痛胸闷、腰膝酸软等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2心绞痛症状疗效比较:治疗后治疗组改善患者心绞痛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3硝酸甘油停减率: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在硝酸甘油使用率上降低更多(P<0.05)。4心电图疗效比较:对心电图ST段及T波的改变,治疗组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5血脂指标比较:治疗后治疗组在调节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脂(triglycerides,TG)、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6全血粘度方面:治疗后治疗组改善全血高切相对指数(whole blood high cut relative index,GQXD)、全血低切相对指数(whole blood low cut relative index,DQXD)、全血还原粘度:低切(whole blood reduction viscosity:low cut,HDQ)及全血还原粘度:高切(whole blood reduction viscosity:high cut,HGQ)优于对照组,各项均P<0.05。7综合疗效比较:在中医证候疗效、心绞痛疗效、硝酸甘油停减率、心电图疗效、在调脂疗效以及调节全血粘度等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8安全性比较:两组均有不良反应,但程度较轻,无需处理。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均等,P>0.05。结论:1补肾活血稳压颗粒能够降低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中医证候如胸闷胸痛,腰膝酸软等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2该颗粒剂能够有效缓解心绞痛症状。3该颗粒剂能够有效降低硝酸甘油的使用率,改善心脏预后。4该颗粒剂的应用对心电图ST-T段改变明显,减少心肌缺血缺氧。5该颗粒剂可以调节患者TC、TG、LDL-C及HDL-C的水平以及全血粘度(HGQ、HDQ、GQXD、DQXD)水平,降低心血管危险分层,改善预后。6该颗粒剂无明显不良反应,甚至有可能会减轻他汀类、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副反应发生率。综上所述,采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方法制定该颗粒剂,该颗粒剂联合西药治疗肾虚血瘀型稳定性心绞痛方面优于单纯使用西药。
邹林岑[9](2019)在《参芪逐瘀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原发性稳定型微血管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探讨参芪逐瘀汤治疗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型的原发性稳定型微血管心绞痛的临床疗效,从实验前后患者心绞痛症状、中医证候评分及心电图改变评价参芪逐瘀汤临床疗效,以及通过方药方义分析及中药现代药理深入解析参芪逐瘀汤的作用机制。方法:总共录入从2018年3月至2019年4月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就诊并行相关检查诊断为原发性稳定型微血管心绞痛且通过中医辨证分型为气虚血瘀型的患者共66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3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实验组(33例),两组患者均在控制危险因素的同时使用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以及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加用尼可地尔(5mg po tid)、实验组加用中药参芪逐瘀汤(100ml po tid),在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的频率及持续的时间以评价患者症状改善情况,通过对比二级梯运动测验诱发心绞痛后患者心电图ST段最大偏移幅度的绝对值评价患者用药后心肌缺血情况的变化,同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内出现的不良事件(主要为无法耐受的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在经过药物治疗4周后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心绞痛症状均较前显着改善且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参芪逐瘀汤改善非阻塞性微血管心绞痛症状的作用非劣于尼可地尔;经药物治疗后,两组患者行二级梯运动测验诱发心绞痛后心电图ST段偏移最大幅度的绝对值分别在组内行前后对比均测得P<0.05,有统计学差异,说明两组患者用药后心电图ST-T改变均较前改善,但两组组间对比发现,对照组心电图ST段偏移最大幅度的好转率>实验组对照组心电图ST段偏移最大幅度的好转率,且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尼可地尔改善心电图ST-T改变作用强于参芪逐瘀汤;在中医证候方面实验组较对照组效果更显着,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但尼可地尔组出现头痛2例、口腔溃疡1例。结论:参芪逐瘀汤以及尼可地尔治疗气虚血瘀型原发性稳定型微血管心绞痛均有临床疗效,在改善患者心肌缺血方面尼可地尔效果更为确切,疗效更佳,但在改善心绞痛症状方面参芪逐瘀汤效果不劣于尼可地尔,在改善中医证候方面参芪逐瘀汤效果更佳,且参芪逐瘀汤安全性及患者依从性方面更佳。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药师协会[10](2018)在《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文中研究指明循证医学相关方法说明2018年3月1日,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和中国药师协会组成指南修订联合委员会,经3次联合会议讨论后最终确定了指南修订的总体原则及新指南拟回答的核心问题。指南工作组针对这些核心问题制定了具体的文献检索和评价策略,综合评价、筛选出相关文献。修订过程主要
二、雌激素停药不当诱发心绞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雌激素停药不当诱发心绞痛(论文提纲范文)
(1)小柴胡汤治疗肝郁气滞型围绝经期胸痹心痛病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 样本含量估算及研究对象 |
2 病例选择标准 |
2.1 诊断标准 |
2.2 纳入标准 |
2.3 排除标准 |
2.4 剔除标准 |
2.5 脱落标准 |
3 研究方法 |
3.1 分组方法 |
3.2 治疗方法 |
3.3 治疗疗程 |
4 观察指标 |
4.1 一般资料 |
4.2 安全性指标 |
4.3 疗效观察指标 |
4.4 疗效评价标准 |
5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 病例纳入及完成情况 |
2 一般资料比较 |
3 两组临床症状评分及疗效比较 |
3.1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各积分比较 |
3.2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总积分比较 |
3.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
4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及疗效比较 |
4.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单项积分比较 |
4.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 |
4.3 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
5 实验室指标比较 |
5.1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比较 |
5.2 两组治疗前后卵泡刺激素水平比较 |
5.3 两组治疗前后血流变指标比较 |
5.4 两组治疗前后心电图ST-T明显改变比较 |
6 安全性比较 |
讨论 |
1 现代医学对围绝经期冠心病心绞痛的认识 |
2 对照组的药物选择 |
3 中医对围绝经期冠心病心绞痛的认识 |
4 对肝郁气滞型围绝经期胸痹心痛病病因病机的探讨 |
5 治法分析 |
6 组方分析 |
6.1 方药组成及方解 |
6.2 组方内中药认识及现代药理分析 |
7 疗效分析 |
7.1 对临床疗效的分析 |
7.2 对中医证候疗效的分析 |
7.3 对血脂指标、血流变、卵泡刺激素和心电图ST-T改变的分析 |
7.4 安全性分析 |
8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围绝经期胸痹心痛病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暖期医方论治胸痹暨黄力教授治疗冠心病临床经验和网络药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医治疗冠心病的研究进展 |
1 古今中医治疗冠心病的研究进展 |
2 数据挖掘在中医方面的应用 |
3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网络药理学在中医药领域中的研究进展 |
1 研究背景 |
2 网络药理学的研究方法 |
3 网络药理学的研究现状 |
4 网络药理学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部分 基于数据挖掘探究暖期医方论治胸痹的用药规律 |
1 研究目的 |
2 资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二部分 黄力教授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经验总结 |
1 溯病机,宗本虚标实 |
2 立治法,以通补兼施 |
3 组方药,以下六者为法 |
3.1 辨证辨病相结合 |
3.2 调和阴阳,以平为期 |
3.3 心系之疾,尤重气血 |
3.4 方效之玄机,是为气机升降 |
3.5 以经典为基石,以现代医学为创新点 |
3.6 双心疗法 |
4 黄力教授临床对处方用药的认识 |
第三部分 数据挖掘及医案研读 |
研究一 基于数据挖掘探究黄力教授临床论治冠心病不同血管状况用药规律 |
1. 研究目的 |
2. 资料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研究二 基于数据挖掘探究黄力教授临床治疗冠心病支架术后用药规律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资料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研究三 黄力教授临床治疗冠心病典型验案深度研读及分析 |
1 研究目的 |
2 医案研读及分析 |
研究四 暖期医方论治胸痹用药规律与黄力教授临证论治冠心病用药规律异同的讨论 |
1 时代背景 |
2 暖期时代与现代的异同 |
第四部分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芪芍通脉汤治疗冠心病的作用机制 |
1 研究目的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当归四逆汤治疗阴寒凝滞型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文献综述 |
1.中医学对冠心病的认识 |
2.现代临床医学对冠心病认识及治疗 |
3.中西医结合对冠心病的研究与治疗 |
4.冠心病治疗的影响因素 |
5.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临床研究 |
1.研究目的 |
2 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
3.试验方法 |
4.疗程 |
5.随访 |
6.观察指标 |
7.疗效评价指标 |
8.基本信息 |
9.伦理学要求和知情同意 |
10.统计处理及技术路线 |
11. 研究结果 |
讨论 |
1 选题 |
2 当归四逆汤的组方原则与药理学相关研究 |
3 试验结果讨论 |
结语 |
本文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特殊类型高血压临床诊治要点专家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特殊类型高血压概述 |
1.1 高血压的历史 |
1.2 特殊类型高血压的概念 |
2 老年高血压 |
2.1 流行病学特点 |
2.2 老年高血压的病理生理特点 |
2.3 临床诊断要点及鉴别点 |
2.3.1 临床诊断 |
2.3.2 临床特点 |
2.3.3 鉴别点 |
2.4 常规治疗及治疗的特殊点 |
2.4.1 治疗原则 |
2.4.2 常规治疗 |
2.4.2. 1 非药物治疗 |
2.4.2. 2 药物治疗 |
2.4.3 特殊情况下的治疗 |
2.4.4 老年高血压合并异常血压波动 |
2.4.4. 1 老年高血压合并体位性血压波动 |
2.4.4. 2 餐后低血压 |
2.5新进展 |
3 儿童青少年高血压 |
3.1 流行病学特点 |
3.2 儿童青少年高血压定义 |
3.3儿童青少年血压测量 |
3.4儿童青少年高血压的原发和继发病因 |
3.5 儿童青少年高血压的诊断性评估 |
3.6 儿童青少年血压管理 |
3.7总结 |
4 女性高血压 |
4.1 女性在不同阶段的生理和病理变化 |
4.1.1 月经周期 |
4.1.2 避孕药 |
4.1.3 妊娠高血压 |
4.1.4 更年期及绝经期 |
4.2 各个时期降压药物应用有何异同及注意事项 |
4.2.1 青春期 |
4.2.2 育龄期 |
4.2.3 妊娠期 |
4.2.4 哺乳期 |
4.2.5更年期 |
4.3 多囊卵巢综合征与高血压 |
4.3.1 多囊卵巢综合征导致高血压机制 |
4.3.2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 |
5 围术期高血压 |
5.1 围术期高血压定义 |
5.2 围术期血压波动的病理生理机制 |
5.3高血压患者术前评估及准备 |
5.4围术期高血压降压药物的选择、静脉药与口服药的转换应用原则 |
5.4.1 血压控制目标 |
5.4.2 治疗原则 |
5.5 特殊临床疾病围术期血压管理 |
5.5.1 心脏手术围术期高血压管理 |
5.5.2 主动脉夹层围术期血压管理 |
5.5.3 妊娠期高血压围术期血压管理 |
5.5.4 颅内病变围术期血压管理 |
5.5.5 嗜铬细胞瘤围术期血压管理 |
6 高血压合并心律失常 |
6.1 流行病学特点 |
6.2 病理生理特点 |
6.3 临床诊断要点 |
6.4 常规治疗及特殊治疗 |
6.4.1 高血压合并室上性心律失常 |
6.4.1. 1 室上性期前收缩 |
6.4.1.2心房颤动 |
6.4.1. 3 其他类型室上性心律失常 |
6.4.2 高血压合并室性心律失常 |
7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心肌病、心力衰竭 |
7.1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 |
7.1.1 流行病学特点 |
7.1.2 病理生理特点 |
7.1.3 临床诊断要点及鉴别点 |
7.1.3. 1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诊断 |
7.1.3. 2 鉴别诊断 |
7.1.4常规治疗及治疗的特殊点 |
7.1.4. 1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治疗推荐 |
7.1.4. 2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合并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治疗推荐 |
7.2 高血压合并心肌病 |
7.2.1 流行病学特点 |
7.2.2病理生理特点 |
7.2.3 临床诊断要点及鉴别点 |
7.2.4 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的治疗要点 |
7.3 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 |
7.3.1 流行病学特点 |
7.3.3 临床诊断要点及鉴别点 |
7.3.3. 1 临床诊断要点 |
7.3.3. 2 高血压性心脏病鉴别诊断 |
7.3.4 常规治疗及治疗的特殊点 |
8 泌尿系统疾病与高血压 |
8.1 肾实质性疾病 |
8.1.1 流行病学特点 |
8.1.2 病理生理特点 |
8.1.3 临床诊断要点及鉴别点 |
8.1.4 常规治疗及治疗的特殊点 |
8.2 肾血管性疾病 |
8.2.1 流行病学特点 |
8.2.2 病理生理特点 |
8.2.3临床诊断要点及鉴别点 |
8.2.4 常规治疗及治疗的特殊点 |
8.3 肾上腺疾病 |
8.4 透析患者降压药物的应用及注意事项 |
8.4.1 流行病学特点 |
8.4.2 病理生理特点 |
8.4.3 临床诊断要点及鉴别点 |
8.4.4 常规治疗及治疗的特殊点 |
8.5 促红细胞生成素应用后高血压的处理 |
8.5.1 流行病学特点 |
8.5.2 病理生理特点 |
8.5.3临床诊断要点及鉴别点 |
8.5.4常规治疗及治疗的特殊点 |
9 脑部疾病与高血压 |
9.1 与高血压相关导致的脑部动脉硬化性疾患的处理原则9.1.1 |
9.1.2 急性脑出血的血压管理 |
9.1.3 病情稳定的脑卒中患者的血压管理 |
9.2脑实质疾病引起的血压变化 |
1 0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高血压 |
1 0.1 流行病学特点 |
1 0.2 病理生理特点 |
1 0.3 临床诊断要点及鉴别点 |
1 0.4 常规治疗及治疗的特殊点 |
1 1 心理障碍与高血压 |
1 1.1 高血压合并心理障碍的流行病学特点 |
1 1.2 高血压与心理障碍共病的发病机制 |
1 1.3 高血压患者心理障碍的特性 |
1 1.4 高血压患者心理障碍的识别 |
1 1.5 高血压患者的双心治疗 |
1 1.5.1 抗高血压治疗 |
1 1.5.2 心理治疗及抗焦虑抑郁药物的应用 |
1 2 内分泌疾病与高血压 |
1 2.1 糖尿病与高血压 |
12.1.1流行病学特点 |
12.1.2病理生理特点 |
1 2.1.3 临床诊断要点 |
1 2.1.4 治疗要点 |
1 2.1.5 高血压的管理 |
1 2.2 甲亢与高血压 |
1 2.2.1 流行病学特点 |
1 2.2.2 病理生理特点 |
1 2.2.3 临床诊断要点 |
1 2.2.4 鉴别诊断 |
1 2.2.5 治疗方法 |
1 2.3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与高血压 |
1 2.3.1 流行病学特点 |
1 2.3.2 病理生理特点 |
1 2.3.3 临床诊断要点 |
1 2.3.4 治疗方法 |
1 2.4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ongenital adrenal hyperplasia,CAH)与高血压 |
1 2.4.1 流行病学特点 |
1 2.4.2 病理生理特点 |
1 2.4.3 临床诊断要点 |
1 2.4.4 治疗方法 |
1 3 大血管疾病与高血压 |
1 3.1 动脉夹层 |
1 3.1.1 流行病学特点 |
1 3.1.2 病理生理特点 |
13.1.3临床诊断要点及鉴别点 |
1 3.1.4 常规治疗及治疗的特殊点 |
1 3.1.5 最新进展 |
1 3.2 间歇性跛行/外周动脉疾病 |
1 3.2.1 流行病学特点 |
13.2.2病理生理特点 |
1 3.2.3 临床诊断要点及鉴别点 |
1 3.2.4 常规治疗及治疗的特殊点 |
1 4 免疫系统疾病与高血压 |
1 4.1 流行病学特点 |
1 4.2 病理生理特点 |
14.3临床诊断要点及鉴别点 |
1 4.4 常规治疗及治疗的特殊点 |
1 5 肿瘤与高血压 |
1 5.1 流行病学特点 |
1 5.2 合并肿瘤患者的高血压诊断标准 |
1 5.3 与高血压发病相关的肿瘤的诊治 |
1 5.4 抗肿瘤药物与高血压的相关研究进展 |
1 5.5 降压药物与肿瘤的相关研究进展 |
1 5.5.1 利尿剂 |
1 5.5.2 β-受体阻滞剂 |
1 5.5.3 CCB |
1 5.5.4 ACEI |
1 5.5.5 ARB |
16卧位性高血压与直立性低血压 |
16.1卧位高血压[119]定义: |
16.2直立性低血压/神经源性直立性低血压[119] |
16.2.1定义 |
16.2.2直立性低血压的症状和体征 |
16.2.3筛查 |
16.2.4治疗。 |
17药物性高血压 |
17.1呼吸系统药物 |
17.2抗菌药物 |
17.3肝胆疾病药物 |
17.4内分泌系统药物 |
17.5肾内科药物 |
17.6化疗药物 |
17.7神经精神药物 |
17.8麻醉药物 |
17.9耳鼻喉科药物 |
17.10非甾体消炎药 |
17.11生殖相关药物 |
17.12减肥药 |
18无创中心动脉压(CAP)及左右心功能测定在高血压精准治疗中的地位 |
18.1无创中心动脉压 |
18.1.1无创中心动脉压测定原理 |
18.1.2中心动脉压与血压的相关性 |
18.1.3中心动脉压测定在高血压精准治疗中的地位 |
18.1.3.1反映靶器官损害和预测心血管事件 |
18.1.3.2指导降压药物应用 |
18.2无创左右心功能测定 |
18.2.1左右心功能测定原理 |
18.2.2左右心功能在高血压分型及精准治疗中的作用 |
(5)薏苡仁汤治疗风寒湿痹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引言 |
1.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西医诊断标准 |
1.3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
1.4 病例纳入标准 |
1.5 病例排除标准 |
2.研究方法 |
2.1 病例分组 |
2.2 治疗方法 |
2.2.1 基础治疗 |
2.2.2 治疗给药及服药方法 |
2.3 观察指标 |
2.3.1 一般情况 |
2.3.2 疗效性观察指标 |
2.3.3 安全性指标 |
2.4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
2.5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
2.6 安全性评价标准 |
2.7 疼痛复发判定标准 |
2.8 观察时间点 |
2.9 数据处理及统计学方法 |
2.9.1 数据处理 |
2.9.2 统计学方法 |
3.研究结果及分析 |
3.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 |
3.1.1 性别 |
3.1.2 年龄 |
3.1.3 病程 |
3.1.4 患膝情况 |
3.1.5 治疗前的VAS评分、WOMAC评分、中医证候评分 |
3.2 两组病例VAS评分比较 |
3.3 两组病例疼痛复发情况比较 |
3.4 两组病例膝关节 WOMAC 评分比较 |
3.5 两组病例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
3.6 两组病例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改善率比较 |
3.7 安全性评价 |
4.讨论 |
4.1 西医对KOA发病机制的认识 |
4.2 祖国医学对 KOA 的病因病机分析 |
4.3 薏苡仁汤治疗风寒湿痹型KOA的理论基础 |
4.3.1 风寒湿痹型KOA的治疗原则 |
4.3.2 薏苡仁汤的组方特点 |
4.3.3 薏苡仁汤的方药分析及现代药理学研究 |
4.4 薏苡仁汤治疗风寒湿痹型KOA的疗效结果及安全性分析 |
4.4.1 基线资料分析 |
4.4.2 VAS评分及疼痛复发结果分析 |
4.4.3 WOMAC评分结果分析 |
4.4.4 中医证候评分结果分析 |
4.4.5 中医证候改善率结果分析 |
4.4.6 安全性分析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表一 临床试验流程图 |
附表二 受试者一般资料及病程记录 |
附表三 膝关节WOMAC评分 |
附表四 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 |
附表五 中医证候评分 |
附表六 一般生命体征记录表 |
附表七 心电图记录表 |
附表八 实验室指标监记录表 |
附表九 不良反应记录表 |
文献综述 中西医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研究现状 |
综述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6)心力衰竭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心力衰竭的概述 |
1.1定义 |
1.2分类 |
1.3分期和分级 |
1.4流行病学 |
1.5病因及病理生理机制 |
1.5.1病因 |
1.5.1.1原发性心肌损害 |
1.5.1.2异常的心脏负荷 |
1.5.2诱因 |
1.5.3病理生理机制 |
2心力衰竭的诊断与评估 |
2.1症状与体征 |
2.2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 |
2.2.1常规检查 |
2.2.1.1心电图 (Ⅰ类, C级) |
2.2.1.2胸部X线片 (Ⅰ类, C级) |
2.2.1.3生物学标志物 |
2.2.1.4实验室检查 |
2.2.1.5经胸超声心动图 (Ⅰ类, C级) |
2.2.2心衰的特殊检查用于需要进一步明确病因的患者。 |
2.2.2.1心脏磁共振 (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CMR) |
2.2.2.2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transesphageal echoc ardiography, TEE) |
2.2.2.3心脏计算机断层扫描 (computed tomo gr aphy, CT) |
2.2.2.4冠状动脉造影 |
2.2.2.5核素心室造影及核素心肌灌注和 (或) 代谢显像 |
2.2.2.6 6 min步行试验 |
2.2.2.7心肺运动试验 |
2.2.2.8基因检测 |
2.2.2.9心肌活检 |
2.2.2.10生活质量 (quality of life, QOL) 评估 |
2.2.2.11有创性血流动力学检查 |
2.3诊断流程 |
2.4预后评估 |
3心力衰竭的预防 |
3.1对心衰危险因素的控制与治疗 |
3.1.1高血压治疗 |
3.1.2血脂异常 |
3.1.3糖代谢异 |
3.1.4其他危险因素 |
3.1.5利钠肽水平升高 |
3.2对无症状性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的干预 |
4慢性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 |
4.1一般治疗 |
4.1.1治疗病因和诱因 |
4.1.2限钠 |
4.1.3限水 |
4.1.4营养和饮食 |
4.1.5休息和适度运动 |
4.1.6监测体重 |
4.1.7心理和精神治疗 |
4.2利尿剂 |
4.2.1适应证 |
4.2.2利尿剂的分类 |
4.2.3使用方法 |
4.2.4禁忌证 |
4.2.5不良反应及处理 |
4.3 RAAS抑制剂 |
4.3.1 ACEI |
4.3.2 ARB |
4.3.3 ARNI |
4.4β受体阻滞剂 |
4.4.1适应证 |
4.4.2禁忌证 |
4.4.3应用方法 |
4.4.4不良反应 |
4.5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
4.5.1适应证 |
4.5.2禁忌证 |
4.5.3应用方法 |
4.5.4不良反应 |
4.6伊伐布雷定 |
4.6.1适应证 |
4.6.2禁忌证 |
4.6.3应用方法 |
4.6.4不良反应 |
4.7洋地黄类药物 |
4.7.1适应证 |
4.7.2禁忌证 |
4.7.3应用方法 |
4.7.4不良反应 |
4.8中药 |
4.8.1辨证分型 |
4.8.2分期治疗 |
4.8.3中西药相互作用 |
4.9改善能量代谢药物 |
4.9.1曲美他嗪 |
4.9.2辅酶Q10 |
4.9.3辅酶Ⅰ (NAD+) |
4.9.4左卡尼汀 |
4.9.5注射用磷酸肌酸钠 |
4.9.6雷诺嗪 |
4.10血管扩张剂 |
4.11抗血栓药物 |
4.12心衰患者应避免使用或慎用的药物 |
4.12.1α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剂 |
4.12.2抗心律失常药物 |
4.12.3 CCB |
4.12.4非甾体抗炎药或COX-2抑制剂 |
4.12.5糖皮质激素 |
4.12.6西洛他唑 |
4.12.7口服降糖药 |
4.13慢性HFrEF的治疗流程 |
5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和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力衰竭的治疗 |
5.1利尿剂 |
5.2基础疾病及合并症的治疗 |
5.3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
5.4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衰 |
6急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 |
6.1急性心衰的诊断 |
6.1.1病史、症状及体征 |
6.1.2急性肺水肿 |
6.1.3心源性休克 |
6.2急性心衰的评估 |
6.2.1院前急救阶段 |
6.2.2急诊室阶段 |
6.3辅助检查 |
6.3.1常规检查 |
6.3.2超声心动图和肺部超声 |
6.3.3动脉血气分析 |
6.4监测 |
6.4.1无创监测 |
6.4.2血流动力学监测 |
6.5急性心衰的分型和分级 |
6.6治疗原则 |
6.6.1一般处理 |
6.6.2根据急性心衰临床分型确定治疗方案, 同时治疗心衰病因。 |
6.6.3容量管理 |
6.7药物的选择和合理使用 |
6.7.1利尿剂 (Ⅰ类, B级) |
6.7.2血管扩张剂 (Ⅱa类, B级) |
6.7.3正性肌力药物 (Ⅱb类, C级) |
6.7.4血管收缩药物 |
6.7.5洋地黄类 (Ⅱa类, C级) |
6.7.6抗凝治疗 (Ⅰ类, B级) |
6.7.7改善预后的药物 (Ⅰ类, C级) |
6.8心源性休克的处理 |
6.9急性心衰稳定后的后续处理 |
7终末期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 |
7.1利尿剂 |
7.2神经内分泌阻滞剂 |
7.3静脉正性肌力药物 |
7.4静脉血管扩张剂 |
7.5中药治疗 |
8右心衰竭的药物治疗 |
8.1右心衰竭的诊断和评估 |
8.1.1诊断标准 |
8.1.2鉴别诊断 |
8.1.3病情评估 |
8.2治疗原则 |
8.3药物选择和合理应用 |
9心力衰竭病因及合并疾病的药物治疗 |
9.1心衰合并心律失常 |
9.1.1房颤 |
9.1.2室性心律失常 |
9.1.3缓慢性心律失常 |
9.2心脏瓣膜病 |
9.2.1二尖瓣病变 |
9.2.2主动脉瓣病变 |
9.3冠心病 |
9.3.1慢性心衰合并冠心病 |
9.3.2急性心衰合并冠心病 |
9.4高血压 |
9.5心肌炎 |
9.6特殊类型的心肌病 |
9.7先天性心脏病 |
9.8高原性心脏病 |
9.8.1高原肺水肿 |
9.8.2慢性高原性心脏病 |
9.9糖尿病 |
9.10血脂异常 |
9.10.1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合并心衰 |
9.10.2其他原因心衰合并血脂代谢异常 |
9.11痛风和高尿酸血症 |
9.12肥胖 |
9.12.1肥胖在心衰患者中的患病率和对预后的影响 |
9.12.2肥胖引起心衰的机制 |
9.12.3肥胖合并心衰的处理原则 |
9.13电解质紊乱 |
9.13.1低钾与高钾血症 |
9.13.2低钠血症 |
9.14缺铁和贫血 |
9.15泌尿系统疾病 |
9.15.1心衰合并肾功能不全 |
9.15.2心衰合并前列腺梗阻 |
9.15.3心衰合并勃起功能障碍 |
9.16肺部疾病 |
9.17睡眠障碍和睡眠呼吸暂停 |
9.18神经系统疾病和心理疾病 |
9.19肿瘤治疗相关性心衰 |
9.19.1抗肿瘤治疗前的基线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与预测 |
9.19.2抗肿瘤治疗相关心衰的筛查与诊断 |
9.19.3抗肿瘤治疗相关心衰的监测与随访 |
9.19.4抗肿瘤相关心衰的药物治疗 |
9.20恶病质 |
10心力衰竭患者管理 |
10.1心衰管理团队 |
10.2优化心衰管理流程 |
10.3随访频率和内容 |
10.4患者教育 |
10.4.1症状和体征的监控 |
10.4.2饮食、营养和体重管理 |
10.4.3运动 |
10.5老年心衰患者的管理 |
10.5.1老年心衰诊治特殊性 |
10.5.2一般治疗 |
10.5.3药物治疗 |
10.6妊娠心衰管理 |
10.7终末期心衰患者的管理 |
10.7.1识别心衰终末期患者 |
10.7.2与患者沟通 |
10.7.3治疗方法 |
附录A心力衰竭常用药物一览表 |
附录B药物相互作用一览表 |
(7)生柴汤治疗肝郁气滞型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一、病例选择标准 |
(一)西医诊断标准 |
(二)中医诊断标准 |
(三)病例纳入标准 |
(四)病例排除标准 |
(五)病例剔除标准 |
(六)病例中止脱落标准 |
二、临床研究方法 |
(一)病例分组及治疗方法 |
(二)观察指标 |
(三)心绞痛疗效判定标准 |
(四)心电图疗效判定标准 |
(五)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
(六)中医单项症状疗效判定标准 |
(七)硝酸甘油停减率 |
(八)西雅图心绞痛评分 |
(九)中止试验标准 |
(十)安全性标准 |
三、统计学方法 |
临床资料 |
一、一般资料 |
(一)两组病例性别构成比较 |
(二)两组病例年龄分布及平均年龄比较 |
二、病情资料 |
(一)两组病例病程分布及平均病程比较 |
(二)两组病例心绞痛分级比较 |
(三)两组病例试验前中医单项症状比较 |
试验结果 |
一、疗效性评价 |
(一)两组病例心绞痛疗效比较 |
(二)两组病例试验前后心绞痛积分比较 |
(三)两组病例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
(四)两组病例中医单项症状疗效比较 |
(五)两组病例试验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六)两组病例心电图疗效比较 |
(七)两组病例硝酸甘油停减率比较 |
(八)两组病例血脂变化比较 |
(九)两组病例血流变比较 |
(十)两组病例试验前后西雅图心绞痛评分比较 |
二、安全性指标检测 |
讨论 |
一、祖国医学对冠心病的认识 |
(一)祖国医学对胸痹病名的沿革 |
(二)祖国医学对胸痹病位的认识 |
(三)祖国医学对胸痹病因、病机的探讨 |
(四)现代中医对胸痹的认识 |
二、西医对稳定型心绞痛的研究 |
(一)稳定型心绞痛的危险因素 |
(二)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病机制 |
(三)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 |
(四)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 |
三、中医对冠心病心绞痛肝郁气滞型的认识 |
(一)肝郁气滞为胸痹发病的重要病机 |
(二)胸痹肝郁气滞型治法探讨 |
四、生柴汤方药分析 |
(一)单味药物功效及药理分析 |
(二)生柴汤组方配伍特点 |
五、疗效分析 |
(一)心绞痛疗效分析 |
(二)中医证候疗效分析 |
(三)硝酸甘油停减率疗效分析 |
(四)心电图疗效分析 |
(五)血脂、血流变疗效分析 |
(六)西雅图心绞痛积分疗效分析 |
六、安全性分析 |
七、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生柴汤治疗肝郁气滞型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表 |
致谢 |
论文着作 |
(8)补肾活血稳压颗粒治疗稳定性心绞痛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引言 |
历史回顾 |
1 中医对稳定性心绞痛认识和治疗 |
2 西医对稳定性心绞痛认识和治疗 |
3 中西医结合治疗稳定性心绞痛发展 |
临床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 |
3 诊断标准 |
3.1 西医标准 |
3.2 中医诊断标准 |
3.3 纳入标准 |
3.4 排除标准 |
3.5 剔除、脱落标准 |
4 评分标准 |
4.1 心绞痛症状积分 |
4.2 心绞痛的分度参照标准 |
4.3 中医症状证候积分 |
4.4 中医症状病情分级标准 |
5 疗效判定标准 |
5.1 心绞痛标准 |
5.2 心电图疗效标准 |
5.3 硝酸甘油停减率 |
5.4 中医证候疗效 |
5.5 血脂疗效判定 |
5.6 安全性评价判定 |
6 研究资料 |
6.1 入院前宣教 |
6.2 治疗方法 |
6.3 治疗周期 |
7 观察指标 |
7.1 疗效观察指标 |
7.2 安全性观察指标 |
8 技术路线图 |
9 统计学处理 |
9.1 治疗前比较 |
9.2 治疗后比较 |
讨论 |
1 补肾活血法治疗胸痹心痛的理论探讨 |
2 肾虚血瘀与稳定性心绞痛关系 |
3 补肾活血法的理论渊源 |
3.1 心肾相交理论探讨 |
3.2 心肾不交,水火不济理论探讨 |
4 导师学术总结 |
5 补肾活血稳压颗粒药物分析 |
5.1 补肾活血稳压颗粒配伍特点 |
5.2 补肾活血稳压颗粒用药特点 |
6 研究结果疗效分析 |
6.1 中医证候分析比较 |
6.2 心绞痛症状疗效比较 |
6.3 心电图疗效分析比较 |
6.4 硝酸甘油减药分析 |
6.5 血脂的变化 |
6.6 全血粘度方面 |
6.7 安全性比较 |
7 研究局限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答辩委员会名单 |
(9)参芪逐瘀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原发性稳定型微血管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引言 |
临床研究 |
1.研究目的 |
2.研究资料 |
2.1 病例选择 |
2.2 诊断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2.5 剔除标准 |
2.6 脱落标准 |
2.7 终止标准 |
3.研究方法 |
3.1 病例分组 |
3.2 治疗方案 |
3.3 观察指标 |
4.疗效评定标准 |
4.1 西医疗效评定标准 |
4.2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
5.统计方法 |
6.临床资料 |
6.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对比 |
6.2 用药后两组组内对比 |
6.3 用药后两组间各指标对比 |
6.4 用药后两组组间疗效对比 |
7.小结 |
讨论 |
1.目前西医对CMVD的认识 |
1.1 西医对于CMVD诊疗手段的现状 |
1.2 原发性稳定型微血管心绞痛的西医治疗 |
2.中医对CMVD的认识 |
3.方药分析 |
3.1 方解 |
3.2 药物现代药理研究 |
4.研究结果分析 |
4.1 心绞痛症状疗效分析 |
4.2 心电图疗效分析 |
4.3 中医证候疗效分析 |
5.结论 |
6.不足和展望 |
6.1 不足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心绞痛评分标准 |
(二)胸痹心痛气虚血瘀证中医证候评分表 |
(三)二级梯运动实验登梯次数表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10)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论文提纲范文)
循证医学相关方法说明 |
1 冠心病概述 |
1.1 冠心病的定义 |
1.2 冠心病的解剖及病理生理学机制 |
1.3 冠心病的临床分型 |
1.3.1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 |
1.3.1.1隐匿型冠心病 |
1.3.1.2稳定型心绞痛 |
1.3.1.3缺血性心肌病 |
1.3.2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
1.3.2. 1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
1.3.2. 2 不稳定型心绞痛 |
1.3.2. 3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
1.4 冠心病的流行病学 |
1.4.1 国际冠心病流行情况 |
1.4.2 我国冠心病流行情况 |
1.5 冠心病危险因素及预防 |
2 冠心病用药分类 |
2.1 改善缺血、减轻症状的药物 |
2.1.1 β受体阻滞剂 |
2.1.2 硝酸酯类药物 |
2.1.3 钙通道阻滞剂 |
2.1.4 其他治疗药物 |
2.1.5 减轻症状、改善缺血的药物治疗建议 |
2.2 预防心肌梗死, 改善预后的药物 |
2.2.1 阿司匹林 |
2.2.2 氯吡格雷 |
2.2.3 替格瑞洛 |
2.2.4抗凝药物 |
2.2.5 β受体阻滞剂 |
2.2.6 他汀类药物 |
2.2.7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
2.2.8 改善预后的药物治疗建议 |
2.3 用于冠心病的相关中成药 |
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
3.1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概念 |
3.2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3.2.1 诊断 |
3.2.2 鉴别诊断 |
3.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危险分层 |
3.3.1 低危患者 |
3.3.2 中危患者 |
3.3.3 高危患者 |
3.4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策略 |
3.4.1 治疗原则和目标 |
3.4.2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治疗 |
3.4.2. 1 住院后初始处理 |
3.4.2. 2 溶栓治疗 |
3.4.2. 3 抗栓治疗 |
3.5 调脂治疗 |
3.6 其他治疗 (表3-5) |
3.7不稳定型心绞痛及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 |
3.7.1 一般治疗 |
3.7.2 抗缺血治疗 (表3-7) |
3.7.3 抗血小板治疗 (图3-8) |
3.7.4 抗凝治疗 (表3-11, 表3-12, 表3-13) |
4 稳定型冠状动脉疾病 |
4.1 概述 |
4.2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4.3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病情评估 |
4.3.1 临床评估 |
4.3.2 负荷试验 |
4.3.3 左心室功能 |
4.3.4 单电子发射CT成像 |
4.3.5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 |
4.3.6 冠状动脉造影 |
4.4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原则 |
4.4.1 建议健康的生活方式 |
4.4.2 循证药物治疗 |
4.4.3 血运重建 |
4.5 药物的选择和合理使用 |
4.5.1缓解心绞痛/心肌缺血治疗的药物 |
4.5.2 预防危险事件治疗的药物 |
5 微血管性心绞痛 |
5.1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定义 |
5.2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病因与机制 |
5.2.1内皮功能不全及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 |
5.2.2 炎性因子 |
5.2.3 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失调 |
5.2.4 雌激素水平紊乱 |
5.2.5冠状动脉慢血流综合征 |
5.2.6 神经内分泌及代谢因素 |
5.3微血管性心绞痛的临床表现 |
5.4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
5.5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药物治疗 |
5.5.1 β受体阻滞剂 |
5.5.2 硝酸酯类药物 |
5.5.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
5.5.4他汀类药物 |
5.5.5 尼可地尔 |
5.5.6 钙通道阻滞剂 |
5.5.7 其他药物 |
5.5.8 中成药 |
5.6微血管性心绞痛的非药物治疗手段 |
6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6.1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定义 |
6.1.1完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6.1.2 心肌梗死后的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6.1.3心绞痛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6.2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可能机制 |
6.2.1 血浆内啡肽升高 |
6.2.2 致痛物质未达到痛阈 |
6.2.3 疼痛信号神经的改变对心绞痛的影响 |
6.3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 |
6.3.1 动态心电图 |
6.3.2心电图运动试验 |
6.3.3 负荷超声心动图 |
6.3.4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 |
6.4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预防及治疗 |
6.4.1 预防 |
6.4.2 治疗 |
7 冠心病特殊合并症 |
7.1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 |
7.1.1 概述 |
7.1.2 降压治疗原则 |
7.1.3 降压治疗的启动 |
7.1.4 血压目标管理 |
7.1.5 药物推荐 |
7.1.6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
7.2 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 |
7.2.1 概述 |
7.2.2 冠心病合并急性心力衰竭 |
7.2.2. 1 发病机制 |
7.2.2. 2 诊断及评估 |
7.2.2. 3 药物治疗 |
7.2.3 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 |
7.2.3. 1 发病机制 |
7.2.3. 2 诊断及评估 |
7.2.3. 3 药物治疗 |
7.3 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 |
7.3.1 风险评估是平衡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和出血风险的前提 |
7.3.2 规范抗栓是平衡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和出血风险的关键 |
7.3.2. 1《2014年欧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 (或) 接受经皮冠脉/瓣膜介入治疗联合共识》相关推荐 (表7-14) 。 |
7.3.2. 2《2016年ESC心房颤动管理指南》相关推荐 (表7-15, 图7-2, 图7-3) |
7.3.2. 3《老年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诊治中国专家建议 (2016) 》相关推荐 |
7.3.2. 4 华法林及新型口服抗凝药的应用 |
7.3.2. 5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联合口服抗凝药物出血管理 |
7.4 冠心病合并瓣膜性心脏病 |
7.4.1 概述 |
7.4.2 一般药物治疗 |
7.4.2. 1 主动脉瓣反流 |
7.4.2. 2 主动脉瓣狭窄 |
7.4.2. 3 二尖瓣反流 |
7.4.2. 4 二尖瓣狭窄 |
7.4.2. 5 三尖瓣反流 |
7.4.2. 6 三尖瓣狭窄 |
7.4.3 抗凝治疗 |
7.4.3. 1 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 |
7.4.3. 2 瓣膜置换术后 |
7.5 冠心病与脑卒中 |
7.5.1 概述 |
7.5.2 冠心病合并脑卒中的抗栓治疗原则 |
7.5.2. 1 冠心病合并出血性脑卒中 |
7.5.2. 1. 1 抗栓药物致颅内出血的机制:颅内出血 |
7.5.2. 1. 2 抗栓治疗的出血风险评估:对于ACS患 |
7.5.2. 1. 4 冠心病患者缺血相关评估及意义:当颅 |
7.5.2. 2 冠心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
7.5.3 具体治疗方案 |
7.5.3. 1 抗血小板治疗抗血小板治疗是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基石。 |
7.5.3. 3 他汀类药物调脂治疗 |
7.5.3. 4 其他 |
7.6 冠心病合并肺栓塞 |
7.6.1 概述 |
7.6.2 稳定性冠心病合并急性肺栓塞 |
7.6.2. 1 抗凝治疗 |
7.6.2. 2 溶栓治疗 |
7.6.2. 3 临床常用溶栓药物及用法 |
7.6.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急性肺栓塞 |
7.7 冠心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7.7.1 概述 |
7.7.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影响冠心病的发病机制 |
7.7.3 冠心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药物治疗 |
7.7.3. 1 β2受体激动剂 |
7.7.3. 2 β受体阻滞剂 |
7.8 冠心病合并消化道出血 |
7.8.1 概述 |
7.8.2 抗血小板药物与质子泵抑制剂联用 |
7.8.2. 1 抗血小板药物损伤消化道机制 |
7.8.2. 2 质子泵抑制剂 |
7.8.3 消化道出血风险评估与预防策略 |
7.8.4 消化道出血的处理 |
7.8.4. 1 停用抗血小板药物 |
7.8.4. 3 内镜止血治疗 |
7.8.5 止血后治疗药物选择 |
7.9 冠心病合并肝功能障碍 |
7.9.1 概述 |
7.9.2 常用的肝功能评价指标 |
7.9.3 肝功能障碍患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改变 |
7.9.4 肝功能障碍患者的用药原则 |
7.9.6 他汀类药物在合并肝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
7.9.7 他汀类药物所致肝功能异常的预防 |
7.9.8 他汀类药物所致肝损害的治疗 |
7.1 0 冠心病合并慢性肾脏疾病 |
7.1 0. 1 概述 |
7.1 0. 2 慢性肾脏病的定义和分期 |
7.1 0.2.1 定义 |
7.1 0.2.2 分期 |
7.1 0. 3 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合理药物治疗 |
7.1 0.3.1 抗栓药物治疗 |
7.1 0.3.1. 1 溶栓治疗:尽管直接PCI是STEMI患 |
7.1 0.3.1. 2 抗凝治疗 |
7.1 0.3.1. 3 抗血小板治疗 |
7.1 0.3.2 他汀类药物 |
7.1 0.3.3 抗缺血治疗 |
7.1 1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 |
7.1 1. 1 概述 |
7.1 1. 4 诊断 |
7.1 1. 5 治疗 |
7.1 1.5.1 一般治疗 |
7.1 1.5.2 抗缺血治疗 |
7.1 1.5.3 调脂治疗 |
7.1 1.5.4 β受体阻滞剂 |
7.1 1.5.5 硝酸酯类药物 |
7.1 1.5.6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
7.1 2 冠心病合并甲状腺疾病 |
7.1 2. 1 概述 |
7.1 2. 2 冠心病合并临床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7.1 2.2.1 |
7.1 2.2.2 诊断 |
7.1 2.2.3 治疗 |
7.1 2. 3 冠心病合并临床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7.1 2.3.1 |
7.1 2.3.2 诊断 |
7.1 2.3.3 治疗 |
7.1 2.3.4 特殊情况管理推荐 |
7.1 3 冠心病合并风湿免疫疾病 |
7.1 3. 1 概述 |
7.1 4 冠心病合并外科手术 |
7.1 4. 1 概述 |
7.1 4. 2 药物选择 |
7.1 4.2.1 β受体阻滞剂 |
7.1 4.2.2 他汀类药物 |
7.1 4.2.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
7.1 4.2.4 硝酸酯类药物 |
7.1 4.2.5 抗血小板药物 |
7.1 4.2.6 抗凝药物 |
7.1 4.2.7 钙通道阻滞剂 |
7.1 4.2.8 α2受体激动剂 |
7.1 4. 3 注意事项 |
7.1 4.3.1 β受体阻滞剂 |
7.1 4.3.2 他汀类药物 |
7.1 4.3.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
7.1 4.3.4 硝酸酯类药物 |
7.1 4.3.5 抗血小板、抗凝药物 |
7.1 5 冠心病合并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疾病 |
7.1 5. 1 概述 |
7.1 5. 1 诊断与鉴别诊断 |
7.1 5.1.1 冠心病诊断方法见本书相关章节。 |
7.1 5.1.2 外周动脉疾病诊断方法 (图7-11) |
7.1 5. 3 冠心病合并外周动脉疾病患者治疗 |
7.1 5.3.1 降低心血管风险的治疗 (表7-40) |
7.1 5.3.2 缓解症状的治疗 (表7-41) |
8 冠心病特殊类型 |
8.1 川崎病所致冠状动脉病变 |
8.1.1 概述 |
8.1.2 临床诊断 |
8.1.2. 1 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害的诊断 |
8.1.2. 2 美国心脏协会制定的冠状动脉瘤分类 |
8.1.3. 1 阿司匹林 |
8.1.3. 2 大剂量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 |
8.1.3. 3 冠状动脉瘤的治疗主要采用抗凝及溶栓治疗。 |
8.1.3. 4 冠状动脉狭窄的治疗 |
8.1.3. 5 其他药物 |
8.1.4 预后及随访 |
8.2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所致冠心病 |
8.2.1 概述 |
8.2.2 筛查 |
8.2.3 诊断 |
8.2.4 调脂药物治疗 |
8.2.4. 1 调脂治疗原则FH目前尚不能在精准诊 |
8.2.4. 3 调脂药物治疗目标 |
8.2.4. 4 调脂药物种类及选择 (表8-2) |
8.2.4. 5 联合治疗 |
8.3 非粥样硬化性冠心病 |
8.3.1 冠状动脉痉挛 |
8.3.1. 1 概述 |
8.3.1. 2 药物治疗策略 |
8.3.2 冠状动脉肌桥 |
8.3.2. 1 概述 |
8.3.2. 2 药物治疗策略 |
8.3.3 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 |
8.3.3. 1 概述 |
8.3.3. 2 药物治疗策略 |
9 冠心病相关中成药治疗 |
9.1 中医分型及用药 |
9.1.1 心血瘀阻 |
9.1.2 痰浊内阻 |
9.1.3 气滞血瘀 |
9.1.4 气虚血瘀 |
9.1.5 寒凝血瘀 |
9.1.6 瘀热互结 |
9.1.7 气阴两虚 |
9.1.8 心肾阳虚 |
9.1.9 心肾阴虚 |
9.2 中药的现代医学作用机制 |
9.2.1 抗血小板作用 |
9.2.3 改善冠状动脉血管内皮功能、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
9.2.4 抗氧化及炎性反应作用 |
9.2.5 改善冠心病患者精神焦虑及抑郁状态的作用 |
9.2.6 改善缺血性心律失常作用 |
1 0 冠心病常用药物用药小结 |
1 0.2 冠心病二级预防常用药物 |
1 0.3 冠心病介入围术期抗凝及溶栓治疗常用药物 |
1 0.4 冠心病合并其他疾病的用药 |
四、雌激素停药不当诱发心绞痛(论文参考文献)
- [1]小柴胡汤治疗肝郁气滞型围绝经期胸痹心痛病的临床研究[D]. 徐超. 河北北方学院, 2021(01)
- [2]暖期医方论治胸痹暨黄力教授治疗冠心病临床经验和网络药理学研究[D]. 朱春临.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3]当归四逆汤治疗阴寒凝滞型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研究[D]. 袁琪旻.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0(09)
- [4]特殊类型高血压临床诊治要点专家建议[J]. 陈琦玲. 中国全科医学, 2020(10)
- [5]薏苡仁汤治疗风寒湿痹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D]. 汪国强.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6]心力衰竭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J]. Committee of Exports on Rational Drug Use National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Commission of The People’Republic of China;Chinese Pharmacists Association;.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9(07)
- [7]生柴汤治疗肝郁气滞型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D]. 牟园园.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9(06)
- [8]补肾活血稳压颗粒治疗稳定性心绞痛临床研究[D]. 徐飞.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19(02)
- [9]参芪逐瘀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原发性稳定型微血管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D]. 邹林岑.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10]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J].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药师协会.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