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利场》的艺术特色(英文)

《名利场》的艺术特色(英文)

一、《名利场》的艺术特色(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韩亚男[1](2020)在《陶渊明诗文作品对外传播研究》文中提出陶渊明在中国诗学研究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开创的诗文领域为后人所称道。钟嵘评价陶渊明为“隐逸诗人之宗”。苏轼在《与苏辙书》中也高度赞誉陶渊明其诗质朴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过也。陶渊明的诗文平淡自然,情蕴深厚,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倾倒了古往今来的无数读者。他首创的田园诗简洁高妙,将自己的审美情趣融进平淡恬静的乡村田园生活,开创了一代诗风,他的咏怀诗寓意深沉,情旨高远,耐人寻味。他任真自得、耿介狷洁、平和实际的人格更是魏晋风度的杰出代表,备受世人的推崇。自唐宋以来,陶渊明的地位越来越高,影响极其深远。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不朽的意义。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当前多元文化共生存、互交流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传播正是中国软实力卓越提升的重要体现。优秀的文化如果只放在单一的文化领域传承发展,得到的仅仅是是一家之言,只有将其投诸于多元的文化环境,才能拨云见日,看到不一样的风景。因此,笔者将从文化对外传播的角度出发,在传播学研究的基础上对比研究我国三位翻译大家方重先生、汪榕培先生、许渊冲先生译注的《陶渊明集》,探寻三位翻译者的翻译理念,对比分析不同翻译者的翻译特色,以此来解析《陶渊明集》在外译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提出相关的改进建议;从“5W”传播理论上分析文化作品的对外传播,辨析利弊,为文学作品的传播寻求更好的发展方式,推动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与进步。本文一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对龚斌先生的《陶渊明集校笺》的研究分析。分析陶渊明诗文作品在我国历史上所占地位,分析诗人作诗的思想感情以及语言表达的艺术特色,通过诗文作品来审视诗人。第二章以三位华语译作者的作品为分析对象,研究陶渊明诗文的对外翻译状况。详细分析方重先生、汪榕培先生和许渊冲先生所翻译的陶诗秉持的翻译理念以及表现出的翻译特色。第三章对陶渊明诗文作品的改进策略分析。以“5W”传播理论为基础,从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接受者、传播效果五个角度分析陶渊明诗文作品的对外传播并提出相关改进建议。第四章以《归园田居》其三为教学实例进行研究。以笔者任教的泰国学校为地点进行教学实践,根据教学状况分析学生对于诗词的接受程度,寻求更好的传播手段。最后为结语,通过以上的研究分析对陶渊明诗文作品的对外传播做出总结;通过教学实践分析最优的传播方式;通过传播策略的改进研究期冀对中国诗词的对外传播提供有利参考。

张承志[2](2020)在《新文学闯将 ——刘半农论》文中指出作为新文学的闯将,刘半农短暂的一生集新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杂文家、战士、诗人、学者等于一身,是清末民初至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的一个代表性人物。在刘半农几近三十年的创作生涯中,其着译内容多是以抨击时弊、启迪昏懵、开拓创新、审视国民性、宣扬人道主义等等为切入点,进而透射出刘半农文学创作的轨迹及思想嬗变的过程。从整个五四时期的一段时间范畴来看,刘半农不仅接受了进化论的有效整合,而且又承接了五四启蒙传统的高昂与激情。尽管这期间的“潜隐”遭到了历史上相关人士的质疑与批评,但是从历史语境和思想诱因上可以发现“权威性”下的覆盖式理解遮蔽了历史差异性的存在和与五四精神延长线上的“共振”,抑或是,历史的错位与距离在原初的意义上更能廓清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思想个性、认识问题和一些反思中的复合化问题。当时代的误读由歧出、偏至而回归到理性之时,当一种新的学术思路的强光唤醒沉寂已久的资料之时,重新发现历史的微缩细节、个人的心路历程及做出多元反思性的科学研究,必定会使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价值再次浮出历史地表。本论文试图通过对刘半农的相关着译文献的梳理与探究,来解析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化史、教育史、学术史、语言学史、考古史上的诸多文学实绩。在回归历史现场的前提下,以理解和同情的姿态进入他的文学世界,从宏观性的视角对他整体的文学实绩进行观照;从境遇与体验、渴念与实践出发,进行作品论和作家论的深入探讨,力图拨云祛障,进而对刘半农的文学思想、创作心理、艺术理念等方面进行剖析,由此来确定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多样性与丰富性。论文绪论部分对选题的确定与缘起、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进行了历史性与宏观性的描述。在此基础之上,梳理和概括出30年代以来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而确定和阐释了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独特性与价值意义。论文第一章立足于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角度谈及刘半农由清末民初上海“鸳鸯蝴蝶派”的才子到平民文学家、新文学闯将的转变。其中,借助刘半农的着译作品来分析其与“鸳鸯蝴蝶派”的纠葛与距离;考察其现代通俗小说理念的改良;阐释其平民文学意识的生成以及民间文学的实绩;解读《双簧信》的历史动因、建构与生成。论文第二章以刘半农新诗的开拓为聚焦点。通过五四时期新诗的诞生、论争、理念构想等来论述刘半农新诗的尝试与启蒙审美特征。其中《扬鞭集》与《瓦釜集》的实践、“误读下”的散文诗、争议纷纭的“她”与“它”字等等既包蕴和彰显了五四启蒙命题中的应有之意,又呈现出五四开放性、现代性的特征。论文第三章主要分析刘半农的散文创作和相关理论,并考察刘半农在这一段时期的思想嬗变过程。从加入《新青年》阵营到《语丝》时期是刘半农散文创作的高峰时期。然而,当刘半农获得法国文学博士而归国后,他自己渐渐地进入了“沉潜”阶段,《论语》上的相关杂文似乎在宣告“五四时期的斗士兼文学家”的刘半农“落伍”了,但各中的缘由与事实并非如此。论文第四章主要论述刘半农的着译小说文本。他的着译小说是在五四启蒙视域之下的对现代化国族想象的继承与发扬,具有启发昏懵、融汇中外、传授新知、关注切社会底层百姓的生存状态及批判国民性的丰富意蕴,有利于全面而深刻地对五四时期的社会面相、道德伦理价值及新女性等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对话与思考。论文第五章主要围绕着刘半农一生的功绩进行客观的阐释与评价,力图复原与说明历史上的一些相关细节。在刘半农的后半段时期,保家爱国的“斗士精神”依旧不减、矢志不渝的“真”与“诚”贯穿于他的全部精神理想与艺术的探索之中、多学科的学术实绩与献身教育的功绩是他与时俱进的一个体现,其文论及身后的评价则可以为全面理解五四提供新的视角和诠释,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论文的结语指出,对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作家与作品的探索与研究,毋宁说是以刘半农作为文学的原点而回到五四的历史现场的阐释与反思。

马佳音[3](2020)在《《VOGUE》杂志封面插画研究及创作启示》文中指出《VOGUE》杂志是当今世界时尚杂志中的领军者,在其发展的130年间,始终保持着自身的特色。《VOGUE》杂志凭借着独特视角与高水平的编辑水准,得到大批读者的欢迎与认可。在摄影技术的日新月异的时代,摄影照片占据了时尚杂志的封面。而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的中叶的几十年间,那个摄影还未盛行的时代,《VOGUE》始终坚持启用艺术家来创作杂志的封面。这些手绘的封面插画不仅传达了杂志的时尚信息,还展现了独特的插画艺术之美。其丰富的艺术形式与时尚面貌树立了一种独特的杂志风格,引领着当时的时尚审美。本文将从《VOGUE》杂志的发展历程为切入点,对该杂志形成整体印象,梳理该杂志封面插画的发展。其次,对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中叶的《VOGUE》封面插画进行具体研究,分析不同历史阶段《VOGUE》杂志封面插画设计的不同变化,归纳整理出其主要的表现风格和设计特点。结合时代发展与艺术文化的变迁,论述时代特征与其封面插画的内在联系。透过风格表象,从传播学、消费社会及女性文化、审美心理和艺术情感等多角度进行深层次解读,总结其成功经验与启示:明确的主题传达、把握时尚消费者审美心理、注重女性文化表现以及对艺术情感的表达,为个人的实践创作提供新的创作思路和丰富的视觉语言。

张晓璇[4](2020)在《陈廷敬文学创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陈廷敬是清初着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曾长期担任康熙朝的“帝师”与“相国”。作为政治家,陈廷敬一生为官清廉,在康熙朝颇多政绩。作为文学家,他在诗文词创作方面颇有建树。陈廷敬的诗歌数量众多,内容丰富,题材多样,其台阁体诗在其诗集中最为典型,颇能反映这位台阁重臣的人生经历和思想境界。同时他还经常与当时许多诗坛巨擘进行雅集唱和,由此跻身于“海内八家”之中。他在散文创作方面主张文以载道和经世致用,创作的散文数量也较多,体裁多样,内容丰富,许多文章带有鲜明的理学与实学色彩,被称为“燕许大手笔”。关于词,陈廷敬推崇以诗为词,以情为主,将儿女之情升华为家国之情,词作呈现出幽雅温厚,超逸隽永的风格。陈廷敬无论是其诗其文其词,在清初文学史上都有着很重要的地位与影响。本文通过对《午亭文编》《午亭山人第二集》《尊闻堂集》以及《午亭集》的认真研读,梳理了陈廷敬的家世、生平经历与交游情况,将其诗文词进行系统整理并分析了陈廷敬文学创作的题材内容与艺术特色。文章正文共分为七个部分:绪论主要概述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并对陈廷敬及其文学创作回顾与反思,说明其研究现状。第一章主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概述陈廷敬的家世、生平和着述情况,以此来考察陈廷敬文学创作的心路历程,了解陈廷敬文学创作的思想内涵。第二章主要介绍了陈廷敬的交游情况,通过分析他们之间的唱和诗作,以此来展现陈廷敬的性格特点与诗歌创作风格。第三章整体研究陈廷敬的诗歌作品,按照其题材内容分为应制恭纪、山水田园、酬唱赠答、即事抒情和题画述怀五类诗作,从中体会诗歌里表达的丰富的思想感情。第四章剖析陈廷敬诗歌的艺术特色,总结其诗歌的形式、风格、表现手法与语言特征。第五章总体研究陈廷敬的散文,将其按照内容分为学术文、政论文、游记文、墓表文和杂体文,由此得出在当时所处时代陈廷敬的思想具有进步之处。第六章概述陈廷敬的散文创作艺术成就颇高,并着重对其散文的形式、语言、结构、风格进行赏析,从而总体把握其散文的艺术特色。第七章略述陈廷敬词的题材内容,并简要分析其词的艺术特色以及对当时清初词坛的影响。结语总结了陈廷敬的文学创作在清初文学史上的成就,明确其地位与影响。附录中收集了陈廷敬的交游情况,针对主要交游人物列举了交游一览表,以便进一步了解康熙时期金台文人们的交游活动。

康艳[5](2019)在《基于语料库的《红楼梦》诗词英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小说中穿插诗词的写法是中国古典小说惯用的手法,有其深刻悠久的历史原因和文化特征。《红楼梦》中的小说诗词就数量和功能而言又有别于一般的小说诗词,其翻译难度非同一般。考察红诗的英译史可以发现,面对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数百年来中外译者却仍然前赴后继地在做出努力和尝试。本研究基于自建语料库,采取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研究范式,对十二个《红楼梦》译本中的诗词译文做全面系统的对比和研究。本研究作者希望可以从总体上把握《红楼梦》多个译本中诗词英译的特征,其中既包括语言特征的整体趋势,也能体现出不同译者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的选择。本研究主要试图探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1.在《红楼梦》英译史上,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语言背景下的译者在翻译诗词时,在内容上做了哪些取舍,采用的翻译策略如何;2.各个诗词译文在宏观的语言维度上有什么样的特征或倾向;具体而言,主要从词汇层面、句子层面进行分析;3.从文学审美角度来看,《红楼梦》诗词的音美、形美、意美等文学和审美价值传达效果如何。《红楼梦》中的诗歌皆因人物和情节而创,在小说情节的发展上起着极大的作用,作者手段高超,诗词穿插在小说中非但不多余,反而使情节更加紧凑合理,诗词韵文是小说情节发展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考察红楼梦诗词的翻译简史可以看出,随着时间推移,《红楼梦》的英译本中的诗歌翻译篇目越来越多越来越全,其中编译本是市场普及度最高的译本,其对象为普通读者,为了提高可读性,所选择诗词篇目最少,因此可以视为一个例外。在定量研究部分,作者主要通过自建小型语料库,运用语料库研究方法,在宏观层面考察各个译本的高频词、类符形符、词汇密度、词汇级别、平均词长、平均句长、主题词等方面的情况,从而把握各个译本的语言特征。通过定性考察英译诗词在保留诗歌的特有形式、音韵效果、处理修辞格、传达诗词的隐喻含义、再现原文意象等方面的情况,我们可以发现,很难完美的传递《红楼梦》诗词的文学特色,译本的质量高低往往取决于译者的文学素养、文化敏感度以及职业道德和责任感。以《红楼梦》诗词为窥视孔考察该小说的英译史可发现,《红楼梦》经过了百年的传播才在西方世界中逐步显现出完整的面貌;各种译本的共存使有助于读者全面了解《红楼梦》真实的面目,以往在节译本、编译本中被误译、删改、扭曲的形象,读者可以通过阅读多个译本而得到修正。多个译本的共存也帮助建构出真实多面的《红楼梦》诗意的世界。本研究排除主观和经验主义的预设,利用语料库进行数据分析和采集,根据量化数据做出合理的阐释与推断,从而得出比较令人信服的结论。创新之处主要在于:1)翻译语料新。本研究共涉及12个红楼梦译本中的诗词,涵盖面较广。2)研究方法新。将所有译本中的诗词译文创建语料库,通过系统的数据对比分析,描写多个译本的翻译风格。3)研究视角广,从历时角度考查社会历史文化对译者和译本风格的影响,从而拓宽和挖深《红楼梦》诗词英译的研究。

刘少华[6](2019)在《《水浒传》人物形象的图像设计研究》文中提出《水浒传》人物的图像伴随着明清木刻插图的勃兴,形象本体不断地丰富变化,文本之外包括绘画、戏曲、电影、工艺品等形式,浩如烟海,不胜枚举,本文将范围局限在绘画类型。《水浒传》图像从“全像”“偏像”到“绣像”(马蹄疾语)的演变,从质朴到文质、怪诞、雄肆、崇高、可爱等审美的转向。不同时代中不同水浒人物受到不同阶层、不同人群的关注,从角色选取、排列顺序、造型特征、表现形式等要素中流露出不同艺术家对其的审美观照和价值判断。每个时代的人们在重新建构的水浒人物形象图像中运用不同的形式、技巧,赋予他们对应的时代精神。本文从北宋末年“宋江三十六人”起义说起,将水浒人物形象放置在其原初的历史社会环境中,试图还原其真实形貌。细致梳理人物形象在《水浒传》成书过程中经历的文化环境变迁,将水浒人物从历史尘埃中剥离出,在努力澄清历史沉浮在《水浒传》人物形象上的各种印记,以期回归人物形象真实深刻的认知向度和思想深度。文章主要选取21世纪前各历史阶段代表性画家的水浒人物作品,主要从中国古代人物画的特点、艺术家的思想、时代背景等方面分析《水浒传》人物形象图像历史的发展脉络和风格特点。接着,21世纪新的消费语境下,卡通、动漫、电子游戏形式的水浒人物形象出现。在新的审美现象之中,水浒人物形象呈现可爱、萌态、偶像化、超人化等多重趣味,目前占据主流地位的日本、韩国、欧美流行文化对其产生的影响不可估量。新的造型体系恰好吻合了新世纪年轻人的审美心理和需求,但新的塑造形式是否是最好的表达方式还有待商榷。再选取东方邻邦日本、韩国代表性画家,及与中国渊源颇深的墨西哥艺术家珂弗罗皮斯对《水浒传》人物形象的塑造,试图从其他国家艺术家的视角,进一步发掘《水浒传》的普世价值。审视、丰富《水浒传》人物形象图像的表现形式,也为解读水浒人物形象的图像表达提供新的思路。然后,归纳整理《水浒传》人物形象图像设计的影响因素和发展趋势,总结前人经验,承袭中国传统美学,为今后的《水浒传》人物形象的图像塑造描摹出系统的、清晰的具有规律性回溯轨迹,进而深入学理化研究之中。最后,尝试将《水浒传》人物形象的蕴含和中国历史文化联系在一起,分析其人物形象体系中蕴藏的深沉的时代氛围,寻找《水浒传》人物形象内涵的更有力的图义支撑。随着当代文化产业发展愈演愈烈,像《水浒传》这样丰富、优秀、深远的传统文化资源在图像文本认知方面需要以新的价值判断、新的形式选择再次被梳理,被认同,但绝不是媚俗的、迎合的姿态。重拾传统人物画的造型美学,发掘和叙说古典文学的深层思想,思考以深具民族审美的风格形式让《水浒传》人物形象在未来更加焕发光彩。

吴凯路[7](2018)在《《捕蛇者说》的传播接受及教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柳宗元《捕蛇者说》为研究对象,结合语文教材具有原生价值与教学价值的双重理论,先对文本自宋代至当代的相关评论、援引、仿作和选本收录等传播接受情况进行全面梳理,历代文人既善于从不同角度发现文章的技艺之美,也将其批评酷吏重苛的政治教化作用融入现实,文本的原生价值随时代前进而不断积累;且收入《捕蛇者说》的文选,有部分正是传统教育教材,作为举业范文,《捕蛇者说》的教育价值已初显端倪。文本进入近现代语文教材后,其具体编制始终与民族命运、国家关系紧密结合,不同时期的编者对文章重点的选取和处理各有不同的考虑,文本由此产生了文学价值以外的丰富的教育教学价值。在此背景下,本文力求将《捕蛇者说》的原生价值与教学价值紧密结合,提炼文本精华,归纳教学要点,设计包括知人论世法、诵读吟咏法、比较阅读法、评点研读法、迁移扩展法在内的五种教学策略,为《捕蛇者说》乃至类似古文的教学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

王婷[8](2018)在《《名利场》中的作者插话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者插话的大量运用是《名利场》一个十分重要的特质。这部小说中的插话大致可以分成谈论作者本人的小说观、谈论小说情节发展、谈论小说中的人物与社会现象以及抒发作者的感慨这四种类型。从产生的效果来看,插话对《名利场》而言举足轻重,它不仅承担着教益和引导读者的重任,而且还发挥着连缀、操纵故事情节的作用,而作者直接抒发情感的插话更是具有调控小说情感基调的意义。《名利场》中作者插话出现的原因,应该从两个不同的向度加以考察。一方面是横向的考察,即从萨克雷本人的小说观以及其所处时代的道德环境、出版环境、读者环境等方面,寻求《名利场》中运用插话可能的原因。首先,萨克雷将小说创作当成与读者推心置腹地谈天,故事只是为了谈话而服务,因而小说家完全可以插入自己的话来评点人物、针砭时弊,并以此来与读者共同探讨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最终达到批判现实、警示读者的目的;其次,英国小说从来都有注重道德意义的传统,萨克雷所处的维多利亚时代尤其强调道德风尚,作家本人难免也受到了影响,因而,他有理由以更直接的方式在小说中显示自己的道德姿态;最后,当时的出版环境要求作家分期写作、按期交稿,这既使得作家可能会尝试用不相干的内容来拖泥带水地讲故事,也可能会使他们通过插话的运用有针对性地裁剪故事、粘连情节。另一方面则是纵向的考察,主要是从叙事文学传统的角度,寻求小说中运用插话可能的渊源。首先,作为小说文体奠基人的菲尔丁就在其小说创作中运用过插话,再向前追溯,《堂吉诃德》、流浪汉小说、伊索寓言等叙事作品中都或多或少存在着作者插话的因素,它们作为文学传统,均有可能影响到萨克雷的小说创作;其次,小说中的作者插话甚至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戏剧中的“合唱”,它们同样是以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直接向观众说话,也同样具有评论故事情节、引导观众感受、进行道德训诫、营造感伤氛围等功能。

刘霞云[9](2017)在《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的文化透视(1978-2013)》文中提出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文体为我们研究长篇小说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论文包含两方面的努力,一是从本体视角考察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发展演变的大致状貌,二是以存在的文体发展状貌为借镜,将其放置于多元的文化语境中以探究成因。基于此,论文以文化学为主导视角,采用宏观把握与微观分析、理论阐述与文本解读相结合的方法,侧重从文化思潮如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大众文化思潮等来探究其对作家文体选择的影响;从文化资源如地域文化、东方“合和”文化、古典文学传统等对作家的精神渗透来探究文体变异现象的生成;同时,还从作家的文化心理如政治文化心理、代际文化心理、女性文化心理等来分析文体与文化之间密切的互融互渗关系。论文根据本体视角下长篇小说文体发展所表征出的阶段性特征,采用线性论述方式,将新时期以来三十余年分成新时期初、80年代中后期、20世纪末、新世纪以来四个时间段,从结构样式、叙述方式、语言形态等文体要素出发,历时勾勒出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发展的大致脉络。在此基础上,再采用共时性论述方式,分别从文化思潮的冲击、文化资源的渗透以及文化心理的诉求等角度剖析文化因素对文体生成的影响。最后,结合文化视角下文体发展现状,对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发展的限度及可能性维度做出反思与考量。论文认为,当代长篇小说在时代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创作主体和文类自身发展等多重因素的合力下,已跃居时代中心文类地位,这中心地位不仅体现在作品外在的如出版量、参与作家群体等可量化指标上,还体现在大家对长篇小说文体逐步增温的关注度上。细梳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发展的演变镜像,新时期初为缓慢的苏醒和尝试期,80年代中后期为积极的崛起期,20世纪末则进入狂热的实验期,新世纪之后则进入内敛、多元的圆熟探索期,这些足显文界对文体一路走高的关注度。虽然文体本身无高低优劣之分,但作为“有意味”的形式,文体向来注重与作品思想力的有机融合,以此观之,文坛上能做到如此有机融合的作品对应于浩瀚的长篇创作稍显单薄,且由于受西方文化思潮的影响,一路走高的文体探索活动中还不乏涌现放逐小说意义,极致追求形式感的形式主义者,而政治文化心理的依附,又使部分作家放逐了小说的表达形式,存有故事本体论倾向。而大众文化对文体的消解、代际文化心理导致作家梯队构成的断代窘况,以及长篇写作大众化所带来的文类常识失范等现象,合在一起促成了文体探索的困境。面对如此限度,良性文学生态的营造、多重文化的汇通与融合等,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不同代际作家之间的良性互动,引导作家对小说文体常识的恪守与突破等,这些又为作家的文体探索提供了强劲的精神支持。从文类本体角度看,文体探索作为当代长篇小说发展非常重要的一种文学现象,它的存在、发展及未来趋势烛照出长篇小说“艺术”地发展史;从创作主体角度看,文体探索的历程是一部中国作家精神心灵的成长史;从诸多影响成因看,文体探索过程又是一部中国文化因子的交织与语境的变迁史。一切文体现象都打上了时代文化的烙印。

蒋晓璐[10](2016)在《从《名利场》中蓓基的人物形象塑造看萨克雷对英国社会的批判》文中认为现实主义小说的一个主要的特点或者说艺术特色,就是借助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来对所处的社会进行批判。英国着名作家萨克雷的代表作品《名利场》就属于这一类型。本文主要通过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蓓基来探讨作品所揭露的英国社会的种种乱象。

二、《名利场》的艺术特色(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名利场》的艺术特色(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陶渊明诗文作品对外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关于《陶渊明集校笺》的研究分析
    1.1 陶渊明诗文作品的地位研究
    1.2 陶渊明诗文作品的思想研究
    1.3 陶渊明诗文作品的艺术特色研究
第二章 对于翻译陶渊明诗文作品的华语译作者译作研究
    2.1 方重译陶研究
        2.1.1 方重的翻译理念研究
        2.1.2 方重的翻译特色研究
    2.2 汪榕培译陶研究
        2.2.1 汪榕培的翻译思想研究
        2.2.2 汪榕培的翻译特色研究
    2.3 许渊冲译陶研究
        2.3.1 许渊冲译陶思想研究
        2.3.2 许渊冲译陶艺术特色研究
第三章 对于陶渊明诗文作品对外传播策略的改进研究
    3.1 “传播学”理论概述
    3.2 从“5W”模式改进陶渊明诗文对外传播
        3.2.1 传播者
        3.2.2 传播内容
        3.2.3 传播媒介
        3.2.4 接受者
        3.2.5 传播效果
    3.3 陶渊明诗文作品对外传播的意义研究
        3.3.1 文学价值
        3.3.2 实践价值
第四章 陶渊明诗文在泰国教学教案设计(以《归园田居》其三)为例
    4.1 中泰文化交流介绍
    4.2 拉查布里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实例
        4.2.1 拉查布里职业技术学院课程介绍
        4.2.2 拉查布里职业技术学院《归园田居》其三课程设计
        4.2.3 《归园田居》其三课程教学反思
        4.2.4 教学实践研究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2)新文学闯将 ——刘半农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确立与缘起
    二、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三、文献研究综述
第一章 从才子到闯将:跳出“鸳蝴派”与骂倒王敬轩们的双簧信
    第一节 刘半农与“鸳鸯蝴蝶派”的距离
    第二节 现代通俗小说创作理念的改良
    第三节 平民的启示与“平民文学”的生成
    第四节 文学革命中的无畏斗士:从《双簧信》说起
第二章 新诗之开拓
    第一节 “不可无一,不能有二”:刘半农的新诗理念与创新
    第二节 《瓦釜集》、《扬鞭集》的实践
    第三节 “误读”下的散文诗
    第四节 浮出历史地表的“她”与“它”
第三章 “跑入与落伍”:以散文创作和理论为中心
    第一节 现代散文的界说:启蒙、批判与审美
    第二节 投入《新青年》的阵营与散文“杂感”的凸显
    第三节 “斗士的重现”:《语丝》时期批判的再延续
    第四节 《论语》时期的“潜隐与疏离”
    第五节 从传统到现代:刘半农散文“体制”的建构
第四章 启蒙视域下的着译小说文本
    第一节 文学、历史与荒诞的启蒙建构
    第二节 穷人命运的思考与国民性批判
    第三节 现代民族国家的想象与认同
    第四节 新女性形象的塑造
第五章 新文化视野中的历史考察与定位
    第一节 刚劲操守者的批判与呐喊
    第二节 “我手写我口”:矢志不移的“真”与“诚”
    第三节 博才多艺的学教生涯
    第四节 叫我如何不想“他”:30年代以来的毁誉褒贬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刘半农研究和纪念文献辑要
    附录二 :刘半农的发表在《世界日报·副刊》(1926-1933 年)及其相关栏目上的小说、杂文、译诗、民歌
    附录三 :刘半农发表在《人间世》(1934 年)上的杂文、诗歌
    附录四 :刘半农发表在《北京大学日刊》和《北京大学月刊》(1918-1925 年)上的信函、杂文及其他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3)《VOGUE》杂志封面插画研究及创作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研究背景
    国内外研究现状
    研究目的及意义
    课题创新点
    研究方法
    研究内容
第一章 《VOGUE》杂志的概述
    第一节 《VOGUE》杂志的概况
        1.1 《VOGUE》杂志的诞生
        1.2 《VOGUE》时代风向标——杂志编辑水平
        1.3 《VOGUE》杂志地位及影响
    第二节 《VOGUE》杂志封面的发展历程
        2.1 手绘的魅力——插画艺术时代
        2.2 科技的发展——摄影技术的取代
第二章 《VOGUE》杂志封面插画的设计特点和风格表现
    第一节 《VOGUE》杂志封面插画的设计特点
        1.1 多样化的版式演变与字体设计
        1.2 多元化的主题表现内容
    第二节 杂志封面插画的主要表现风格
        2.1 创刊初期的写实风格
        2.2 唯美浪漫的新艺术风格
        2.3 现代感的装饰艺术风格
        2.4 轻松写意的速写式风格
    第三节 影响《VOGUE》杂志封面插画风格表现嬗变的因素
        3.1 艺术流派的影响
        3.2 时代文化发展与时尚审美变化的影响
第三章 《VOGUE》杂志封面插画的成功经验与启示
    第一节 明确的时尚主题传达是核心
    第二节 对时尚消费者审美心理的把握是制胜关键
        2.1 艺术创作与审美接受
        2.2 审美趣味的社会文化特征
        2.3 消费者审美心理分析
        2.4 插画师应当如何把握消费者审美心理
    第三节 消费主义文化下女性文化的表现是重点
    第四节 艺术之美的情感与表现是驱动力
        4.1 形式美学法则的体现
        4.2 艺术情感的思考
第四章 时尚类插画作品的创作及应用实践
    第一节 作品主题的确立与构思
        1.1 作品的主题构想
        1.2 作品的素材选择
    第二节 作品表现形式的选择
        2.1 作品的创作形式
        2.2 作品的风格表现
        2.3 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创新表现
    第三节 作品的审美解析
        3.1 画面的主题场景设定
        3.2 画面的色彩运用
        3.3 画面的形式感体现
        3.4 画面的质感表现
    第四节 作品创作的应用及延展
    第五节 作品创作的总结与启示
        5.1 作品的创作总结
        5.2 作品的创作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陈廷敬文学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及研究思路
    二、陈廷敬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第一章 陈廷敬的家世、生平与着述
    第一节 陈廷敬的家世
    第二节 陈廷敬的生平
        一、从师修业(1638-1658)
        二、初入仕途(1658-1665)
        三、居官京师(1665-1712)
    第三节 陈廷敬的着述
        一、官方编纂
        二、个人着作
第二章 陈廷敬的交游活动
    第一节 同年进士
        一、李天馥
        二、孙一致
        三、杜臻、张贞生
    第二节 诗坛名家
        一、王士禛
        二、汪琬
        三、宋荦
        四、董文骥、刘体仁、程可则
    第三节 京师同僚
        一、张英
        二、高士奇
        三、徐乾学
        四、冯溥
    第四节 同乡名士
        一、魏象枢
        二、吴琠
第三章 陈廷敬诗歌的题材内容
    第一节 应制恭纪诗
    第二节 山水田园诗
    第三节 酬唱赠答诗
    第四节 即事抒情诗
    第五节 题画述怀诗
第四章 陈廷敬诗歌的艺术特色
    第一节 形式:众体兼备,题材广泛
    第二节 风格:诗风多样,醇厚为主
    第三节 手法:比喻新奇,对比鲜明,用典妥帖
    第四节 语言:淡中见雅,平中见奇
第五章 陈廷敬散文的题材内容
    第一节 学术文
    第二节 政论文
    第三节 游记文
    第四节 墓表文
    第五节 杂体文
第六章 陈廷敬散文的艺术特色
    第一节 题材多样,文以载道
    第二节 结构合理,言辞质实
    第三节 雅正清醇,平和笃诚
    第四节 带有理学和实学色彩
第七章 陈廷敬词的题材内容与艺术特色
    第一节 陈廷敬词的题材分类
        一、山水词
        二、咏物词
        三、咏史词
        四、咏怀词
        五、赠答词
    第二节 陈廷敬词的艺术特色
        一、以诗为词,以情为主
        二、幽雅温厚,超逸隽永
结语
附录一 陈廷敬主要交游人物一览表
参考文献
后记

(5)基于语料库的《红楼梦》诗词英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目的与内容
    1.3 《红楼梦》诗词英译的研究现状
        1.3.1 《红楼梦》英译本的研究概况
        1.3.2 《红楼梦》诗词英译较早时期研究概况
        1.3.3 《红楼梦》诗词英译新世纪研究概况
        1.3.4 《红楼梦》诗词英译研究倾向和主要问题
    1.4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1.4.1 描述翻译研究
        1.4.2 语料库翻译研究
        1.4.3 译者风格研究
    1.5 研究方法
        1.5.1 实证分析法
        1.5.2 描写法
        1.5.3 文本细读法
    1.6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1.7 本研究的框架结构
第2章 《红楼梦》诗词的特点
    2.1 中国古典小说中诗文融合的传统
        2.1.1 萌芽:先秦两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
        2.1.2 发展:唐宋时期
        2.1.3 成熟:宋元时期
        2.1.4 盛极而衰:明清时期至五四运动
    2.2 《红楼梦》诗词的特点及功能
        2.2.1 代拟诗——按头制帽,模拟声腔
        2.2.2 诗谶——草蛇灰线,伏脉千里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红楼梦》英译史中的诗词翻译简述
    3.1 《红楼梦》诗词零星摘译
        3.1.1 德庇时:1829 年《汉文诗解》
        3.1.2 梅辉立:1867 年《浪漫小说》
        3.1.3 翟里斯:1901 年《中国文学史》
    3.2 节译本中的《红楼梦》诗词
        3.2.1 包腊:前八回节译本《红楼梦》
        3.2.2 乔利:五十六回节译本《红楼梦》
    3.3 编译本中的《红楼梦》诗词
        3.3.1 王际真编译本中的诗词
        3.3.2 麦克休姐妹转译本中的诗词
    3.4 全译本中的《红楼梦》诗词
        3.4.1 邦斯尔译本中的诗词
        3.4.2 霍译本中的诗词
        3.4.3 杨译本中的诗词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语料库的《红楼梦》诗词英译定量研究
    4.1 全译本中诗词的定量研究
        4.1.1 语料库创建说明
        4.1.2 词表和高频词
        4.1.3 形符、类符和类符/形符比
        4.1.4 词汇级别
        4.1.5 平均词长
        4.1.6 主题词
        4.1.7 平均句长
    4.2 节译本中诗词的定量研究
        4.2.1 语料库创建说明
        4.2.2 高频词
        4.2.3 类符形符比
        4.2.4 词汇级别
        4.2.5 平均词长
        4.2.6 主题词
        4.2.7 平均句长
    4.3 编译本中诗词的定量研究
        4.3.1 王际真译本中的诗词
        4.3.2 麦克休姐妹译本诗词
    4.4 摘译本中诗词的定量研究
        4.4.1 德庇时英译《西江月》
        4.4.2 梅辉立英译《红楼梦》诗词
        4.4.3 翟里斯《中国文学史》中英译的诗词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英译《红楼梦》诗词的定性研究
    5.1 诗歌形式的保留
    5.2 音韵效果的保留
    5.3 修辞格的处理
        5.3.1 对偶
        5.3.2 典故
    5.4 隐喻意义的传达
    5.5 意象的再现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社会历史视角下的《红楼梦》诗词英译
    6.1 摘译本:去工具化的开始
        6.1.1 德庇时:见诗词而不见《红楼》
        6.1.2 梅辉立:见诗词且见《红楼》
        6.1.3 翟里斯:小说初现轮廓
    6.2 节译本:逐渐显现真实面貌
        6.2.1 包腊:第一次严肃的译介
        6.2.2 乔利:第一个单行本出版的英译本
    6.3 编译本:通俗文学作品
        6.3.1 王际真:出版社赞助的译本
        6.3.2 麦克休:巨大的市场成功
    6.4 全译本:建构真实多面的诗意世界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7.1 本研究的发现和结论
    7.2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和拓展空间
参考文献

(6)《水浒传》人物形象的图像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理由
        1.1.1 古典文学的研究视角需要一个新航向
        1.1.2 《水浒传》人物形象的图像演变需要系统、宏观的梳理研究
    1.2 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1.2.1 关于文本《水浒传》人物形象的研究现状
        1.2.2 关于图像《水浒传》人物形象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2 《水浒传》人物故事的源流和发展
    2.1 “侠”的源起
    2.2 《水浒传》成书过程及人物形象的发展
        2.2.1 南宋:萌发期
        2.2.2 元代水浒杂剧
        2.2.3 明代《水浒传》成型及人物形象分类、分析
3 中国历代《水浒传》人物形象的图像设计演变
    3.1 明末《水浒叶子》与陈洪绶的彷徨
        3.1.1 《水浒叶子》与《白描水浒叶子》《博古叶子》之比较
        3.1.2 《水浒叶子》艺术风格分析
        3.1.3 《水浒传》女性人物角色选取
    3.2 晚清尚武精神与水浒人物形象的建构
        3.2.1 晚清尚武话语的来源
        3.2.2 雄肆的水浒人物形象
    3.3 民国西风东渐中的水浒人物形象—以张光宇为例
        3.3.1 张光宇引古鉴今的艺术目标
        3.3.2 连环画《林冲》的艺术风格分析
        3.3.3 《水泊梁山英雄谱》的新民族风格
    3.4 新中国初《武松打虎》与刘继卣的英雄情结
        3.4.1 连环画兴起的时代背景
        3.4.2 刘继卣《武松打虎》故事选取缘由试探
        3.4.3 《武松打虎》的艺术风格
    3.5 文革中极端政治化的水浒人物形象
        3.5.1 时代背景
        3.5.2 “文革版”宋江和李逵形象
    3.6 20世纪80年代初《水浒组画》与周京新
        3.6.1 时代背景
        3.6.2 周京新和《水浒组画》
        3.6.3 试探《水浒组画》的不对称美感
    3.7 20世纪90年代戴敦邦《水浒人物谱》:为市井细民写心
        3.7.1 《水浒》缘
        3.7.2 走向中心的时刻
        3.7.3 “平凡辈”的英雄好汉形象
4 21世纪《水浒传》人物的动漫卡通形象设计
    4.1 “现代性”的新版《水浒传》电视剧
    4.2 日本、韩国、欧美流行文化的冲击
        4.2.1 日本“娇小可爱”的动漫形象
        4.2.2 美国的超级英雄
        4.2.3 “光鲜亮丽”的韩国偶像形象
        4.2.4 影响
    4.3 《水浒传》动漫卡通形象类型梳理
        4.3.1 黑背“梁山”系列漫画
        4.3.2 呆萌的动漫水浒形象
        4.3.3 新技术、新媒介下的水浒漫画
        4.3.4 游戏中水浒人物形象
    4.4 卡通、动漫水浒人物形象设计中出现的现象反思
        4.4.1 去历史化
        4.4.2 符号化
        4.4.3 世俗化
5 日本、韩国等国外《水浒传》人物形象的图像设计
    5.1 日本水浒造像—以歌川国芳为例
        5.1.1 歌川国芳的水浒传“武者绘”
        5.1.2 日本其它相关的水浒衍生品
    5.2 韩国水浒造像—以高羽荣为例
    5.3 墨西哥画家—以珂弗罗皮斯为例
6 《水浒传》人物形象的图像设计思维探索
    6.1 水浒人物形象设计的影响因素
        6.1.1 社会背景
        6.1.2 个人情感
        6.1.3 技术条件
        6.1.4 个人风格
        6.1.5 民间艺术
    6.2 水浒人物形象设计的发展趋势
        6.2.1 对中国传统人物绘画理论“传神论”的继承与发展
        6.2.2 漫画、卡通等新的图像表现形式
7 《水浒传》人物形象体系中的文化功能
    7.1 江湖豪杰与民族大义
    7.2 潘金莲与女性思潮变迁
    7.3 小人物与民间性
        7.3.1 平民阶层的父亲形象
        7.3.2 王婆与民间媒人形象
        7.3.3 市井角落的人情泠暖
8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致谢

(7)《捕蛇者说》的传播接受及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章 《捕蛇者说》的历代传播与接受
    第一节 《捕蛇者说》在宋元的传播与接受
    第二节 《捕蛇者说》在明清的传播与接受
    第三节 《捕蛇者说》在现当代的传播与接受
    小结
第二章 《捕蛇者说》的教材编选情况分析
    第一节 《捕蛇者说》在清末至新中国前的教材选编情况
    第二节 《捕蛇者说》在新中国至新世纪的教材选编情况
    第三节 《捕蛇者说》在新世纪以来的教材选编情况
    小结
第三章 《捕蛇者说》教学内容安排及教学策略
    第一节 《捕蛇者说》的教学内容安排
    第二节 《捕蛇者说》的教学策略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名利场》中的作者插话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名利场》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何为“插话”及其相关研究
    (三)论文的目的和意义
一、《名利场》中的插话类型
    (一)谈论作者小说观的插话
    (二)谈论小说情节进展的插话
    (三)谈论人物与社会的插话
    (四)直接抒发作者情感的插话
二、《名利场》中插话的作用
    (一)引导读者的道德态度
    (二)调动读者的阅读参与
    (三)情节的缀联与裁剪
    (四)感伤氛围的营造
三、小说观、连载小说与插话
    (一)小说是作者与读者的谈话
    (二)维多利亚时代的道德
    (三)读者与杂志连载小说
四、《名利场》中插话的渊源
    (一)叙事传统中的插话
    (二)戏剧中的“合唱”与小说插话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的文化透视(1978-201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题的缘起
    二、研究现状及可开拓空间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研究意义与价值
第一章 本体视角下长篇小说文体的发展与演变
    第一节 新时期初:落寞的整齐划一
    第二节 80年代中后期:暗涌的异质新构
    第三节 20世纪末:高蹈的实验狂欢
    第四节 新世纪以来:圆熟的多维探索
第二章 文化思潮的冲击与长篇小说的文体革命
    第一节 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与文体的西化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与文体的反叛
    第三节 大众文化思潮与文体的消解
第三章 文化资源的渗透与长篇小说的文体变异
    第一节 立足于地域文化的文体表达
    第二节 东方“合和”文化与文类互融
    第三节 古典文学传统与文体“返祖”
第四章 文化心理的诉求与长篇小说的文体自觉
    第一节 政治文化心理与文体的规约
    第二节 代际文化心理与文体的差异
    第三节 女性文化心理与文体的张力
第五章 限度与维度的长篇小说文体发展考量
    第一节 极致的文化拥趸与文体的局限
    第二节 文学生态的营造与文体的突围
    第三节 文化的汇融与文体发展的可能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四、《名利场》的艺术特色(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陶渊明诗文作品对外传播研究[D]. 韩亚男. 山西大学, 2020(01)
  • [2]新文学闯将 ——刘半农论[D]. 张承志. 吉林大学, 2020(08)
  • [3]《VOGUE》杂志封面插画研究及创作启示[D]. 马佳音. 苏州大学, 2020(03)
  • [4]陈廷敬文学创作研究[D]. 张晓璇.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5]基于语料库的《红楼梦》诗词英译研究[D]. 康艳.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
  • [6]《水浒传》人物形象的图像设计研究[D]. 刘少华. 西安美术学院, 2019(01)
  • [7]《捕蛇者说》的传播接受及教学研究[D]. 吴凯路.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9)
  • [8]《名利场》中的作者插话研究[D]. 王婷. 兰州大学, 2018(11)
  • [9]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的文化透视(1978-2013)[D]. 刘霞云. 南京师范大学, 2017(12)
  • [10]从《名利场》中蓓基的人物形象塑造看萨克雷对英国社会的批判[J]. 蒋晓璐. 商业故事, 2016(18)

标签:;  ;  ;  ;  ;  

《名利场》的艺术特色(英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