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与管理创新

知识经济与管理创新

一、知识经济与管理创新(论文文献综述)

孙凯[1](2021)在《企业知识经济与管理创新初探》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知识经济在企业的竞争和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如何将发展重心逐步转移至知识经济的发展领域,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这就需要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下不断改进并创新管理模式,将知识经济与企业的管理创新更好地结合起来。分析了知识经济时代下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企业管理创新研究的几点对策。

仇飞云[2](2020)在《组织支持感对高水平教练员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知识经济时代发展背景下,创新能力逐渐成为影响高水平教练员执教水平的重要因素,竞技体育的国际化、职业化和市场化对高水平教练员的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原有体制的依赖,使教练员的创新动力不足;竞技体育体制改革,使原有的管理主体和运行主体发生着格局变化,原有藩篱的打破使组织对教练员支持的内涵和外延有了很大的变化,而内外组织情境的改变一定会对教练员的心理和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基于此,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社会认知理论、社会交换理论、组织行为理论、计划行为理论等为理论基础;尝试探讨教练员心理资本和教练员学习能力视角下,教练员组织支持感对教练员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教练员的组织支持感确实能够对他们在执教过程中的创新行为产生积极正向的影响。教练员对组织支持的感知主要表现在制度支持和工具性支持两个方面,且两种形式的组织支持对教练员创新行为的影响效应都非常显着。这说明目前教练员创新构想的尝试和实施,离不开良好的组织支持环境,且教练员普遍拥有较强烈的创新欲望和创新动机。因此,教练员的主管部门和领导,要通过为教练员提供多层面的创新支持,尤其是情感性组织支持,为教练员营造宽松的组织氛围,提高教练员创新绩效。(2)教练员心理资本在教练员组织支持感影响教练员创新行为的效应上起着完全中介的作用,这说明竞技体育组织为教练员提供的各种支持被教练员感知,改变了他们的认知能力和心理动机,这些心理资本的变化驱动教练员创新构想的实施。因此,教练员的主管部门和领导要通过多种方式对教练员的心理资本进行开发和培育,培养乐观精神,提升自我效能感,增强抵御创新挫折的坚韧性。(3)教练员学习能力在教练员组织支持感影响教练员创新行为的效应上起着完全中介的作用,这说明知识经济背景下教练员普遍都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在组织为教练员提供培训学习和以绩效管理为导向的学习行为支持下,教练员的创新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升,为解决执教过程中的不可确定性问题打下了基础。同时,通过学习能力的提高,教练员的自我效能感和处理问题的心理素质也变得更加强大,进一步增强了解决创新风险的能力。因此,教练员的主管部门和领导要以教练员的学习需求为导向,激励教练员主动学习、自我发展,才能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4)在组织支持感→教练员心理资本→教练员创新行为的路径分析中,研究得出:教练员组织支持感能够对教练员的心理资本水平产生显着正向影响,教练员组织支持感结构变量中的制度支持相比工具性支持,对教练员心理资本的影响效应更加显着。同时研究还发现,教练员的心理资本水平能够积极正向影响教练员的创新行为,教练员心理资本结构变量中的自我效能感对教练员创新行为的正向影响比较显着,而教练员的乐观心理这一变量与教练员的创新行为之间没有形成有效的因果关系。由此可知,在教练员、组织、环境的三因素模型中,教练员组织提供的良好支持,如何驱动教练员产生积极的创新行为,教练员心理资本起到了关键作用。(5)在组织支持感→教练员学习能力→教练员创新行为的路径分析中,研究得出:教练员组织支持感能够积极正向影响教练员的学习能力,教练员组织支持结构变量中的工具性支持维度比制度支持维度,对教练员学习能力的影响效应更显着。另外,研究还发现,教练员的学习能力能够积极正向影响教练员的创新行为。由此可以认为,良好的组织支持氛围,不仅培养了教练员积极的心理品质,也提高了教练员的学习能力,只有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同时具备,才能保证教练员在执教中的创新绩效。(6)研究以社会交换理论、社会认知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为理论基础,基于组织中个体创新行为、组织支持感、心理资本、个人学习能力和教练员创新行为的相关研究成果,构建了教练员组织支持感与教练员创新行为关系的影响机制模型,论证了变量之间的路径关系,探究了教练员心理资本和教练员学习能力的中介效应。研究认为本文的研究成果是对相关理论的发展和补充,研究结论可以作为相关研究的论据,同时也为教练员相关研究提供了不同的研究视角,具有一定理论和实践意义。

侯钦伟[3](2019)在《基于知识经济下的企业经济管理创新与实践》文中指出在知识经济时代,各行各业的发展都步入了创新发展的轨道,同时也对其提出了更高要求,因而应当积极探索经济管理的创新模式,努力适应经济时代,并寻求重大突破。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在简要分析知识经济对企业经济管理新要求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企业经济管理存在的不足,并就如何更好的适应知识经济时代、推动企业经济管理创新提出对策。

沈婕[4](2019)在《智慧专业化视域下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结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一轮高新技术和产业革命持续演化,全球经济格局正面临新的变化,创新已成为各个国家和地区竞争能力提升的重要驱动力。区域经济发展在大国经济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区域创新驱动发展应该充分考虑区域情景和区域前提,立足区域特色,挖掘区域资源,利用区域基础,建设知识网络,通过优势创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推动区域创新能力建设和区域竞争力的整体提升。当经济增长更多依赖创新时,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区域分化就不可避免。在此背景下,如何将国际创新发展理论和创新发展潮流与区域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行对接,从中观层次解决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基础理论需要,是本研究的目的所在。智慧专业化作为一种国际新兴的创新理论,是欧洲当代区域创新政策的关键特征和重要指征,为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智慧专业化开放性维度有效支撑区域资源集聚与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相关性研究,从资源内存性和外向性、资源的技术和经济属性以及资源的支持程度三个方面论述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动力来源以及动力持续性的影响因素,进而解释区域创新资源集聚对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绩效表现的影响作用。资源的内存性本身并不能直接转为动力,是对这些内存型资源的利用过程使得相关资源成为动力来源;资源的外向性主要依托于资源的交互性,这进一步取决于资源的区位分布和独特的历史条件;资源的经济技术属性则为区域创新驱动发展动力来源的持续性提供依据;资源支持程度则从区域文化、区域政府信任和区域人才结构3方面进一步强化区域创新资源集聚的创新驱动作用。基于智慧专业化的非中立维度,区域创新发展需要有偏好性,即区域创新驱动发展可以通过市场机会优势、产业基础优势和价值链优势的“三角网络”结构识别区域优势,优化区域创新布局。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智慧专业化创新优势识别结构,提供一个三种优势内在协同配合度测算公式,并尝试性提出“紧密协同配合型”、“带动支撑配合型”和“松散被动配合型”三种理想测算状态下的区域优势组合类型,对区域创新驱动发展优势识别进行整体分析和研究。现行区域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缺乏内容清晰、层次明确和结构科学的目标体系,容易导致区域创新驱动发展导向不明、效果弱化等问题。基于智慧专业化方向性维度,从结构目标层面,要以知识经济为发展核心,促进知识经济贡献率持续稳定增长;发展多元化创新参与主体,补充区域创新驱动发展内涵;创新孵化培育机制的完善与优化,为区域创新发展提供保障、推动和规范作用;功能目标是对结构目标在实践层面的详细阐释,具体从基本功能目标、经济功能目标、文化功能目标和政府功能目标四个方面展开;阶段目标层面引入经济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提出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的建议设定周期,以提高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目标制定的合理性。创新驱动发展在加快经济结构转型的同时带来了更多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这在区域层面尤为突出。透过智慧专业化选择性维度,理性的区域创新驱动发展应在本土化原则、差异化原则、包容发展原则和合作开放原则指导下,在一元产业主导、多元产业共存和产业互联网络三种路径中做出针对性的选择和努力。研究分析表明,一元产业主导路径适合创新落后地区和边缘地区的创新驱动发展;多元产业共存路径能较好的匹配处于追赶发展阶段的区域;产业互联网络路径则能与创新领航区域有效配适。结合区域创新驱动发展需要,进一步描述从路径变异到路径匹配再到路径留存或复制发展的全过程,解释和分析区域创新驱动发展路径选择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以提高区域创新驱动发展路径选择的有效性。创新驱动并非只是一个理念问题,还需要具有强制力的机制和政策给予约束和支撑。整体上,智慧专业化为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结构分析提供了一套新的政策制定逻辑,从政策组合、资本体系和监管模式3方面,构建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制度支撑体系。灵活的区域创新驱动发展政策组合是在区域特征的驱动下,推动“小区域”创新发展、支持“变革型”创新项目、借助“数字化”实现转型和培育“跨边界”合作治理;高效的区域创新驱动发展资本体系是通过投融资组合的有机融合,评价工具的精准运用,解决投资“死亡之谷”和“雾化投资”问题,具体可根据“五步骤”设计方案开展实践;而清晰的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监管模式,从明确划分创新主体权责范围、建立结果导向型评价体系和循环迭代的全过程监督,在结构上建设具有完备性的区域创新驱动发展制度支撑体系。

罗丹[5](2018)在《关于知识经济下的企业经济管理创新和实践探讨》文中指出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21世纪,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科学和管理则成为推动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两大核心动力。在科学技术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背景下,管理必须要跟上步伐,不断创新。对企业而言,知识经济的出现和发展,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更产生了挑战,为了能更好的迎接挑战,将困难转变为动力,加强对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是极为重要的。本文分析了知识经济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必要性及现存的一些问题,并重点探讨了如何克服这些问题,实现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和有效实践。

石绍峻,邵焕荣,张振伟[6](2018)在《知识经济时代下的科技管理创新》文中研究指明知识经济时代下环境不确定性的增加及市场竞争压力的加剧,使得科学技术创新成为组织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文章基于知识经济时代,探讨了知识经济对科技管理工作的新要求以及新特征,并提出了科技管理工作的创新方式。

董堃[7](2018)在《基于知识经济下的企业经济管理创新与实践》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尤其是在我国进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知识经济已然成为构建经济体系的重要内容。掌握知识经济的国家,将在国际化经济市场中占据有效竞争地位。在专业人才加持下,形成高效经济体系,赋予企业管理创新与实践新活动力,推动我国经济体系完善进程,使企业综合竞争力,在知识经济下得以提升,为经济改革与发展奠定基础。本文通过对知识经济下的企业经济管理创新与实践进行探究,以期为推动我国企业经济良性发展,提供行之有效的理论参考依据。

汪睿[8](2016)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管理创新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而从企业的发展来看,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为企业的管理制度的创新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在知识经济时代下,企业应牢牢把握知识经济的特点,通过管理上的创新,使企业的经济活动及未来发展目标与现代社会发展方向始终保持一致,避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淘汰。本文先简要概述了知识经济时代的内涵与特点,分析了在知识经济时代下企业管理过程面临的挑战,并深入探讨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下的管理创新措施,仅供参考。

刘叶[9](2010)在《建立创业型大学:管理上转型的路径》文中指出这是一项关于华中科技大学应对变化的环境而进行路径变革的案例研究。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揭示华中科技大学应对学术资本主义的特有策略以及解释为什么在中国特有的文化传统中是此种反应方式,进而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中国大学应对学术资本主义的主要反应方式。这不仅促进国际间的交流和对中国大学特有发展方式的理解,而且为同类高校走出困境提供决策参考以及引领同类大学的发展。研究通过持续的面对面访谈、实地考察以及史料的整理与收集获得丰富的资料。研究借助于大量的一手资料,包括访谈所获口述资料、校史、校报、档案资料、科技产业年鉴、会议文件、个人传记、教育统计年鉴等内部资料成功建立案例研究的理论假设和提出问题。通过进一步的校史描述与分析,研究证实了华中科技大学确为通过创业管理路径的选择建设一流大学的反应策略成功应对学术资本主义的新要求。继而通过理论归纳与构建,顺利建立源自于该案例的管理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以沃里克大学为例佐证了该理论模型,继而推广之,延伸到一系列大学的解释范畴。通过对华中科技大学的案例研究以及双案例检验,本研究获得了一些有别于已有研究的新发现。首先,欧美大学以及华中科技大学在新时期的变革经验告诉我们,变革是应对变化的唯一选择。华中科技大学的发展本来就是一部管理变革史。从管理学的视角透视华中科技大学的发展史,清楚发现,华中科技大学之所以发展迅速,是因为面对社会转型及时变革的结果。就是因为在不同的转型期,华中科技大学及时通过传统管理向创新管理的变迁、进而由创新管理向创业管理的转型,使得华中科技大学由组创起步迅速走向学术积累,继而迅速迈入跨越发展期。其次,变革路径的选择依赖于传统文化与历史传统。唯有对文化传统的守望与超越方可适应性生存与发展。传统文化将会是变革路径抉择的永久制衡力量。最后,华中科技大学在新的时期勇敢迎接挑战,视问题为机遇,通过以创业机会、创业资源、创业团队、创业价值和创业文化这五个核心要素协同下的创业管理变革实现了创业转型。这所创业型大学的建立是一种通过管理变革的路径实现的,在其致力于转型的过程中,紧紧以抓住创业机会为核心,因为这是华中科技大学追求卓越的秘笈;以创造性整合创业资源为基础,因为这是华中科技大学把握发展机遇的前提;始终根据开发机会为导向动态性组建创业团队,因为这是华中科技大学实现卓越的组织保证;始终以创业价值为主导,因为这是华中科技大学追求卓越的内驱力;始终以形成创业文化为目的,因为这是华中科技大学保持卓越的精神共契。总体上,华中科技大学的转型折射出中国大学管理思维与行动方式由“有多少钱做多少事”的传统管理方式向“办多少事找多少钱”的创业管理思维模式的变迁。华中科技大学的变革道路说明从创业管理变革的路径来建立创业型大学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况且,双案例复制的结果也证实了高校创业管理理论模型的解释力。

秦剑军[10](2008)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跨入21世纪,知识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正在悄然兴起。这场无声的革命孕育着人类社会发展的一次伟大进步。随着新技术革命的迅速发展和知识经济的来临,世界各国对人才的需求,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更为紧迫,高素质和高技术人才短缺严重。由于人才资源的快速增长是经济迅速增长的最直接、最重要的推动力量,不少国家在走向现代化的道路上,都选择了人才资源先导模式,即在人才资源积累与经济追赶的相互关系中,人才资源的追赶先于经济的追赶。这是现代化建设带有普遍性的规律。这一规律表明,一个国家经济要发展,社会要进步。就必须大力开发人才资源,实行人才资源开发先行策略。21世纪头20年,是我国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抓住机遇,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关键在人才。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显着成绩。但从总体上看,我国人才总量相对不足,结构不够合理,创新能力亟待提高,人才队伍现状同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相适应。所以,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把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作为党和国家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切实抓紧抓好,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大力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重要保证。本文以知识经济的兴起为切入点,深入探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必然性,进一步论证科学发展观对我国人才工作的重大指导意义,通过对我国现阶段人才状况和发展特点的理性分析,借鉴发达国家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经验,提出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总体思路,并着重探索如何实现我国人才工作的体制和机制创新,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提供对策研究。具体而言,本文主要从七个方面展开探讨:第一部分论述了中国特色的科学人才观产生的深厚理论基础。我国历史上一些思想家和政治家积累了丰富的人才工作实践经验,形成了较系统的用人思想体系,为科学人才观的创立提供了历史来源。马克思主义人才理论是中国特色的科学人才观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当代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特别强调人力投资在现代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从现代社会生产发展的客观现实出发,从新的角度探讨了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源泉,为中国特色的科学人才观的创立提供了可能的借鉴。第二部分阐述了知识经济的特点及其对我国人才培养与发展的挑战。由于知识概念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不断延伸,创造知识、传播知识的人才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宠儿,对我们的人才观产生了决定性影响。知识经济对我国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严峻挑战,迫使我们适应其发展需求,抓紧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合作型人才。第三部分论述了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人才强国战略实践及其对我们的启示。美国、日本、德国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它们成功实现经济腾飞的奥秘在于实施了正确的人才战略。以色列、韩国和新加坡虽然自然资源贫乏,基础薄弱,却注重发展教育和人才开发,从而积累了较高的人才资本存量,迅速加入到发达国家的行列。它们的成功实践启示我们,只有重视教育和人才的民族,才是把握自己未来的民族,才能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第四部分通过对建国以来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实践进行历史透视,强调必须认真总结我国人才工作的宝贵经验,纠正人才工作的过失,吸取其深刻教训。通过战略、人才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概念的阐释,提出人才强国战略的目标、重点、基本要求、主要任务和现实意义。第五部分提出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指导思想和组织保障。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分析,认真领会党和国家几代领导人关于人才工作的科学论述,论证新时期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的必要性。强调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必须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紧紧围绕发展这个主题,调动海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为实现人才强国的战略目标而努力奋斗。第六部分通过对当前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过程中的不利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中国特色的科学人才观,即以人为本、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人都可成才的人才观。顺应知识经济发展潮流,树立人才投入优先、人才资源开发与保护、人才资源配置市场化、人才资源管理法治化和人才竞争国际化的新理念,进而提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总体思路。第七部分对知识经济时代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机制变革与创新进行探讨。从人才成长和发展的规律出发,强调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关键在于完善和创新人才工作体制和机制。提出建立健全人才培育机制、人才选拔任用机制、人才激励机制、人才安全保障机制,完善人才市场体系,引导人才合理流动,积极吸引和使用海外人才和留学人才,着力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大量涌现、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

二、知识经济与管理创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知识经济与管理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1)企业知识经济与管理创新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一、知识经济时代下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的创新管理理念不完善,管理缺乏科学性
    (二)人力资源工作体系不完善
    (三)企业的日常管理体制不健全,与企业自身的发展不适应
    (四)企业缺少文化理念,缺乏管理人员的储备
二、知识经济时代下企业管理创新对策
    (一)转变管理理念
    (二)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三)企业管理体制的创新
    (四)创新企业文化
    (五)加大管理人员储备
三、结语

(2)组织支持感对高水平教练员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背景
        1.2.1 体制背景
        1.2.2 时代背景
        1.2.3 理论背景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框架与内容
        1.4.1 研究路线与框架
        1.4.2 研究内容
    1.5 本章小结
2 文献回顾与评述
    2.1 教练员创新行为
        2.1.1 教练员创新行为的概念界定
        2.1.2 教练员创新行为的影响因素
        2.1.3 教练员创新行为的测量
        2.1.4 研究评述
    2.2 教练员组织支持感
        2.2.1 教练员组织支持感的内涵
        2.2.2 教练员组织支持感的前因变量
        2.2.3 教练员组织支持感的结果变量
        2.2.4 教练员组织支持感的测量
        2.2.5 研究评述
    2.3 教练员心理资本
        2.3.1 教练员心理资本的内涵
        2.3.2 教练员心理资本的前因变量
        2.3.3 教练员心理资本的作用机制
        2.3.4 教练员心理资本的结构与测量
        2.3.5 研究评述
    2.4 教练员学习能力
        2.4.1 教练员学习能力的概念界定
        2.4.2 教练员学习能力的影响因素
        2.4.3 教练员学习能力模型的构建
        2.4.4 教练员学习能力的构成要素
        2.4.5 研究评述
    2.5 本章小结
3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3.1 研究的总体构思
    3.2 理论基础
        3.2.1 社会交换理论
        3.2.2 社会认知理论
        3.2.3 计划行为理论
    3.3 研究假设
        3.3.1 组织支持感与教练员创新行为的关系
        3.3.2 教练员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
        3.3.3 教练员学习能力的中介作用
        3.3.4 教练员心理资本与教练员学习能力的关系
    3.4 研究的理论框架
    3.5 本章小结
4 研究设计
    4.1 研究对象
    4.2 研究方法
    4.3 量表设计与数据获取
        4.3.1 量表设计的依据
        4.3.2 预测试量表维度的初步确立
        4.3.3 量表的专家咨询和修订
        4.3.4 小样本预测试及正式量表的形成
        4.3.5 大样本正式调查与数据获取
    4.4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4.5 数据的信度分析
    4.6 数据的效度分析
    4.7 本章小结
5 实证检验结果与讨论分析
    5.1 独立样本T检验与单因素方差分析
    5.2 相关性分析
    5.3 结构方程分析
        5.3.1 组织支持感对教练员创新行为的影响
        5.3.2 教练员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
        5.3.3 教练员学习能力的中介作用
        5.3.4 教练员心理资本和教练员学习能力的双中介效应
    5.4 分层回归分析
    5.5 讨论与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管理启示
    6.3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调查问卷
附录2:访谈提纲
附录3:作者学习经历及科研成果

(3)基于知识经济下的企业经济管理创新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知识经济对企业经济管理的新要求
二、知识经济下企业经济管理存在的不足
    1.经济管理理念缺乏创新性
    2.经济管理模式缺乏创新性
    3.经济管理内容缺乏创新性
    4.经济管理平台缺乏创新性
三、知识经济下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策略
    1.创新经济管理理念
    2.创新经济管理模式
    3.创新经济管理内容
    4.创新经济管理平台
四、结语

(4)智慧专业化视域下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 论文创新点
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2.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2.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3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逻辑分析框架
    3.1 研究的理论基础
    3.2 研究的逻辑分析框架
4 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资源集聚
    4.1 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资源内存性和外向性
    4.2 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资源经济技术属性
    4.3 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资源支持程度
    4.4 本章小结
5 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优势识别
    5.1 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市场机会优势识别
    5.2 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产业基础优势识别
    5.3 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价值链优势识别
    5.4 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综合优势识别
    5.5 本章小结
6 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目标定位
    6.1 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结构目标
    6.2 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功能目标
    6.3 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阶段目标
    6.4 本章小结
7 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径选择
    7.1 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径选择原则
    7.2 三种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径分类
    7.3 区域创新驱动发展路径选择策略
    7.4 本章小结
8 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制度支撑
    8.1 构建灵活的区域创新驱动发展政策组合
    8.2 构建高效的区域创新驱动发展资本体系
    8.3 构建清晰的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监管模式
    8.4 本章小结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科研成果

(5)关于知识经济下的企业经济管理创新和实践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知识经济下加强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二、知识经济下当下企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 管理理念的缺失
    (二) 管理制度的不健全
    (三) 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
    (四) 管理人才流失的现象严重
三、知识经济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和实践的路径
    (一) 实现企业经济管理理念的创新和实践
    (二) 实现企业经济管理制度的创新和实践
    (三) 实现企业经济管理人才的创新和实践
    (四) 强化非正式组织的创新协作
四、结语

(6)知识经济时代下的科技管理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1 知识经济时代对科技管理的新要求
    1.1 科学技术依然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第一生产力
    1.2 知识经济时代对科技管理的新要求
2 知识经济时代下科技管理的新特征
    2.1 科学技术化、技术科学化、科学技术一体化
    2.2 不同领域、不同学科的科学技术日益纵深交叉融合
    2.3 自然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相互渗透和结合
    2.4 基于新的社会生产生活方式需求不断创生新的科技研究领域
3 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管理创新的观点
    3.1 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充分发挥我国科技体制的优势
    3.2 增强动力, 加快技术创新的发展
    3.3 加快观念转变, 强化服务意识
    3.4 提升科学技术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 结束语

(7)基于知识经济下的企业经济管理创新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探析知识经济内涵
2 分析企业经济管理实践价值
3 探析当今企业经济管理存在的不足之处
4 思考在知识经济背景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与实践方略
    4.1 创新并实践新型企业经济管理理念
    4.2 做好人力资源管理与创新实践
    4.3 健全经济管理制度
5 结语

(8)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管理创新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知识经济的内涵和特点
    1. 知识经济的内涵
    2. 知识经济的特点
二、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管理面临的挑战
    1. 创新性不足的挑战
    2. 管理制度改革不彻底的挑战
    3. 经济信息化的挑战
三、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管理的创新措施
    1. 技术创新
    2. 知识创新
    3. 管理创新
四、结语

(9)建立创业型大学:管理上转型的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编 缘起与经过:一项关于"华中科技大学"的案例研究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为什么采用案例研究法和研究华中科技大学
        1.3 假设的提出
        1.4 调查的过程
        1.5 研究证据的分析策略和技术
        1.6 研究的意义
        1.7 研究综述
        1.8 研究思路与框架
第二编 探索与发现:一段不平凡的创业史
    2 高校管理转型:从创新管理到创业管理
        2.1 创新与创新管理
        2.2 创业与创业管理
        2.3 战略与战略管理
        2.4 创新管理、战略管理与创业管理的关系
        2.5 高校管理模式变革及其动因
        2.6 高校创业管理的基本特征与实施策略
    3 理性审视:华中科技大学的历史发展与管理变革
        3.1 传统管理:组创起步期(1953-1977)
        3.2 创新管理:学术积累期(1978-1993)
        3.3 创业管理:跨越发展期(1993-2004)
第三编 创业管理:华中科技大学转型的路径选择
    4 创业机会:华中科技大学追求卓越的秘笈
        4.1 何谓"创业机会"
        4.2 巧抓机会:华中科技大学跻身一流大学的行动前提
    5 创业资源:华中科技大学把握发展机遇的前提
        5.1 何谓创业资源
        5.2 丰富资源:华中科技大学实现卓越的物质保障
    6 创业团队:华中科技大学实现卓越的组织保证
        6.1 何谓创业团队
        6.2 卓越团队:华中科技大学创业成功的组织保障
    7 创业价值:华中科技大学追求卓越的内驱力
        7.1 何谓创业价值
        7.2 学术价值:华中科技大学创业的根本动力
    8 创业文化:华中科技大学保持卓越的精神共契
        8.1 何谓创业文化
        8.2 创业文化的形成:华中科技大学创业转型的标志
第四编 目标与归宿:创业型大学管理模型构建
    9 模型构建:建立创业型大学的管理路径
        9.1 高校创业管理理论框架的形成
        9.2 高校创业管理理论模型的建立及诠释
        9.3 理论解释力的拓展:来自沃里克大学的检验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研的课题

(10)知识经济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二) 本领域的前沿研究动态
        1.关于人才问题的国内研究现状及主要理论贡献
        2.关于人才问题的国外研究现状及主要理论贡献
        3.关于知识经济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主要理论观点
        4.目前本选题国内研究的局限性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四) 本文的特色和可能的创新
一、人才之思
    (一) 关于人才的现代阐释
        1.人才问题研究的难点
        2.传统视域关于人才的解读及其局限性
        3.现代意义上的人才概念
        4.人才、知识分子、干部概念的辨析
    (二)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才及其作用的科学论述
        1.马克思主义把人才问题当作实现无产阶级伟大使命的一部分
        2.马克思主义人才观的实质及作用
    (三) 当代国外主要人力资本理论评述
        1.人力资本理论的萌芽及发展
        2.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内容
        3.人力资本理论的局限性
二、知识经济时代与人才
    (一) 知识经济标志着时代的转换
        1.知识概念在现代条件下的延伸
        2.知识经济的涵义
        3.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
        4.知识经济对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
        5.知识经济的人格化
    (二) 知识经济对人才观的决定性影响
        1.人才资源是第一生产力的开拓者
        2.人才群体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3.知识经济对人才的要求
        4.人才在知识经济中的突出作用
    (三) 处于时代转换中的我国人才现状
        1.我国人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知识经济对人才培养与发展的挑战
三、当代世界范围内人才强国战略概述
    (一) 西方发达国家人才强国战略实践概述
        1.美国的人才强国战略
        2.日本的人才强国战略
        3.德国的人才强国战略
    (二) 新兴国家人才强国战略实践概述
        1.以色列的人才强国战略
        2.韩国的人才强国战略
        3.新加坡的人才强国战略
    (三) 国外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提供的借鉴意义
        1.美日德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启示
        2.以韩新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启示
四、建国以来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历史透视与现实聚焦
    (一) 建国以来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经验教训
        1.建国以来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宝贵经验
        2.建国以来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问题及教训
    (二) 新时期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确立
        1.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确立
        2.人才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涵义
        3.人才强国战略的目标
        4.人才强国战略的重点
        5.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基本要求和主要任务
    (三)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客观必然性
        1.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2.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由我国现实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3.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由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决定的
五、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指导思想和组织保障
    (一) 当代中国人才强国战略的指导思想
        1.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迫切地要求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2.围绕发展这个主题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3.在人才观上坚持以人为本原则
        4.坚持调动海内外一切积极因素的大人才观
    (二) 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组织保障
        1.党管人才原则的基本要义
        2.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的现实必要性
        3.落实党管人才原则的路径
六、关于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理性分析与设想
    (一) 当前存在于人才强国战略上的不利因素
        1.宏观管理调控不到位
        2.人才资本投资效率较低
        3.市场配置人才效果不明显
        4.激励和约束机制乏力
        5.人才法律法规不健全
        6.人才思想观念偏狭
    (二) 树立中国特色的科学人才观
        1.以人为本的人才观
        2.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人才观
        3.人人都可以成才的人才观
    (三) 树立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才新理念
        1.人才投入优先的理念
        2.人才资源开发与保护的理念
        3.人才资源配置市场化的理念
        4.人才资源管理法制化的理念
        5.人才竞争国际化的理念
    (四)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总体思路
        1.注重解决结构性、体制性矛盾,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
        2.完善人才市场配置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优势和作用
        3.完善分配制度,规范分配秩序
        4.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保障人才权益
        5.优化人才成长环境,促进人才健康成长
七、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机制变革与创新
    (一)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1.推进人才资源整体开发,实现人才工作协调发展
        2.加强党政人才队伍建设
        3.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4.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5.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二)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强对人才的教育培训
        1.充分认识人才教育培训的重要性
        2.构建新型的有竞争力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
        3.构建完善的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
        4.强化用人单位在人才教育培训中的主体地位
        5.着力培养人才的创新能力
        6.优化整合教育培训资源
    (三) 建立健全人才选拔使用机制
        1.树立人才选拔使用新观念
        2.确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
        3.创新人才选拔使用机制
    (四) 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引导人才合理流动
        1.充分认识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的重要性
        2.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的主要举措
        3.完善人才市场体系
        4.引导人才合理流动
    (五) 积极吸引和使用海外人才和留学人才
        1.吸引、使用海外人才和留学人才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鼓励和支持留学人才回国工作或以其他方式为国服务
        3.积极引进和聘用海外高级人才
    (六) 加强人才安全意识,构建人才安全保障机制
        1.知识经济时代我国人才安全面临的挑战
        2.增强人才安全意识,营造人才安全环境
        3.建立健全人才安全保障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四、知识经济与管理创新(论文参考文献)

  • [1]企业知识经济与管理创新初探[J]. 孙凯. 商业观察, 2021(05)
  • [2]组织支持感对高水平教练员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D]. 仇飞云. 上海体育学院, 2020(12)
  • [3]基于知识经济下的企业经济管理创新与实践[J]. 侯钦伟. 全国流通经济, 2019(34)
  • [4]智慧专业化视域下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结构研究[D]. 沈婕.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5]关于知识经济下的企业经济管理创新和实践探讨[J]. 罗丹. 现代商业, 2018(26)
  • [6]知识经济时代下的科技管理创新[J]. 石绍峻,邵焕荣,张振伟.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8(07)
  • [7]基于知识经济下的企业经济管理创新与实践[J]. 董堃. 中国商论, 2018(02)
  • [8]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管理创新分析[J]. 汪睿.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6(23)
  • [9]建立创业型大学:管理上转型的路径[D]. 刘叶. 华中科技大学, 2010(07)
  • [10]知识经济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研究[D]. 秦剑军. 华中师范大学, 2008(10)

标签:;  ;  ;  ;  ;  

知识经济与管理创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