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流电动机等效电容特性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孙乐书[1](2021)在《新形态电网物理模拟系统中宽频同步测量技术研发》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化石能源的不断消耗以及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可再生能源发电以及对应的电网形式也在不断发展与应用,对于电网形态与架构的讨论与相关技术研究也不断增加。电力系统动态模拟系统在新技术实施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面对电力系统高比例可再生能源与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新形态,传统电力系统动态模拟在系统设备与测量设备方面难以适应新形态电力系统的模拟。因此需要一种适应新形态电力系统发展的实验平台,通过先进测量系统设备对可再生能源发电与电力电子设备对传统电力系统带来的影响进行量化分析,满足新形态电力系统的物理模拟与宽频带信息测量分析需求。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分析新形态电力系统特征,构思适应新形态电网物理模拟系统的设计思路与设计方法。以相似定理与电力系统参数特征为基础推得的电力系统物理模拟方法作为理论基础支撑新形态电网物理模拟系统设计。通过分析需求,设计新形态电网物理模拟系统交流部分相关参数与元件。通过对新形态电网特征分析,对可再生能源设备与电力电子设备接入的相关接口与设备进行设计,并利用物联网技术与相应开关元件,进行不同元件之间的连接,设计了对应的组网控制方案,以便于新形态电网物理模拟系统控制系统搭建。(2)基于实测可再生能源设备数据,分析新形态电网动态模拟系统对于数据量测、信息传输以及系统控制的需求,对主控板与外围硬件进行选型与架构搭建,设计了一款集成了数据采集、电机控制、数据通信等功能的宽频带信息采集控制系统,并按照架构搭建对应硬件系统。按照分析得出的信息采集控制系统的功能需求,搭建了信息采集控制系统的程序架构,并设计了数据采集子程序、电机控制子程序以及信息传输子程序,集成了宽频带信息量测算法,以满足对于新形态电网大数据量信息的采集、分析需求以及信息通信需求。(3)分析宽频带信息采集系统采集并分析大量数据需求,设计包含数据存储、查询、实时显示的宽频带信息主站平台。搭建的物理模拟系统以及信息采集控制系统进行了系统测试,对物理模拟系统的运行以及信息采集系统功能进行实测。基于以上实验系统,设计了电机相关实验,通过仿真测试得到电机控制相关参数范围,对宽频同步测量系统功能进行测试,并进行了实际电机模拟实验,验证了仿真结果的有效性。设计了电力系统相关实验,通过进行实验测试,验证了新形态电网动态模拟系统以及信息采集控制系统以及与上位机数据库的通信的正常运行,以及与理论知识的适配性。
刘孟楠[2](2020)在《电动拖拉机设计理论及控制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电动拖拉机作为一种新型农用动力机械,具有效率高、污染小、噪音低等优点,开展适合不同用途的电动拖拉机研究,解决新产品设计中的理论方法和技术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和工程实际意义。论文针对电动拖拉机结构方案、驱动系统、电源系统设计及控制策略开展研究,以期为电动拖拉机新产品开发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为:通过对电动拖拉机功能分析,确定了电动拖拉机的性能需求,给出了电动拖拉机牵引动力性和经济性评价方法,建立了性能评价指标的数学模型。对电动拖拉机主要组成部件进行了特性分析和选型研究,设计了适用于拖拉机作业特点的电动拖拉机电源系统、驱动系统和总体结构方案,分析了电源系统、驱动系统和拖拉机的工作模式。通过电动拖拉机主要参数计算流程,给出了设计输入、电源系统、电动机、传动系统和总体参数的数学模型。分析了电动拖拉机的牵引动力性和经济性,结果表明,设计的电动拖拉机结构方案和给出的参数计算方法,可以保证拖拉机具有较好的作业性能。提出了以牵引性、经济性和连续作业性能为目标的电动拖拉机性能优化方法,确定了电动拖拉机优化的设计变量,建立了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数学模型。分析了电动拖拉机优化设计数学模型,基于改进非支配目标遗传算法设计了优化算法,制定了电动拖拉机优化设计流程。设计验证实例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优化设计方法,能较好地改善电动拖拉机牵引性、经济性和连续作业性能。根据电动拖拉机功能、作业要求和总体结构,提出了基于规则的电源管理策略。利用小波变换分析构造双通道正交滤波器组的方法,针对电源管理策略中的动态功率分配问题,设计了功率分配控制算法,推导了超级电容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简称SOC)估计算法模型。根据电动拖拉机驱动系统的动力性和经济性控制需求,设计了基于全局优化的驱动电动机控制策略和变速器换挡策略,采用粒子群算法、模糊逻辑门限算法,设计了处理驱动控制信号的转矩推断算法、全局优化算法、转速控制算法和初始化算法。设计了满足整体控制功能需求的电动拖拉机总体控制策略,制定了基于J1939的电动拖拉机通信协议。研究了电动拖拉机硬件在环(Hardware in the Loop,简称HIL)测试方法,构建了电动拖拉机的HIL平台,分析了平台的性能。基于AVL Cruise建立了电动拖拉机犁耕和旋耕作业仿真模型,开发了整机控制器,基于dSPACE Simulator平台构建了电动拖拉机HIL系统,进行了犁耕和旋耕作业的HIL测试。犁耕和旋耕作业的HIL测试结果表明,设计的电动拖拉机控制策略优化了电源系统在田间作业时的工作状态,提升了犁耕等牵引作业时的电动拖拉机经济性,增加了连续作业时间,实现了旋耕等旋转动力输出工况中动力输出轴(Power Take off,简称PTO)转速切换的功能要求,达到了预期控制目标。
张迪[3](2020)在《复合电源EPS系统的匹配设计与能量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道路交通安全和车辆排放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了关于道路运输车辆技术性能要求、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等方面的政策法规,这些政策法规都在引导着国内的商用车向安全可靠,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目前,商用车仍普遍沿用传统的液压助力转向系统(Hydraulic Power Steering system,HPS),无法同时保证低速转向轻便性与高速转向稳定性,影响行驶安全,而且HPS存在大量的无功损耗。近些年,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lectrical Steering Power System,EPS)以其安全、节能、环保的优点广泛应用于乘用车。然而,由于重型商用车前轴载荷大,EPS需要的转向功率高,超出整车电源大功率放电能力,因此EPS在重型商用车领域的应用难以实现。针对目前整车电源制约EPS应用于重型商用车的问题,提出了复合电源EPS系统(Hybrid Power-EPS,HP-EPS),为了保证复合电源的功率分配效率,本文重点对复合电源的匹配设计与能量管理策略开展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介绍了复合电源EPS的系统构成与工作原理,对EPS助力电机的额定电流参数进行了匹配计算并设计了助力特性曲线;根据综合工况下实车试验采集的转矩、车速信号推算得到了综合工况下的EPS需求电流,统计分析了综合工况下EPS和其他车载用电器负载电流的分布规律,据此对超级电容的电容值与DC/DC变换器的参数进行了匹配计算,并通过对比确定了复合电源的系统构型。(2)分析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建立了包括机械部分、电动助力部分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数学模型;对比了多种超级电容的模型结构,考虑模型精度与复杂度建立了超级电容经典RC模型;在分析双向Buck/Boost变换器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搭建了双向Buck/Boost变换器的数学模型与控制模型。(3)对比分析了不同的复合电源能量管理策略,根据复合电源EPS的需求电流分布规律,为复合电源系统设计了基于优化规则的能量管理策略。为了降低整车电源输出电流的波动,以整车电源输出电流的总偏差为目标函数,运用粒子群优化算法,优化了能量管理策略参数。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基于优化规则的能量管理策略能有效抑制整车电源输出电流的波动,同时使整车电源输出电流降低了33%。(4)分别对超级电容模型、DC/DC变换器模型以及能量管理控制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验证了模型以及参数匹配设计的正确性;在综合试验工况下,对复合电源EPS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能量管理控制系统能够实现复合电源的功率分配,使整车电源工作效率提高了12.41%。通过复合电源EPS的台架试验,验证了超级电容在复合电源中的辅助作用以及能量管理策略的有效性。综上所述,本文提出的复合电源EPS的系统匹配设计与能量管理策略实现了复合电源的功率分配,显着优化了整车电源的输出电流。本文的研究成果为EPS在重型商用车上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与技术基础,有利于提高重型商用车的行驶安全性和燃油经济性。
咸宏伟[4](2020)在《基于STM32的四轮移动平台系统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当今制造技术和控制技术的迅速发展,智能化机械装备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日常工业生产和农业作业活动当中。移动平台系统作为智能化机械装备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革工农业生产作业方式、加快促进现代制造产业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对于自动化移动平台系统的研究起步较晚,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与国外相比依旧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本文通过比较国内外移动平台系统的研究成果,针对目前移动平台系统研究所关心的环境适应性、行走灵活性、结构简单和功能扩展性进行具体研究,将嵌入式控制技术、轮毂电机驱动控制技术、数模信号转换控制技术、四轮驱动控制技术、上位机数据监控技术、实时性操作系统技术等融为一体,提出了一套基于STM32的四轮移动平台系统方案。本文通过采取合理的驱动控制方案,简化了移动平台系统的结构,通过搭建稳定安全的硬件与软件系统,将单轮闭环控制算法与四轮驱动控制策略高效地实现,增强了移动平台系统的环境适应性、行走灵活性和功能扩展性。硬件电路方面,主控芯片采用意法半导体公司的STM32F103VET6,电机驱动控制通过数模转换控制电路和驱动信号放大电路产生三路具有一定相位差的上下桥臂驱动信号,经过三相六桥驱动电路最终完成对无刷直流电机的驱动控制。设计了电流检测电路、电池电量检测电路和模数转换控制电路来采集系统的运行参数,同时为实现人机交互使用了PS2无线手柄,为实现信号的隔离设计了隔离电路,为实现系统的其他各项功能设计了串口接口控制电路、存储电路、报警电路和扩展功能接口电路。为保证系统的安全性,电源系统分为驱动电源和主控电源。软件系统方面,基于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FreeRTOS进行开发,其中上位机软件基于Python语言,在集成开发平台Pycharm上完成,同时结合PID算法控制器速度闭环控制和四轮驱动控制策略来完成整个系统的核心行走功能,进一步保证了移动平台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四轮移动平台系统经过硬件、软件和系统整体测试,各项功能的实现基本达到预期效果,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性、行走灵活性、结构简单且功能可扩展,为国内有关移动平台系统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样本参考。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5](2020)在《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文中指出根据国家对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最新要求,解读当前"三教"改革对于职教教育紧迫性和必要性,本文以3D打印技术专业为切入点,深层次分析3D打印技术专业在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时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并对"三教"改革的一些具体方案可行性和实际效果进行了探讨。
朱高林[6](2020)在《低脉动转矩的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是一种新型高性能的调速电机,具有高效率、长寿命、低噪声以及良好的调速特性等优点,在工业、国防、航天和家电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地应用。然而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存在绕组电流换相过程,该过程的电流脉动会产生明显的脉动转矩,其最大值可以达到电磁转矩的50%,因此,影响了其在低脉动转矩要求场合下的应用,如何降低和抑制脉动转矩便成为当前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应用领域的研究热点。从相关文献可以看出,目前脉动转矩的抑制研究大部分尚处于仿真阶段,真正得到实际应用的成果较少。本课题组通过前期研制的永磁旋转角加速度传感器,对现有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产品的脉动转矩进行了测量,发现其脉动转矩仍明显存在。所以开展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脉动转矩的抑制研究,实质性地提高脉动转矩的抑制效果,对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课题组前期研制了一种基于峰谷互补抑制脉动转矩的双定子、双转子电动机系统,取得了不错的抑制效果。但由于两台电机电磁参数和控制参数都存在离散性,特别是气隙和永磁磁钢特性的离散性,导致两台电机的脉动转矩波形对称性存在明显差异。因此,虽然脉动转矩得到明显的抑制,但一方面抑制效果仍有提升空间,另一方面,双定子、双转子电机系统相对庞大并且烦杂。本文进一步提出一种基于峰谷互补抑制脉动转矩方法的低脉动转矩的单定子、单转子双绕组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原理及物理模型,将原本双定子、双转子电动机系统合成到单定子、单转子双绕组电动机系统中,产生2个更加对称的脉动转矩波形实现抵消。与此同时,设计双驱动协调控制系统实现对两套绕组系统电流的协调控制,保证两电机系统在同一工作点下向负载提供方向相同的叠加平均转矩,提升脉动转矩的抑制效果。最后设计光栅位置传感器替代霍尔位置传感器来提高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换相的精度,进一步优化脉动转矩波形的正弦性和对称性。本文通过建立与实际相对应的新型电动机的数学模型,研制出单定子、单转子双绕组的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本体;设计和开发了包含BUCK调压电路、驱动系统电路和电流协调控制策略的控制系统;建立了低脉动转矩的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系统的实验平台。通过对新电机脉动转矩的实际测量,证明了其脉动转矩幅值较双定子、双转子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系统有了进一步减小,为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的脉动转矩抑制提供了新方法,对促进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吕晓宇[7](2020)在《考虑磁致伸缩效应影响的结构振动抑制方法研究》文中认为磁致伸缩效应是铁磁性材料在磁场作用下材料沿磁场磁感线方向发生长度变化的性质,铁磁性材料在交变磁场的作用下,会由于磁致伸缩效应而产生振动。由于铁磁性材料的应用非常广泛,如电气系统中用于驱动的电动机、交流电系统中的变压器、电动车、电动机飞机以及家用电器等,研究磁致伸缩效应对漏感变压器和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振动的影响非常具有实用价值。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在简要介绍磁致伸缩效应特性和测试方法的基础上,推导了磁-力耦合的单元磁致伸缩力的数学模型,模型中将材料磁阻率作为应力的函数,表示了材料磁场和应力场的耦合关系。然后将得到的单元磁致伸缩力作为外激励加入铁芯动力学模型中,得到铁芯磁致伸缩振动的动力学模型。基于COMSOL Multiphysics进行了漏感变压器多物理场耦合仿真,研究磁致伸缩对漏感变压器振动和噪声的影响。通过以漏感变压器的实际工作电路作为仿真模型的输入和负载,得到了漏感变压器实际工作状态下的铁芯振动加速度响应、线圈电流结果、电磁场结果以及噪声场,并且使用振动测试系统对变压器表面加速度进行了测量。在漏感变压器铁芯磁致伸缩效应导致振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采用线形波簧和橡胶垫构造隔振装置进行漏感变压器振动的主动隔振研究,并测试了漏感变压器隔振前后对安装基础的作用力。其次基于本文中的磁致伸缩力模型,提出通过增大变压器铁芯中心柱宽度和原边线圈匝数的方法,从调整变压器参数的角度减小磁致伸缩效应对变压器铁芯振动的影响。考虑磁致伸缩效应对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的铁芯进行了磁场和应力场的耦合分析,分析了电动机定子铁芯磁场和振动位移结果及其频谱,比较了电动机单一考虑电磁力作用和考虑磁致伸缩效应影响下电动机定子铁芯的振动。
葛乾诚[8](2020)在《基于电能路由器的光储直流微网控制策略研究》文中提出为了应对以绿色节能为目标的能源体系变革,分布式发电愈加受到广泛关注。直流微网作为一种新的能源利用形式,具备比交流微网更灵活的重构能力,并能充分发挥分布式发电的价值和效益,为本地负荷提供高质量的电能;其中电能路由器作为直流微网和交流主网连接的核心设备,不仅可以实现高低压、交直流变换和电气隔离,还可以承担能源监管和调度工作。本文所研究的直流微网系统包括联网单元、光伏单元、储能单元和负荷单元,这些单元均以并联的方式通过电力电子变换设备与直流母线连接。然而电力电子器件响应速度很快,一旦出现间歇性功率波动或负荷频繁投切,便会导致母线电压剧烈波动。因此本文将各单元不同的控制目标和直流微网低惯性的特性纳入考虑,研究了设备级的控制方法和系统级的协调控制策略,以保证直流微网高效可靠运行。本文首先分析了光伏电池和储能电池的等效电路以及各单元变换器的工作特性和数学模型;并根据控制目标的不同,研究了各单元变换器的基本控制方法。其次,针对电能路由器传统控制方法PI参数整定困难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控制策略,即基于SVPWM的级联H桥电流预测控制和基于二分查找寻优的双向全桥DC/DC变换器电压预测控制,在提升系统动态性能的同时,也避免了传统模型预测控制方法计算量过大和开关频率不固定导致的纹波较大问题。并且,针对直流微网惯性低、母线电压抗干扰性差的问题,本文类比传统直流电机的机械特性和电磁特性,提出一种简化的DC/DC变换器虚拟直流电机控制方法,并推导了小信号模型和传递函数;在深入分析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功率突变后的母线电压动态响应特性的基础上,面对响应初期直流母线电压的冲击性变化,提出一种直流侧输出电流前馈的小信号模型修正方法,进一步平滑了母线电压的动态过程,增强了直流微网的惯性和阻尼。然后,本文介绍了直流微网的不同运行模式,并基于母线电压分层和蓄电池荷电状态提出各模式下的系统级控制策略,还详细讨论了不同控制状态下各单元的运行状态和相应变换器的控制策略。最后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利用Matlab/Simulink搭建仿真模型,对所提设备级控制方法和系统级控制策略进行了时域验证,并与传统控制方法进行对比;同时,还搭建了小型样机实验平台,完成了稳态工况下的实验验证,证明了本文所提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优越性。
程欢欢[9](2020)在《电动滑板车中无刷直流电动机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电机技术和控制技术的发展,电动滑板车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电动滑板车要有起步响应快,运行平稳,爬坡性能好等特点。现在大多数的电动滑板车使用的驱动电机是有刷直流电机。有刷电机虽然价格便宜,但是其转换效率和输出功率低。电机和控制系统安装体积大。无刷直流电机是一个及电机与电力电子一体化的新型电机,无刷电动机系统是通过电机与辅助器共同作用下运行的,利用电力电子功率变换装置的特性代替传统的机械电刷进行转向的控制系统,这样无刷电动机的效率高,体积小,寿命长。但是其成本较高,控制性能较弱,因此设计一款性价比高、控制性能稳定的无刷直流电动机的控制系统,对电动滑板车的发展是需要的。本文主要以电动滑板车用轮毂式无刷直流电机作为控制对象,以R7F0C009单片机为控制电路,单片机采集比较电平及电机反馈信号,通过软件编程控制无刷直流电动机。以此建立无刷直流电机的控制系统。具体研究内容如下所示:(1)介绍了电动滑板车行业现状及其发展局势,分析对比了无刷直流电动机的的控制方式,具体阐述了无刷直流电动机无位置传感器的几种主要的控制技术和启动方式。(2)对无刷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数学模型进行分析,详细研究了基于端电压反电动势检测方法。由于反电动势法要求采用特殊的启动方式,从实现方式和硬件电路等方面对比,确定本设计控制系统的启动方式为三段式启动法。(3)为了实现上述无位置传感器的控制方法,需要搭建硬件实验平台。系统的硬件设计。主要阐述了六个模块的分析设计。以瑞萨单片机R7F0C009作为MCU控制,采集外部按键、调速和刹车手柄输入,以及来自输出端的反馈信号,控制逆变器电桥中MOSFET管的PWM波的占空比实现无刷电机的调速。(4)利用HEW:High-performance Embedded Workshop软件开发环境下,对无刷直流电动机的系统的启停程序、闭环运行程序、过零点程序、点阵显示程序、键盘程序等六大模块进行设计编程,之后进行程序调试直到满足条件。(5)建立了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的验证平台,测试控制系统的可行性。再将控制系统模块组装到滑板车上,进行整车运行测试,检验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应用的稳定性。最终测试表明,本次设计的控制系统能满足电动滑板车上的无刷直流电动机控制系统的设计要求,各项功能实时响应,正常实现,并且整车能长时间稳定运行。比较其他车型,启动性能、加速能力、爬坡能力以及续航能力都得到了提升,推广、应用价值高。
张玉[10](2019)在《离网型光伏直流微电网稳定性分析及母线稳压控制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母线电压是衡量光伏直流微电网安全与稳定的核心指标,受光伏输出功率随机性和波动性以及负载功率动态变化的影响,微电网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难以预测的功率扰动,尤其是缺少公共大电网支撑的离网型微电网,当光伏出力与负荷需求不匹配时,容易引起母线电压波动,影响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针对上述现象,本文重点研究冲击性负载下离网型光伏直流微电网的稳定性,揭示影响微电网稳定运行的影响因素,解决多储能变换器并行运行时的功率分配以及母线稳压问题,为光伏直流微电网的发展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具体开展了如下工作:(1)光伏直流微电网运行控制研究大多集中在光伏输出功率波动、负载小范围扰动下的直流母线稳压问题,对于负载功率大范围变化,尤其是冲击性负载接入瞬间大扰动条件下引发的微电网稳定运行问题涉及较少。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对光伏电池、蓄电池、他励直流电机建模仿真,并对其控制策略分别进行了研究,采用开环控制下的他励直流电机作为冲击性负载,构建了含冲击性负载特性的光伏直流微电网模型。(2)针对光伏直流微电网小扰动条件下的稳定运行问题,对微电网系统级的小信号稳定性进行分析。通过状态空间平均法建立Boost、Buck、双向DC/DC变换器在不同控制策略下的小信号模型以及等效阻抗模型,分别研究母线电压、滤波电容对各变换器阻抗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母线电压对各变换器阻抗特性的影响较小,而滤波电容对各变换器阻抗特性的影响较大,特别是在中高频段,随着滤波电容的增大,各变换器阻抗呈减少趋势。在各变换器阻抗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基于阻抗比的稳定性分析法研究光伏直流微电网在不同工作模式下的小信号稳定性,提出以稳定性最差的工作模式作为该直流微电网系统级小信号稳定的判定指标。(3)充分考虑储能单元的充放电、负载的动态特性,围绕光伏直流微电网大信号扰动下的稳定条件开展研究。基于混合势函数理论对微电网的大信号稳定性进行分析,建立混合势函数模型,推导系统的大扰动稳定条件,并揭示影响光伏直流微电网大信号稳定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电机负载功率越大,系统的大信号稳定性越差;接入阻性负载可以提高系统大信号稳定性,且阻性负载阻值越小,系统大信号稳定性越好;采用蓄电池与超级电容相结合的混合储能方式可以提高系统的大信号稳定性。最后,通过仿真对研究结论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进行了验证。(4)传统下垂控制对于同时提高储能单元功率分配精度和减小母线电压偏差之间存在局限性,针对这一问题,采用基于关联参数的下垂系数补偿法对传统下垂控制进行改进,将下垂控制系数设为其对应储能单元初始下垂系数与剩余容量(SOC)n次幂的比值,通过改变幂指数n的取值,实时调整储能单元充放电速率,实现多个储能变换器并行运行时的精确功率均分,在改进下垂控制的同时加入二次控制,减小母线电压跌落,提升电能质量。通过仿真及实验验证了改进下垂控制可以实时调控各储能单元充放电速率、更好地抑制母线电压波动。(5)传统的双闭环控制在提高系统的动态性能和稳态性能之间存在不可避免的矛盾,为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模糊-PI双模控制器代替双闭环控制电压外环的PI控制器,能够根据母线电压的偏差自动切换工作模式。在母线电压偏差较大时,采用模糊控制器,可获得良好的瞬态性能;在母线电压偏差较小时,采用PI控制器,可获得良好的稳态性能。通过仿真以及实验证明,相对于PI控制和模糊控制,模糊-PI双模控制器集模糊控制与PI控制优点于一身,不仅提高了系统的动态响应性能,同时也能有效抑制直流母线电压较大的波动和冲击,增强系统的鲁棒性。
二、直流电动机等效电容特性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直流电动机等效电容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新形态电网物理模拟系统中宽频同步测量技术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
1.2 课题研究现状 |
1.2.1 传统电力系统动态模拟技术 |
1.2.2 新形态电网特征与模拟技术 |
1.2.3 电网信息采集与宽频测量系统发展趋势 |
1.3 新形态电网物理模拟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
1.4 本文主要工作 |
第2章 新形态电网物理模拟需求及系统设计 |
2.1 引言 |
2.2 物理模拟系统参数设计理论基础 |
2.2.1 相似三定理 |
2.2.2 电力系统物理模拟理论 |
2.2.3 等效链式电路模型 |
2.3 新形态电网物理模拟系统交流部分参数设计 |
2.3.1 物理模拟系统交流部分需求分析与整体架构 |
2.3.2 模拟发电机组参数选择与设计 |
2.3.3 模拟发电机组电源系统设计 |
2.3.4 模拟输电线路参数设计 |
2.4 新形态电网物理模拟系统改进设计 |
2.4.1 新形态电网物理模拟改进需求分析 |
2.4.2 光伏-储能模拟实验系统设计 |
2.4.3 新形态电网物理模拟系统组网需求分析 |
2.4.4 模拟实验系统组网方案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新形态电网物理模拟系统宽频同步测量系统设计与实现 |
3.1 引言 |
3.2 可再生能源设备运行波形特征分析 |
3.2.1 可再生能源设备信号分析方法 |
3.2.2 基于光伏实测数据的信号特征分析 |
3.3 宽频同步测量系统硬件架构 |
3.3.1 宽频同步测量系统需求分析 |
3.3.2 主控板与信息采集板卡选型 |
3.3.3 宽频同步测量系统架构与集成 |
3.3.4 宽频同步测量系统物理元件连接 |
3.4 宽频同步测量系统程序架构 |
3.4.1 测量与采集程序架构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新形态电网物理模拟系统宽频数据主站与实验设计 |
4.1 引言 |
4.2 宽频电网信息数据主站设计 |
4.2.1 宽频电网信息数据库设计 |
4.2.2 数据实时显示平台设计 |
4.3 基于物理模拟系统的电机控制实验 |
4.3.1 发电机组启动测试仿真建模 |
4.3.2 发电机组单机启动实验 |
4.4 基于物理模拟系统的电力系统实验 |
4.4.1 电网信息采集控制功能测试 |
4.4.2 三机并列运行实验 |
4.4.3 电力系统增减负荷实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本文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电动拖拉机设计理论及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1 绪论 |
1.1 电动拖拉机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电动拖拉机发展现状 |
1.2.1 电动拖拉机发展历程 |
1.2.2 电动拖拉机技术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2 电动拖拉机结构原理及性能分析 |
2.1 电动拖拉机功能分析及性能评价 |
2.1.1 电动拖拉机功能分析 |
2.1.2 电动拖拉机性能需求及评价 |
2.2 电动拖拉机结构设计 |
2.2.1 电动拖拉机电源系统结构设计 |
2.2.2 电动拖拉机驱动系统结构设计 |
2.2.3 电动拖拉机总体结构设计 |
2.2.4 电动拖拉机工作模式分析 |
2.3 电动拖拉机主要参数计算 |
2.3.1 主要参数计算流程 |
2.3.2 主要参数计算 |
2.4 电动拖拉机性能分析 |
2.4.1 设计实例 |
2.4.2 电动拖拉机性能分析 |
2.5 小结 |
3 电动拖拉机优化设计研究 |
3.1 电动拖拉机优化设计分析 |
3.2 电动拖拉机优化要素及数学模型 |
3.2.1 电源系统优化要素及数学模型 |
3.2.2 驱动系统优化要素及数学模型 |
3.2.3 拖拉机总体优化要素及数学模型 |
3.3 电动拖拉机优化设计算法及流程 |
3.3.1 电动拖拉机优化算法分析 |
3.3.2 电动拖拉机优化流程设计 |
3.4 设计实例及验证 |
3.4.1 电动拖拉机优化设计结果分析 |
3.4.2 电动拖拉机优化设计验证 |
3.5 小结 |
4 电动拖拉机控制策略研究 |
4.1 电动拖拉机控制策略分析 |
4.2 电源管理策略 |
4.2.1 基于规则的电源管理策略 |
4.2.2 功率分配控制算法 |
4.2.3 SOC估计算法 |
4.3 驱动控制策略 |
4.3.1 驱动电动机控制策略 |
4.3.2 变速器换挡策略 |
4.4 总体控制策略 |
4.4.1 总体控制策略 |
4.4.2 整机通信协议 |
4.5 小结 |
5 电动拖拉机控制硬件在环测试 |
5.1 硬件在环系统分析 |
5.1.1 硬件在环系统原理 |
5.1.2 硬件在环平台分析 |
5.2 硬件在环系统开发 |
5.2.1 电动拖拉机仿真模型 |
5.2.2 电动拖拉机整机控制器 |
5.2.3 电动拖拉机硬件在环平台 |
5.3 硬件在环测试 |
5.3.1 犁耕作业测试结果 |
5.3.2 旋耕作业测试结果 |
5.4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复合电源EPS系统的匹配设计与能量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重型商用车转向系统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车载复合电源的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复合电源EPS系统的匹配设计 |
2.1 复合电源EPS的系统构成及工作原理 |
2.2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匹配设计 |
2.2.1 EPS助力电机的选型 |
2.2.2 EPS助力电机的匹配计算 |
2.2.3 EPS助力特性设计 |
2.3 综合工况下商用车EPS的电流需求 |
2.3.1 综合工况实车试验 |
2.3.2 车载用电器负荷测试 |
2.3.3 试验数据分析 |
2.4 复合电源系统的匹配设计 |
2.4.1 复合电源系统中辅助电源的选择 |
2.4.2 复合电源超级电容的匹配 |
2.4.3 双向DC/DC变换器的结构选型 |
2.4.4 Buck/Boost变换器的元件参数设计 |
2.4.5 复合电源系统的拓扑结构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复合电源EPS系统建模 |
3.1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建模 |
3.1.1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动力学分析 |
3.1.2 EPS机械部分模型 |
3.1.3 EPS电动助力部分模型 |
3.2 超级电容建模 |
3.2.1 超级电容的数学模型比较 |
3.2.2 超级电容RC网络模型建模 |
3.3 双向DC/DC变换器建模 |
3.3.1 Buck/Boost变换器的工作原理 |
3.3.2 Buck/Boost变换器的控制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复合电源EPS系统能量管理策略 |
4.1 复合电源能量管理方法分析 |
4.2 复合电源EPS系统中复合电源能量管理策略设计 |
4.3 粒子群算法优化能量管理策略 |
4.3.1 粒子群优化算法 |
4.3.2 优化函数 |
4.3.3 适应度模型 |
4.3.4 优化过程和结果 |
4.4 能量管理策略的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复合电源EPS系统的仿真与试验 |
5.1 超级电容Simulink模型仿真 |
5.2 双向Buck/Boost变换器Simulink模型仿真 |
5.2.1 Buck/Boost变换器控制模型仿真 |
5.2.2 Buck/Boost变换器仿真分析 |
5.3 复合电源系统的能量管理控制模型与仿真 |
5.3.1 逻辑门限控制模型 |
5.3.2 逻辑门限控制仿真 |
5.4 复合电源EPS的仿真与结果分析 |
5.4.1 复合电源EPS系统仿真模型 |
5.4.2 复合电源EPS系统仿真与结果分析 |
5.5 复合电源EPS的试验与结果分析 |
5.5.1 复合电源系统验证 |
5.5.2 复合电源EPS系统试验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学术成果 |
(4)基于STM32的四轮移动平台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与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2 系统总体方案 |
2.1 系统总体结构 |
2.1.1 驱动电机选型 |
2.1.2 系统总体结构组成 |
2.2 系统硬件方案 |
2.3 系统软件方案 |
3 无刷电机驱动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3.1 无刷直流电机驱动模型分析 |
3.2 无刷直流电机的工作特性 |
3.2.1 机械特性 |
3.2.2 调节特性 |
3.3 数模转换控制电路 |
3.3.1 信号调制原理 |
3.3.2 数模转换控制电路 |
3.4 驱动信号放大电路 |
3.5 三相六桥驱动电路 |
4 主控系统硬件设计 |
4.1 微控制器电路 |
4.1.1 微控制器选型 |
4.1.2 最小系统电路 |
4.2 电源电路 |
4.2.1 驱动电源电路 |
4.2.2 主控电源电路 |
4.3 电流检测电路 |
4.4 电池电量检测电路 |
4.5 模数转换控制电路 |
4.6 隔离电路 |
4.7 其他辅助电路 |
4.7.1 串口接口控制电路 |
4.7.2 PS2无线手柄接口电路 |
4.7.3 报警电路 |
4.7.4 存储电路 |
4.7.5 扩展功能接口电路 |
5 系统软件设计 |
5.1 PID控制算法 |
5.1.1 PID控制算法简介 |
5.1.2 PID控制器各校正环节 |
5.1.3 PID控制器参数仿真与整定 |
5.2 四轮驱动控制策略 |
5.2.1 匀速直线运动控制策略 |
5.2.2 原地转向运动控制策略 |
5.2.3 滑动转向运动控制策略 |
5.3 上位机软件 |
5.4 FreeRTOS实时操作系统 |
5.5 系统任务程序设计 |
5.5.1 无刷直流电机驱动任务 |
5.5.2 行走控制任务 |
5.5.3 PS2手柄控制任务 |
5.5.4 电流检测任务 |
5.5.5 电池电量检测任务 |
5.5.6 串口发送任务 |
5.5.7 存储任务 |
5.5.8 报警任务 |
6 系统调试 |
6.1 硬件电路调试 |
6.1.1 无刷直流电机驱动波形曲线测试 |
6.1.2 电池电量检测误差测试 |
6.2 软件系统调试 |
6.2.1 PID控制算法速度闭环测试 |
6.2.2 滑动转向轨迹误差测试 |
6.3 系统整体调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无刷直流电机驱动控制电路原理图-PartA |
附录A 无刷直流电机驱动控制电路原理图-PartB |
附录A 无刷直流电机驱动控制电路原理图-PartC |
附录A 无刷直流电机驱动控制电路原理图-PartD |
附录B 主控系统电路原理图-PartA |
附录B 主控系统电路原理图-PartB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5)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面临的突出问题 |
1.1 师资团队的教学素养相对偏差 |
1.2 3D打印技术专业教材不成体系,资源匮乏 |
1.3 教法难以提升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
2 3D打印技术应用专业“三教”改革措施 |
2.1 通过“名师引领、双元结构、分工协作”的准则塑造团队 |
2.1.1 依托有较强影响力的带头人,有效开发名师所具备的引领示范效果 |
2.1.2 邀请大师授教,提升人才的技术与技能水准 |
2.2 推进“学生主体、育训结合、因材施教”的教材变革 |
2.2.1 设计活页式3D打印教材 |
2.2.2 灵活使用信息化技术,形成立体化的教学 |
2.3 创新推行“三个课堂”教学模式,推进教法改革 |
2.3.1 采取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法 |
2.3.2 构建与推进更具创新性的“三个课堂”模式 |
(6)低脉动转矩的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脉动转矩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章节安排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本文章节安排 |
第2章 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工作原理与脉动转矩分析 |
2.1 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系统结构 |
2.1.1 永磁无刷直流电机本体结构 |
2.1.2 位置传感器 |
2.1.3 控制器 |
2.2 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工作原理 |
2.3 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数学模型 |
2.4 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的脉动转矩产生机理分析 |
2.5 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的脉动转矩正弦特性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单定子、单转子双绕组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系统设计 |
3.1 峰谷互补脉动转矩抑制方法原理 |
3.2 新型双绕组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结构与原理 |
3.2.1 新型双绕组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物理模型 |
3.2.2 新型双绕组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工作原理 |
3.2.3 新型双绕组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数学模型 |
3.2.4 新型双绕组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脉动转矩分析 |
3.3 电流协调控制策略设计 |
3.3.1 电流协调控制原理 |
3.3.2 BUCK调压控制方法 |
3.4 光栅位置传感器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新型双绕组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本体研制与控制系统软硬件设计 |
4.1 新型双绕组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系统结构 |
4.2 新型双绕组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本体的研制 |
4.3 驱动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
4.3.1 逆变电路 |
4.3.2 电机驱动电路 |
4.3.3 隔离电路 |
4.4 BUCK调压电路设计 |
4.4.1 BUCK主电路与采样电路 |
4.4.2 BUCK驱动电路 |
4.5 光栅位置传感器的研制 |
4.6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4.6.1 软件控制策略设计 |
4.6.2 程序设计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控制系统调试与脉动转矩抑制实验分析 |
5.1 控制系统调试 |
5.1.1 光栅位置传感器调试 |
5.1.2 BUCK调压电路调试 |
5.1.3 驱动系统调试 |
5.2 单绕组导通模式下电动机脉动转矩测量 |
5.3 双绕组导通模式下电动机脉动转矩抑制实验与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考虑磁致伸缩效应影响的结构振动抑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磁致伸缩测量及特性分析 |
1.2.2 磁致伸缩数学模型及磁致伸缩振动抑制研究进展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硅钢片单元磁致伸缩力数学模型 |
2.1 概述 |
2.2 磁致伸缩数学模型 |
2.2.1 电磁场基本方程 |
2.2.2 应力场基本方程 |
2.3 动力学建模基本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漏感变压器铁芯磁致伸缩振动研究 |
3.1 概述 |
3.2 漏感变压器相关理论及工作原理 |
3.3 漏感变压器铁芯振动的多物理场耦合与建模 |
3.3.1 有限元分析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简介 |
3.3.2 漏感变压器多物理场耦合分析的实现方法 |
3.3.3 漏感变压器仿真建模 |
3.4 漏感变压器电磁场及磁致伸缩振动仿真 |
3.4.1 仿真电路及磁控管仿真 |
3.4.2 漏感变压器线圈电流结果仿真结果分析 |
3.4.3 漏感变压器磁场仿真结果分析 |
3.4.4 漏感变压器铁芯磁致伸缩振动仿真结果分析 |
3.5 漏感变压器辐射噪声仿真 |
3.6 漏感变压器振动测试 |
3.6.1 测试仪器和设备 |
3.6.2 测试内容及测试结果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漏感变压器磁致伸缩振动的抑制措施 |
4.1 概述 |
4.2 隔振理论及隔振设计 |
4.2.1 隔振理论 |
4.2.2 隔振设计 |
4.3 隔振效果实验验证 |
4.4 变压器参数变化对于铁芯磁致伸缩振动的影响 |
4.4.1 增大铁芯中心柱宽度减振效果验证 |
4.4.2 增大原边线圈匝数减振效果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磁致伸缩对永磁无刷直流电机振动的影响研究 |
5.1 概述 |
5.2 电动机振动噪音产生的机理及分类 |
5.3 电动机二维模型有限元仿真 |
5.3.1 电动机电磁场仿真结果 |
5.3.2 电动机电磁力仿真结果 |
5.3.3 电动机定子铁芯振动仿真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8)基于电能路由器的光储直流微网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电能路由器概述 |
1.2.1 电能路由器发展历程和基本概念 |
1.2.2 电能路由器相关技术研究现状 |
1.3 直流微网概述 |
1.3.1 直流微网拓扑结构 |
1.3.2 直流微网运行控制 |
1.3.3 直流微网惯性研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直流微网系统结构及建模 |
2.1 直流微网系统结构 |
2.2 电能路由器 |
2.2.1 级联H桥AC/DC变换器 |
2.2.1.1 CHB PWM分析 |
2.2.1.2 CHB开关周期平均模型 |
2.2.2 双向全桥DC/DC变换器 |
2.2.2.1 DAB移相调制分析 |
2.2.2.2 DAB传输功率分析与小信号建模 |
2.3 光伏单元 |
2.3.1 光伏电池的数学建模和工程计算方法 |
2.3.2 光伏接入Boost变换器 |
2.4 储能单元 |
2.4.1 储能电池充放电原理和数学建模 |
2.4.2 储能接入两象限DC/DC变换器 |
2.5 负荷单元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直流微网各单元基本控制方法 |
3.1 电能路由器CHB控制方法 |
3.1.1 基于虚拟d-q变换的双闭环PI控制 |
3.1.2 基于SVPWM的预测电流控制 |
3.2 电能路由器DAB控制方法 |
3.2.1 基于PI调节器的电压跟随控制 |
3.2.2 基于二分查找寻优的预测电压控制 |
3.3 光伏单元Boost变换器的MPPT控制 |
3.4 交流负荷单元三相桥式逆变器控制方法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虚拟直流电机控制及小信号分析 |
4.1 直流电网惯性分析 |
4.2 VDCM工作原理 |
4.3 VDCM控制策略 |
4.4 VDCM控制小信号建模 |
4.5 VDCM控制特性分析 |
4.5.1 启动特性分析 |
4.5.2 动态特性分析 |
4.5.3 稳定性分析 |
4.6 VDCM控制修正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直流微网的协调控制策略 |
5.1 直流微网运行模式分析 |
5.2 直流微网系统级控制策略 |
5.3 不同工作状态下各单元控制策略 |
5.3.1 联网单元控制 |
5.3.2 光伏单元控制 |
5.3.3 储能单元控制 |
5.3.4 负荷单元控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仿真与实验 |
6.1 仿真分析 |
6.1.1 各单元控制方法仿真分析 |
6.1.1.1 EER仿真 |
6.1.1.2 光伏单元MPPT运行仿真 |
6.1.1.3 储能单元恒压/恒流充电仿真 |
6.1.2 VDCM仿真分析 |
6.1.2.1 两象限DC/DC变换器VDCM控制仿真 |
6.1.2.2 其他DC/DC变换器VDCM控制仿真 |
6.1.3 直流微网系统仿真分析 |
6.1.3.1 主动并网模式 |
6.1.3.2 孤岛模式 |
6.2 稳态运行工况实验 |
6.2.1 实验平台控制系统 |
6.2.2 基于DSP和 FPGA的软件设计 |
6.2.3 实验结果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9)电动滑板车中无刷直流电动机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电动滑板车电机选择 |
1.3 无刷直流电动机发展概况 |
1.4 无刷直流电动机的控制方式 |
1.5 无位置传感器的控制技术 |
1.5.1 反电动势端电压法 |
1.5.2 反电动势电感法 |
1.5.3 三次谐波法 |
1.5.4 续流二极管法 |
1.5.5 状态观测器法 |
1.5.6 磁链观测法 |
1.6 无位置传感器启动策略概述 |
1.6.1 三段式启动法 |
1.6.2 升频升压法 |
1.7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无刷直流电动机无位置传感器的控制技术 |
2.1 无刷直流电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
2.2 无刷直流电机的数学模型 |
2.3 反电势动检测 |
2.3.1 反电动势工作原理 |
2.3.2 基于端电压反电动势过零点检测方法 |
2.4 无位置传感器控制三段式启动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硬件设计 |
3.0 无刷电机控制系统设计 |
3.1 电源模块 |
3.2 最小系统模块 |
3.3 逆变驱动模块 |
3.3.1 换相驱动模块 |
3.3.2 电流检测模块 |
3.3.3 反电动势过零检测模块 |
3.4 手柄调速及刹车模块 |
3.5 7*10点阵显示模块 |
3.6 按键模块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软件程序设计 |
4.1 启停程序设计 |
4.2 闭环运行程序设计 |
4.3 过零点程序设计 |
4.4 点阵显示程序设计 |
4.5 键盘程序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应用与验证 |
5.1 验证 |
5.1.1 验证平台搭建 |
5.1.2 验证结果分析 |
5.2 应用 |
5.2.1 控制模块组装 |
5.2.2 整车运行测试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无刷直流电机调速控制系统电路原理图 |
附录 B PCB电路板图 |
致谢 |
(10)离网型光伏直流微电网稳定性分析及母线稳压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2 直流微电网稳定性分析研究现状 |
1.2.3 储能变换器功率分配策略研究现状 |
1.2.4 直流微电网母线稳压控制策略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冲击性负载特性下的光伏直流微电网结构及建模 |
2.1 引言 |
2.2 直流微电网结构及组成 |
2.2.1 直流微电网母线结构 |
2.2.2 光伏直流微电网组成 |
2.3 太阳能光伏发电建模与控制 |
2.3.1 光伏阵列建模 |
2.3.2 光伏发电控制策略 |
2.4 储能单元建模与控制 |
2.4.1 蓄电池模型及仿真 |
2.4.2 储能单元控制策略 |
2.5 负载类型及控制策略 |
2.5.1 他励直流电动机数学模型及仿真 |
2.5.2 直流电机控制策略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阻抗模型的光伏直流微电网小信号稳定性分析 |
3.1 引言 |
3.2 各单元变换器小信号建模 |
3.2.1 离网型光伏直流微电网结构 |
3.2.2 Boost变换器小信号建模 |
3.2.3 双向DC/DC变换器小信号建模 |
3.2.4 Buck变换器小信号建模 |
3.3 变换器阻抗特性分析 |
3.3.1 Boost变换器阻抗特性分析 |
3.3.2 双向DC/DC变换器阻抗特性分析 |
3.3.3 Buck变换器阻抗特性分析 |
3.4 离网型光伏流微电网小信号稳定性分析 |
3.4.1 阻抗比小信号稳定性分析 |
3.4.2 小信号稳定性判据 |
3.4.3 光伏直流微电网阻抗稳定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混合势函数的光伏直流微电网大信号稳定性分析 |
4.1 引言 |
4.2 混合势函数理论 |
4.3 光伏直流微电网系统大信号稳定性分析 |
4.3.1 直流微电网混合势函数构建 |
4.3.2 大信号稳定性仿真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SOC均衡的光伏直流微电网功率分配及母线稳压研究 |
5.1 引言 |
5.2 传统下垂控制 |
5.2.1 下垂控制原理 |
5.2.2 传统下垂控制的局限性 |
5.3 基于SOC改进下垂控制策略 |
5.4 仿真分析 |
5.4.1 储能单元SOC及功率分配仿真分析 |
5.4.2 母线电压仿真分析 |
5.5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模糊-PI双模控制器的光伏直流微电网母线稳压控制 |
6.1 引言 |
6.2 光伏直流微电网拓扑结构及传统的稳压控制策略 |
6.2.1 光伏直流微电网拓扑结构 |
6.2.2 光伏直流微电网电路结构图 |
6.2.3 传统双闭环控制策略 |
6.3 模糊-PI双模控制器 |
6.3.1 模糊控制器 |
6.3.2 模糊-PI双模控制器工作原理 |
6.3.3 模式选择器 |
6.4 仿真及实验结果 |
6.4.1 仿真分析 |
6.4.2 实验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四、直流电动机等效电容特性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形态电网物理模拟系统中宽频同步测量技术研发[D]. 孙乐书. 山东大学, 2021(12)
- [2]电动拖拉机设计理论及控制策略研究[D]. 刘孟楠.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3]复合电源EPS系统的匹配设计与能量管理研究[D]. 张迪. 江苏大学, 2020(02)
- [4]基于STM32的四轮移动平台系统研究[D]. 咸宏伟.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5]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J].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 数码世界, 2020(04)
- [6]低脉动转矩的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系统的研究[D]. 朱高林.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20(02)
- [7]考虑磁致伸缩效应影响的结构振动抑制方法研究[D]. 吕晓宇.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0(07)
- [8]基于电能路由器的光储直流微网控制策略研究[D]. 葛乾诚.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9)
- [9]电动滑板车中无刷直流电动机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D]. 程欢欢. 浙江工业大学, 2020(12)
- [10]离网型光伏直流微电网稳定性分析及母线稳压控制策略研究[D]. 张玉. 广西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