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汕优63”不同产量水平下增产因素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刘飞[1](2021)在《高效丰产水稻品种生产特征及其生理基础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机械化轻简化栽培是水稻种植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一步,其在近年来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和应用。同时,优质丰产是当前水稻生产追求的主要目标,水稻高效优质丰产协同提高已经成为当前水稻发展的主要方向,从而引发在新的生产模式下对水稻品种应用及改良提出的新要求。水稻机械化轻简化栽培对品种的突出要求之一是在缩短水稻生育期的同时,具有较为优越的物质生产能力,通过高效的物质生产来获得更高的产量。然而目前对水稻高效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肥料高效利用方面,关于水稻高效物质生产能力的研究较少。为探讨高效丰产品种的群体生产特征及其形成的生理机制,本研究以不同类型的杂交稻和常规粳稻品种为材料进行大田和盆栽试验,从产量形成、群体生长、物质生产规律,根系特性和光合生产能力等方面解析高效丰产品种的生长特性,并探讨不同类型品种对氮肥施用水平耐性的响应差异;同时通过抽穗后期高温处理,初步观察高效生产品种的环境适应性差异。研究结果可为当前高效丰产品种的筛选与栽培调控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高效丰产品种物质生产高效与产量协同提高的生理机制提供基础积累。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高效丰产品种具有较大的群体库容量,产量显着高于一般品种。杂交稻中高效丰产品种每穗粒数较高,通过较高的每穗粒数提升群体颖花量是其获得较高产量的关键;常规粳稻中高效丰产品种主要依靠较高的单位面积穗数获得高的库容量,从而获得高产。结实期高温胁迫条件下,高效丰产品种产量下降幅度较小,后期生长抗逆性较强,与其高效的物质生产能力有关。2.高效丰产品种具有“早发、中稳、后优”的物质生产特征,生育前期和结实期的物质日生产量大,物质生产效率高。高效丰产品种结实期依靠强劲的物质生产能力使得穗部物质积累量明显增加,对茎鞘干物质的转运依赖较少,从而延缓了茎鞘衰老,使其保持了较强的生理功能。在高群体库容的基础上,辅以高效的结实期物质生产能力,是高效丰产品种获得高产的重要品种特征。结实期高温胁迫下,高效丰产品种的物质生产效率显着高于其他品种。3.高效丰产品种在生育前期根系发育较快,根量较大、根系活力较高;叶片生长素含量低,玉米素和玉米素核苷含量较高,是其生育前期分蘖早发的重要生理基础。在结实期,高效丰产品种的叶片光合生产能力强,并在结实后期能保持较高的光合生产效率;叶片生长素含量高,脱落酸含量低,油菜素内脂含量高,衰老较慢;同时,根系活力较高,并在结实后期能够保持较高的根系生长活性,为在结实期保持较高的光合积累能力提供了必要的生理条件。4.高效丰产品种氮素利用效率较高,特别是氮素生理利用率显着高于其他类型品种。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氮素稻谷生产效率、氮素生理利用率、氮素农学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均下降。在中氮水平下,高效丰产品种高产与氮高效可达到协同一致。高效丰产品种在生育前期叶片硝酸还原酶、谷氨酰胺合成酶和谷氨酸合成酶活性高于一般品种,氮代谢能力较强,有利于分蘖早发;结实期叶片氮代谢关键酶活性也均高于一般品种,在结实中后期表现更突出,差异显着,显示出较强的结实期氮素利用能力。5.杂交稻中高效丰产品种整精米率较高,加工品质较好;但垩白度和垩白粒率较高,外观品质较差。而常规粳稻中高效丰产品种的加工品质与其他类型品种差异不显着,但其外观品质较好。在中氮水平下,高效丰产品种加工及外观品质表现最好,过低或过高的施氮量均会降低稻米的加工和外观品质。不同类型品种间稻米蒸煮食味品质无明显规律性变化,表明物质生产效率高低可能与稻米食味品质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朱德峰,杨从党,向镜,陈惠哲,张玉屏,陈叶平,王岳钧,王亚梁,张义凯[2](2020)在《水稻亩产千公斤品种产量潜力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选择我国大面积种植的4个水稻品种,比较分析了区试产量与亩产千公斤产量(吨粮田)的产量结构及品种增产潜力。结果表明,与水稻品种区试产量相比,吨粮田水稻产量提高主要是实粒数和有效穗数的提高,而千粒重相对稳定。水稻品种吨粮田与区试比较的增产因子分析表明,4个品种平均增穗增产贡献30%,增穗粒重增产贡献70%。增穗粒重是实现亩产吨粮的主要途径,穗型较大的品种更具有超高产的潜力。籼型杂交稻亩产吨粮需要每m2颖花数在58 000~72 000个之间,单穗粒质量在4.1~7.0 g之间;籼粳杂交稻亩产吨粮需要每m2颖花数在78 000~80 000个之间,单穗粒质量在6.0~7.8 g之间。水稻亩产吨粮田在充足的库容量的基础上,颖花结实率及籽粒充实度均较高。
方笑堃[3](2020)在《典型大气环境变化对水稻、小麦生长及矿质金属元素积累的影响》文中指出目前,气候变暖、气溶胶污染导致太阳辐射减少、大气O3污染等大气环境变化已成为典型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其对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产生的影响引起广泛关注。为进一步了解夜间增温、太阳辐射减少及O3浓度增加对两种代表性粮食作物--水稻和小麦生长发育及元素品质的影响,本研究采用被动增温模拟夜间增温;采用不同程度遮阴方式模拟太阳辐射减少;利用开顶式气室模拟近地面O3浓度增加。研究内容包括水稻和小麦的叶绿素含量(SPAD)、叶面积指数(LAI)、气体交换参数(包括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干物质积累、产量及其构成、不同器官的矿质金属元素积累。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夜间增温条件下,水稻和小麦各生育期内叶绿素含量和叶面积指数均呈增加趋势,茎、叶、穗的干物质积累量均增加,从而使其地上部分生物量增加,进而导致增产;夜间增温提高了小麦的光合能力,其气体交换参数(包括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各生育期均提高;夜间增温条件下水稻和小麦收获籽粒和颖壳,以及各生育期茎干和叶片中大部分矿质金属元素含量有不同程度增加趋势。(2)遮阴条件下,水稻和小麦的叶面积指数呈下降趋势,但其叶绿素含量却增加,茎、叶、穗的干物质积累量均减少,从而使其地上部分生物量减少进而导致减产;遮阴降低了小麦的光合能力,其气体交换参数(包括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各生育期均下降;遮阴条件下水稻和小麦收获籽粒和颖壳,以及各生育期茎干和叶片中大部分矿质金属元素含量有不同程度增加趋势。(3)O3浓度的增高条件下,水稻和小麦各生育期内叶绿素含量和叶面积指数呈下降趋势,茎、叶、穗的干物质积累量均下降,从而使其地上部分生物量降低进而导致减产;O3污染削弱了水稻和小麦的光合能力,使其气体交换参数(包括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各生育期均下降;O3浓度增高条件下水稻和小麦收获籽粒和颖壳,以及各生育期茎干和叶片中大部分矿质金属元素含量有不同程度增加趋势。夜间增温促进了水稻和小麦的生长,增加了干物质积累,最终使其增产,而遮阴和O3浓度增高抑制了水稻和小麦的正常生长发育,减少了其干物质积累,导致了其明显减产,对粮食生产造成了负面效应;同时三种典型环境变化均使得植株内Ca、Mg、Fe等对人体有益的矿质元素含量增加,但Zn、Mn、Cu等过量吸收对人体有害的矿质元素含量也增加。因此关于大气环境变化对粮食品质的综合影响尚需进一步研究和探索,以期在全球环境变化背景下找出应对方案,确保粮食的高产、优质和安全。
吴壮[4](2020)在《水稻高效丰产品种的结实生产特征及其对弱光逆境的响应》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水稻生产的现代化发展,机插稻等轻简化栽培模式的使用越来越普及,水稻生产高效丰产协同提高已经成为新形势下的发展趋势。生产模式的变化在带来生产效率提高的同时,也对水稻品种的生产特性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机械化轻简化生产对水稻品种的适应性要求表现最为常见的是生育期的缩短,在较短的生育期内通过高效的物质生产来获得较高的产量,从而达到丰产高效协同提高的目标。但目前对水稻高效性的研究多集中在资源吸收和高效利用方面,对于物质生产时空高效的研究较少。本研究以杂交稻和常规粳稻的不同类型品种为供试材料,通过小苗移栽模拟机插的方式,从物质生产、籽粒灌浆、氮素利用和产量形成等方面分析高效丰产品种的类型特征。并进一步探讨氮肥施用和弱光胁迫对不同类型品种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现代化高效丰产品种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并为轻简栽培条件下高效丰产优质群体的构建提供可行途径的探讨。主要结果如下:1.根据水稻品种结实期日生产速率与产量的高低,将水稻品种区分为高效丰产、低效丰产和一般品种3个品种类型。高效丰产品种具有更高水平的群体库容量和较高的结实率,杂交稻的每穗粒数和常规粳稻的有效穗数分别是构成其较高群体库容量的关键因子。高效丰产品种在结实灌浆期具有较高的净光合速率,但茎鞘转运量和转运率较低,茎叶干物质转运对穗部贡献率不高,表明高效丰产品种穗部的物质积累更多的依赖光合产物积累,而对茎鞘贮藏物质的利用相对较小;高效丰产品种在结实后期较轻的的茎鞘干物运转一定程度上延缓了茎鞘的衰老,维持了茎鞘较强的生理功能。2.高效丰产品种与一般品种相比,在抽穗期茎、叶中氮浓度相对较高,成熟期穗部氮浓度相对较高,结实期内氮素从营养器官向穗部的转运能力强;高效丰产品种结实期叶片中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和谷氨酸合成酶(GOGAT)活性明显高于一般品种,对氮的同化能力更强。3.高效丰产品种强势粒具有起始生长势大,灌浆时间短且灌浆速率大的特征,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完成灌浆充实,强、弱势粒最终粒重差值小且灌浆行为差异相对较小;一般品种的弱势粒与高效丰产品种相比,起始生长势相对较低,灌浆时间长且灌浆速率小,籽粒充实物质积累缓慢,其弱势粒最终粒重与强势粒差值大。表明高效丰产品种强、弱势粒间灌浆行为差异较小是其结实性能表现良好的重要原因。高效丰产品种籽粒发育关键酶蔗糖合酶(SS)和A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DPG)活性高于一般品种,显示其籽粒灌浆生长活性较强。4.在结实期遭遇弱光胁迫时,高效丰产品种依旧有着相对较高的结实率,产量降幅小。弱光胁迫下的高效丰产品种相较于一般品种来说,其茎鞘转运量和转运率相对较低,穗部干物质增加量相对较多,其相对较高的净光合速率保证其物质生产能力强于一般品种。表明高效丰产品种具有较好的耐弱光胁迫特性,在弱光胁迫下依然能够表现相对较高的物质日生产能力。在抽穗后30%遮阴20d后恢复正常光照,供试品种的物质生产和产量有不同程度的恢复,高效丰产品种在弱光胁迫后的恢复能力表现较好。弱光胁迫对弱势粒影响更大,籽粒活跃灌浆期变长,灌浆速率变慢,最终粒重下降。高效丰产品种与一般品种相比,在弱光胁迫下弱势粒灌浆降幅较小,这与其在弱光下保持较高的同化物质生产能力有关,也是高效丰产品种在弱光胁迫下能够获得较高产量的关键。5.高效丰产品种加工外观品质、食味品质和RVA谱特征值与低效丰产品种和一般品种相比没有明显的差异,并且同一品种类型的加工外观品质、食味品质和RVA谱特征值的差异也较大,表明稻米品质与物质生产特征可能没有必然的联系。而在不同氮肥水平下,稻米的加工外观品质、食味品质和RVA谱特征值有明显差异,过高或者过低的氮肥施用均导致品质变劣。弱光胁迫下稻米的垩白粒率、垩白度和消减值增大,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值和崩解值降低,弱光胁迫下稻米品质变劣的程度与品种类型没有明显关系。
黄礼英[5](2018)在《减氮背景下超高产水稻品种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农学与生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水稻生产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起着重要作用。建国以来,我国水稻总产不断增加,这主要源于水稻单产的增加,而水稻单产的增加与品种改良密切相关。利用品种间杂种优势与理想株型相结合培育的籼型超级杂交稻和利用亚种间杂种优势培育的籼粳杂交稻品种均具有较高的产量潜力。然而这些超高产品种通常种植在高氮环境下,它们在减氮条件下的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NUE)表现仍不清楚。为此,我们于2014-2015年在湖北省武穴市进行减氮条件下籼型超级杂交稻(扬两优6号和Y两优1号)、籼型杂交稻(珞优10号和川优6203)和籼型常规稻(黄华占和绿稻Q7)的产量和NUE差异比较试验,试验设置不施氮(N0:0 kg N ha-1)和减氮(N90:90 kg N ha-1)两个氮肥处理,并以当地农民习惯施氮量180 kg N ha-1(N180)作为高氮对照处理。在2015-2017年,我们比较了籼粳杂交稻甬优4949、籼型超级杂交稻扬两优6号和籼型常规稻黄华占在减氮条件下(100 kg ha-1的施氮量)的产量和NUE表现。了解这些品种在减氮背景下的产量和NUE表现及其农学和生理机制,可为绿色高效水稻新品种的培育和减氮栽培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在不施氮、减氮和高氮对照处理下,籼型超级杂交稻2014和2015年的平均产量分别比籼型常规稻高5.4%、8.4%和6.6%,差异均达显着水平,而其与籼型杂交稻仅在施氮处理下差异显着,在减氮和高氮对照处理下两年平均分别比籼型杂交稻增产3.7%和8.8%。从产量构成因子方面分析,相对较高的结实率和籽粒重是籼型超级杂交稻在三个氮肥处理下产量高于籼型杂交稻和籼型常规稻的原因。从物质生产和分配方面分析,在不施氮肥处理下,籼型超级杂交稻产量高于籼型杂交稻和籼型常规稻主要归因于显着高的收获指数,在减氮处理下,主要是干物质积累和收获指数综合作用的结果,而在高氮对照处理下主要归因于较高的干物质积累。(2)在不施氮和减氮处理下,籼型超级杂交稻的植株总氮积累与籼型杂交稻和籼型常规稻无显着差异,但在高氮对照处理下,籼型超级杂交稻具有相对较高的植株总氮积累量。在三个氮肥处理下,籼型超级杂交稻的NUE(氮素籽粒生产效率、氮素收获指数、氮肥农学利用效率、氮素生理利用效率、氮肥吸收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均高于籼型杂交稻和籼型常规稻,且其较高的NUE与其较高的收获指数和较低的齐穗期叶面积指数、成熟期叶片氮素浓度等有关。(3)籼粳杂交稻甬优4949在100 kg N ha-1下的产量显着高于籼型超级杂交稻扬两优6号和籼型常规稻黄华占,在2015-2017年平均分别比扬两优6号和黄华占增产10.6%和19.5%。从产量构成方面分析,显着高的每穗颖花数是甬优4949产量高于扬两优6号和黄华占的主要原因,而其较高的每穗颖花数主要源于较高的干物质颖花生产效率、氮素颖花生产效率和积温颖花生产效率。从物质生产和分配方面看,甬优4949的粒叶比和收获指数显着高于扬两优6号和黄华占;就干物质积累而言,籼粳杂交稻甬优4949花后干物质积累较高。较长的籽粒灌浆期、花后缓慢的叶片衰老、相对较长的绿叶面积持续期、相对较高的光能利用效率、较优的冠层结构(消光系数KL小)和光氮在冠层内的垂直分布(较大的氮素消光系数KN和KN/KL比值)是甬优4949花后干物质积累较高的原因。(4)就氮素积累和NUE而言,籼粳杂交稻甬优4949的植株总氮积累量不占优势,但其NUE显着高于籼型超级杂交稻扬两优6号和籼型常规稻黄华占,其氮素籽粒生产效率、氮素收获指数和氮肥偏生产力在2015-2017年平均分别比扬两优6号高8.2%、6.2%和10.6%,而比黄华占分别高18.4%、17.7%和19.5%,且其较高的NUE与其较高的收获指数和KN/KL值,较低的齐穗期叶面积指数和成熟期叶片氮素浓度有关。综上所述,超高产的籼型超级杂交稻和籼粳杂交稻品种在减氮背景下仍具有较高的产量,且其NUE均不低于其它类型水稻品种。在减氮条件下,较高的结实率和收获指数对籼型超级杂交稻的产量形成和NUE起着重要作用。较大的库容、较高的花后干物质积累、较优的源库协调性(较高的粒叶比和收获指数)以及良好的冠层结构和光氮在冠层内的协调分布是籼粳杂交稻甬优4949高产和氮高效的原因。明确这些超高产品种在减氮栽培下的产量和NUE表现及其形成机制,可为选育高产高效水稻新品种和建立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韦还和[6](2017)在《长江下游晚熟类型甬优籼粳杂交稻高产形成形态生理特征及其配套栽培措施》文中认为本研究于2013-2015展开大田试验,第一阶段以江苏兴化(里下河稻区)、扬州(沿江稻区)、常熟(太湖稻区)、浙江宁波(宁绍平原稻区)为试验点,以15个晚熟类型甬优籼粳交品种(品系)为参试材料和各试验点当地具有较大推广面积的常规粳稻与杂交籼稻为对照,依据各地水稻安全成熟期和籼粳杂交稻在当地的增产潜力,明确其在长江下游的适种区域。第二阶段在其适种区域(浙江宁波),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株型、籽粒灌浆特征、氮磷钾养分吸收、积累与转运、花后干物质积累等方面阐明其产量优势形成的形态生理特征,并从钾肥与硅肥适宜施用量探究其配套高产栽培措施。本研究为晚熟类型籼粳杂交稻在长江下游地区的合理布局以及揭示其产量优势形成机理提供了理论与实践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晚熟类型甬优籼粳交品种(品系)在兴化点均未安全成熟;扬州点可安全成熟的甬优籼粳交晚熟类型品种(品系)有6个;常熟点除甬优12未安全成熟外,其余均可安全成熟;宁波点则均可安全成熟。将在当地可安全成熟且产量较对照高出8%以上的甬优籼粳交晚熟类型品种(品系)定义为高产品种,扬州点中2013和2014年高产品种均为1个,常熟点2013和2014年分别为8个和9个,宁波点两年均为9个。高产品种的颖花量极显着高于对照品种。此外,高产品种抽穗至成熟期以及全生育期天数均高于对照。综合考虑甬优籼粳交晚熟类型品种在各点的生育安全性以及产量表现,太湖地区(以常熟为代表)和宁绍平原(以宁波为代表)是甬优籼粳交晚熟类型品种在长江下游的适宜种植区域。大库容,较长的灌浆期和全生育期天数是晚熟类型甬优籼粳交高产品种产量形成的重要特征。(2)穗长以杂交籼稻最高、籼粳杂交稻其次、常规粳稻最低。籼粳杂交稻在着粒密度和穗部6个部位的籽粒数均高于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甬优籼粳杂交稻上部三张高效叶的叶长和叶宽高于常规粳稻、低于杂交籼稻;籼粳杂交稻上三叶的叶基角和披垂度均低于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甬优籼粳杂交稻的株高、穗高和秆长高于常规粳稻、低于杂交籼稻;成熟期单茎茎、鞘干重则显着高于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3)籼粳杂交稻在拔节、抽穗和成熟期的氮素吸收量均显着高于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拔节-抽穗期和抽穗-成熟期的植株氮素积累量亦以籼粳杂交稻显着高于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播种-拔节期、拔节-抽穗期、抽穗-成熟期植株氮素积累量与实产均呈极显着线性正相关。两年中拔节期植株磷素吸收量均以常规粳稻最高、杂交籼稻其次、籼粳杂交稻最低,抽穗和成熟期植株磷素吸收量以籼粳杂交稻最高,拔节-抽穗期和抽穗-成熟期植株磷素积累量均以籼粳杂交稻最高。播种-拔节期,植株磷素积累量与产量呈极显着线性负相关;拔节-抽穗期、抽穗-成熟期,植株磷素积累量与实产呈显着或极显着线性正相关。两年中,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植株钾素吸收量均以籼粳杂交稻最高。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均以杂交籼稻最高、常规粳稻其次、籼粳杂交稻最低。钾素籽粒生产效率均以籼粳杂交稻显着高于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氮素籽粒生产率与实产呈显着线性负相关,钾素籽粒生产率与实产呈极显着线性正相关。花后茎鞘氮素转运与产量呈显着线性正相关,花后叶片氮素和磷素转运与产量呈负相关。与对照相比,籼粳杂交稻氮磷钾元素吸收总量大,氮素籽粒生产效率较低、钾素籽粒生产效率较高。促进花后茎鞘氮素转运有利于提高水稻产量,而促进花后叶片氮素和磷素转运不利于提升水稻产量。(4)甬优538中,上部一次枝梗(UP)与中部一次枝梗(MP)、中部二次枝梗(MS)与上部二次枝梗(US)、下部一次枝梗(LP)与下部二次枝梗(LS)为同步灌浆,但两两之间为异步灌浆。中浙优1号和秀水09中,UP、US和MP为同步灌浆,而UP、US、MP与LP、LS为异步灌浆。与对照相比,甬优538异步灌浆特征更为明显。穗部6个部位米粒终极生长量的平均值以秀水09最高,最大灌浆速率和平均灌浆速率的平均值呈中浙优1号>秀水09>甬优538,有效灌浆时间呈甬优538>秀水09>中浙优1号。尽管甬优538灌浆速率偏低,但依靠较长的有效灌浆时间以及较多的穗粒数,提高了穗部的灌浆充实量以及单穗重,最终产量较高。(5)甬优籼粳杂交稻抽穗至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为8.9 hm-2,较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分别高19.1%和25.8%(两年平均值)。不同类型品种花后干物质积累量与花后天数(抽穗当天为0 d)均可用Richards方程拟合(R2≥0.990);各品种花后干物重积累速率均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花后最大干物重积累速率和平均干物重积累速率呈杂交籼稻>常规粳稻>籼粳杂交稻,籼粳杂交稻达最大干物重积累速率的时间在花后43-44 d,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则在花后27-28 d;籼粳杂交稻在花后渐增期天数和干物质积累量显着高于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渐增期干物重积累速率以杂交籼稻最高。常规粳稻在花后快增期和缓增期天数和干物质积累量均显着高于籼粳杂交稻和杂交籼稻,快增期和缓增期干物重积累速率则以杂交籼稻最高。本研究表明甬优籼粳杂交稻花后较强的干物质积累优势主要体现在渐增期,而花后渐增期较强的干物质积累能力主要在于其较长的渐增期持续天数。(6)针对宁波土壤硅元素缺乏现象,旨在探讨籼粳杂交稻在该地区适宜硅肥用量及其对产量形成影响。以甬优籼粳交超级稻甬优12和甬优15为试材,设置了不同硅肥施用量(0、75、150、225、300kghm-2)处理。甬优12和甬优15产量均随硅肥施用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均以硅肥用量225 kghm-2处理的产量最高。穗数随硅肥施用量增加而递增,结实率和千粒重则随之递减。甬优12和甬优15在拔节、抽穗和成熟期的茎蘖数均随硅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茎蘖成穗率则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以225 kg hm-2处理最高。与对照(0 kg hm-2)相比,施硅处理显着提高了拔节、抽穗和成熟期的干物重和叶面积指数,拔节-抽穗期、抽穗-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和光合势也随硅肥施用量增加而递增。随硅肥施用量的增加,倒1、倒2、倒3叶的叶长和叶宽随之递增,倒1、倒2、倒3叶的叶基角和披垂度随之递减。此外,与对照(0 kg hm-2)相比,施硅处理显着提高了茎、鞘干重及单位节间干重。(7)以籼粳杂交稻甬优12和甬优538为试材,设置不同钾肥用量(0、75、150、225、300 kg hm-2)处理。与对照(0 kg hm-2)相比,两年中施钾处理对甬优12产量增幅为8.5%-14.5%,对甬优538产量增幅达8.4%-15.0%,以钾肥用量225 kg hm-2处理的产量最高。施钾处理显着增加了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随钾肥用量的增加,拔节、抽穗和成熟期的干物重和叶面积指数随之增加,拔节至抽穗期阶段的干物质积累量和光合势、抽穗至成熟期阶段光合势亦随之递增;抽穗至成熟期干物重呈先增后降趋势,以钾肥用量225 kg hm-2处理最高。施钾处理增加了花后各时期的剑叶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根系伤流强度以及拔节、抽穗和成熟期氮素和钾素吸收量。随钾肥用量增加,植株抽穗至成熟期的氮素和钾素积累量呈先增后降趋势,以钾肥用量225kghm-2处理下最高。施钾处理下,钾素偏生产力、钾素籽粒生产率和钾素农艺效率均随钾素用量的增加而降低。与对照(0kg hm-2)相比,施钾处理对甬优12和甬优538有较明显的增产效益,且两年中两品种均以钾肥用量225 kg h-2处理产量最高;施钾主要通过增加群体穗数和穗粒数提高产量。施钾处理显着增加了主要生育期的干物重和叶面积指数,延缓了花后叶片和根系衰老,且提高了植株主要生育期的氮素和钾素吸收量。
吴文革,张洪程,吴桂成,翟超群,钱银飞,陈烨,徐军,戴其根,许珂[7](2017)在《超级稻群体籽粒库容特征的初步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索超级稻群体库容形成及其构成特征。【方法】以具有代表性的5个籼型超级稻为材料,用汕优63为对照,比较研究超级稻群体籽粒库容构成及特征。【结果】(1)不同试点的超级稻品种均显着或极显着比对照增产,群体颖花量的增加是产量增加的直接原因。培育大穗是超级稻扩大库容量、增加颖花量的主要途径,而增穗并不能扩增群体总颖花量。(2)大穗是通过两种途径协调实现的:一是增加一次枝梗数及其上的平均着粒数,二是增加二次枝梗数但稳定二次枝梗上的平均着粒数;其中增加二次枝梗数及其总粒数是主要的;超级稻在一、二次枝梗数增加的同时,通过稳定二次枝梗上的平均着粒数而增加一次枝梗上的平均着粒数,优化颖花分布,提高全穗结实率而增加单穗籽粒重;超级稻单穗重达4.0 g以上,平均比对照增重10.9%。(3)超级稻产量潜力高,最大库容达870 kg/667m2,显着高于对照,平均增幅近10%;但最高库容有效充实度在品种间、试点间变化较大,并无稳定优势,平均为80.3%,略低于对照,故因种因地栽培是实现超级稻稳定超高产的关键。【结论】超级稻在稳定适宜穗数的基础上通过协调增加一次枝梗数和二次枝梗数及其平均着粒数来增大穗型,通过优化一、二次枝梗上颖花分布来提高结实率从而增加单穗重。
杨林,马均,冉茂中[8](2017)在《超级稻品种强化栽培方式下干物质生产和产量形成特点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明确强化栽培方式下超级稻品种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特性,,研究对比研究了了三角形强化栽培和常规栽培两种栽培方式下7个超级稻品种(D优527、协优9308、协优527、II优602、国稻1号、两优培九和准两优527,以汕优63作对照)干物质生产和产量形成特点。结果表明,1不同栽培方式下超级稻品种的增产途径存在差异,常规栽培条件下超级稻高产品种的产量优势在于群体颖花量显着提高;而强化栽培条件超级稻高产品种的产量优势则在于库容扩大后具有较高的结实率;2不同栽培方式下超级稻高产品种均具有抽穗期茎鞘物质积累量大、输出多的特点,但常规栽培条件下超级稻高产品种干物质生产的优势在于抽穗前干物质生产的协调增加,而强化栽培条件下则在于抽穗前后干物质生产的协调增加;3结合产量与各品种光合性能的相关性分析看,常规栽培条件下超级稻品种剑叶光合性能的优劣取决于叶面积指数(LAI),而强化栽培条件下则主要与剑叶光合速率(Pn)有关。可见,超级稻品种能否在强化栽培条件下获得高产,关键在于能否在抽穗后构建起高光效群体,生产更多的光合物质确保灌浆结实。
朱广龙[9](2016)在《长江中游主要水稻历史品种演替进程中产量表现及其生理基础》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过去的多半个世纪,我国粮食生产保持了连续增产的趋势。究其原因主要归功于栽培技术的发展、植保技术的提高和品种的改良与演替,其中品种演替在粮食增产中起关键作用。水稻是全球的主要粮食作物,中国半数以上人口以水稻为主食,在粮食总产中水稻的贡献率为33.5%,对确保粮食安全意义重大。水稻品种在演替进程中产量潜力显着提升,主要是因为半矮化基因的导入和杂种优势的利用。关于水稻品种演替进程中产量变化的相关机理也展开了研究,然而关于长江中游单季稻与双季稻混作区水稻历史品种的生长特性、表型特征、养分吸收与转运、物质积累与转化、光能拦截与利用、产量形成过程、倒伏性状与抗倒伏能力、米质随品种演替如何变化方面的系统研究报道较少。关于品种演替进程中光能利用效率(Radiation use efficiency,RUE)如何变化仍不清楚,RUE与生物量和产量的关系仍存在争议;关于倒伏相关性状与抗倒伏能力及各生育期SPAD值随品种演替如何变化方面的研究关注较少。为此,本研究选取长江中游1936-2005年近70年间育成的15个主推历史品种为试验材料,于2013和2014年进行大田中稻试验,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四次重复,小区面积5 m×6 m,系统探究在现代栽培管理条件下水稻历史品种的产量表现,揭示产量形成过程、生理机制及限制因素,对掌握育种动态、超高产育种和改善栽培管理技术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对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确保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试验结果显示:(1)长江中游主要水稻品种在近70年的演替过程中,产量逐步提高,两年试验中产量分别以61.9和75.3 kg ha-1 year-1的速率增加,即年增长率分别为1.18%和1.15%;现代品种比70s前的品种产量两年分别增加了24.6%和35.7%。新品种产量增加是因为在提高结实率,稳定收获指数和千粒重的基础上,减少单位面积穗数,增加了每穗颖花数、总颖花数和生物量。随育种进程,每穗颖花数、总颖花数、结实率和生物量显着增加,单位面积穗数显着降低、由多穗向大穗发展,收获指数和千粒重变异较小。(2)生物量的增加是通过延长生育期、改善株型、提高光能转化效率,促进作物生长速率实现的。现代品种的株型进一步优化改善,光照拦截面积增大,叶片的厚度和披垂度得到改善,光照拦截和光合作用时间延长,光照透射量、光照拦截量和光能利用率显着增加,干物质积累量增多,粒叶比提高、源库关系进一步协调、改善。(3)同时新品种提高了氮素吸收总量、氮素收获指数,氮素籽粒生产效率以及氮肥偏生产力。从营养生长期至灌浆早期,现代品种的氮素吸收利用能力较强;在成熟期,现代品种的氮素转运能力较高。(4)此外,现代品种的抗倒伏能力和米质也得到改善。遗传改良显着提高了新品种植株下部节间的直径、鲜重和抗折力,从而降低了倒伏指数。稻米的加工品质较为稳定,而外观品质显着提高。其中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均随育种年份的改善不显着;而垩白粒率和垩白度显着降低,粒长增大、粒宽减小。这些结果表明:(1)水稻历史品种在演替进程中产量潜力逐步提高,主要归因于每穗颖花数(大穗的形成)和干物质积累的增加。现代品种的结实率仍徘徊在较低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因此未来育种仍需提高干物质的积累与转运效率。(2)RUE随品种演替显着提高,RUE的提高与生物量和产量的增加密切相关,推动了生物量的积累和产量的增加。由此可见品种改良继续提升RUE是未来粮食增产最有效的途径。(3)氮素吸收与利用效率随品种演替显着增加,然而现代品种的氮素利用率增速较小甚至出现徘徊,因此新品种的氮素吸收与利用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4)水稻历史品种在演替进程中抗倒伏能力逐步增强,现代品种因库容的扩大和株高的增加仍存在较高的倒伏风险。因此现代品种仍需增加植株基部节间的直径、干重和单位长度节间干重,进一步提高抗倒伏能力。
陈晓波,饶鸣钿,许旭明,卓伟[10](2016)在《抗稻瘟病杂交稻‘广优明118’的生物学特性及产量结构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为了明确抗稻瘟病杂交稻‘广优明118’的产量、抗性鉴定、稻米品质、农艺性状等生物学特性表现,以及产量结构特征。根据‘广优明118’参加福建省、安徽省区域试验和其他试验示范结果,分析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间相关分析,构成因素对产量的通径分析。表明,‘广优明118’高产、中抗稻瘟病,中抗稻曲病,感纹枯病,高感白叶枯病,适应性较广。产量结构分析表明,每公顷穗数对产量的贡献率为43.05%,每穗粒数为30.59%,千粒重为12.50%,结实率为10.57%。每公顷穗数和每穗粒数对每公顷总粒数的贡献率分别为34.10%和64.09%。每公顷总粒数对库容量的贡献率为86.47%,千粒重的贡献率为13.31%。库容量对稻谷产量的贡献率86.94%,结实率的贡献率为10.23%。‘广优明118’高产的关键应培育足穗大穗,增加单位面积的总粒数,扩大库容量,并注重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
二、“汕优63”不同产量水平下增产因素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汕优63”不同产量水平下增产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高效丰产水稻品种生产特征及其生理基础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我国水稻品种演变进程及其产量构成的变化 |
1.2 高产水稻品种的形态和生理表现 |
1.2.1 群体茎蘖动态 |
1.2.2 根系发育特性 |
1.2.3 光合生产特性 |
1.3 高产水稻品种的物质生产特征 |
1.4 高产水稻品种的氮素利用特性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品种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3.1 田间试验部分 |
2.3.1.1 生育期记载 |
2.3.1.2 茎蘖动态 |
2.3.1.3 植株干物重 |
2.3.1.4 植株含氮量测定 |
2.3.1.5 剑叶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测定 |
2.3.1.6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2.3.1.7 稻米品质 |
2.3.2 盆栽试验部分 |
2.3.2.1 生育期记载 |
2.3.2.2 植株干物重 |
2.3.2.3 叶片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测定 |
2.3.2.4 根系形态 |
2.3.2.5 根系活力 |
2.3.2.6 根系伤流量 |
2.3.2.7 叶绿素含量 |
2.3.2.8 光合特性 |
2.3.2.9 叶片激素含量测定 |
2.3.2.10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2.3.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供试水稻品种产量形成与生产效率的表现 |
3.1.1 供试水稻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3.1.2 供试水稻品种产量与生产效率的类型表现 |
3.2 高效丰产水稻品种的生长特征表现 |
3.2.1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生育期及其生育阶段的差异 |
3.2.2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干物质积累状况 |
3.2.3 高效丰产水稻品种群体的物质生产效率 |
3.2.3.1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生育前期物质生产效率 |
3.2.3.2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结实期物质生产效率 |
3.2.4 高效丰产品种的群体茎蘖动态和茎蘖成穗率 |
3.3 高效丰产品种的若干形态和生理特性 |
3.3.1 高效丰产品种的根系特性 |
3.3.2 高效丰产品种的结实期光合生产能力 |
3.3.2.1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叶绿素含量 |
3.3.2.2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光合参数特性 |
3.3.3 高效丰产品种叶片激素含量 |
3.3.3.1 高效丰产水稻品种生育前期叶片激素含量 |
3.3.3.2 高效丰产水稻品种结实期叶片激素含量 |
3.4 高效丰产品种对氮肥的吸收利用及响应特征 |
3.4.1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氮素吸收利用效率 |
3.4.2 高效丰产水稻品种的叶片氮代谢关键酶活性 |
3.4.2.1 供试水稻品种生育前期叶片氮代谢关键酶活性 |
3.4.2.2 供试水稻品种结实期剑叶氮代谢关键酶活性 |
3.4.3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肥料响应差异 |
3.4.3.1 高效丰产品种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对氮肥水平的响应 |
3.4.3.2 高效丰产水稻品种结实期生产能力对氮肥水平的响应 |
3.4.3.3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结实期干物质转运特征及对氮肥的响应差异 |
3.4.3.4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氮肥利用效率对氮肥水平的响应差异 |
3.5 供试水稻品种的稻米品质表现 |
3.5.1 供试水稻品种稻米品质的差异 |
3.5.1.1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加工和外观品质的差异 |
3.5.1.2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蒸煮食味品质差异 |
3.5.1.3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RVA谱特征值的差异 |
3.5.2 供试水稻品种稻米品质对氮肥水平的响应差异 |
3.5.2.1 加工及外观品质对氮肥水平的响应 |
3.5.2.2 蒸煮食味品质对氮肥水平的响应 |
3.5.2.3 RVA谱特征值对氮肥水平的响应 |
3.6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结实生长对高温胁迫的响应 |
3.6.1 供试水稻品种产量对结实期高温胁迫的响应差异 |
3.6.2 结实期干物质积累量对高温胁迫的响应 |
3.6.3 物质生产效率对高温胁迫的响应 |
4 讨论 |
4.1 高效丰产品种产量结构及其群体形成特征 |
4.2 高效丰产品种的物质生产和积累特性 |
4.3 高效丰产品种的若干形态生理特性 |
4.4 高效丰产品种氮素利用特性 |
4.5 水稻高效丰产特征与稻米品质表现的关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水稻亩产千公斤品种产量潜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品种 |
1.2 区试产量 |
1.3 品种亩产千公斤产量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品种增产潜力 |
2.2 增产因子 |
2.3 水稻品种亩产吨粮的产量结构特点 |
3 讨论 |
(3)典型大气环境变化对水稻、小麦生长及矿质金属元素积累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温度升高对农作物的影响 |
1.2.2 太阳辐射减少对农作物的影响 |
1.2.3 O_3污染对农作物的影响 |
1.3 科学问题的提出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设计与研究方法 |
2.1 试验区域概况 |
2.2 供试作物品种及种植方式 |
2.3 试验处理装置及效果 |
2.3.1 田间夜间被动增温处理 |
2.3.2 田间遮阴模拟气溶胶污染致太阳辐射减弱处理 |
2.3.3 田间模拟大气O_3浓度升高处理 |
2.4 试验测定指标及方法 |
2.5 数据统计分析 |
第三章 夜间增温对稻-麦生长发育及矿质金属元素积累的影响 |
3.1 夜间增温对水稻生长发育及矿质金属元素积累的影响 |
3.1.1 增温对各生育时期水稻生长的影响 |
3.1.2 增温对水稻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 |
3.1.3 增温对水稻籽粒和颖壳矿质元素积累影响 |
3.1.4 增温对水稻各生育时期茎叶矿质元素积累的影响 |
3.2 夜间增温对小麦生长发育及矿质金属元素积累的影响 |
3.2.1 增温对各生育时期小麦生长的影响 |
3.2.2 增温对小麦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 |
3.2.3 增温对小麦籽粒和颖壳矿质元素积累的影响 |
3.2.4 增温对小麦各生育时期茎叶矿质元素积累的影响 |
3.3 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遮阴模拟太阳辐射减弱对稻-麦生长发育及矿质金属元素积累的影响 |
4.1 不同程度遮阴对水稻生长发育及矿质元素积累的影响 |
4.1.1 不同程度遮阴对各生育时期水稻生长的影响 |
4.1.2 不同程度遮阴对水稻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 |
4.1.3 不同程度遮阴对水稻籽粒和颖壳矿质元素积累的影响 |
4.1.4 不同程度遮阴对水稻各生育时期茎叶矿质元素积累的影响 |
4.2 不同程度遮阴对小麦生长发育及矿质元素积累的影响 |
4.2.1 不同程度遮阴对各生育时期小麦生长的影响 |
4.2.2 不同程度遮阴对小麦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 |
4.2.3 不同程度遮阴对小麦籽粒和颖壳矿质元素积累的影响 |
4.2.4 不同程度遮阴对小麦各生育时期茎叶矿质元素积累的影响 |
4.3 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大气O_3浓度增加对粮食作物生长发育及矿质金属元素积累的影响 |
5.1 O_3浓度增加对水稻生长发育及矿质元素积累的影响 |
5.1.1 O_3浓度增加对各生育时期水稻生长的影响 |
5.1.2 O_3浓度增加对水稻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 |
5.1.3 O_3浓度增加对水稻籽粒和颖壳矿质元素积累的影响 |
5.1.4 O_3浓度增加对水稻各生育期茎叶矿质元素积累的影响 |
5.2 O_3浓度增加对小麦生长发育及矿质元素积累的影响 |
5.2.1 O_3浓度增加对各生育时期水稻生长的影响 |
5.2.2 O_3浓度增加对水稻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 |
5.2.3 O_3浓度增加对水稻籽粒和颖壳矿质元素积累的影响 |
5.2.4 O_3浓度增加对水稻各生育时期茎叶矿质元素积累的影响 |
5.3 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特色与创新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水稻高效丰产品种的结实生产特征及其对弱光逆境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高产水稻品种的产量形成特征 |
1.2 高产水稻品种的生产特征研究 |
1.3 不同类型品种籽粒结实灌浆特征 |
1.3.1 不同源库类型品种的籽粒灌浆 |
1.3.2 不同穗型品种间籽粒灌浆 |
1.3.3 水稻籽粒灌浆中相关酶活性及生物激素对酶活性的影响 |
1.4 籽粒生长与稻米品质关系研究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品种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项目 |
2.3.1 生育期记载与茎蘖动态 |
2.3.2 水稻物质生产积累特征 |
2.3.3 籽粒灌浆动态 |
2.3.4 籽粒发育关键酶测定 |
2.3.5 水稻氮素吸收与利用特征 |
2.3.6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2.3.7 稻米品质 |
2.3.8 数据处理 |
3 结果分析 |
3.1 水稻高效丰产品种类型特征 |
3.1.1 供试品种生产特征的类型划分 |
3.1.2 高效丰产品种的生育期和分蘖特性 |
3.1.3 不同类型品种产量的形成特征 |
3.1.4 不同类型品种物质生产特征及其对氮肥水平的响应差异 |
3.1.5 不同类型品种的氮素吸收利用其对氮肥水平的响应差异 |
3.2 不同类型品种籽粒灌浆特征分析 |
3.2.1 不同类型品种籽粒灌浆动态的差异 |
3.2.2 不同类型品种籽粒灌浆的关键酶活性差异 |
3.3 不同类型品种对弱光胁迫的响应差异 |
3.3.1 产量对弱光胁迫的响应 |
3.3.2 弱光胁迫对水稻结实期物质生产的影响 |
3.3.3 弱光胁迫对水稻结实期干物质转运的影响 |
3.3.4 弱光胁迫对水稻剑叶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
3.3.5 弱光胁迫对籽粒灌浆动态的影响 |
3.4 供试品种稻米品质形成特征 |
3.4.1 供试品种稻米品质的差异 |
3.4.2 供试品种稻米品质对氮肥水平的响应差异 |
3.4.3 供试品种稻米品质对弱光逆境的响应差异 |
4 讨论 |
4.1 高效丰产品种的产量形成及其结实期物质生产特征 |
4.2 高效丰产品种的氮素吸收利用特征 |
4.3 高效丰产品种的籽粒灌浆特征 |
4.4 高效丰产品种对结实期弱光逆境的抗逆性研究 |
4.5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稻米品质形成 |
5 结论 |
6 本研究的创新点与存在问题 |
6.1 创新点 |
6.2 存在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减氮背景下超高产水稻品种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农学与生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前言 |
1 中国水稻品种改良进程 |
1.1 水稻品种类型的变化 |
1.2 水稻产量构成因子的变化 |
1.3 水稻单产的变化 |
2 水稻产量的形成 |
2.1 水稻产量形成与产量构成因子 |
2.2 水稻产量形成与生物量和收获指数 |
2.3 水稻产量形成与干物质生产和转运 |
2.4 水稻产量形成与根系 |
3 氮在水稻生产中的作用及中国稻田氮肥利用现状 |
3.1 氮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3.2 氮对水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3.3 中国稻田氮肥利用现状 |
4 水稻素氮利用效率 |
4.1 氮素利用效率的评价指标 |
4.1.1 不设立无氮区 |
4.1.2 设立无氮区 |
4.2 水稻对氮肥的吸收特性 |
4.3 水稻NUE差异 |
4.3.1 水稻NUE的品种间差异 |
4.3.2 水稻NUE的类型间差异 |
4.3.3 与水稻NUE有关的农学和生理性状 |
5 有关水稻产量和NUE还需进一步探索的科学问题 |
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籼型超级杂交稻在减氮背景下的产量与NUE的农学和生理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2.1 生育进程 |
1.2.2 农艺性状与生长特性 |
1.2.3 光照拦截动态 |
1.2.4 SPAD值测定 |
1.2.5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
1.2.6 氮素积累与利用效率 |
1.3 数据处理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气象条件 |
2.2 不同水稻品种的生育期 |
2.3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产量及其产量构成 |
2.4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产量性状间的相关分析 |
2.5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收获指数、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特性 |
2.5.1 关键生育期的干物质积累和成熟期收获指数 |
2.5.2 干物质转运特性 |
2.5.3 作物生长速率 |
2.6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植株生长特性 |
2.6.1 分蘖特性 |
2.6.2 分蘖速率与群体作物生长速率的关系 |
2.6.3 叶面积生长特性 |
2.6.4 叶面积生长速率与群体作物生长速率的关系 |
2.6.5 营养生长期的光照拦截特性 |
2.6.6 花后SPAD值的变化 |
2.7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氮素积累和利用效率 |
2.7.1 齐穗期和成熟期各器官氮浓度 |
2.7.2 关键生育期的氮素积累 |
2.7.3 氮素转运特性 |
2.7.4 氮素利用效率 |
2.7.5 NUE与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关系 |
2.7.6 NUE与植株生长特性的关系 |
3 讨论 |
3.1 籼型超级杂交稻在减氮条件下的产量表现及其农学和生理特性 |
3.2 籼型超级杂交稻在减氮条件下的氮素积累、转运及NUE表现 |
3.3 不同氮肥处理下水稻NUE相关性状 |
4 结论 |
第三章 籼粳杂交稻在减氮背景下的产量和NUE的农学与生理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2.1 生育期记载 |
1.2.2 叶面积和干物质 |
1.2.3 颖花分化与退化 |
1.2.4 冠层结构特性 |
1.2.5 产量和产量构成 |
1.2.6 植株全氮含量的测定 |
1.3 其它数据计算 |
1.4 数据处理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气象条件 |
2.2 产量及其构成 |
2.3 甬优4949 大穗的形成 |
2.3.1 颖花分化与退化 |
2.3.2 颖花分化期单茎干物质和氮素积累 |
2.3.3 颖花分化末期至齐穗期的作物生长速率 |
2.3.4 群体颖花生产效率 |
2.4 干物质生产及与干物质生产有关的植株性状 |
2.4.1 生育期和干物质积累 |
2.4.2 冠层光照拦截和光能利用率 |
2.4.3 冠层内光照和氮素的垂直分布 |
2.4.4 LAI降低速率和绿叶面积持续期 |
2.5 粒叶比和收获指数 |
2.6 氮素积累和利用效率 |
2.7 NUEg与 NHI、HI和成熟期叶片、饱粒氮素浓度的相关性 |
3 讨论 |
3.1 籼粳杂交稻甬优4949 在减氮条件下的产量和NUE表现 |
3.2 颖花生产效率对籼粳杂交稻甬优4949 产量和NUE的影响 |
3.3 花后干物质和氮素积累对籼粳杂交稻甬优4949 产量和NUE的影响 |
3.4 冠层特性对籼粳杂交稻甬优4949 产量和NUE的影响 |
3.5 粒叶比和HI对籼粳杂交稻甬优4949 产量和NUE的影响 |
4 结论 |
第四章 结语 |
1 研究总结 |
2 研究创新点 |
3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长江下游晚熟类型甬优籼粳杂交稻高产形成形态生理特征及其配套栽培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籼粳杂交稻在生产上的高产表现 |
2.2 籼粳杂交稻增产潜力和生育期 |
2.3 籼粳杂交稻株型特征 |
2.4 籼粳杂交稻养分吸收、积累与利用 |
2.5 籼粳杂交稻穗部特征与籽粒灌浆特性 |
2.6 籼粳杂交稻花后干物质积累特征 |
2.7 籼粳杂交稻关键栽培措施 |
2.7.1 适当稀植 |
2.7.2 增施钾肥和硅肥 |
2.7.3 注重稻曲病的防治 |
3 研究选题的提出 |
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5 研究的主要内容 |
6 研究的技术路线 |
7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晚熟类型甬优籼粳杂交稻长江下游区域适应性与产量潜力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品种 |
1.2 试验设计与栽培管理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生育期及安全成熟期 |
2.2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2.3 产量与生育期的相关分析 |
3 讨论 |
3.1 晚熟类型甬优籼粳交品种(品系)的区域适应性 |
3.2 晚熟类型甬优籼粳杂交稻的产量水平以及关键栽培技术 |
4 结论 |
5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晚熟类型甬优籼粳杂交稻株型特征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品种 |
1.2 试验设计与栽培管理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产量及其构成 |
2.2 穗部性状 |
2.3 上三叶的形态特征 |
2.4 茎秆特征 |
3 讨论 |
3.1 晚熟类型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的产量表现 |
3.2 晚熟类型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的穗部特征 |
3.3 晚熟类型甬优籼粳杂交稻的上部高效叶片和茎秆特征 |
4 结论 |
5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晚熟类型甬优籼粳杂交稻氮、磷、钾养分吸收、积累与利用特征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品种 |
1.2 试验设计与栽培管理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4 计算方法与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各生育期吸氮量、生育阶段氮素积累量及产量 |
2.2 各生育期吸磷量、生育阶段磷素积累量 |
2.3 各生育期吸钾量、生育阶段钾素积累量 |
2.4 氮、磷、钾素籽粒生产率 |
2.5 花后叶片和茎鞘氮素转运、花后叶片磷素转运与产量相关性 |
3 讨论 |
3.1 晚熟类型甬优籼粳杂交稻养分吸收、积累与转运 |
3.2 晚熟类型甬优籼粳杂交稻氮、磷、钾养分利用效率 |
4 结论 |
5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籼粳交超级稻甬优538穗部籽粒灌浆特征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与栽培管理概况 |
1.2 栽培管理概况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4 数据计算与统计方法 |
1.5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品种籽粒增重动态及拟合方程 |
2.2 不同品种籽粒灌浆速率及灌浆特征参数 |
3 讨论 |
3.1 籼粳交超级稻甬优538籽粒灌浆特性 |
3.2 籼粳交超级稻甬优538较高结实率的形态生理特征及栽培调控 |
4 结论 |
5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晚熟类型甬优籼粳杂交稻花后干物质积累特征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与栽培管理概况 |
1.2 栽培管理概况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1 花后干物质积累动态 |
1.3.2 计算方法与数据处理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花后干物质积累及叶面积指数 |
2.2 花后干物质积累动态 |
2.3 花后干物质积累特征 |
2.4 花后单茎茎鞘重变化动态 |
3 讨论 |
3.1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花后光合物质生产差异 |
3.2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花后干物质积累模型的建立及特征参数 |
3.3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花后单茎茎鞘重的变化 |
4 结论 |
5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施硅量对晚熟类型甬优籼粳杂交稻产量及其形成特征的影响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与栽培管理概况 |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2.2 茎蘖动态及成穗率 |
2.3 主要生育期干物重及阶段积累量 |
2.4 主要生育期叶面积指数和光合势 |
2.5 上三叶的形态特征及茎秆特征 |
3 讨论 |
3.1 施硅量对甬优籼粳杂交晚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3.2 施硅量对甬优籼粳杂交晚稻产量形成特征的影响 |
3.3 甬优籼粳杂交晚稻硅肥高效施用技术的探讨 |
4 结论 |
5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钾肥用量对晚熟类型甬优籼粳杂交稻物质积累及其产量的影响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与栽培管理概况 |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产量及其构成 |
2.2 干物重及阶段积累量 |
2.3 叶面积指数和光合势 |
2.4 花后剑叶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和根系伤流变化 |
2.5 植株氮素和钾素吸收量、阶段氮素和钾素积累量及利用效率 |
3 讨论 |
3.1 钾肥用量对甬优籼粳杂交稻花后光合物质生产的影响 |
3.2 钾肥用量对甬优籼粳杂交稻氮钾积累和利用的影响 |
3.3 钾肥用量对甬优籼粳杂交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4 结论 |
5 参考文献 |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
1 结论 |
1.1 晚熟类型甬优籼粳杂交稻长江下游区域适应性与产量潜力 |
1.2 晚熟类型甬优籼粳杂交稻株型特征 |
1.3 晚熟类型甬优籼粳杂交稻养分吸收、积累与转运特征 |
1.4 晚熟类型甬优籼粳杂交稻籽粒灌浆特性 |
1.5 晚熟类型甬优籼粳杂交稻花后干物质积累特征 |
1.6 晚熟类型甬优籼粳杂交稻硅肥适宜用量 |
1.7 晚熟类型甬优籼粳杂交稻钾肥适宜用量 |
2 讨论 |
2.1 关于晚熟类型甬优籼粳杂交稻的适种区域与产量潜力 |
2.2 晚熟类型甬优籼粳杂交稻产量优势形成的主要形态生理特征 |
2.2.1 株型特征 |
2.2.2 氮磷钾养分的吸收、积累与转运 |
2.2.3 籽粒灌浆结实特性 |
3 晚熟类型甬优籼粳杂交稻今后应用推广中应解决的问题与对策 |
3.1 籼粳杂交稻米质的科学评价 |
3.2 适当降低种植成本的绿色生产技术 |
4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超级稻品种强化栽培方式下干物质生产和产量形成特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与试验设计 |
1.2 测定项目及方法 |
1.2.1 干物质和叶面积指数(LAI) |
1.2.2 净光合速率 |
1.2.3 考种计产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栽培方式下超级稻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2.2 不同栽培方式下超级稻品种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关系 |
2.3 不同栽培方式下超级稻品种抽穗期光合性能 |
2.4 不同栽培方式下超级稻品种抽穗后干物质生产 |
2.5 不同栽培方式下超级稻品种抽穗后茎鞘物质输出和转运 |
3 讨论 |
4 结论 |
(9)长江中游主要水稻历史品种演替进程中产量表现及其生理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文献综述 |
1.1 粮食生产现状与粮食安全 |
1.1.1 全球粮食生产现状 |
1.1.2 我国粮食生产现状 |
1.2 粮食增产的贡献因子 |
1.2.1 栽培技术 |
1.2.2 植保技术 |
1.2.3 品种演替 |
1.3 主要粮食作物历史品种的演替 |
1.3.1 品种演替的概念 |
1.3.2 小麦历史品种的演替 |
1.3.3 玉米历史品种的演替 |
1.3.4 水稻历史品种的演替 |
1.4 水稻历史品种演替进程中产量表现、农艺性状、生长特性及生理特征的变化 |
1.4.1 产量表现 |
1.4.2 产量构成因子的变化 |
1.4.3 生物量的积累、转运与分配和收获指数变化 |
1.4.4 株型、冠层结构与光能利用的变化 |
1.4.5 养分利用效率的变化 |
1.4.6 根系特征的变化 |
1.4.7 倒伏相关性状与抗倒伏能力的变化 |
1.4.8 米质的变化 |
1.5 研究内容及目的意义 |
2.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
2.2 取样与指标测定 |
2.2.1 农艺性状与生长特性 |
2.2.2 SPAD值的动态监测 |
2.2.3 光照拦截和光能利用率 |
2.2.4 倒伏性状与抗折力 |
2.2.5 产量和产量构成 |
2.2.6 氮素吸收与利用效率 |
2.2.7 米质加工与外观品质 |
2.3 数据处理分析 |
3.结果与分析 |
3.1 气象条件 |
3.2 长江中游主要水稻历史品种演替进程中株高和生育期的变化 |
3.3 长江中游主要水稻历史品种演替进程中产量和产量构成的变化 |
3.3.1 水稻品种演替进程中产量变化趋势 |
3.3.2 水稻品种演替进程中产量构成的变化 |
3.4 长江中游主要水稻历史品种演替进程中生物量和收获指数的变化 |
3.5 长江中游主要水稻历史品种演替进程中SPAD值的动态变化 |
3.6 长江中游主要水稻历史品种演替进程中生长发育过程与冠层结构特征的变化 |
3.6.1 消光系数、叶面积指数和比叶重的变化 |
3.6.2 作物生长速率、光合势、净同化速率和粒叶比的变化 |
3.7 长江中游主要水稻品种演替进程中冠层光照拦截和光能利用率的变化 |
3.8 长江中游主要水稻品种演替进程中氮素吸收和利用率的变化 |
3.9 长江中游主要水稻品种演替进程中倒伏相关性状和抗倒伏能力的变化 |
3.10 长江中游主要水稻品种演替进程中稻米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的变化 |
4.讨论 |
4.1 品种演替对作物增产的重要性 |
4.2 品种演替进程中的产量构成 |
4.3 品种演替进程中的源-库关系 |
4.4 品种演替进程中的群体结构特征参数 |
4.5 品种演替进程中的资源利用效率 |
4.6 品种演替进程中的倒伏相关性状和抗倒伏能力 |
4.7 品种演替进程中的米质特征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抗稻瘟病杂交稻‘广优明118’的生物学特性及产量结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试验、示范产量表现 |
2.2 抗性鉴定结果 |
2.3 稻米品质分析 |
2.4 主要农艺性状 |
2.5 产量结构分析 |
2.5.1 不同产量水平的产量构成 |
2.5.2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间的相互关系 |
2.5.3 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作用 |
2.5.4 产量构成因素的多层次结构分析 |
3 讨论与结论 |
四、“汕优63”不同产量水平下增产因素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效丰产水稻品种生产特征及其生理基础的初步研究[D]. 刘飞. 扬州大学, 2021(08)
- [2]水稻亩产千公斤品种产量潜力分析[J]. 朱德峰,杨从党,向镜,陈惠哲,张玉屏,陈叶平,王岳钧,王亚梁,张义凯. 中国稻米, 2020(04)
- [3]典型大气环境变化对水稻、小麦生长及矿质金属元素积累的影响[D]. 方笑堃.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2)
- [4]水稻高效丰产品种的结实生产特征及其对弱光逆境的响应[D]. 吴壮. 扬州大学, 2020(04)
- [5]减氮背景下超高产水稻品种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农学与生理研究[D]. 黄礼英. 华中农业大学, 2018
- [6]长江下游晚熟类型甬优籼粳杂交稻高产形成形态生理特征及其配套栽培措施[D]. 韦还和. 扬州大学, 2017(06)
- [7]超级稻群体籽粒库容特征的初步研究[A]. 吴文革,张洪程,吴桂成,翟超群,钱银飞,陈烨,徐军,戴其根,许珂. 安徽水稻与稻作技术论文汇编, 2017
- [8]超级稻品种强化栽培方式下干物质生产和产量形成特点研究[J]. 杨林,马均,冉茂中. 西南农业学报, 2017(02)
- [9]长江中游主要水稻历史品种演替进程中产量表现及其生理基础[D]. 朱广龙. 华中农业大学, 2016(12)
- [10]抗稻瘟病杂交稻‘广优明118’的生物学特性及产量结构分析[J]. 陈晓波,饶鸣钿,许旭明,卓伟. 中国农学通报, 20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