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世后汽车维修业面临的压力与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卢晓菲[1](2020)在《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制造业出口升级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以英国硬脱欧、美国频频加税等为代表的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成为国际贸易的突出特点,由此导致地缘政治风险上升,世界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在这种环境下,贸易壁垒、贸易保护、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中美贸易摩擦、贸易萎缩、经济损失等关键词频频出现,由此,学术界展开对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丰富研究。本文基于当前中美贸易摩擦这一背景,深入研究了2002年中国入世期间、入世之后的过渡期和2018年前后中美贸易摩擦期这三个不同阶段的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理论分析了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制造业出口升级的影响效应。然后,利用中国海关数据、中国工业企业数据、UNcomtrade数据、Feenstra等(2002)提供的关税数据和WTO的Tariff Download Facility数据等,使用引力模型估计、双重差分估计(DID)、高维面板固定效应估计、泊松模型和分位数估计等方法,针对三个阶段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实证检验。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以往经验表明,美国市场对中国来说具有重要地位,占中国总出口的18%左右。中国入世以来,输美出口主要以制造业为主,商品结构日益高级化,出口商品的价值链嵌入日益高端化,出口产品技术水平逐渐提高。第二,中国入世背景下,关税政策不确定性下降,显着促进了出口规模扩张,TPU下降0.1单位,导致行业出口规模提高4.59%。这一结论十分稳健,且消费品行业和中低技术行业规模扩张效应显着大于其他行业。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影响效应的作用机制主要是沉没成本效应以及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效应。第三,在中国入世的过渡期,非关税壁垒政策不确定性和出口升级之间显着正相关,在控制一系列因素的条件下,TPU提高的企业相较于TPU没有提高的企业,其出口规模要高15.6%、出口产品质量要高1.2%、新增出口产品数量要低5.6%、退出出口产品数量要高28.4%。这一倒逼升级效应具有良好的稳健性,且加工贸易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出口规模扩张和出口质量升级效应显着强于其他企业,国有企业的出口产品转换效应显着强于其他企业。就行业异质性而言,消费品行业和中低技术行业的出口产品规模扩张效应和产品转换效应显着强于其他行业,而资本品和中间品行业或高技术行业的出口质量升级效应显着更强。就出口市场异质性而言,美国市场或高收入市场的出口产品规模效应显着强于其他市场。最后,非关税壁垒政策不确定性影响效应的作用机制略有差异,出口规模扩张和出口质量升级效应主要是通过企业自选择行为和市场再分割机制,而出口产品转换则主要是由于企业生产率的的中介效应。第四,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广义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和中国输美产品水平出口规模负相关,即TPU每提高1个单位,中国输美产品出口额降低7.6%。这一影响效应非常显着且稳健,具有异质性:加工贸易产品受到的抑制作用显着强于一般贸易;中间品显着强于资本品和消费品;高技术显着强于中低技术行业,主要原因可能是美国此次掀起贸易摩擦重点针对的是中国小规模的高技术出口。广义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影响产品出口规模的作用机制体现出明显的市场替代效应和产品调整效应。本文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政策内涵。全球贸易紧张局势日益升级的国际大背景下,各国均致力于增强经济内生增长动力,以突破当前的低迷时期。无论是对政策制定者,还是对微观企业而言,本文的研究结论均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对政策制定者而言,尽管中美贸易摩擦抑制了宏观行业出口,但中国目前正在全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产业竞争力,出口贸易仍是推动这一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美国也仍是中国的重要贸易伙伴,所以在目前的经济转型关键期,应对中美贸易摩擦,更应该保持战略定力,坚持扩大贸易自由化。对微观企业而言,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一方面,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导致外贸市场进入门槛提高,市场竞争持续升级,原本靠出口低附加值、低质量产品而生存的企业纷纷退出,对出口企业构成了挑战。但另一方面,市场环境的恶化也形成新一轮的“洗牌”:出口企业各自凭借产品竞争力重新分割出口市场份额,倒逼企业不得不放弃“薄利多销”、只为短期获利的低质量出口,转而加强研发、提高质量、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出口结构的转型。因此,企业更应该借此迎难而上、破茧成蝶。
叶萌[2](2019)在《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经济效应研究》文中认为在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技术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新时代,我国流通业进入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品流通体制,构建现代化的商品流通体系已成为极为迫切的任务。当今世界,标准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其已成为一个国家、产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技术要素,成为人类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所普遍遵守的技术规则,而标准化作为一种技术制度,是管理和规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技术保障和技术支撑,是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制度,标准化水平的高低反映了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乃至综合实力的强弱,其在便利经贸往来,支撑产业发展、促进技术进步、规范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如果说流通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产业,那么标准化则是流通业发展的基础支撑、技术导向和战略依据,是实现流通大国向流通强国转变这一“硬实力”战略目标的重要“软实力”战略手段。当前,尽管部分专家学者已从管理学角度对于流通业标准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然而从经济学角度研究有关标准化对流通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则相对较少,故加强流通业标准化经济效应的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将标准推向国际商品流通市场竞争的前沿”和“我国流通业发展新时代、新常态对标准化提出的战略需求”的两个大背景下,深入系统地研究标准化对流通业发展所产生的经济影响具有相当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基于此,本文以标准化对流通业发展所产生的经济影响为切入点,提出以下4个需要在研究过程中重点解决的问题:一是标准化究竟是如何通过其经济作用来影响流通业发展的?二是标准化对我国流通业发展所产生经济影响的程度效果如何?三是当前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的发展现状如何、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的差距有哪些?四是基于标准化对我国流通业经济影响程度的结果分析,结合当前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的发展现状以及发达国家成功经验的启示,应采取哪些措施来提升我国流通业标准化水平,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对推动我国流通业发展的经济作用?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在借鉴国内外有关标准化经济效应方面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流通业标准化相关概念、核心问题等基本原理的阐释,运用西方经济学中的有关理论首先从宏观视角分析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标准化对流通业发展的作用机制、从微观视角分析了标准化对流通企业经济效益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标准化无论是对流通业的整体发展和还是对流通企业的具体生产经营过程而言均具有积极作用。之后,本文选取成本、技术创新、市场结构、产出增长、对外服务贸易作为标准化对流通业发展所产生经济影响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5个方面,在就标准化对上述5个方面的影响机理进行简要阐释后,运用我国流通业发展及其标准化工作过程中的相关经济数据,分别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和扩展后的C-D生产函数模型,利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异方差检验、自相关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等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从中观层面对定性理论分析进行了定量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标准化对我国流通业的成本、技术创新、市场结构、产出增长、对外服务贸易均具有正向影响,其中:代表我国流通业标准化水平的标准存量每增长1%,代表我国流通业成本的社会物流总费用将会下降0.208384%,说明我国流通业标准化水平的提升可以降低商品流通过程中的成本。代表我国流通业标准化水平的标准存量与代表其技术创新水平的专利申请量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的动态关系和双向因果关系,一方面我国流通业标准化水平的提升对其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说明商品流通领域标准化的增强可以减少其技术创新活动的重复性,并加速相关创新成果的传播和扩散;另一方面,我国流通业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也对其标准化水平的提升同样具有促进作用,说明商品流通领域以专利为代表的丰富技术创新成果可以为流通业实施标准化战略提供更为广阔的选择空间。代表我国流通业标准化水平的标准存量与代表其市场结构情况的市场集中度之间同样存在着长期均衡的动态关系和双向因果关系,一方面我国流通业标准化水平的提升对其市场集中度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说明商品流通领域的标准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流通业的市场结构,尽管我国流通业的市场集中度不高,但标准化可以强化执行相关标准流通企业的市场势力,同时提高商品流通市场准入门槛,规范其市场秩序;另一方面,我国流通业市场集中度的提高也对其标准化水平的提升同样具有促进作用,说明我国流通企业的市场地位可以通过其标准化水平的提升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增强,同时为强化这一市场地位需要更多优质、保证良性竞争的标准来支撑引导。代表我国流通业标准化水平的标准存量每增长1%,代表我国流通业增长的人均产出将会增加(或劳动生产率将会提高)0.187583%,说明我国流通业标准化水平的提升促进了其产出增长。代表我国流通业标准化水平的标准存量每增长1%,代表我国流通业对外服务贸易水平的对外服务贸易出口额和进口额将分别增加0.036979%和0.054960%,说明我国流通业标准化水平的提升促进了其对外服务贸易的发展。随后,本文基于对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的发展现状梳理,分析了其标准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通过与西方发达国家流通业标准化的建设发展现状、成功经验与特点的比较,从中总结了对我国流通业标准化建设发展的启示。研究发现我国流通业的标准化建设中仍在标准本身、标准体系、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存在着弊端,而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对商品流通领域标准及其作用的认知有偏差和误区、观念亟需转变,与流通业标准化有关的法律法规已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流通业标准化的管理模式僵化,流通业标准化的运行机制滞后,商品流通领域标准的实施和监督机制仍不健全;而以美国、欧盟、日本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在实行自愿性的商品流通领域标准体系、拥有多层次的商品流通领域技术法规体系、具备完善的商品流通领域标准实施监督体系、制定规范的商品流通领域标准合格评定程序、由检验机构参与商品流通领域标准的起草和审查、通过政府授权民间机构主导商品流通领域标准的管理体制、商品流通领域标准的制修订均遵循市场化原则、商品流通领域标准的服务呈现信息化趋、得到国家财政的有力支持且流通业标准化经费的来源呈现多元化、将本国流通业国家标准的战略定位转向国际化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对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的发展在标准体系建设、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战略定位等层面具有借鉴意义。最后,本文从将流通业标准化建设上升到产业战略和国家战略的高度,提出了我国实施流通业的标准化战略与促进其标准化水平提升的路径对策,主要包括:在指导思想上,应把提高我国商品流通领域标准的适应性和国际竞争力作为核心要务,应把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和市场导向作为根本原则,应把支撑和引导我国流通业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最终目的;在发展导向上,应把注重制定具有自主技术创新成果的流通标准作为今后发展导向,应把有效采用国际标准和积极参与重点领域的国际标准竞争作为流通业国际标准化工作的发展导向,应把以自愿性标准为基础的体制作为流通业标准化体制转变的发展导向,应把重点支持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流通标准作为发展导向;在发展目标上,应按“两阶段”和可操作性强的原则,分别确定我国流通业实施标准化战略与促进标准化水平提升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在发展重点上,应把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的发展重点在覆盖商业、物流业两个主要行业领域的基础上,还要包括农产品流通、电子商务、重要产品追溯、居民服务、商务服务以及其他与商品流通相关行业等领域的标准;在主要措施上,应健全提升流通标准独立自主创新技术含量的机制,建立参与流通业国际标准竞争的机制,建立以自愿性、推荐性标准为基础的流通业标准化模式,完善商品流通领域标准化的法律法规及政策环境,加强流通业标准化的基础条件建设,实施商品流通领域标准推动工程。
周莹[3](2011)在《中国汽车产业创新政策体系及其系统失灵研究》文中认为世界汽车工业格局正面临新一轮的调整,技术创新能力将决定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乃至成败。实践发展表明,中国汽车产业政策虽然扶植起了一批具有生产规模的汽车企业,但是却在培育技术创新上收效甚微。缺乏完善的产业创新政策体系和运行机制的弊端日益显现并已成为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制肘因素。首先,本文深入分析了促进中国汽车产业技术发展的政策环境的演进脉络与特征,总结了现阶段中国汽车产业的创新政策体系和层次结构。通过分析18家样本汽车企业的专利申请量的积累过程和发展趋势;关键技术领域的研发方向;研发重点的变动特征等,得出中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的现状、发展趋势和特征,并探究产业创新活动与政策环境之间的联系,提出影响中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的主要政策因素包括:①汽车产业宏观政策目标的设定;②创新政策体系的建设和完善;③专利制度的设计。这三个主要政策因素的作用是:①战略目标设定与执行路径选择影响产业技术创新的长期绩效;②完整的政策体系是保证产业技术创新的持续和稳定的重要驱动力;③规则设计可以改变企业研发方向从而影响产业技术创新格局。其次,本文运用系统失灵理论,以创新政策系统的主要行为者为研究对象,以影响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的主要政策因素为内容,建构创新政策系统失灵的分析框架,分析中国汽车产业创新政策的系统失灵表现,指出中国汽车产业创新政策系统失灵的障碍环节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目标设计故障和②目标执行故障导致创新政策系统的目标失灵;③规则设计和执行故障导致创新政策系统的制度失灵;④强网络故障和⑤弱网络故障导致创新政策系统的互动失灵。研究指出导致中国汽车创新政策系统失灵的主要制约因素是政策运行中的利益矛盾、信息孤岛的普遍存在和行业管理体制缺陷。最后,本文通过分析和借鉴国外创新政策运行机制的经验与启示,论证了创新政策功能耦合的内涵和特征,并运用协同学基本理论系统分析了实现创新政策功能耦合的政策协同运行模式的涵义、特征和运行机理。基于前述理论意义上政策协同的可行性或动因,针对中国汽车产业创新政策系统运行的障碍环节和制约因素,构建中国汽车产业创新政策协同运行机制的模型框架,并提出了满足政策协同条件的三个核心机制——协同决策机制、协同信息机制和协同评价机制。与此同时,本文根据中国汽车产业创新政策协同运行机制的模型框架展开,对中国汽车产业创新政策运行机制的完善提出了具体建议措施,对于提高汽车产业创新政策系统的运行绩效,进而促进中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张方波[4](2011)在《开放条件下我国汽车产业安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汽车产业是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其对相关产业发展所具有的强大带动作用,使之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收入的增加,汽车产品已成为我国居民消费的重要产品之一,汽车产业的发展正有力地促进着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由“衣食”向“住行”的升级。因此,汽车产业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着我国加入WTO以来保护期的结束,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的消除,我国汽车产业面临的竞争环境日益激烈。现阶段汽车产业大而不强的现状,使得我国汽车产业在全球化的生产、贸易和投资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在与外资的合作中,缺乏制定规则、利润分配以及经营决策的话语权。尤其是当前低碳产业、绿色经济等可持续发展举措的提出,我国汽车产业依赖前期的发展路径显然已不利于该产业可持续的健康发展。因此,在当前国际形势下,转变汽车产业发展方式,对于维护汽车产业安全和优化汽车产业结构具有重要作用。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安全问题被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政府和学界对经济安全问题展开了大量的研究。汽车产业安全问题作为我国经济安全的一部分,其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加强对汽车产业安全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指导汽车产业的发展,而且有助于提升我国的经济安全。因此,本文以我国汽车产业安全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在回顾汽车产业安全相关的文献基础上,综合运用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汽车产业安全问题进行了多角度分析。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简要阐述了本文选题的背景与意义,研究现状,研究对象,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以及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二部分:主要从理论基础方面阐述维护我国汽车产业安全的必要性;第三部分:归纳了影响汽车产业安全的四大因素即汽车产业生存与发展环境、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汽车产业对外依存状况和汽车产业外资控制力;第四部分:对我国汽车产业安全的现状依据上述四大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其安全度进行了估算;第五部分提出了若干维护我国汽车产业安全的政策建议,作为全文的结束。本文系统总结了影响汽车产业安全的影响因素,详细分析了我国汽车产业安全地现状,并估算了安全度,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对促进我国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和国民经济安全运行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和借鉴价值。
刘明[5](2010)在《贸易自由化背景下中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提出世界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根本特征。二战以后,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十分迅速,科学技术大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各国间的贸易往来。国际贸易的日趋繁荣,使沟通全球经济的传统桥梁更为牢固、宽广。当它渗入到世界经济的每个角落,势必对世界经济贸易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如今,贸易自由化已成为国际经济发展的主题。它对各国及世界经济的发展拉动作用日益增强,它为全球贸易及世界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更加开放和更加自由的环境,是经济全球化在国际贸易领域的具体体现。为此,各国都在顺应发展趋势积极应对,只有在自由贸易中提升本国的产业国际竞争力,才能在全球贸易中立于不败之地,获得最大利益。汽车产业是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它的附加值高、关联度大,对发展我国经济、提高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和提高家庭生活水平都有着深远影响。随着中国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中国与世界的汽车业已经融为一体,中国汽车市场已经成为世界汽车市场最重要和最具潜力的部分,我国汽车产业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但也面临巨大的挑战。面对国际汽车产业的激烈竞争,如何提高我国汽车产业竞争力,加快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本文的整体思路是,根据汽车产业特点、研究目的,借鉴国内外相关文献,运用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学、产业经济学等相关理论,构建中国汽车产业竞争力的指标评价体系;在搜集、整理数据的基础上,通过综合评价,对贸易自由化背景下的中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分析、国际比较与研究,揭示制约我国汽车产业竞争力的因素;最后提出提高汽车产业竞争力的对策。本文主要通过以下五大部分加以论述:首先是前言部分,主要谈本课题研究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为以后的论述做铺垫。第一章:关于二战后贸易自由化发展趋势的综述。阐述了世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过程和趋势、贸易自由化对世界经济及我国汽车业的影响。第二章: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及评价方法。明确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内涵,以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为理论研究基石,提出汽车产业竞争力主要研究的问题,以理论模型推导出可以量化的六个评价指标,为提出的观点打基础。第三章:首先介绍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概况。回顾我国汽车业发展历程,针对汽车业发展现状,结合我国汽车出口贸易特点,指出我国汽车出口存在诸如产品档次、价格偏低,出口缺乏一定的规模、市场混乱,售后服务体系不完善等的问题。为进一步研究我国汽车出口竞争力打下基础。接着从我国汽车出口贸易发展现状出发,运用一些建立在进出口数据基础之上的指标,如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指数、质量竞争力指数、产业组织合理化程度及产业地位比较等对我国汽车出口做量化分析,并进行国际对比,通过对贸易自由化背景下我国的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系统分析,找出我国汽车业在国际竞争力上的差距、存在的各种问题以及面临的障碍。第四章:从转变政府职能、自主创新发展、规模优化、相关产业共同发展、节能环保技术、国际化经营水平等六大方面提出提高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赵宝山[6](2009)在《中国轿车产业SCP范式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汽车工业被国际着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称之为“工业中的工业”,也有人称之为“改变世界的机器”,其在工业化和现代化中的作用只有蒸汽机和电子计算机的发明能与之相比;它带来的是空间和时间的深刻革命,是工业化和现代化过程中不可替代的战略性产业。而轿车产业是汽车工业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提高家庭生活水平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入世以来我国轿车产业飞速发展,轿车产销量快速增长,产业组织也不断发生着变化。为了解轿车产业组织的最近情况,本文聚焦于2001年以来的时间段,用最新数据进行研究。论文希望通过哈佛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将轿车产业分解为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三个方面,既能够得到比较深入的分析结果,又能使整个分析框架具有系统逻辑性。论文前两章对相关研究及文中用到的理论进行了综述。在运用SCP范式进行产业分析之前,第三章对轿车产业做了介绍。首先界定了轿车产业的定义,然后通过对轿车产业发展过程的介绍,说明了它的历史;轿车产业与国民经济关系的分析,定位出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按照SCP范式,第四、五、六章分别对轿车产业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进行了详细分析,勾画出了轿车产业组织的全貌。分析得出,我国轿车业集中度和产品差别化程度低、进入壁垒以行政壁垒为主,价格、车型、营销、重组等竞争行为日益激烈,利润率降低、规模经济效益低下、技术进步速度加快和自主品牌竞争力弱。第七章系统分析轿车产业SCP之间的关系,说明它们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的,同时探讨了外部因素及汽车产业政策对它们的影响。最后一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据此对政府提出了完善产业政策的建议,给企业提出了提高竞争力的对策。
许太明[7](2008)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工业品市场营销研究 ——环境、模式与策略初探》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90年代以后,世界各国贸易不断扩大,国际间科技交流频繁,资本流动加快,经济金融相互渗透,使得世界各国和各地区间相互依存关系更为突显。这种经济全球化和技术一体化的趋势对许多跨国企业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它使得各国工业品市场不再受到地域和时间的限制,自由的要素流通和快速的信息传递方式促成采购与销售的全球化。同时,也造成了市场透明度增大,产品同质化、价格降低以及利润减少。而中国作为全球经济最快、工业市场发展潜力最大的地区之一,已成为各国企业竞相争夺的战略要地。因此,在新的形势和环境下,如何选择并采取有效的营销策略,从而建立自身在中国工业品市场中可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并实现其战略目标,已经成为摆在许多工业品企业面前的首要问题。另一方面,传统的营销学主要是针对消费品进行研究,一直以来,有关工业品营销的理论和探索较少。许多企业在其工业品营销中面临现实的困惑,迫切需要一套合适的理论来整合其自身营销资源,指导其营销活动,从而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正是基于对这些现状的思考,本文以工业品市场营销的过程为分析主线,通过对企业内外部营销环境的研究,结合国内外相关理论与研究成果,采用案例分析与探索性研究等方法相结合,对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工业品市场营销策略做探讨。第一章提出工业品营销策略研究的理论框架,介绍了选题背景,简述对工业品营销策略进行理论研究的目的与意义,阐释了全文的研究范围、研究路径、方法及构架。第二章文献综述分析了当代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及当前形势下传统国际市场营销理论所面临的困境,并对国内、外关于该论题的研究现状及理论成果进行评述,分析归纳了对于工业品营销策略理论模型体系具有重要理论或实践意义的内容。第三章主要是对企业外部营销的大环境进行研究,分析了全球化背景下工业品营销环境的变迁与演化,内容包括工业品市场营销特质分析、工业品市场国际采购、经济全球化工业品营销模式的变革、组织行为模式的变革以及工业品营销环境的评估模型与案例分析等。第四章是过程策略的研究。主要结合中国工业品市场的实际,对工业品采购、交易与营销模式进行全面分析。研究范围涉及工业品采购类型与模式、资金渠道、销售流程及交易模式变革趋势等多方面内容。本章系统阐述了工业品营销渠道设计、选择及管理的策略,介绍了网络营销等新兴渠道的发展,最后构建了工业品营销渠道管理模型。第五章是内部策略的研究,其核心内容是工业品技术营销、品牌营销、关系营销。本章首先结合工业品市场上信息沟通便捷和技术壁垒逐步降低的现状,阐述了工业品同质化的趋势,然后提出了差异化竞争的策略。同时,结合对工业品生命周期的研究,提出了工业品技术营销策略模型。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品牌价值成为衡量一个企业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准,实施品牌策略,成为这一时代企业经营战略的重要内容。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市场,工业品品牌是企业重要地无形资产,是企业竞争优势地集中体现。本章分析了工业品品牌的概念和重要性,提出了工业品品牌创建的模型,研究了一些典型的工业品品牌传播策略。中国传统文化根深蒂固,跨国企业采用国际营销理论面对中国市场寸步难行,但关系营销甚至灰色营销仍然盛行。本章说明了关系营销和灰色营销的特点和区别,从文化和制度两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市场上产生关系营销和灰色营销的根源,强调了客户管理和售后服务管理的重要性,并系统提出了中国大陆工业品市场灰色营销现象。第六章是案例研究。第七章对工业品营销理论未来发展的趋势和动向作了合理的分析和预测。随着中国市场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和工业品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有关工业品营销理论和策略的研究也将持续创新和完善。
薛锋[8](2007)在《哈尔滨成功汽车维修有限公司发展战略案例》文中研究指明哈尔滨成功汽车维修有限公司是一家成立于1990年的综合性汽车维修企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哈尔滨成功汽车维修有限公司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月修车能力1800台次,拥有高级技师15名的大型汽车维修企业。哈尔滨成功汽车维修有限公司注重公司的维修质量和用户对企业的评价,企业得到快速发展,目前已经成为黑龙江汽修行业的龙头企业。本文的第一部分首先介绍了哈尔滨成功汽车维修有限公司的基本情况,哈尔滨成功汽车维修有限公司拥有汽车维修、汽车配件销售、售后服务等业务,发展了市政府、哈尔滨铁路局、省级电视台等固定客户;其次介绍了哈尔滨成功汽车维修有限公司存在的问题,不断出现的4S店、汽修连锁店对成功汽车维修有限公司的业务冲击很大;再次对企业的外部、内部环境进行了分析,外部环境包括汽服业的市场基础、我国汽车售后市场服务质量的普遍问题,企业的内部环境包括成功的组织结构、人力资源管理等。最后提出了哈尔滨成功汽车维修有限公司的发展战略,企业的近期目标是借搬新厂的契机,全面整顿公司的内部管理,提高公司运作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成功的长期战略目标一方面要继续完善公司的品牌价值,在公司现有条件无法满足更多顾客的需求时,在哈尔滨地区开始发展一些分店,以期找到将成功公司的运作模式推广的方法,为进一步拓广市场奠定基础。为成功公司最终能够在全国范围内的连锁推广奠定基础。本文的第二部分进行了案例分析,首先具体分析了成功汽车维修有限公司的内外部环境,在此基础上对哈尔滨成功汽车维修有限公司进行了SWOT分析,得出哈尔滨成功汽车维修有限公司应抓住搬厂契机,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以更好的在市场上竞争。文章的最后对战略的顺利实施而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措施。
韩志华[9](2007)在《对于当前吉林省汽车零配件企业营销创新的思考》文中认为入世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汽车零配件发展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吉林省的汽车零配件企业必须对国外先进的服务体系进行研究和学习,从而构建完善的营销新体系,采取行之有效的营销策略。本文在研究过程中以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作为基本的研究方法,以理论分析和实践调研为基础,采取规范分析和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本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构建什么样的营销新体系以及采取什么样的营销策略以适合吉林省汽车零配件企业在加入世贸组织之后的发展。本研究力求全面深入和透彻地从整合营销角度进行研究,从而构建管理科学、运作高效、适合吉林省汽车市场发展的零配件营销体系和营销策略。
朴京哲[10](2007)在《WTO过渡期后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分析与政策选择》文中认为汽车产业是我国的主导产业,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技术进步不断加快的条件下,当前的世界汽车产业呈现出了一系列不同于以往的发展趋势。汽车市场由发达国家逐步转向发展中国家;新的汽车产业格局已初步形成;产业链配置呈全球化趋势;产业的核心技术变革加快;生产方式向“柔性化”方向发展。本文从世界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入手,在分析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WTO过渡期后应对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趋势的对策。本文提出我国汽车产业应该走引进-消化-开发-自主创新的产业主导型发展道路,实现生产模式的跨越式发展,在国际合作中不断提高我国汽车工业的自主研发能力。并且以WTO过渡期为契机,构建和提升我国的汽车零部件生产体系,完善汽车产业竞争机制和汽车产业的金融服务体系,建立和健全汽车产业的产后服务体系,不断改善汽车的消费环境。
二、入世后汽车维修业面临的压力与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入世后汽车维修业面临的压力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制造业出口升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框架、内容和方法 |
1.2.1 研究技术路线图 |
1.2.2 研究主要内容 |
1.3 论文创新与不足 |
1.3.1 创新点 |
1.3.2 不足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研究起源 |
2.1.1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和企业投资 |
2.1.2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和出口贸易 |
2.1.3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和其他经济要素 |
2.2 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测度方法 |
2.2.1 关税测算法 |
2.2.2 非关税壁垒识别法 |
2.2.3 文本提取法 |
2.2.4 测算方法比较 |
2.3 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效应 |
2.3.1 贸易协定和贸易政策不确定性 |
2.3.2 贸易协定背景下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效应 |
2.3.3 无贸易协定背景下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效应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美贸易和贸易摩擦演变特征事实 |
3.1 中美贸易演变历程和特征事实 |
3.1.1 总贸易规模及地位趋势演变 |
3.1.2 贸易顺差趋势演变 |
3.1.3 行业分布特征演变 |
3.2 中美贸易摩擦演变历程和典型特征 |
3.2.1 摩擦初发时期 |
3.2.2 摩擦爆发时期 |
3.2.3 摩擦频发时期 |
3.2.4 摩擦高发时期 |
3.2.5 摩擦全面升级时期 |
3.3 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演变和典型特征 |
3.3.1 关税政策不确定性趋势特征 |
3.3.2 非关税壁垒政策不确定性趋势特征 |
3.3.3 广义贸易政策不确定性趋势特征 |
3.4 日美贸易摩擦演化及经验启示 |
3.4.1 摩擦初发时期 |
3.4.2 摩擦爆发时期 |
3.4.3 摩擦高发时期 |
3.4.4 摩擦全面升级时期 |
3.4.5 中美贸易摩擦和日美贸易摩擦对比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影响出口升级的理论分析 |
4.1 相关概念辨析 |
4.1.1 贸易政策不确定性 |
4.1.2 出口升级 |
4.2 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和企业进入决策的理论建模 |
4.2.1 基本假设 |
4.2.2 考虑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企业进入 |
4.3 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影响企业出口升级的理论机制 |
4.3.1 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和出口升级 |
4.3.2 广义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和出口升级 |
4.3.3 非关税壁垒政策不确定性和企业出口升级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关税政策不确定性与出口升级 |
5.1 数据、计量模型和变量选择 |
5.1.1 数据来源 |
5.1.2 计量模型设定 |
5.1.3 变量选择和统计描述 |
5.2 双重差分模型(DID)基础回归结果 |
5.3 稳健性检验 |
5.3.1 平行趋势检验 |
5.3.2 非关税壁垒 |
5.3.3 替代弹性变化 |
5.3.4 不可观测的供给侧冲击 |
5.3.5 不可观测的需求侧冲击 |
5.4 行业异质性影响 |
5.4.1 行业价值链嵌入异质性 |
5.4.2 行业技术异质性 |
5.5 机制分析 |
5.5.1 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 |
5.5.2 沉没成本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非关税壁垒政策不确定性与出口升级 |
6.1 数据、计量模型和变量选择 |
6.1.1 数据说明 |
6.1.2 计量模型设定 |
6.1.3 变量选择和统计描述 |
6.2 基础回归结果 |
6.2.1 企业出口产品规模效应 |
6.2.2 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效应 |
6.2.3 企业出口产品转换效应 |
6.3 稳健性检验 |
6.3.1 序列相关 |
6.3.2 逆向因果 |
6.3.3 入世效应 |
6.3.4 多纤维协议废除 |
6.3.5 金融危机冲击 |
6.4 企业异质性 |
6.4.1 企业贸易模式 |
6.4.2 企业所有权性质 |
6.5 行业异质性 |
6.5.1 价值链嵌入 |
6.5.2 技术水平 |
6.6 出口市场异质性 |
6.6.1 国家差异性 |
6.6.2 收入水平 |
6.7 机制检验 |
6.7.1 出口产品规模效应 |
6.7.2 出口产品质量升级效应 |
6.7.3 出口产品转换效应 |
6.8 本章小结 |
第7章 广义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和出口升级 |
7.1 数据、计量模型和变量选择 |
7.1.1 数据来源 |
7.1.2 计量模型设定 |
7.1.3 变量选择和统计描述 |
7.2 引力模型基础回归结果 |
7.3 稳健性检验 |
7.3.1 季节性因素调整 |
7.3.2 时间趋势因素 |
7.3.3 产品编码差异 |
7.4 异质性影响 |
7.4.1 出口规模异质性 |
7.4.2 产品贸易方式异质性 |
7.4.3 价值链嵌入异质性 |
7.4.4 行业技术异质性 |
7.5 机制检验 |
7.5.1 市场替代效应 |
7.5.2 产品结构调整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 |
8.1 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3 创新点、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得的科研成果 |
(2)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经济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与评价 |
1.2.1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2 对已有研究的简要评价 |
1.3 研究范围界定 |
1.3.1 流通业研究范围的界定 |
1.3.2 流通业标准化对象研究范围的界定 |
1.3.3 标准化对流通业发展产生经济影响研究范围的界定 |
1.4 研究目标、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思路 |
1.4.3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数据资料说明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数据资料说明 |
1.6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1.6.1 创新点 |
1.6.2 存在的不足 |
第2章 流通业标准化的基本原理及其经济效应的理论分析框架 |
2.1 商品流通及其过程 |
2.2 流通标准及流通标准化的内涵与特征 |
2.2.1 流通标准及流通标准化的内涵 |
2.2.2 流通标准及流通标准化的特征 |
2.3 流通标准化的原理与形式 |
2.3.1 流通标准化的原理 |
2.3.2 流通标准化的形式 |
2.4 流通标准化与流通差异化的关系 |
2.5 流通业标准化经济效应的理论分析框架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标准化对流通业发展的宏观作用机制研究 |
3.1 标准化对促进流通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分析 |
3.1.1 标准化在规范商品流通市场运行秩序中的作用 |
3.1.2 标准化在推动流通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
3.1.3 标准化在维护流通业发展安全中的作用 |
3.2 标准化对提高流通业经济效益和全社会福利水平的作用分析 |
3.2.1 标准化在提高流通企业经济效益中的作用 |
3.2.2 标准化在提高流通业整体经济效益中的作用 |
3.2.3 商品流通领域内标准化的实施在提升全社会福利水平中的作用 |
3.3 标准化对推进商品贸易流通现代化的作用分析 |
3.3.1 标准化在协调和促进商品贸易流通中的作用 |
3.3.2 标准化在处理商品贸易流通纠纷中的作用 |
3.3.3 标准化在建立国际商品贸易流通优势地位中的作用 |
3.4 标准化对推动流通业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作用分析 |
3.4.1 标准化在加速商品流通领域技术研发和创新成果转化中的作用 |
3.4.2 标准化在带动流通业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中的作用 |
3.5 标准化对加快流通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作用分析 |
3.5.1 标准化在流通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 |
3.5.2 标准化在流通业转型升级中的作用 |
3.6 标准化对提升流通企业竞争力的作用分析 |
3.6.1 标准化在流通企业科学管理中的作用 |
3.6.2 标准化在构筑流通企业竞争优势中的作用 |
3.6.3 标准化在影响流通业市场结构中的作用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标准化对流通企业经济效益的微观作用机制研究 |
4.1 标准化对流通企业的贡献分析 |
4.1.1 标准化对降低流通企业成本的贡献 |
4.1.2 标准化对提高流通企业竞争力的贡献 |
4.1.3 标准化对维护流通企业客户关系的贡献 |
4.1.4 标准化对流通企业技术创新的贡献 |
4.1.5 标准化对减少流通企业风险责任的贡献 |
4.2 标准化对流通企业经济效益产生影响的领域分析 |
4.2.1 标准化对商品或服务数量变化的影响 |
4.2.2 标准化对商品或服务价格变化的影响 |
4.2.3 标准化对生产经营成本变化的影响 |
4.2.4 标准化对交易成本变化的影响 |
4.2.5 标准化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变化的影响 |
4.3 标准化对流通企业创造价值活动的影响分析 |
4.3.1 流通企业的价值创造链 |
4.3.2 流通企业创造价值主要活动中标准化的影响 |
4.3.3 流通企业创造价值次要活动中标准化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经济效应的实证研究 |
5.1 标准化对我国流通业成本影响的实证分析 |
5.1.1 标准化对流通业成本影响的机理分析 |
5.1.2 研究假设 |
5.1.3 变量指标选取、数据来源和模型设定 |
5.1.4 基于多元回归模型的实证检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
5.1.5 实证检验结论 |
5.2 标准化对我国流通业技术创新影响的实证分析 |
5.2.1 标准化与流通业技术创新的互动机理分析 |
5.2.2 标准专利化趋势对流通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分析 |
5.2.3 研究假设 |
5.2.4 变量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
5.2.5 基于VAR模型的实证检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
5.2.6 实证检验结论 |
5.3 标准化对我国流通业市场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 |
5.3.1 标准化对流通业市场结构影响的机理分析 |
5.3.2 研究假设 |
5.3.3 变量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
5.3.4 基于VAR模型的实证检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
5.3.5 实证检验结论 |
5.4 标准化对我国流通业产出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
5.4.1 标准化对流通业产出增长影响的机理分析 |
5.4.2 研究假设 |
5.4.3 变量指标选取、数据来源和模型设定 |
5.4.4 基于扩展后C-D生产函数模型的实证检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
5.4.5 实证检验结论 |
5.5 标准化对我国流通业对外服务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 |
5.5.1 标准化对流通业对外服务贸易影响的机理分析 |
5.5.2 研究假设 |
5.5.3 变量指标选取、数据来源和模型设定 |
5.5.4 基于多元回归模型和主成分法的实证检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
5.5.5 实证检验结论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我国流通业标准化与发达国家的比较研究及经验借鉴 |
6.1 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的发展现状分析 |
6.1.1 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的发展历程 |
6.1.2 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的总体状况与成就 |
6.1.3 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现状 |
6.2 我国流通业标准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6.2.1 我国流通业标准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6.2.2 我国流通业标准化建设中问题的成因 |
6.2.3 我国流通业标准化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影响 |
6.3 发达国家流通业标准化的发展现状及经验分析 |
6.3.1 发达国家流通业标准化的发展概况 |
6.3.2 发达国家流通业的标准化体制 |
6.3.3 发达国家流通业标准化建设的成功经验与特点 |
6.4 发达国家流通业标准化建设对我国的借鉴启示 |
6.4.1 流通业标准体系建设层面的借鉴启示 |
6.4.2 流通业标准化管理体制层面的借鉴启示 |
6.4.3 流通业标准化运行机制层面的借鉴启示 |
6.4.4 流通业标准化战略定位层面的借鉴启示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我国流通业实施标准化战略与促进标准化水平提升的路径与对策 |
7.1 我国流通业实施标准化战略与促进标准化水平提升的指导思想 |
7.1.1 以提高我国商品流通领域标准的适应性和国际竞争力为核心要务 |
7.1.2 以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和市场导向为根本原则 |
7.1.3 以支撑和引导我国流通业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的 |
7.2 我国流通业实施标准化战略与促进标准化水平提升的发展导向 |
7.2.1 注重制定具有自主技术创新成果的流通标准 |
7.2.2 有效采用流通业国际标准并积极参与商品流通重点领域的国际标准竞争 |
7.2.3 向建立以自愿性流通标准为基础的流通业标准化体制转变 |
7.2.4 重点支持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流通标准 |
7.3 我国流通业实施标准化战略与促进标准化水平提升的发展目标 |
7.3.1 总体目标 |
7.3.2 具体目标 |
7.4 我国流通业实施标准化战略与促进标准化水平提升的发展重点 |
7.5 我国流通业实施标准化战略与促进标准化水平提升的主要措施及建议 |
7.5.1 健全提升流通标准独立自主创新技术含量的机制 |
7.5.2 建立参与流通业国际标准竞争的机制 |
7.5.3 建立以自愿性、推荐性标准为基础的流通业标准化模式 |
7.5.4 完善商品流通领域标准化的法律法规及政策环境 |
7.5.5 加强流通业标准化的基础条件建设 |
7.5.6 实施商品流通领域标准推动工程 |
7.6 本章小结 |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
研究的主要结论 |
下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标准化对我国流通业成本影响实证分析的相关原始数据 |
附录B 标准化对我国流通业技术创新、市场结构、产出增长影响实证分析的相关原始数据 |
附录C 标准化对我国流通业对外服务贸易影响实证分析的相关原始数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中国汽车产业创新政策体系及其系统失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 |
2 文献综述 |
2.1 创新政策及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 |
2.2 专利信息的应用与专利数据分析方法研究 |
2.3 中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绩效及其政策影响研究 |
2.4 对前述研究的评述 |
3 中国汽车产业技术发展及其政策环境研究 |
3.1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概况 |
3.2 中国汽车产业技术发展历程 |
3.3 中国汽车产业技术发展的政策环境及其演进 |
3.4 中国汽车产业技术发展政策环境的演进特征 |
3.5 中国汽车产业的创新政策体系和层次结构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专利分析的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发展及政策影响研究 |
4.1 产业技术创新中的政策作用概述 |
4.2 专利分析方法与研究路径 |
4.3 中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的现状与发展 |
4.4 影响中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的主要政策因素 |
4.5 日美绿色技术政策对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启示 |
4.6 本章小结 |
5 中国汽车产业创新政策的系统失灵研究 |
5.1 创新系统研究方法与系统失灵理论概述 |
5.2 创新政策的系统特性和作用 |
5.3 创新政策系统失灵分析框架的建构 |
5.4 中国汽车产业创新政策系统失灵分析 |
5.5 中国汽车产业创新政策系统失灵的原因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中国汽车产业创新政策协同模式与运行机制研究 |
6.1 创新政策的功能耦合——日本经验及其启示 |
6.2 创新政策功能耦合的实现——政策协同模式 |
6.3 中国汽车产业创新政策协同运行机制的模型框架 |
6.4 完善中国汽车产业创新政策运行机制的建议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和展望 |
7.1 本文的研究结论 |
7.2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附录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获奖励 |
(4)开放条件下我国汽车产业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相关文献综述 |
三、研究概念界定 |
四、研究思路、方法和内容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维护汽车产业安全的理论基础 |
一、汽车产业保护理论 |
二、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 |
三、汽车产业控制力理论 |
第三章 影响汽车产业安全的因素分析 |
一、汽车产业生存与发展环境 |
二、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 |
三、汽车产业对外依存状况 |
四、汽车产业外资控制力 |
第四章 我国汽车产业安全现状的分析与估算 |
一、我国汽车产业安全现状的分析 |
(一) 我国汽车产业的生存与发展环境 |
(二) 我国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
(三) 我国汽车产业的对外依存度分析 |
(四) 我国汽车产业外资控制分析 |
二、我国汽车产业安全度的估算 |
(一) 汽车产业安全度估算方法的选取 |
(二) 汽车产业安全度估算采用打分法的步骤 |
(三) 我国汽车产业的安全度的估算结果 |
第五章 维护我国汽车产业安全的政策建议 |
一、加强政策引导,优化汽车产业生存与发展环境 |
二、采用多元化举措,提高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 |
三、优化国内外市场结构,减轻对外依存度 |
四、降低外资控制程度,尽快建立预警机制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贸易自由化背景下中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产业竞争力研究现状 |
1.2.2 国内产业竞争力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 |
第2章 二战后贸易自由化的发展趋势 |
2.1 贸易自由化的概念、产生的意义 |
2.2 世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过程和趋势 |
2.2.1 世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过程 |
2.2.2 世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趋势 |
2.3 贸易自由化对世界经济及我国汽车业的影响 |
2.3.1 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
2.3.2 贸易自由化对我国汽车业的影响 |
第3章 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及评价方法 |
3.1 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研究 |
3.1.1 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
3.1.2 产业竞争力的理论基石 |
3.2 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 |
第4章 贸易自由化背景下中国汽车产业竞争力状况的指标分析及国际比较 |
4.1 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概况 |
4.1.1 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历程 |
4.1.2 中国汽车出口市场的发展概况 |
4.1.3 我国汽车出口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
4.2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
4.2.1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的国际比较 |
4.2.2 RCA指数变化分析 |
4.3 贸易竞争优势指数 |
4.3.1 贸易竞争优势指数的国际比较 |
4.3.2 贸易竞争指数变化分析 |
4.4 国际市场占有率 |
4.4.1 国际市场占有率的国际比较 |
4.4.2 国际市场占有率变化分析 |
4.5 质量竞争力分析 |
4.5.1 出口产品附加值大大低于进口产品 |
4.5.2 产品质量稳定性与可靠性不高 |
4.5.3 技术法规与标准与先进国家有较大差距 |
4.5.4 研发投入与技术改造能力偏低 |
4.6 汽车产业组织合理化程度分析 |
4.6.1 汽车产业生产集中度 |
4.6.2 汽车产业的生产规模 |
4.7 产业地位分析 |
4.7.1 在世界汽车生产总量中的地位比较 |
4.7.2 国际化地位比较 |
4.7.3 国内经济地位比较 |
第5章 提高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
5.1 自主创新发展战略 |
5.1.1 加强产业政策引导,构建技术创新平台 |
5.1.2 加大研发投入及财税扶持力度,促进技术研发以及创新成果产业化 |
5.1.3 依靠技术创新,实施品牌战略 |
5.1.4 建立健全汽车产业技术标准体系,汽车发展竞争与世界接轨 |
5.2 规模优化战略 |
5.2.1 整合汽车产业实现规模经济 |
5.2.2 通过战略联盟促进规模经济,提高汽车工业竞争能力 |
5.2.3 构筑有效的行业壁垒,通过制定法规保障规模经济 |
5.3 加快相关产业的发展 |
5.3.1 加快零部件等配套产业的发展,优化汽车产业供应链 |
5.3.2 加强汽车销售服务体系的建设 |
5.3.3 延伸汽车产业价值链,重视汽车增值服务 |
5.4 积极发展节能环保技术,实现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
5.4.1 制定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国家战略 |
5.4.2 建立财税、金融激励政策体系 |
5.4.3 发挥政府采购的示范作用 |
5.5 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提升国际经营能力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习期间发表的论文 |
(6)中国轿车产业SCP范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和附表清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轿车业相关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相关研究 |
1.3.2 国外相关研究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论文内容和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2 理论综述 |
2.1 产业组织理论发展轨迹 |
2.2 SCP 范式及相关概念 |
2.2.1 市场结构 |
2.2.2 市场行为 |
2.2.3 市场绩效 |
3 中国轿车产业概况 |
3.1 轿车产业的定义 |
3.2 轿车产业与国民经济的关系 |
3.2.1 轿车产业与汽车工业、经济增长的关系 |
3.2.2 轿车产业对其他行业的带动作用 |
3.3 中国轿车产业的发展历史 |
4 中国轿车产业市场结构分析 |
4.1 集中度 |
4.1.1 集中度分析 |
4.1.2 集中度变化原因及趋势 |
4.2 产品差别化 |
4.2.1 物理性差别 |
4.2.2 买方的主观印象 |
4.2.3 销售服务差别 |
4.3 进入壁垒、退出壁垒 |
4.3.1 进入壁垒 |
4.3.2 退出壁垒 |
4.4 小结 |
5 中国轿车产业市场行为分析 |
5.1 价格行为 |
5.1.1 历年价格战情况 |
5.1.2 价格战的影响 |
5.1.3 价格战原因及性质分析 |
5.2 产品竞争 |
5.3 广告和公共关系 |
5.4 并购重组 |
5.5 小结 |
6 中国轿车产业市场绩效分析 |
6.1 利润水平 |
6.2 主要轿车企业生产效率动态分析 |
6.2.1 DEA 模型与Malmquist 指数介绍 |
6.2.2 投入产出指标及样本选取 |
6.2.3 计算结果分析 |
6.3 生产的相对效率 |
6.4 技术进步 |
6.5 自主品牌发展情况 |
6.6 小结 |
7 中国轿车产业系统性分析 |
7.1 轿车业SCP 相互关系及外部因素 |
7.2 汽车产业政策对轿车业的影响 |
7.2.1 《汽车工业产业政策》的影响 |
7.2.2 《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的影响 |
8 对策建议 |
8.1 给政府的建议 |
8.2 给企业的建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7)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工业品市场营销研究 ——环境、模式与策略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动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范围 |
1.4 研究路径与方法 |
1.5 论文构架 |
2.文献综述 |
2.1 全球化背景下的工业品营销 |
2.2 全球化背景下工业品营销的理论创新 |
2.3 工业品营销理论综述与发展展望 |
3.经济全球化下中国工业品市场营销环境的变迁与演化 |
3.1 中国工业品市场营销的历史回顾 |
3.2 工业品市场国际采购及其在中国的实践 |
3.2.1 市场一体化下的国际采购发展趋势 |
3.2.2 国际采购在中国的现状与机遇 |
3.3 经济全球化下工业品营销变革与中国企业营销策略选择 |
3.3.1 全球营销作用力分析 |
3.3.2 全球化下王业品企业营销作用力阶段模型 |
3.3.3 全球市场下王业品营销周期模型 |
3.4 经济全球化组织行为模式变革 |
3.5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工业品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
3.6 入世对中国工业品企业的影响及产品竞争力分析 |
3.6.1 入世后中国工业总体态势 |
3.6.2 影响中国工业品竞争力的主要问题 |
3.7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工业品市场营销环境的评估模型与案例分析 |
3.7.1 工业品市场营销环境评估模型 |
3.7.2 案例分析 |
4.中国工业品营销流程分析与营销模式革新 |
4.1 中国工业品采购模式与融资渠道 |
4.1.1 工业品采购模式 |
4.1.2 不同融资渠道下的工业品采购模式 |
4.2 工业品销售与采购交易影响因素 |
4.2.1 工业品销售流程 |
4.2.2 工业品购买交易的影响因素 |
4.2.3 工业品市场促销手段 |
4.3 工业品营销渠道类型与管理模型 |
4.3.1 工业品营销渠道类型 |
4.3.2 工业品营销渠道管理模型 |
4.4 基于互联网环境的王业品市场交易模式变革 |
4.4.1 中国工业品企业市场交易模式现状 |
4.4.2 基于互联网的BtoB工业品交易模式 |
4.4.3 传统交易模式与电子商务交易模式的简单比较 |
4.5 案例分析 |
5.中国工业品企业微观竞争环境与营销策略选择 |
5.1 技术营销 |
5.1.1 产品同质化竞争突围与技术优势构建 |
5.1.2 工业品差异化营销策略 |
5.1.3 工业品生命周期及其营销策略 |
5.1.4 技术营销的实践 |
5.2 品牌营销策略 |
5.2.1 工业品品牌概念和意义 |
5.2.2 工业品品牌创建模型 |
5.2.3 工业品品牌传播策略 |
5.3 工业品关系营销 |
5.3.1 工业品关系营销概念 |
5.3.2 客户关系管理 |
5.3.3 工业品售后服务管理 |
5.3.4 吸引与维系客户 |
5.4 中国工业品市场灰色营销现象 |
5.4.1 灰色营销概念界定 |
5.4.2 中国工业品市场灰色营销现象 |
5.4.3 中国工业品市场灰色营销产生的本质 |
5.4.4 灰色营销产生的影响因素及其后果 |
5.4.5 工业品市场规避灰色营销的对策 |
5.5 案例分析 |
6.案例研究:基于HH公司的工业品市场营销策略实践启示 |
6.1 HH公司概况 |
6.2 HH公司面临的处境分析 |
6.2.1 HH公司面临的问题分析 |
6.2.2 HH公司所处行业以及竞争格局分析 |
6.3 HH公司关系营销的实施 |
6.3.1 内部市场营销 |
6.3.2 供应商关系营销 |
6.3.3 分销商关系营销 |
6.3.4 客户关系营销 |
6.3.5 竞争者市场关系营销 |
6.3.6 影响者市场关系营销 |
6.4 案例分析 |
7.未来研究方向 |
7.1 工业品营销学的崛起 |
7.2 从微观经济学拓展到全方位理论 |
7.3 跨国企业的本土化和本土企业的国际化 |
7.4 营销重要性在企业组织中的体现 |
7.5 绿色营销理论发展 |
7.6 针对中国国情的营销理论发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哈尔滨成功汽车维修有限公司发展战略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案例 |
1.1 企业简介 |
1.1.1 哈尔滨成功汽车维修有限公司基本情况 |
1.1.2 哈尔滨成功汽车维修有限公司存在的问题 |
1.2 企业的环境 |
1.2.1 企业的外部环境 |
1.2.2 企业的内部环境 |
1.3 哈尔滨成功汽车维修有限公司战略制定与发展方案 |
1.3.1 企业战略发展思路的提出 |
1.3.2 企业战略方案 |
第二部分 案例分析 |
2.1 成功汽车维修有限公司的环境分析 |
2.1.1 外部环境分析 |
2.1.2 内部环境分析 |
2.2 成功汽车维修有限公司SWOT分析 |
2.2.1 SWOT分析模型 |
2.2.2 成功维修有限公司的SWOT分析 |
2.3 成功汽车维修有限公司的战略选择与评价 |
2.4 成功汽车维修有限公司战略实施的保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对于当前吉林省汽车零配件企业营销创新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
1.2 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论文的研究手段及研究方法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论文框架 |
第2章 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
2.1 服务经济相关理论 |
2.2 整合营销传播理论一营销对角线 |
2.3 当前一些相关研究观点概述 |
第3章 吉林省与国外汽车零配件营销比较分析 |
3.1 加入WTO 后吉林省汽车售后零配件企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3.2 吉林省汽车零配件企业营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3 国外汽车零配件市场的营销模式及其启示 |
第4章 构建吉林省汽车售后零配件营销新体系 |
4.1 建立汽车零配件连锁经营体系 |
4.2 完善汽车零配件售后服务体系 |
4.3 创新汽车零配件服务贸易体系 |
4.4 搭建汽车零配件电子商务体系 |
第5章 基于新营销体系的营销策略分析 |
5.1 消费者需求与新体系下的营销 |
5.2 新营销体系下的资源整合问题 |
5.3 新营销体系下的品牌营销策略 |
5.4 新营销体系下的人员问题 |
5.5 新营销体系下的电子商务营销 |
第6章 结论 |
6.1 本文的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局限和建议 |
参考文献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0)WTO过渡期后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分析与政策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引言 |
一、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 |
(一) 世界汽车产业发展趋势 |
(二) 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 |
二、中国“入世”承诺与国家汽车产业政策变化 |
(一) 中国“入世”承诺 |
(二) 入世后国家对汽车产业政策的变化 |
三、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供需趋势 |
(一) 我国汽车产业的需求趋势 |
(二) 我国汽车产业的供给趋势 |
四、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战略与政策选择 |
(一) 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战略 |
(二) 我国汽车产业的政策选择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四、入世后汽车维修业面临的压力与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制造业出口升级的影响研究[D]. 卢晓菲.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0(08)
- [2]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经济效应研究[D]. 叶萌.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9(03)
- [3]中国汽车产业创新政策体系及其系统失灵研究[D]. 周莹. 华中科技大学, 2011(10)
- [4]开放条件下我国汽车产业安全研究[D]. 张方波. 中国政法大学, 2011(09)
- [5]贸易自由化背景下中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 刘明. 安徽大学, 2010(02)
- [6]中国轿车产业SCP范式分析[D]. 赵宝山. 沈阳大学, 2009(06)
- [7]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工业品市场营销研究 ——环境、模式与策略初探[D]. 许太明. 复旦大学, 2008(03)
- [8]哈尔滨成功汽车维修有限公司发展战略案例[D]. 薛锋.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7(06)
- [9]对于当前吉林省汽车零配件企业营销创新的思考[D]. 韩志华. 吉林大学, 2007(03)
- [10]WTO过渡期后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分析与政策选择[D]. 朴京哲. 吉林大学, 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