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385名大学生白发情况调查现状及白发原因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董婵霞[1](2021)在《青少年父母关爱相对剥夺感的量表编制、现状调查与团辅干预研究》文中认为青少年处于人格塑造关键期,易产生强烈相对剥夺感,若得不到及时的宣泄与指导,则容易对个人、家庭乃至社会产生不良影响。目前较少研究关注青少年的父母关爱相对剥夺感,本论文旨在通过三个研究对其进行初步的探讨。研究一,经过理论维度构建、深度访谈(74名被试)、项目编制、试测(30名被试)、初测(600名被试)和复测(863名被试)等一序列严格的程序,编制《青少年父母关爱相对剥夺感量表》,结果发现:所编量表信效度良好(α=0.91),可作为青少年父母关爱相对剥夺感的测量工具。研究二,采用所编制的《青少年父母关爱相对剥夺感量表》对福建、广东两个省1213名青少年进行现状调查,结果发现:(1)青少年父母关爱相对剥夺感总体情况处于中等水平;(2)女生的父母关爱相对剥夺感总水平显着高于男生;(3)非独生子女的父母关爱相对剥夺感总水平显着高于独生子女;(4)青少年父母关爱相对剥夺感各维度及总分在城镇青少年与农村青少年间不存在显着差异;(5)青少年父母关爱相对剥夺感各维度及总分在初中生与高中生间不存在显着差异,其中,初中阶段:初三学生的父母关爱相对剥夺感最强,初一学生次之,初二学生最弱,而高中阶段:学生的父母关爱相对剥夺感各维度及总分皆不存在显着年级差异;(6)青少年父母关爱相对剥夺感总分及三个维度不存在显着的年龄差异;(7)性格内向的青少年的父母关爱相对剥夺感总水平显着高于性格外向的青少年。研究三,基于青少年父母关爱相对剥夺感现状调查的结果,结合提高青少年对父母关爱感受度等相关理念,探索有效降低青少年父母关爱相对剥夺感的团辅干预方案,结果发现:理论组、理论加实践组的团辅效果均显着好于实践组和对照组。综上,本论文为了解青少年父母关爱相对剥夺感提供了有效的测量工具,初步考察了青少年父母关爱相对剥夺感的现状特点,并尝试验证了有效降低青少年父母关爱相对剥夺感的团辅干预方案。
李金春[2](2021)在《《中国青年报》(2015-2020)“两会”新闻语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闻语言是用于表述、传播新闻事实的规范化语言。《中国青年报》肩负“推动社会进步,服务青年成长”之重任,在发布和传递全国“两会”新闻时,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和特定的群体受众倾向,其新闻语言作为重要的媒介符号,连接了国家、社会和青年。本文从新闻文本研究的角度出发,重点分析《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语言的语言手段和非语言手段的组合运用。语料选取自《中国青年报》2015—2020年的全国“两会”新闻,全文共计五章。第一章明确研究对象并对其做简要概述;第二章、第三章分别研究新闻语言生成中所使用到的语言手段和非语言手段,综合运用文本分析法、统计分析法和描写阐释法等,深入研究该报所刊“两会”新闻语言的语言手段和非语言手段的具体使用,包括词汇、句式的运用及特点,以及修辞、语篇的运用及特点;第四章分析“两会”新闻语言的语境,探讨语境因素对其生成语言手段和非语言手段的影响;第五章基于前文研究,结合问卷分析当前《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语言在青年群体中的传播现状,并结合语言学和新闻传播学的相关知识,对新闻语言的生成和建构进行更全面的思考。《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语言以客观、准确为基础,以直观、通俗为原则。在语言手段运用方面,名词、动词为主要的语言连接要素,词的选用准确、客观,缩略语的使用让语言简洁、精练;句子方面,以长单句为主,冗长、信息量大是其句型最大的特点,“某某表示”的是其“两会”新闻语言句式的最大特色,同时使用了符合语言经济原则的主语隐现句,句类运用以陈述句为主疑问句为辅。在非语言手段运用方面,语篇以连接、照应、省略以及词汇手段实现语篇衔接,构成顺承型、因果型、转折型的语篇结构;表层修辞为主,深层修辞为辅的辞格运用,使得“两会”新闻语言少了些严肃多了些生动。“两会”新闻语言的生成与传播实现了言内语境与言外语境高度契合。可以说,《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语言在保留新闻语言正式、严谨的基础上,正尝试更加灵活的语言运用手段,贴合当下传播的语境,实现“两会”新闻语言的有效传播。
卢一萍[3](2020)在《扶贫志》文中认为龙秀林的白发一总书记没来十八洞村时,龙秀林也没到过十八洞村。总书记来了以后,他去过十八洞村两次。第三次再去十八村时,他就当上了这个村寨的扶贫队长。总书记一行离开十八洞的第三天,作为宣传部的常务副部长,龙秀林看了新闻联播后,也想到总书记调研过的这个村寨看看。一看才知道,原来这里真穷。以前他也听说十八洞很穷,但没想到却穷得如此"名不虚传"。又过了一段时间,大概两个月左右,他忙完工作,再次从县城来到十八洞村,想看一下总书记走后,这里是否会有一些变化。
刘慧鸿[4](2020)在《回归上古天真 ——道学观照中的精神养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精神养生被认为是中医养生方法之一,并贯穿于养生始终,是养生活动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人民在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等诸多方面的健康需求如何实现,是一个在宏观层面涉及社会文化,在微观层面涉及精神调摄的多层面问题。中医药学凝聚着的深邃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对于创造性的解决如此宏大的健康需求提供了可能性。本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对精神养生的文献、理论、案例和策略研究,对此种实际上涉及面甚广的健康需求提出精神养生的理解和主张,探索精神养生在现代社会中的存在状态和价值实现。方法:研究方法也属于人的精神心理活动或观念认知方面的事物。如有中医学者所认为的“由于时代性的遮蔽”,养生缺少精神独立的系统研究。解除时代性的遮蔽是社会文化层面的宏大的精神需求。所以在研究方法上,立足传统文化、体现文化自觉,从而其根本方法就是传统文化话语体系中的“道学的”“观照的”方法。同时研究内容,精神养生的“道”与“术”,根本上也是传统文化和文化自觉。所以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是相应、相融、相生的,在传统文化的“共冶一炉”中,这也是文化自觉的一个重要面向。个体、群体就是在文化的抱持中健康成长的,放眼古今中外,没有比文化自觉更能提升人民精神境界、鼓舞人心和促进个体健康的事物。“道学的”“观照的”方法的特征,首先是境界取向。境界立意高远,就能“整全”“顾及全面”。借鉴整体论、内省法、创造性诠释等已有的思想方法,这些思想方法无论是历史渊源还是思想内核,都承继了传统文化。同时,论文也使用文献研究、案例研究、问卷调查、比较研究等方法,由此呈现“整全的顾及全面的多层远近观”。具体步骤为,首先对精神养生与道学的关系进行探讨,然后以精神养生、心理养生、情志养生、心性修养等为检索关键词在中英文数据库对文献检索整理,并在此基础上对精神养生的传统智慧进行阐释。借鉴于阐释得到的洞见,先在宏观层面、社会层面进行考察以完成理论探索,并明确理想和主张;最后通过精神养生相关的实践进行体验和考察,对如何实现理想和主张提供策略建议。成果:在文化层面,立足传统文化,以“道学”的阐释能力,展示精神养生的内在体系,阐明精神养生的“道”与“术”、“知”与“行”,使得对精神养生之本来面目有一个意会。并将道学这个研究方法与精神养生这个研究对象交融在一起,呈现为文化自觉的一种形式。在个体层面,通过道学的观照使得个体对精神养生的面貌有一个俯瞰,心中对如何精神养生有一个总览而不失细节的心智地图,协助个体在有限的生命和急迫的生活节奏的两难中找到可行、必行、乐行的实践道路。结论:本研究开启精神养生的新的自觉,在最大的文化自信和理论自主的基础上阐释精神养生,在体现精神养生所追求的“精神内守”“独立守神”的境界中观照精神养生。论文主要有以下创新:一、在研究方法上,论文创造性的在养生学研究中运用整体论的、自本体诠释的方法、内省的方法等体现道学观照的方法;由分析式、还原式的研究范式,转向道学、整体论的、内省的方法;由以西诠中的解释转向自身解释,转向文化自觉的解释。论文将相关的现代健康理论、方法和技术纳入道学的观照之中,也就等于纳入了精神养生的理论和实践,这种纳入也是一种“与新科技相结合,多学科交叉”,是“超世界水平的发展方向”的一种可能形式,是文化自觉的呈现。二、论文以问道的精神把精神养生作为生命过程始终存在的一种本质。创造性的提出了“入道-养生-疗疾”的健康实践连续谱,鲜活的呈现了精神养生贯穿于养生始终,同时强调养生贯穿生活始终。三、论文阐释了精神养生“道”与“术”的知识体系结构,“施”与“受”的实践体系结构,“知识体系结构”与“实践体系结构”形成的真知真行结构,构成了精神养生的三重太极结构。论文清晰了精神养生知识丛林的观感,拓展实践视野,有利人们在生活中找到、选择自己的健康道路。四、论文从精神养生内生的理论视角初步提出发挥精神养生社会价值的建议。
李琛琛[5](2020)在《语文特级教师曹太有的教师专业成长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也随之提升,为适应发展需求,教育改革正在不断的推进和深入。而语文学科教育领域对于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多、越来越高,语文教师队伍的专业整体水平和质量与教育改革发展对语文教学需求之间的矛盾也慢慢变得越发激烈。因此,如何提高语文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质量与专业水平,是个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已经刻不容缓。可以说,社会大环境对人才的需求归根到底是对优秀教师的需求,因此语文教师必须积极改变并主动适应当今社会新的教育需求,促进自身成长,成为时代发展呼唤的优秀教师。基于以上思考,本论文选择以陕西省语文特级教师曹太有的教师专业成长史为例,通过深度访谈,调查收集大量关于曹太有老师的教育人生经历、教学经验的访谈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和个案研究,从他脚踏实地的教师成长历程和他对语文教学的执着追求,分析曹老师专业成长的种种因素以及他的课堂教学特色,为更多初入职的青年语文教师提供经验的借鉴和参考,以促进语文教师行业的发展。本研究的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了研究缘起、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对研究现状做出文献综述,以及对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的介绍。第二部分是对曹太有老师的教师专业成长因素做出具体分析,主要包括内部的自身因素以及外部的工作环境影响、教育政策影响和师长同事的影响等因素。第三部分是曹太有老师的教学理念形成史,其中包括了他初入职时的教学探索、职业中期的思考沉淀,以及他在参加陕西高考命题之后的经验对他教学理念的促成,班主任工作对其教育思想的影响。第四部分是关于曹太有老师的语文课堂教学特色的论述,主要包括他的课堂导入特色、提问与指导特色以及课堂语言艺术。最后是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总结的由曹太有教师专业发展史所得到的启示,主要有三方面的思考:一是教师在自身成长的过程中,应善于抓住机遇,潜心研究教材,利用听课评课进行自我反思,以培养教师的文化自觉。二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合理设计教学内容,抓住课堂重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通过教学实践提炼自己的课堂语言特色。三是对青年教师的一些期望。曹太有老师的专业成长经验和教学理念会给广大的青年教师以启发和鼓励,有利于促进语文教学模式的研究,也有利于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对于初入职的年轻教师来说,应当向一些有经验且优秀的前辈学习,这对教师的自我提升和专业发展有着极大地促进作用。
刘晓[6](2020)在《主流媒体的视频化转型探析 ——以中国青年报“青蜂侠”短视频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短视频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方式,深切地改变着公众获取讯息,发表看法的方式,也是当前内容创业的风口。短视频不仅以其视觉化的强参与性、社交传播的强互动性重构了整个媒体行业的图景,并且成为了网民消费度最高的内容载体。随着短视频数量的急剧增多,人们逐渐从浏览内容的需求转变为短时间内更快地获取优质内容的需求,内容的价值性开始凸显。同时,短视频产业乱象频发,不论是国家还是用户,都要求短视频领域规范运行机制,实现良性、有序发展。主流媒体实行视频化转型,进军短视频领域,引导行业风气,不仅是自身图存发展的手段,而且也契合了当下短视频领域的发展需求,实现互利共赢。本文通过对中国青年报旗下“青蜂侠”短视频的的动态观察,重点研究青蜂侠的内容创作和运营方式,总结其成功的规律性经验,探讨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主流媒体如何进行视频化转型提供启示。本文由五大部分组成。绪论主要介绍研究的意义、创新点、研究方法、相关概念的界定以及对资讯类短视频的相关研究进行汇总;第二部分陈述短视频产生的必然性,给社会带来的变革以及主流媒体视频化转型的必要性,并对主流媒体视频化转型进行优劣势剖析;第三部分为通过对中国青年报旗下“青蜂侠”创作的短视频进行内容分析,总结出“青蜂侠”爆款内容的共性,第四部分是对青蜂侠运营策略的分析和总结青蜂侠成功的其他要素,并且指出其存在的不足;第五部分结合青蜂侠的经验为当前主流媒体进行视频化转型提出建议。
贺光明[7](2019)在《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努力提高和深入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是高校全面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和顺利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加强的关键工作和探讨的重要课题。进行心理学视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深化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可为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供实践指导,因而具有理论与实践意义。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是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遵循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和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根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正确设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科学选择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适切与灵活选用教育方式方法,最大限度地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具体体现为:教育目标设立由成为社会公民转向成为社会公民与全面发展,教育内容构建由注重社会需要转向重视身心发展和个体需求,教育方式方法选用由注重灌输说教转向适切和灵活。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特征是合规律性、知情意行统一性、民主平等性、情感互动性和自我内化性。心理学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供了依据,体现为:依据积极心理学和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设立教育目标,依据人本主义心理学、最近发展区理论和认知发展理论选择教育内容,依据建构主义心理学选用教育方式方法,依据态度心理学优化教育过程,依据道德心理学以更好协调教育要素,依据差异心理学以更好把握教育对象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构成要素包括教育目标有效性、教育内容有效性、教育方式方法有效性、课堂教学有效性、教育环境有效性、教育者有效性、保障体系有效性、党团组织有效性、教育结果有效性9个维度。鉴于教师和学生的认知差异,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调查问卷》分为教师卷和学生卷,其中教师卷包括教育目标有效性、教育内容有效性、教育方式方法有效性、课堂教学有效性、教育环境有效性、教育者有效性、保障体系有效性、教育结果有效性8个维度,学生卷包括教育内容有效性、教育方式方法有效性、课堂教学有效性、教育环境有效性、教育者有效性、党团组织有效性、教育结果有效性7个维度。调研显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总体较有效,但未达到有效和非常有效水平。教师对其8个维度的评估从高到低依次为:教育目标有效性,教育内容有效性,保障体系有效性,教育环境有效性,教育者有效性,教育结果有效性,课堂教学有效性,教育方式方法有效性。学生对其7个维度的评估从高到低依次为:教育内容有效性,教育者有效性,党团组织有效性,教育环境有效性,课堂教学有效性,教育结果有效性,教育方式方法有效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教育目标有效性、教育环境有效性、教育内容有效性、教育者有效性、教育结果有效性、课堂教学有效性、党团组织有效性、教育方式方法有效性、保障体系有效性等9个自变量对因变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影响显着,从大到小依次排列为:教育目标有效性、教育环境有效性、教育内容有效性、教育者有效性、教育结果有效性、课堂教学有效性、党团组织有效性、教育方式方法有效性、保障体系有效性。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既包括教育者的知识、能力、素质、教学投入,也包括大学生的认同、配合、支持和投入;既包括环境因素中的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家庭环境、网络文化环境和心理环境,又包括学校组织领导体系、学校管理运行机制等。基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调研结果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心理学视域下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有效性的对策包括:在教育目标设立上,要正确设立教育目标,完善教育目标体系;在教育内容选择上,要满足大学生心理需要,要根据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思想品德发展规律;在教育方式方法选用上,要兼顾大学生个体差异、重视自我教育、注重社会实践;在教育过程上,要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注重学生内化、重视师生合作;在教育环境构建上,要营造心理环境、净化网络环境、利用群体心理效应。
王严淞[8](2018)在《我国大学师生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学师生关系一直是高等教育学、社会学、哲学研究中的一个经典的话题,它对大学师生、高等教育乃至整个社会都具有重大意义。然而,当下我国大学师生关系存在诸多问题并广受质疑与诟病。与此同时,社会与高等教育正处于急剧变革之中,更使大学关系发展具有不确定性。有鉴于此,本研究选取大学师生关系作为主题,通过透视大学师生关系的内涵,构建大学师生关系的分析模型,开发大学师生关系的测量工具,将其应用于我国大学师生关系的调查,以此获得相关数据,并据此总结、归纳、分析我国大学师生关系的特征与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同时预测我国大学师生关系的未来走向。大学师生关系是大学教师与大学生基于知识发生交往而形成的高等教育联系,是大学教师与大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力与作用力。大学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一种力,而生成这种力的必备要素包括大学教师、大学生、知识、交往,四者缺一不可。与一般人际关系或是普通教育中的师生关系相比,大学师生关系具有教育性、独立性、自由性、创造性以及精神性等五大特性。研究大学师生关系,交往与知识两种视角必不可少。基于大学师生交往行为由疏离到紧密的发展趋势以及知识活动由权威到平权的发展趋势,可以将大学师生关系划分为四种模式:权威型知识与紧密型交往结合的父子式关系、权威型知识与疏离型交往结合的师徒式关系、平权型知识与疏离型交往结合的合同式关系、平权型知识与紧密型交往结合的共同体式关系。同时,四种模式的排列顺序也是大学师生关系的演变趋势。根据上述相关理论,研究开发设计了 QCFSR5.0,用以调查当前我国大学师生关系的现实情况。调查使用分层抽样方法,选取了 35所本科院校,回收了 11050份调查问卷,通过统计分析,发现当前我国大学师生关系处于合同式关系模式,其主要问题包括:学生学习主动性偏低,师生交往便利性不足,教师在交往中的主动性较差,师生交往对学生的非学业成长帮助较少以及考试内容倾向于记忆化。当然,我国大学师生关系当前也存在一些不能忽视的潜力,诸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关注学生体验,大学生创造性意识较高,课程不确定性内容形式较为多样。总体来看,当前我国大学师生知识活动仍处于平权型的初级阶段,而交往行为则处于疏离型状态。进一步来说,当前我国大学师生知识活动的最大问题在于流于形式,而忽视本质。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成了偷懒的“勤奋者”,大学教师成了做戏不做细的“表演者”,师生共同出演了一场“精致的演出”,致使我国大学师生知识活动问题更为隐蔽,更为复杂。此外,制度困境是造成我国大学师生交往疏离的主要原因,包括制度缺位、制度偏向以及制度空转等一系列因素使得我国大学师生交往处在一个“制度真空”的环境中。从更深层的角度来看,我国大学师生关系当前的问题是由于伦理与秩序的对撞导致运行逻辑出现失序,也是由于工具与价值的分裂导致理性取向存在困惑,更是由于传统与现代的差距导致发展环境失衡。面对未来,普及化、信息化、终身化将会对我国大学师生关系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这种影响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因而需要我们进行前瞻性的预测分析并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其中,普及化对大学师生关系最大的影响在于提高了大学师生关系的地位,因此要求大学师生关系发挥更大的价值;信息化对大学师生关系的影响在于重塑大学师生的知识活动,强调有些知识不必再由大学教师在大学课堂上教授;终身化对大学师生关系最大的影响在于改变大学师生关系观念,使人们不再以学历作为开展大学师生关系的唯一目的,从而有可能实现纯粹的、质朴的大学师生关系。面对普及化、信息化以及终身化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应通过转变观念、完善制度、加强设计、推进改革、营造文化等多方举措迎接新型大学师生关系的到来。
杨志敏[9](2017)在《黄河流域道情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道情戏作为戏曲的一个类别,清初已有剧种形成,是由曲艺道情或皮影道情受当地戏曲、民歌等艺术形式影响,以代言体方式搬上舞台的剧种统称。据统计有八仙戏、蓝关戏、渔鼓戏、太康道情戏、晋北道情戏等20种,分布于山东、河南、安徽、河北、山西、陕西、宁夏、内蒙古、甘肃等省(自治区)。道情戏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是宗教文化与戏曲艺术结合的典型范式,至今仍活跃在黄河流域的广大地区。本文在借鉴、吸纳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广泛系统搜集资料,结合重点剧种的田野调查,深入考察道情戏现状。打破以往以单一剧种或剧团为主的研究局面,将道情戏系统置于全国戏曲发展的大背景之下,对其发展阶段、班社剧目、音乐舞美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梳理及分析。并从文化地理学、宗教学、社会学以及民族音乐学的角度出发,综合概括黄河流域道情戏的文化品格和审美特征。同时结合当下的“非遗”保护热潮,寻求黄河流域道情戏的生存之道,为传统戏曲的现代化转型提供可资借鉴的途径。
武氏惠(VU THI HUE)[10](2014)在《现代汉、越语名量词对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量词是汉、越语中最特殊的词类,它既表现了人们的形象思维,又具有较强的民族特色。汉、越语量词都分为名量词与动量词两大类,每一类又分成各个小类。宏观上,名量词可分为专用名量词与临时名量词,其中前者跟名词的结合是约定俗成的,不能任意改动,而后者是从名词、动词借用来担任量词,数量众多,可以类推的。本文对汉、越语名量词进行对比研究。我们将汉、越语专用名量词、临时名量词以及泛指名量词“个”与“cai”从语义、句法结构以及语用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研究。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绪论。本章论述了选题的缘由与意义,汉、越语有关的量词(包括名量词)研究现状,本论文研究的范围与方法以及本文研究的语料来源及理论依据。第二章为汉、越语量词的界定与分类。为了更加掌握并明确汉、越语量词的性质与特点,作为下一章的奠基,我们详细地介绍了汉、越语量词的定名、特征和作用,提出自己对本文分类的观点。第三章为汉、越语专用名量词对比研究。本章从汉、越语专用名量词的语义、句法功能以及语用特征进行对比研究。在语义上,我们先总体地分析汉、越语名量词的基本特点,找出它们相同点与不同点。其次,在语义上把汉、越语专用名量词分成称量“人”范畴专用名量词、称量“动物”范畴专用名量词以及称量“物体(含植物)范畴专用名量词等三类。而称量“物体(含植物)范畴专用名量词又可分为“长条状量词”、“点状量词”、“面状量词”以及“体状量词”四小类。在每个范畴里面都找出它们的相同与相异。在句法功能上,汉、越语专用名量词虽然都可充当句子的定语、主语、宾语、谓语、补语以及状语,但在位置和表达上两种语言存在着一些差异。在语用上,因大家对客观世界的事物一般都有共同的认识,因此,在语用方面,汉、越语专用名量词差别比较小。第四章为汉、越语临时名量词对比研究。本章首先介绍汉、越语目前对临时名量词研究的现状,然后从汉、越语临时名量词的分类、语义、词组的语序及其用法功能以及语用等四个方面进行对比研究发现,汉、越语临时名量词在分类上已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即:越语亲属称谓词能借用为临时名量词使用,如:我们可以说"mot chu buom"(一叔叔蝴蝶)、"mot chi cong nhan"(一姐姐工人)。而汉语没有这种说法。上文的例子,在汉语中应该说“一只蝴蝶”和“一个女工人”。越语的那些借用于亲属称谓词的临时名量词会具有褒、贬感情色彩。在词组的语序及其用法功能与语用上,与汉语相比较则是大同小异。第五章为汉、越语泛指量词对比研究——以汉语的“个”和越语的“cai”为对象。汉语有一种量词可被称为“万能量词”,即泛指个体量词“个”。它可以称量所有没有专用量词的名词,有时还可以称量已有专用量词的名词。在越语当中,也有一种量词,它的功能和用法与汉语泛指量词“个”有点相似,即量词“cai”(个)。在本章中,我们把汉、越语泛指量词“个”和“cai”从研究现状到语义和句法进行对比研究。在研究汉、越语这两个泛指量词过程中,我们发现越语量词“cai”有很多地方类似汉语的量词“个”。我们就设想从对汉语量词“个”的方言的使用中找出与越语量词“cai”相关的根源。对此,我们通过越语量词“cai”的历史发展与用法结合汉语方言量词“个”的使用进行对照研究,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第六章为结语。本章总结了全文的主要观点,并提出下一步研究的计划。相信通过以上的研究,使学习者和教学者能够认清现代汉语和越语名量词的本质上的异同,让越南留学生更好地掌握汉语名量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以便更准确地对照与翻译两种语言的量词。希望本文能够为针对越南学生的对外汉语事业和针对中国学生的对外越语事业提供一份可靠的资料。
二、385名大学生白发情况调查现状及白发原因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385名大学生白发情况调查现状及白发原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青少年父母关爱相对剥夺感的量表编制、现状调查与团辅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相对剥夺感的界定 |
1.2 相对剥夺感的研究现状 |
1.3 相对剥夺感的理论基础 |
1.4 相对剥夺感的前因变量 |
1.5 相对剥夺感的结果变量 |
2 问题提出与研究方案 |
2.1 问题提出 |
2.2 研究方案 |
3 研究一青少年父母关爱相对剥夺感的量表编制 |
3.1 研究目的 |
3.2 青少年父母关爱相对剥夺感量表项目编制过程 |
3.2.1 父母关爱相对剥夺感的界定 |
3.2.2 理论维度构建 |
3.2.3 资料收集 |
3.2.4 项目编制 |
3.3 青少年父母关爱相对剥夺感量表试测 |
3.4 青少年父母关爱相对剥夺感量表初测 |
3.4.1 研究对象 |
3.4.2 数据处理 |
3.4.3 研究结果 |
3.4.3.1 项目分析 |
3.4.3.2 探索性因素分析 |
3.4.3.3 信度分析 |
3.5 青少年父母关爱相对剥夺感量表复测及效度验证 |
3.5.1 研究对象 |
3.5.2 研究工具 |
3.5.3 研究结果 |
3.5.3.1 内容效度 |
3.5.3.2 结构效度 |
3.5.3.3 效标关联效度 |
3.6 小结与讨论 |
3.6.1 量表的结构与项目内容 |
3.6.2 量表的信效度 |
4 研究二青少年父母关爱相对剥夺感的现状调查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对象 |
4.3 研究工具 |
4.4 研究结果 |
4.4.1 青少年父母关爱相对剥夺感现状分析 |
4.4.2 青少年父母关爱相对剥夺感的性别差异 |
4.4.3 青少年父母关爱相对剥夺感的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差异 |
4.4.4 青少年父母关爱相对剥夺感的生源地差异 |
4.4.5 青少年父母关爱相对剥夺感的年级差异 |
4.4.6 青少年父母关爱相对剥夺感的年龄差异 |
4.4.7 青少年父母关爱相对剥夺感的性格差异 |
4.5 小结与讨论 |
5 研究三青少年父母关爱相对剥夺感的团辅干预研究 |
5.1 研究目的 |
5.2 研究假设 |
5.3 研究对象 |
5.4 研究工具 |
5.5 团体辅导方案 |
5.5.1 团体辅导方案的理念 |
5.5.2 团体辅导的主要内容 |
5.6 研究结果 |
5.6.1 实验组—对照组前测结果对比 |
5.6.2 三个实验组前、后测结果对比 |
5.6.3 对照组前、后测结果对比 |
5.6.4 实验组—对照组后测结果对比 |
5.7 小结与讨论 |
5.7.1 各组团辅干预实际进程特点分析 |
5.7.2 各组团辅干预效果的原因分析 |
5.7.3 个别成员父母关爱相对剥夺感不降反升的原因分析 |
6 总讨论 |
6.1 研究创新 |
6.2 研究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6.4 教育启示 |
7 总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2)《中国青年报》(2015-2020)“两会”新闻语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研究的缘由 |
二、学术界研究综述 |
三、选题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
四、选题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
五、选题研究的范围及语料 |
第一章 《中国青年报》与“两会”新闻 |
第一节 《中国青年报》概述 |
一、 《中国青年报》的创刊历程 |
二、 《中国青年报》的办刊特色 |
三、 《中国青年报》的社会影响 |
第二节 “两会”新闻概述 |
一、会议新闻 |
二、《中国青年报》的“两会”新闻 |
第二章 《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的语言手段及特点 |
第一节 《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的词汇运用 |
一、词类的运用 |
二、缩略语的运用 |
第二节 《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的句子运用 |
一、《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语言的句型 |
二、《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语言的句式 |
三、《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语言的句类 |
第三章 《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的非语言手段及特点 |
第一节 《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语言的辞格运用 |
一、《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语言的表层辞格 |
二、《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语言的深层辞格 |
第二节 《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语言的语篇运用 |
一、《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的语篇衔接 |
二、《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的语篇结构 |
第四章 《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语言的语境分析 |
第一节 《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语言的主观语境分析 |
一、新闻语言信息传播主体因素 |
二、新闻语言信息接受主体因素 |
第二节 《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语言的客观语境分析 |
一、新闻语言传播的时空语境 |
二、新闻语言传播的背景语境 |
第五章 《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语言的传播 |
第一节 从语言传播看《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语言的功能 |
一、《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语言传播的基础功能 |
二、《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语言传播的派生功能 |
第二节 《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语言的传播现状及对策 |
一、《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语言的传播现状 |
二、《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语言的传播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扶贫志(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网红龙先兰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田嫂的《千里寻母记》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带母扶贫的向利生 |
一 |
二 |
三 |
四 |
天使吴添春 |
一 |
二 |
三 |
四 |
樟坡村里三人行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4)回归上古天真 ——道学观照中的精神养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导论: 问道的精神 |
1.1 道学与养生 |
1.1.1 问“道” |
1.1.2 何谓道学? |
1.1.3 道学与养生 |
1.2 道学与精神养生的交融 |
1.2.1 精神养生及与道学 |
1.2.2 “入道-养生-疗疾”健康实践的连续谱 |
1.2.3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对象、意义与论文题目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意义 |
1.3.3 题解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精神养生的历史回望:超越时空的传统 |
2.1 历史回望的文献范畴 |
2.2 相关研究进展 |
2.2.1 精神养生与道学的交汇 |
2.2.2 精神养生、道学与“西学”的交汇 |
2.2.3 精神养生与疗疾的交汇 |
2.3 精神养生的知识结构——“道、法、术” |
2.4 儒家与精神养生 |
2.4.1 儒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
2.4.2 儒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
2.4.3 教化与师表 |
2.5 道家与精神养生 |
2.5.1 道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
2.5.2 道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
2.5.3 俗世即道场、临炉指点、道侣 |
2.6 佛家与精神养生 |
2.6.1 佛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
2.6.2 佛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
2.6.3 迷时师度与船子投江 |
2.7 古代医家与精神养生 |
2.7.1 古代医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
2.7.2 古代医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
2.7.3 主体的转换——医者与患者,养生家与养生之家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现代反思: 现代人的精神状况与问道东方 |
3.1 西方文明范围中现代人的精神状况 |
3.1.1 马克思恩格斯的研究 |
3.1.2 雅思贝尔斯《时代的精神状况》 |
3.1.3 加缪《鼠疫》 |
3.1.4 小结 |
3.2 精神养生与现代研究 |
3.2.1 精神境界的现代研究 |
3.2.2 精神养生“法术”的现代研究 |
3.2.3 精神养生与养生的社会人文研究 |
3.3 精神养生与身体——我们该如何意识我们的身体? |
3.3.1 立足于身体的精神养生 |
3.3.2 当代身体意象的分裂特征 |
3.3.3 当代身体实践的分裂特征 |
3.3.4 精神养生与身体实践的内在统一性 |
3.3.5 精神养生视野中的清醒与睡眠 |
3.3.6 小结 |
3.4 精神养生与语言——我们该如何言说健康? |
3.4.1 当下健康流行语言的荒诞与后现代主义的反抗 |
3.4.2 精神养生与诊治的语言 |
3.4.3 精神养生与食、药的语言 |
3.4.4 精神养生与疾病谱、预防医学的语言 |
3.5 中医养生学视野中的心性修养与人民的健康促进 |
3.5.1 健康面临的人性挑战 |
3.5.2 中医养生学视野中健康促进的理念与实践 |
3.5.3 生生之道与中医养生学心性修养的实践观 |
3.5.4 小结 |
3.6 以道莅天下——《黄帝内经》“独立守神”的意义发现 |
3.6.1 独立守神的渊源与探索路径 |
3.6.2 早期社会文化与“独立守神” |
3.6.3 “独立守神”在传统文化实践中的显现 |
3.6.4 “独立守神”在生物医学实践中的显现 |
3.6.5 “独立守神”在心理治疗实践中的显现 |
3.6.6 小结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数则精神养生案例及其启示 |
4.1 案例1: 何以解忧——竹林七贤作为团体形式精神养生的滥觞 |
4.1.1 古代社会生活中团体的存在 |
4.1.2 竹林之游的精神养生属性 |
4.1.3 古代团体养生的存在状态及价值 |
4.1.4 小结 |
4.2 案例2: 某温泉度假村调训养生课程的精神心理效果考察 |
4.2.1 调训课程介绍 |
4.2.2 课程方案举例与纪实 |
4.2.3 问卷调查部分 |
4.2.4 调训课程组织者对课程的理解 |
4.2.5 解读 |
4.2.6 小结 |
4.3 案例3: 某瑜伽自然疗法静修营实践 |
4.3.1 背景 |
4.3.2 内容 |
4.3.3 讨论 |
4.3.4 小结 |
4.4 案例4: 某院慢性病辟谷实践的总结及比较研究 |
4.4.1 某医院利用辟谷治疗代谢综合征的当代实践 |
4.4.2 古今辟谷与正念饮食干预的比较研究 |
4.4.3 小结 |
4.5 启示 |
第五章 前行策略: 充分发挥精神养生力量的讨论 |
5.1 提出策略建议的方法 |
5.2 个体的内求为本 |
5.3 个体内求与中医院校教育内求的相融、相生 |
5.4 全民教育——全民的内求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题目作为核心论点之一 |
6.2 健康实践的连续谱与精神养生的道学内涵 |
6.3 文化自觉的一种呈现——方法与对象的同一 |
6.4 精神养生的道与术、施与受、知与行的三重太极结构 |
6.5 理论探索总结: 现代人的精神状况及精神养生 |
6.6 案例启发与策略建议总结 |
6.7 根本的结论 |
结语 |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特点与不足之处 |
特点 |
不足之处 |
自反性陈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5)语文特级教师曹太有的教师专业成长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理论意义 |
1.2.3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关于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研究 |
1.3.2 关于语文特级教师的研究 |
1.3.3 关于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 |
1.4 研究设计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思路 |
1.4.3 研究方法 |
2 曹太有的教学理念形成史 |
2.1 初入职时的教学探索 |
2.2 职业中期的成长沉淀 |
2.3 职业后期的反思转变 |
2.3.1 参加陕西高考命题经验影响其教学理念转变 |
2.3.2 班主任工作对其教育思想的影响 |
3 曹太有的专业成长因素分析 |
3.1 内部自身因素 |
3.2 外部环境因素 |
3.2.1 工作环境因素 |
3.2.2 师长同事的影响 |
3.2.3 教育政策因素 |
4 曹太有的语文课堂教学特色 |
4.1 “灵活多变”的课堂导入特色 |
4.2 “放手交流”的提问与指导特色 |
4.3 “大语文观”的语言表达特色 |
5 曹太有的教师专业发展史所得到的启示 |
5.1 对语文教师个体成长的启示 |
5.1.1 培养教师的文化自觉 |
5.1.2 深挖教材,吃透文本 |
5.1.3 利用听评课进行反思 |
5.2 对于语文课堂教学的启示 |
5.2.1 一个重点贯穿课堂 |
5.2.2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
5.2.3 提炼语言表达特色 |
5.3 对青年教师的期望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部分曹老师《林黛玉进贾府》教案 |
致谢 |
(6)主流媒体的视频化转型探析 ——以中国青年报“青蜂侠”短视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 国内关于短视频的研究 |
二、 国内关于资讯类短视频的研究 |
三、 国外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案 |
一、 研究内容的特色和新意 |
二、 研究方法 |
(一) 文献研究法 |
(二) 个案分析法 |
(三) 访谈法 |
(四) 内容分析法 |
第四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 主流媒体 |
二、 新闻资讯类短视频 |
第一章 短视频行业及主流媒体视频化转型的现状 |
第一节 短视频推动社会传播形式的变化 |
一、 短视频:一种新的表达形式 |
(一) 短视频:一种新的新闻叙事的形式 |
(二) 短视频将引领进入泛众化的表达时代 |
(三) 短视频文本的增值 |
(四) 短视频行业需要监管与引领 |
二、 短视频使内容产业模式产生转移 |
(一) 基于内容的需求呈现爆炸增长 |
(二) 从个体到群体,集群效应凸显,迭代快速 |
(三) 短视频作为商品的生产体系逐步成型 |
第二节 主流媒体视频化转型趋势分析 |
一、 资讯类短视频产生的动因分析 |
(一) 技术动因 |
(二) 用户动因 |
(三) 行业动因 |
1. 平台化 |
2. 垂直化 |
3. 机构媒体化 |
(四) 资本动因 |
二、 主流媒体发展短视频的生态分析 |
(一) 短视频用户生态 |
(二) 短视频内容生态 |
(三) 短视频市场生态 |
1. 营销市场运行良好 |
2. 媒介资源重合 |
三、 短视频为主流媒体转型提供了新的机遇 |
四、 主流媒体视频化转型的必然性 |
(一) 主流媒体的经营困境 |
(二) 媒体融合促进主流媒体加快转型 |
(三) 受众阅读习惯的改变要求主流媒体进行视频化转型 |
(四) 短视频行业的瓶颈促使主流媒体进行视频化转型 |
(五) 国家需要主流媒体进行视频化转型 |
五、 主流媒体视频化转型的特点与优势 |
(一) 主流媒体的原创性优势 |
(二) 主流媒体的公信力和专业能力优势 |
(三) 短视频新的突破空间 |
六、 主流媒体视频化转型的困境 |
(一) 技术困境 |
(二) 结构性困境 |
(三) 以往的流通渠道被解构 |
第二章 青蜂侠个案研究:基本概况和内容生产 |
第一节 青蜂侠概况 |
一、 青蜂侠的由来和定位 |
二、 青蜂侠的品牌形象设计 |
三、 青蜂侠团队成员概况 |
四、 青蜂侠的孵化与发展 |
五、 青蜂侠的影响力 |
第二节 青蜂侠内容生产研究 |
一、 好看视频下的青蜂侠内容生产研究 |
(一) 视频发布规律分析 |
(二) 视频时长分析 |
(三) 视频选题与播放量分析 |
1. 爆款短视频中,“正能量”短视频居多 |
2. 有人情味,和青年共振共情的选题能够增强传播效果 |
3. 突发热点新闻报道、重大社会热点事件是青蜂侠提升传播力的关键 |
4. 实用性、趣味性的视频也可以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
5. 在国际性事件报道中,具备爱国主义的内容更容易引发传播热潮 |
6. 关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内容分析 |
(四) 视频的全媒体形态分析 |
1. 短视频的呈现要素 |
2. 运用倒金字塔结构,勾起用户好奇心 |
3. 采用纪录片的风格,增加美感 |
4. 利用背景音乐,升华感情 |
5. 视听语言上存在不足 |
二、 青蜂侠“爆款”内容总结 |
(一) 重大主题宣传报道:重策划、抓热点、引共情 |
(二) 突发热点新闻报道:全团队“饱和式生产”抢占新闻高地 |
(三) 日常社会新闻报道:发掘潜在爆款 |
(四) 青蜂侠爆款短视频的内容共性 |
(五) 标题的选择 |
第三章 青蜂侠运营策略、其他要素以及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青蜂侠运营策略研究 |
一、 内容运营 |
(一) 注重新闻性 |
(二) 正能量的内容选择 |
(三) 独特的激励机制 |
二、 渠道运营 |
(一) 借力平台 |
(二) 借助外力,打造品牌背书 |
(三) 把握传播规律,驾驭流量 |
三、 品牌运营 |
第二节 青蜂侠成功的其他因素 |
一、 背景因素:短视频行业发展 |
二、 组织优势:青蜂侠最突出的优势 |
三、 工业化的生产流程造就“爆款迭出” |
四、 青蜂侠精神 |
第三节 青蜂侠存在的问题 |
一、 反馈调控机制并不完善 |
二、 缺乏专业的运营团队 |
(一) 用户运营不足 |
1. 用户增长的途径不足 |
2. 尚未展开社群运营,粉丝黏性低 |
(二) 市场化运作受限 |
三、 人才短缺限制青蜂侠进一步发展 |
四、 缺乏核心竞争力 |
第四章 青蜂侠对主流媒体视频化转型的启示 |
第一节 内容为王 |
一、 定位清晰准确 |
二、 打出特色,精耕内容 |
(一) 与突发热点新闻结合,高效、快速 |
(二) 具备较高可观看性 |
(三) 把握传播规律,打出自身特色 |
第二节 坚守主流媒体的职责 |
第三节 建立新型内容团队 |
一、 完善激励机制 |
二、 注重全能人才的培养 |
三、 破除本位意识,再塑互联网思维 |
四、 实现更扁平、高效的人员管理模式 |
第四节 与各大平台合作 |
结论 |
中外文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对青蜂侠创始人及团队成员的采访提纲 |
致谢 |
(7)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2.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1.3 研究思路、方法与主要创新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理论 |
2.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基础理论 |
2.1.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内涵 |
2.1.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要素 |
2.2 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内涵 |
2.2.1 教育目标设立:由成为社会公民转向成为社会公民和全面发展 |
2.2.2 教育内容选择:由注重社会需要转向重视身心发展和个体需求 |
2.2.3 教育方式方法选用:由注重灌输说教转向适切和灵活 |
2.3 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特征 |
2.3.1 合规律性 |
2.3.2 知情意行统一性 |
2.3.3 民主平等性 |
2.3.4 情感互动性 |
2.3.5 自我内化性 |
2.4 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依据 |
2.4.1 教育目标设立的依据 |
2.4.2 教育内容选择的依据 |
2.4.3 方式方法选用的依据 |
2.4.4 教育过程优化的依据 |
2.4.5 教育要素协调的依据 |
2.4.6 教育对象把握的依据 |
第3章 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现状 |
3.1 调查目的、对象、信度与效度 |
3.1.1 调查目的 |
3.1.2 调查对象 |
3.1.3 调查问卷信度与效度 |
3.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分析 |
3.2.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描述性分析 |
3.2.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回归分析 |
3.2.3 结果与讨论 |
第4章 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影响因素 |
4.1 心理学视域下教育者因素 |
4.1.1 教育者知识有缺陷 |
4.1.2 教育者能力不很强 |
4.1.3 教育者素质不太高 |
4.1.4 教育者教学投入不足 |
4.2 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自身因素 |
4.2.1 大学生认同不高 |
4.2.2 大学生配合不好 |
4.2.3 大学生支持不够 |
4.2.4 大学生投入不足 |
4.3 心理学视域下教育环境因素 |
4.3.1 复杂国际国内环境增加思想政治教育难度 |
4.3.2 学校及周边环境教育合力还没有真正形成 |
4.3.3 家庭教育环境负面因素制约学校教育效能 |
4.3.4 网络文化环境消极效应削弱课堂教学效果 |
4.3.5 心理环境渗透隐性教育功能尚未高度重视 |
4.4 心理学视域下学校组织因素 |
4.4.1 学校组织领导体系不够健全 |
4.4.2 学校管理机制运行不很顺畅 |
第5章 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提升对策 |
5.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有效性的提升对策 |
5.1.1 正确设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
5.1.2 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体系 |
5.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效性的提升对策 |
5.2.1 教育内容选择满足学生心理需要 |
5.2.2 教育内容选择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
5.2.3 教育内容选择根据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规律 |
5.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有效性的提升对策 |
5.3.1 教育方式方法选用兼顾个体差异 |
5.3.2 教育方式方法选用重视自我教育 |
5.3.3 教育方式方法选用注重社会实践 |
5.4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有效性的提升对策 |
5.4.1 教育过程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 |
5.4.2 教育过程注重学生内化 |
5.4.3 教育过程重视师生合作 |
5.5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有效性的提升对策 |
5.5.1 营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环境 |
5.5.2 净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环境 |
5.5.3 利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群体心理效应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B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调查问卷(教师卷) |
附录C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调查问卷(学生卷) |
致谢 |
(8)我国大学师生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选题背景 |
二、问题提出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述评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方法论基础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大学师生关系内涵透视 |
第一节 大学师生关系概念 |
一、大学师生关系的一般界定 |
二、基于“关系”的概念界定 |
三、大学师生关系概念一解 |
第二节 大学师生关系的价值 |
一、教育价值 |
二、认识价值 |
三、情感价值 |
四、文化价值 |
五、幸福价值 |
第三节 大学师生关系的特性 |
一、教育性 |
二、独立性 |
三、自由性 |
四、创造性 |
五、精神性 |
第三章 大学师生关系分析模型 |
第一节 大学师生关系与交往 |
一、交往及其特征 |
二、交往与大学师生关系 |
第二节 大学师生关系与知识 |
一、知识与大学知识活动 |
二、知识与大学师生关系 |
第三节 大学师生关系的基本模式 |
一、两种知识 |
二、两种交往 |
三、四种模式 |
第四章 大学师生关系测量工具 |
第一节 调查工具的编制 |
一、QCFSR编制原理 |
二、QCFSR修订过程 |
第二节 调查工具的预测 |
一、预测样本的构成分析 |
二、预测样本的描述分析 |
三、知识量表的质量分析与完善 |
四、交往量表的质量分析与完善 |
五、大学师生关系量表维度结构效度分析 |
六、满意度量表的质量分析与完善 |
第三节 调查的实施与数据回收 |
一、抽样方法 |
二、抽样对象的编码与命名 |
三、问卷的回收与筛选 |
四、样本的具体构成分析 |
第五章 我国大学师生关系实证研究 |
第一节 我国大学师生关系现状 |
一、我国大学师生关系模式 |
二、我国大学师生关系状况 |
三、我国大学生师生关系满意度 |
四、我国大学师生关系特征 |
第二节 我国大学师生关系的差异性 |
一、我国大学师生关系的院校差异 |
二、我国大学师生关系的学科差异 |
三、我国大学师生关系的学生差异 |
第六章 我国大学师生关系问题探源 |
第一节 真实的演戏——我国大学师生知识活动 |
一、我国大学师生知识活动的一般状况 |
二、偷懒的“勤奋”我国大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 |
三、做戏不做细——我国大学教师的典型教学行为 |
四、一场精致的“演出”——我国大学师生知识活动的实质 |
第二节 制度的真空——我国大学师生交往行为 |
一、我国大学师生交往行为的制度困境 |
二、我国大学师生交往投诉制度缺位 |
三、我国大学师生交往奖励制度偏向 |
四、我国大学师生交往促进制度空转 |
第三节 我国大学师生关系问题的深层原因 |
一、我国大学师生关系伦理与制度的对撞 |
二、我国大学师生关系工具性与价值性的分裂 |
三、我国大学师生关系传统性与现代性的断裂 |
第七章 未来我国大学师生关系及其调整策略 |
第一节 普及化与大学师生关系的发展 |
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发展 |
二、普及化与大学师生关系的发展 |
三、内涵式发展战略背景下大学师生关系的实践要求 |
第二节 信息化与大学师生关系的发展 |
一、信息化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
二、高等教育信息化将重塑大学师生的知识活动 |
三、信息化时代下我国大学师生关系的实践要求 |
第三节 终身化与大学师生关系的发展 |
一、终身教育的内涵与高等教育终身化的必然性 |
二、高等教育终身化对大学师生关系的影响 |
三、终身化背景下我国大学师生关系的实践要求 |
第八章 结语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创新 |
三、研究不足 |
四、研究展望 |
附件 大学师生关系调查问卷5.0(本科生版)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9)黄河流域道情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三节 选题意义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形成及发展历史 |
第一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文化地理环境 |
第二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空间分布 |
第三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形成期 |
第四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兴盛期 |
第五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衰落期 |
第六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复兴期 |
第二章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班社剧团活动 |
第一节 “胶东半岛中心”道情戏班社剧团活动 |
第二节 “豫东淮北中心”道情戏班社剧团活动 |
第三节 “山陕中心”道情戏班社剧团活动(上) |
第四节 “山陕中心”道情戏班社剧团活动(下) |
第五节 “陇东中心”道情戏班社剧团活动 |
第三章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剧目 |
第一节 道情戏的剧目概况 |
第二节 宗教神话剧 |
第三节 孝贤劝善剧 |
第四节 家庭生活剧 |
第五节 社会历史剧 |
第六节 现代戏 |
第四章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艺术特征 |
第一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音乐体制 |
第二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唱词衬字 |
第三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帮腔艺术 |
第四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乐队乐器(上) |
第五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乐队乐器(下) |
第六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舞台艺术 |
第五章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艺术品格及功用 |
第一节 宗教品格 |
第二节 民俗品格 |
第三节 乡土品格 |
第四节 艺术功用 |
第六章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传承与保护 |
第一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现状 |
第二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困境 |
第三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传承及保护 |
结语 |
附录: 道情戏大事记 |
附表一: “豫东淮北”中心道情戏班社统计表(清末—1956年左右) |
附表二: 太康县道情剧团演职人员表 |
附表三: 太康道情戏脚色行当表 |
附表四: 太康道情剧团2012年(1月25—5月5日)演出统计表 |
附表五: 太康道情剧团2010—2011年演出总收入表 |
附表六: 太康道情剧团2011年(夏秋冬三季)演出地点、场次、收入统计表 |
附表七: 太康道情剧团2010年(夏秋冬三季)演出地点、场次、收入统计表 |
附表八: 太康道情剧团演员代际表 |
附表九: “山陕中心”道情戏班社活动表(清——1950年左右) |
附表十: “山陕中心”班社剧团表(1950-至今) |
附表十一: 临县道情剧团演职情况表 |
附表十二: 陇剧脚色行当表 |
附表十三: 胡家营业余渔鼓戏剧团的脚色行当 |
附表十四: 右玉县道情剧团演员基本情况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现代汉、越语名量词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汉语量词研究概况 |
二、越语量词研究概况 |
三、汉、越语量词对比研究概况 |
第三节 研究范围与方法 |
一、研究范围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语料来源及理论依据 |
一、语料来源 |
二、理论依据 |
第二章 汉、越语量词的定义、特征、作用及其分类 |
第一节 汉语量词的定义、特征、作用及其分类 |
一、汉语量词的定义 |
二、汉语量词的特征 |
三、汉语量词的作用 |
四、汉语量词的分类 |
第二节 越语量词的定义、特征、作用及其分类 |
一、越语量词的定义 |
二、越语量词的特征 |
三、越语量词的作用 |
四、越语量词的分类 |
第三章 汉、越语专用名量词对比研究 |
第一节 汉、越语专用名量词语义对比 |
一、汉、越语名量词的基本特点对比 |
二、汉、越语专用名量词语义范畴对比 |
第二节 汉、越语专用名量词句法功能对比 |
一、作定语 |
二、作主语 |
三、作宾语 |
四、作谓语 |
五、作状语 |
六、作补语 |
第三节 汉、越语专用名量词语用特色对比研究 |
一、汉、越语专用名量词的修辞功能对比 |
二、汉、越语专用名量词的修辞效果对比 |
第四节 小结 |
第四章 汉、越语临时名量词对比研究 |
第一节 汉、越语临时名量词研究综述 |
一、汉语临时名量词的研究综述 |
二、越语临时名量词的研究综述 |
三、汉语临时名量词对比研究综述 |
第二节 汉、越语临时名量词对比研究 |
一、汉、越语临时名量词分类对比 |
二、汉、越语临时名量词语义对比 |
三、汉、越语临时名量词词组语序及用法对比 |
四、汉、越语临时名量词语用功能对比 |
第三节 小结 |
第五章 汉、越语泛指量词对比研究——以汉语的“个”和越语的“cai”为对象 |
第一节 汉、越语泛指量词的研究概况 |
一、汉语泛指量词“个”的研究现状 |
二、越语泛指量词“cai”的研究现状 |
第二节 汉语量词“个”和越语量词“cai”的使用范围对比 |
一、相同 |
二、相异 |
第三节 汉语量词“个”和越语量词“cai”的结构形式对比 |
一、汉语量词“个”和越语量词“cai”的特殊结构对比 |
二、省略形式对比 |
三、重叠形式对比 |
第四节 汉语量词“个“和越语量词“cai”的句法对比 |
一、汉语量词“个“和越语量词“cai”的组合及其用法对比 |
二、汉语量词“个”与越语量词“cai”的句法功能对比 |
第五节 考察越语量词“cai”的来源 |
一、越语量词“cai”的历史发展及用法 |
二、汉语方言中的量词“个”对越语量词“cai”的对照 |
第六节 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一、本论文的总结 |
二、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汉、越语量词对应表 |
附录2: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385名大学生白发情况调查现状及白发原因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青少年父母关爱相对剥夺感的量表编制、现状调查与团辅干预研究[D]. 董婵霞. 闽南师范大学, 2021
- [2]《中国青年报》(2015-2020)“两会”新闻语言研究[D]. 李金春.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3]扶贫志[J]. 卢一萍. 芙蓉, 2020(05)
- [4]回归上古天真 ——道学观照中的精神养生[D]. 刘慧鸿.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5]语文特级教师曹太有的教师专业成长史研究[D]. 李琛琛.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6]主流媒体的视频化转型探析 ——以中国青年报“青蜂侠”短视频为例[D]. 刘晓.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01)
- [7]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D]. 贺光明. 湖南大学, 2019(08)
- [8]我国大学师生关系研究[D]. 王严淞. 厦门大学, 2018(07)
- [9]黄河流域道情戏研究[D]. 杨志敏. 福建师范大学, 2017(08)
- [10]现代汉、越语名量词对比研究[D]. 武氏惠(VU THI HUE). 西南大学, 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